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率
吞吐率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51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0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84634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通信技术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2015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NCIS2015第21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等;吞吐率的相关文献由121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一晋、桂林卿、束锋等。
吞吐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4634篇
占比:99.52%
总计:85042篇
吞吐率
-研究学者
- 张一晋
- 桂林卿
- 束锋
- 井文才
- 关凤瑜
- 凌明
- 夏云霓
- 宫傲宇
- 张以谟
- 曾晓洋
- 李伟
- 李强
- 汪云
- 王伟
- 罗辛
- 高志江
- 丁洪伟
- 余英
- 傅晨
- 刘刚
- 司钊
- 吴诗其
- 周革
- 唐锋
- 夏羽
- 张杰
- 张波
- 张舒汇
- 徐奎
- 徐达
- 戴彬
- 曾华燊
- 朱晓旻
- 李书德
- 李慧
- 李斌
- 杨寿保
- 杨荣领
- 王克非
- 王冬宇
- 王晓亮
- 王晓湘
- 瞿静
- 罗锐
- 舒俊宜
- 蔡华谦
- 许春聪
- 郑明魁
- 郭京申
- 郭庆
-
-
任建;
于皓哲;
辛晓宁;
刘思源
-
-
摘要:
为解决远距离高速信号传输的数据校验问题,提高编译码算法的数据传输效率与纠错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伽罗华域LDPC的时分复用系统.采用模块化思想和流水线思想设计电路架构,并在LDPC译码部分采用了增强型硬判决算法,使LDPC编解码模块的码率达到了0.8125,在FPGA平台上达到了400MHz的工作频率,时分复用系统单次传输10240bit数据时最快可达43.8μs.与其他文献成果相比,本系统在FPGA上实现较高的时钟频率,同时具有较高的码率和吞吐率,针对不同的数据位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应用于长距离高速信号传输场合.
-
-
钱晨喜;
郑可琛;
刘晓莹
-
-
摘要:
帧聚合传输技术因其高效的传输效率被广泛使用.针对密集部署环境,下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ax基于帧聚合传输技术提出多流量标识符技术,允许多种不同流量类型的数据聚合传输,提升了密集环境下帧聚合传输性能.然而,上行链路多用户随机接入机制无法保障诸如视频、语音等高吞吐率低时延的传输业务需求.因此,本文利用帧聚合多流量标识符技术,对密集部署站点流量随机到达过程建模分析,推导出帧聚合时延表达式,并提出自适应时延敏感帧聚合传输方案.该方案根据站点缓存数据包的时延约束,使用二分搜索算法动态地调整帧聚合数目来最大化网络整体吞吐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站点时延和丢包率,提升网络吞吐率.
-
-
王晓蕾;
戴吴骏;
杜高明;
李桢旻;
张多利
-
-
摘要:
针对极化码SC译码器存在的高延时、低吞吐率、低资源效率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高性能SC译码器硬件架构。通过剪枝冻结比特结点的方式化简SC译码二叉树,设计跨周期的PE单元存储模块,并在译码最后一个阶段利用2b-SC算法,保证译码器具有较低的延时和较高的吞吐率。采用资源复用的方法,提高译码器资源效率。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译码器周期为330,吞吐率为388.85 Mbit·s-1,资源效率为2.204 Mbit·s-1·kGE-1。与其他SC译码器的对比试验表明,该高性能SC译码器的延时、吞吐率、资源效率均得到了有效改善。此外,该译码器的功耗较低,应用前景良好。
-
-
王春华;
李斌;
杜高明;
李桢旻
-
-
摘要:
RLWE加密方案是后量子时代格密码系统中最有潜力的候选方案之一。针对RLWE加密处理器存在的高延迟、低吞吐率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高性能RLWE加密处理器硬件架构。该结构采用了两个NTT模块和4个蝶形模块的并行结构。在预计算和后计算过程中,利用4个蝶形模块中的乘法器进行并行计算。在加密过程中,NTT运算与密文计算并行处理。在NTT以及INTT运算的处理过程中,将数据的读写过程及计算过程进行乒乓操作,从而隐藏数据的读写周期,降低RLWE加密处理器的延迟,提高了RLWE加密处理器的吞吐率。设计资源复用的硬件架构,在加密、解密过程复用蝶形模块中的乘法器和加法器,INTT复用NTT的电路结构,从而降低加密处理器硬件资源消耗。在Spartan-6 FPGA开发平台上实现了参数为n=256,q=65537的加密处理器。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加密时间仅为12.18μs,吞吐率为21.01 Mbit·s^(-1),解密时间仅为8.65μs,吞吐率为29.60 Mbit·s^(-1)。与其他加密处理器的对比实验表明,文中所提出的加密处理器的延迟和吞吐率均得到了改善。
-
-
施建锋;
吴恒;
高赫然;
张文博
-
-
摘要:
以太坊等区块链采用串行方式执行区块中的智能合约交易,虽能严格保障执行后节点间区块链状态的一致性,但这已成为目前制约区块链吞吐率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采用并行方法优化智能合约交易的执行逐渐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总结了区块链智能合约并行执行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个研究框架,该框架以智能合约并行执行的阶段为视角,凝练出4种智能合约并行执行模型,即基于静态分析的并行执行模型、基于动态分析的并行执行模型、节点间并行执行模型和分治并行执行模型,然后描述了每种模型下典型的并行执行方法.最后,对交易依赖图和并发控制策略等影响并行执行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未来可研究的方向.
-
-
梁运德;
陈守明;
卢妍倩;
李雪武;
余顺怀
-
-
摘要:
传统流量调控方法不能自动调整约束规则,导致面对不同流量密度时,容易出现较大的带宽损失率,因此基于包络特征,研究一种全新的IDC网络自适应流量调控方法.该方法构建IDC网络流量能耗模型,提取包络特征并获取流量空间分布状态,根据网络内部信息流向设置调控自适应约束规则,应用BP神经网络改进IDC网络自适应流量调控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在random20、random40、random60这3种不同流量密度测试条件下,所研究方法的吞吐率较高,带宽损失率低,适用于调控IDC网络自适应流量.
-
-
丁晓贵;
胡丁丁
-
-
摘要:
在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由于中继下用户差异性,很难保证基站用户和中继用户之间调度公平。通过对用户瞬时吞吐率、用户过往平均吞吐率等指标记录,合理利用它们设置调度优先级因子。特别是在中继节点处,通过负反馈,对优先级因子引入修正系数,改变中继节点调度概率,保证所有用户公平。搭建仿真平台,调度非实时业务,验证了用户平均吞吐率、公平性因子、边缘用户吞吐率等指标优于其他算法。
-
-
丁晓贵;
胡丁丁
-
-
摘要:
在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由于中继下用户差异性,很难保证基站用户和中继用户之间调度公平.通过对用户瞬时吞吐率、用户过往平均吞吐率等指标记录,合理利用它们设置调度优先级因子.特别是在中继节点处,通过负反馈,对优先级因子引入修正系数,改变中继节点调度概率,保证所有用户公平.搭建仿真平台,调度非实时业务,验证了用户平均吞吐率、公平性因子、边缘用户吞吐率等指标优于其他算法.
-
-
吴波
-
-
摘要:
为解决传统计算机网络内部丢包节点检测吞吐率低的问题,设计计算机网络内部丢包节点检测方法.通过对网络存储数据节点的有效扫描,掌握计算机网络中出现丢包现象的关键节点位置,同步执行对节点的处理与数据分析工作.根据强化根类器的使用,对于丢包数据特征进行诠释,并采用计算计算机网络内部丢包节点相似性度量的方式,实现计算机网络内部丢包节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检测方法检测吞吐率均在3reqs/s以上,高于对照组的检测吞吐率,能够解决传统计算机网络内部丢包节点检测吞吐率低的问题.
-
-
贾磊;
李连本
-
-
摘要:
为了解决基站在接收上行探测参考信号时存在的上行路径的损失,提升无线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精确的信道估计算法,即基于发射功率余量反馈(Power Headroom Report,PHR)机制的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路径损耗的估计算法。通过对发射功率余量的测量,精确计算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进而可估计路径损耗和信道相关性,基站侧可以得到补偿后的信噪比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总吞吐率方面优于常规的基于信道质量指示反馈的信道估计算法。
-
-
-
黄赛;
李纪华;
杨鹏
- 《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LTE的发展带来了高速率的移动通信服务,如何在高速率的同时保障服务的高质量成为重中之重.传统网络优化必不可少,而厂家的内在保障机制成为主要的辅助优化手段.本文重点研究了重要信令算法中保障数据质量而提供的降阶机制,并具体分析了其在遇重要信令、切换、TA、小包业务等情况下的具体降阶策略.降阶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保障TA、SRB等重要信令的成功发送,提高切换成功率,以极短时间内的低速率换取更低的传输误码率,间接提高了掉话率和接通率等KPI指标。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时间内的吞吐率,影响了用户感知。因此,随着网络的成熟,话务模型的变化,不断调整其中的参数,使两者达到最优的平衡,是优化的重点之一。而对于小包业务,降阶扩RB带来了更真实的用户速率体验,在网络初期尤为重要。
-
-
Zhao Yaqian;
赵雅倩;
Guo Zhenhua;
郭振华;
Fan Baoyu;
范宝余;
Hu Leijun;
胡雷钧;
Gao Kai;
高开
- 《2018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大规模的图像数据量给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存储和网络带宽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作为新型图像文件格式,与JPEG、PNG相比,WebP可以减少25%~34%的文件大小,能够有效缓解这一挑战.但是,WebP编码需要较高的计算复杂度,为了提高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中WebP编码的能效,本文基于OpenCL语言对WebP图像有损压缩算法FPGA异构加速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对标准WebP图像有损压缩算法进行功能优化,在压缩率、吞吐率性能、FPGA资源之间进行平衡,最后,基于OpenCL语言在Intel Arria10GX1150FPGA上实现了压缩率相当于method=1压缩模式级别的WebP图像有损压缩算法.本文提出的WebP FPGA异构加速方案整体吞吐率性能可到281MPixel/s,与24核的Intel Xeon E5-2690v3处理器相比,每瓦特性能可提高2.29倍;与AWS FPGA云服务提供的Xilinx WebP方案相比,吞吐率性能可提高2.5倍;与阿里FPGA云服务提供的联捷科技WebP方案相比,吞吐率性能可提高1.79倍.
-
-
宫傲宇;
徐达;
张杰;
张一晋;
罗元勋;
束锋
- 《2018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
| 2018年
-
摘要:
考虑到各设备根据监测到的当前通信设备数设定不同发送概率的情况,对异步MPR下p坚持CSMA算法的性能进行理论推导,并对比分析不同策略下的接入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正确,同时显示在通信设备数低于某一固定阈值时设置相同发送概率的方案相比于其他现有方案能够达到更大的最大吞吐率.
-
-
李静
- 《2017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其技术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对其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深刻认识,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介绍了5G概念和应用,然后阐述了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概况分析了5G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从而为5G技术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主要定位在要密切衔接其他各种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上,为快速发展的网络通信技术提供全方位和基础性的业务服务。就世界各国的初步估计,包括5G移动通信技术在内的无线移动网络,其在网络业务能力上的提升势必会在三个维度上同步进行:引进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之后,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将在4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至少10倍以上;新的体系结构(如高密集型的小区结构等)的引入,智能化能力在深度上的扩展,有望推进整个无线网络系统的吞吐率提升大概25倍左右。深入挖掘更为先进的频率资源,比如可见光、毫米波、高频段等,使得未来的无线移动通信资源较4G时代扩展4倍左右。
-
-
李晓明
- 《2017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北京联通LTE网络容量直线上升趋势,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增加,北京无线环境的多样化、复杂化,主要呈现在LTE网络用户下载速率较低.以用户感知着想,网络为用户更好服务的中心原则,让LTE网络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受,建立一系列差小区提升来保障LTE网络质量,提高LTE网络性能指标,提升LTE网络用户感知.低速率异常主要有吞吐率偏低和吞吐率波动(掉坑、裂缝)两种表现,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
-
-
黄赛;
肖瑞;
刘化雪
- 《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吞吐率是LTE网络用户感知至关重要的指标,CQI在下行调度中的关键作用直接影响下行吞吐率.而在现网实践中,CQI的上报周期会影响基站负荷、干扰、UE、调度策略等.在3GPP协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厂家对标结果试点典型场景完成了基于现网的CQI周期调整方案,从网络性能、硬件设备、UE电量等方面进行性能评估,确保CQI周期调整后网络性能平稳、用户感知提升.整个测试期间,各站点的掉话、切换、接通等KPI指标保持稳定,不受周期调整影响;基站负荷及UE发射功率在短时间的调整后,略微上升,最后趋于平稳;而吞吐率,由80ms调整为40ms期间不受影响,但从40ms调整为10ms后,由于控制信道占用业务信道资源,导致其峰值速率降低约2Mbps。由此可知,上报周期不是越小越好,但可在当前默认值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在提高信道质量提示准确性的同时,保障网络性能的平稳,提高用户体验。
-
-
牟善文
- 《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对于无线通信的需求和应用将越来越密集化和多样化,而无线频谱资源稀缺和利用率不高这一关键问题也将成为阻碍这一趋势的一大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对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需求也将越来越迫切.针对如何在有限的条件和技术下提高频谱的多维度利用率,即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更充分地利用好空闲的频谱资源.对认知无线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且针对现有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切换技术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预留的频谱切换方案,降低了用户掉话率和切换时延,提升了系统吞吐率.
-
-
宋东冬;
王晓亮;
蔡凯
- 《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目前WCDMA网络是中国市场最主流的3G网络,随着其迅猛发展和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网络的服务质量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下行速率的优化是用户感知提升的主要方向.研究表明,MPO设置可明显改变CQI的分布,MPO设置越大,CQI考核指标越好。可解析的TBS块的大小分布和数量和最终RLC层的速率存在直接的映射关系,可解析TBS越大,块的数目越多,在用户数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RLC层速率越大,系统吞吐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最好的CQI考核结果并不对应最佳的速率和系统性能表现,如在实验值中,室外60最好,室内20最佳最为理想的MPO设置应综合载波能力(是否开通DC)、场景(室内外)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当MPO设置较为合理时,CQI Adjustment功能的开启会对速率和系统吞吐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CQI Adjustment功能的开启会带来BLER的明显提升,并提高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