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进民退

国进民退

国进民退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专利文献60436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社会科学辑刊、浙江学刊等; 国进民退的相关文献由21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永健、卫兴华、张福军等。

国进民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60436 占比:99.70%

总计:60616篇

国进民退—发文趋势图

国进民退

-研究学者

  • 丁永健
  • 卫兴华
  • 张福军
  • 乔桂香
  • 叶晓秧
  • 吴宣恭
  • 孙曙光
  • 宋杨
  • 张晨耕
  • 徐文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泓
    • 摘要: 近年来,世界经济呈现长期缓慢增长态势,我国经济发展中由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存在,有时呈现出相互竞争的态势,这就使得两者的发展成为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国进民退”和“民进国退”成为经济学界讨论的主要话题,并表现出周期性争论的现象。分析这一周期性现象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产生这一现象的实质,对认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 朱恒源
    • 摘要: 苏宁易购引入深圳国资引发业界关注,由此联想到近期神州优车引入战投、恒大转让广汇集团股权,交易对手都是国有资本,一些观察者担心,是不是会出现新一轮国进民退?会不会对民营资本经营空间造成挤压?
    • 石颖
    • 摘要: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将"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改革重点领域之一。当前推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这一正向混改为主,而对于国资入股非国有企业反向混改趋势争议颇多,从而引发"国进民退""国退民进"大讨论。实际上,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 邓海清
    • 摘要: 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实现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竞争中性,避免垄断和寡头化,可能比"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的问题更重要,更应该成为改革的焦点。给中小企业更多公平、健康的机会,就是给中国经济最美好、光明的未来。站在2021年伊始,我们发现当时的很多判断已经得到验证。
    • 王哲
    • 摘要: 近代中国邮政空间主要是以民信局、国营邮政、侨批等多种企业实体构成。清朝邮政成立后即开始蚕食小额民间资本支持下的民信局经营空间,而基于对1936年《中华民国邮政舆图》的数字化工作发现,历经40余年经营,国营邮政基本整合了全国范围内的邮政空间,也基本完成了本领域的“国进民退”。在此过程中,国营邮政审慎模仿民信局的经营方式,使用多种创新经营策略,除了在大中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构建了便捷快速的邮政网络空间,更借助邮政代办的方式以极低的成本将营业网络“下沉”到铁路和公路无法覆盖的农村地区,较好地与传统农村“定期市”网络完成耦合,基本达到了通商处必通邮的效果。国营邮政点和邮路集聚所形成的“邮政聚集区”也成为一种显著的近代化外在空间表征,同时成为界定所谓“核心—边缘”结构的系统可信、定量可验证的空间指标。
    • 周晓兰
    • 摘要: 如今,环保行业正面临着"国进民退"亦或是"国民共进"双重抉择,如此的环境下,环保民企又将何去何从?不久前,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拓展公司核环保业务,拟出资5350万元,通过受让并增资获得四川国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95%股权。进入2020年,国资接盘环保民企的案例只增不减。
    • 冉昊
    • 摘要: 对于"国进民退"这一争议议题,应当厘清是对观点还是对现象的争议,否则无法理解数据与经验之间的矛盾.研究发现,数据上对"国进民退"的否定存在局限,因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行业,其国有化的比率虽低,但权重巨大."国进民退"不应当仅仅用比重分析方法加以度量,而应当从现实角度考察,它具体表现为:政府占据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的增加、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双重干预"、国有企业对民营经济的"收编"和国有资本在局部行业的扩张等多重维度.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在于忽视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对"人"的关注、对国家资本逻辑的片面理解,以及政府干预市场的历史传统.对此,通过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以产权制度改革带动政府—市场边界明晰、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国营经济的结构优化,以及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与支持民营企业"双管齐下"等途径,实现"国""民"有界、协同发展,尽力缩短"国进民退"阵痛的周期.辨识"国进民退"的一系列理论与现实问题,对当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辛国奇
    • 摘要: 2020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年份!事实上,所有的投资、决策都围绕着影响中国的重大方向性问题在做判断。历史天平向中国倾斜的概率非常大实际上这几年做投资争论非常大,抉择非常难,争论或疑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国进民退”的担第二,关于中美贸易纠纷。第三,经济形势问题。
    • 盖凯程; 周永昇; 刘璐
    • 摘要: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是一个由历史形态主体性、现实结构多元化和实现形式多样性等构成的辩证逻辑体系.它与中国所有制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体系以及与之相一致的政策体系、实践体系和法律体系.这一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规定并描刻着中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主要脉络、外延边界和演绎方向,形塑了中国所有制结构在规模和质量上"国进民进"的历时性时空演绎总体特征.将"国进民退"作为一个实然命题,置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序空间里运用历史数据进行全景式、历时性实证观察可以发现:"国进民退"是一个伪命题.
  • 10. 中美经济新格局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 李稻葵
    • 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出现政府主导投资过多的现象,美国则出现逆全球化趋势.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则使很多人对中美关系的前景表示悲观.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现象?作者认为所谓的"国进民退"和市场化改革艰难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既不能只讲公平不讲效率,也不能只讲效率不讲公平.对于中美贸易战和科技竞争的加剧,作者认为与美国内部利益再分配的机制和调整能力出了大问题有关,而不仅限于中国的崛起.中美在新时代全球化中有诸多合作之处,未来两国关系的一大关键在于美国要从其内部做出改革调整.相信再经过5—6年的磨合,中美关系将会进入一个新的稳定阶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