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无线电电子学与电信技术>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9

主办单位:北京通信学会

会议文集:2015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北京WCDMA网络日常优化中发现较多无线信号突变导致的掉话,采用华为特性参数“主动链路重建”后,可降低由于高楼阻挡、电梯、高架桥等特殊无线环境影响导致用户占用小区信号短暂恶化而引起的接入失败、掉话等网络异常事件发生.通通过对特性参数“主动链路重建”进行研究和实验,确定了该特性的作用原理以及所针对优化的掉话场景和效果,通过KPI、PCHR分析,在实施呼叫重建后KPI各业务接通指标持续保持稳定良好,各业务从掉话次数、掉话率分析都改善提升明显且实施区域内未出现用户相关异常投诉,具备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主动链路重建”特性参数实施后正面增益明显,但仍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在呼叫重建期间用户通话会中断,如果呼叫重建等待时间过长,会导致用户手机长时间静音,从而影响用户感知。
  •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FDD-LTE上下行链路失衡问题,通过优化TDD与FDD网络之间以及FDD与WCDMA网络互操作策略,使用户更多的驻留在速率更高的网络,从而改善边缘用户速率体验,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FDD小区存在高干扰场景下,不同的共站情况,通过后台MR数据、前台路测及CQT验证试验,制定了合理的基于FDD干扰值的系统间互操作策略参数。若存在TDD与FDD共站,则根据区域内小区干扰和覆盖情况合理调整FDD-TDD互操作门限,在FDD业务速率较差的时候切换到TDD,FDD业务速率较好的时候从TDD切换回FDD;若存在FDD高干扰小区且FDD-WCDMA共站,则根据小区干扰值设置对应的盲重定向门限;从而使用户在FDD高干扰小区覆盖边缘,能够切换至速率较高的网络,给用户良好的速率体验。
  • 摘要:目前北京联通双4G、双百兆TDD-FDD网络已经商用,网络间策略部署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两种网络制式的强强联合、统筹部署将给用户带来最好的速率体验.针对特殊场景的重要营销场所的网络情况,构建了双4G、双百兆FDDTDD一体化网络策略部署机制,通过对重点营销场所进行一体化统筹部署,利用室外站FDD网络信号,在重点营销场所实现双百兆TDDFDD双重网络保障,分场景优化重点营销场所网络优先级参数,针对不同的场景,FDD网络、TDD网络有优先级设置参数不同,实现网络参数设置与实际网络分布息息相关;在TDD与FDD共同覆盖的区域建立自适应的一品负荷分担机制,将用户从负载较高的小区迁移到负载较低的小区上,实现小区间的负载均衡。
  • 摘要:互联网网间的结算方式,使得国内非主导运营商向中国电信、联通等一级运营商结算互联网出口流量费用,非主导运用商必须在互联网用户的发展、用户上网体验和互联网出口流量成本结算之间进行权衡,以达到效益运营的目的.以某非主导运营商北京ip城域网为依托,从基于用户分类的BGP出口到NAT出口的变更改造、应用层流控设备部署、非结算流量占比提升(基于ip城域网的ppcache缓存、基于全国骨干网的NDC网络、与三方ISP的内网互联、他网DNS整治)等方面入手,实际参与多个方面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后期网络维护,针对工作实施过程中及工作完成后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研究和解决办法,最终达到在保障公司互联网业务健康发展的同时,提高网内用户上网体验,降低公司互联网出口流量成本,实现互联网出口流量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
  • 摘要:目前国内的移动通信业务增长迅速,运营商在面对巨大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是运营商的宝库,而数据质量正是确保分析结果正确的前提.随着网络运维管理集中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网管集成的应用功能不断增多,逐渐造成了专业网管采集层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原始数据丢失、运算不透明的现象,数据被绑架,质量不可控等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以上问题,话务数据统一采集系统采用了全新的系统架构,在提高系统执行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对采集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话务数据统一采集系统的数据问题主要集中在性能数据的采集、处理、统计和呈现等方面,文中将各环节的易发生问题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数据处理方案改进.改进方案实施后,统一采集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分析话务数据统一采集系统提供的网络运行数据,运营商可以有效的提高网络运行质量,提升业务服务水平。
  • 摘要:作为用户接入路由器的BAS设备实现了用户的接入速率的限制功能,不同的限速机制对用户的业务感知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在实验室搭建测试环境,使用BAS设备对用户的上下行速率进行限制,使用Avalanche仪表模拟HTTP下载业务,研究不同限速机制对HTTP下载业务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CAR限速能够很好的支持流量突发,但是对于超过带宽的数据包会直接丢弃,导致断续的下载,所以,CAR限速适用于需要流量突发的业务,比如网页浏览业务。QUEUE限速能够缓存超过带宽的数据包,从而实现稳定的下载,因此QUEUE限速适用于对于丢包敏感的业务,比如实时视频业务。后续将使用不同版本的TCP协议进行上述测试,同时增加新的业务。
  • 摘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飞速发展,宽带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能力的依赖加强。本文针对新技术发展给运营商带来的困境及机遇,分析了基于智能管道的智能提速的市场价值,并提出了宽带智能管道的智能提速的业务场景,并针对宽带智能提速的架构,分别从前向和后向角度给出了动态智能提速的方案,最后对动态智能提速的未来进行了展望.目前通过认证系统与CoA策略控制服务器联动的技术方案,实现动态提速业务的流程。将来,宽带智能提速需要进一步打通感知、分析、策略控制、能力开放等体系,更好的发挥管道的调度作用。未来,随着电信运营商智能管道、网络虚拟化、SDN技术的的发展,研究网络中的基于SDN的集中动态策略控制。未来的动态提速业务应能够由应用自行触发,用户无需关心当前是否需要进行动态提速,应用在运行时自动发送动态提速的要求给网络,网络在对用户业务属性进行判断后,将用户的动态提速策略推给用户。实现这一模式后,可以进一步提升动态升速业务的用户感知和业务使用的便捷性。
  • 摘要:本篇论文要对即将来到人们身边的4.5G网络中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与现有的4G网络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得出了4.5G网络有助于“互联网+”的发展.4.5G网络采用半正交频分多址技术,通过对其中心用户和边缘用户所占的功率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来达到高的功率利用率,这样相比4G网络中的OFDMA技术可以获得更高的系统吞吐量。其组网方式包括与2G/3G网络中的分组核心网独立组网、与2G/3G网络中的分组核心网共网关组网以及与2G/3G网络中的分组核心网共核心网组网三种方式。在未来“互联网+”中的很多应用4G网络已经难以满足其需求,而相比4G网络各方面性能更加出色的4.5G网络可以满足未来这些应用的需求,如:救护无人机、车联网、移动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应用场合都需要4.5G网络的支持.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5G的概念,然后阐述了5G的性能指标,重点对5G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这些关键技术包括新型多天线技术、高频段的使用、同时同频全双工、设备间直接通信技术、自组织网络.5G是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演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以“人的体验”为中心,在终端、无线、业务、网络等领域进行融合以及创新。5G网未来将会结合蜂窝网和局域网的优点,形成一个更加智能、友好的环境。在另一方面,5G也是以物为基础的通信,如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新型智能终端,这些应用对网络要求和以人为基础的通信要求有很大区别,如M2M在消息交换的应用中对速率要求不高,时延也不敏感,而不同的物联网场景对网络性能要求也尽不相同,这就要求5G时代网络更加具有“智慧”。随着时间的推进,5G技术将会在2020年以后实现商用,将能满足未来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的需求,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5G的各项关键技术将逐步明确,并且在未来的几年会进入标准化的研究与制定阶段。
  • 摘要:LTE产业化进程如火如荼,全球数据流量的需求也进一步爆发.致力于满足下一代无线通信需求的第五代移动通信,也就是5G,也已经走近通信技术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当前通信产业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最新应用技术,对5G可能的发展与创新技术及其问题进行了总结,能够对5G的研究实现一定的借鉴意义.5G不再像之前以网络容量为唯一目标,更应该保证不同用户的业务需求与数据业务体验。5G需要满足未来1000倍的数据业务量;用户业务需求更集中,室内热点覆盖的通信需求更高,等。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尤其是热点地区极高数据量的需求,现在通信领域可行的网络、物理层关键技术主要有超密集小区网络部署和大规模天线阵列等。
  • 摘要:5G将成为2020年及以后人类信息社会需求的新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它是一个多业务多技术融合的网络,通过技术演进和创新,满足未来广泛业务快速发展需要,提升用户体验.5G采用大规模MIMO技术、超密集组网、自组织网络、新型网络架构等多种关键技术,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接入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总称.5G将能够实现高达1000倍的流量增长、100倍的连接器件数目提升、10Gbps的峰值速率、10-100Mbps的用户体验速率、时延更小和可靠性更高,并明显地提升频谱效率和能耗效率.实现LTE4G移动通信系统向未来5G移动通信系统的平滑演进,能够完全保护移动通信基础网络运营商的投资,最大化地发挥网络性能,并更好地激发对于未来5G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
  • 摘要:在互联网上部署CDN网络是解决用户访问流量的拥塞及减少用户访问的响应时间的途径之一。CDN网络采用内容分发技术,提供网络加速服务,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针对CDN网络中的DNS重定向技术问题,探讨现行域名解析系统对CDN网络建设的影响,从CDN网络内容节点选择、域名解析机制和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CDN网络部署架构与新型域名解析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该方案能够实现CDN网络与现有网络架构尤其是域名系统的有效融合,对现实的CDN网络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随着3G业务的发展,3G用户也在迅猛增长。如何降低EVDO掉线率,改善用户体验,成为EVDO优化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短时间掉线占比偏高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推测用户行为,理论上解决EVDO掉线机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原理,探讨EVDO无数据态外环功率控制对EVDO掉线的影响,通过现场验证的方式,优化无数据态外环功率控制参数,减少短时间掉线占比、验证了对用户行为的推测、达到了降低EVDO掉线率的目标.
  •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调制格式包括OOK、DPSK、QPSK在gamma-gamma大气湍流信道下自由空间光通信的性能.利用MeijerG函数推导出自由空间光通信的性能指标平均误码率的闭合表达式.在不同大气湍流强度下分别给出了几个数值仿真实例,分析了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传输距离、信噪比与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关系.由于系统传输的信道是大气空间,系统的传输性能会受到大气光学特性的影响,大气湍流效应会导致传输光束的波前随机起伏,造成光斑漂移、强大起伏(闪烁)等,使传输的光束质量严重下降,从而进一步造成FSO系统的误码率增加、信道容量减小、中断概率增大等系统性能下降,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传输距离的增加也是降低系统性能的另一关键因素。
  • 摘要:切换是移动网络中保持性最重要的环节.LTE为了减少时延,引入了基于S1接口和基于X2接口的两套切换方案.本文从切换的基本流程出发,重点分析了两套切换方案的异同,以及如何提升基于S1接口的切换成功率.由于S1切换的流程比X2切换多,存在的信令交互节点也比X2切换多,不仅在切换过程中耗时较多,且切换失败的风险会高于X2切换。在提高S1切换成功率的同时,尽量降低S1切换占比,可以有效提高全网的切换成功率,降低切换时延,改善用户的感知。
  • 摘要:伴随移动数据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第一大互联网接入点.百万计的APP应用为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数据流量,同时也对运营商的管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运营商也并不甘于被完全的管道化.在向4G移动网络演进的过程中,运营商被管道化的趋势越发明显,但4G网络引入QCI,多等级的QCI可以实现对不同业务类型提供相应的Qos保障服务.运营商在4G移动数据业务的前、后向经营中使用Qos实现管道智能化,挖掘网络价值,通过发展进一步开拓网络能力,智能管道还可以拓展到视频类、移动支付、大数据传送等行业应用上。把用户资源转换成数据资源,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获取新的增长点。
  • 摘要:随着电信运营商面向大客户的MSTP以太网专线开通量越来越多,很多客户都提出要在线路开通之后进行带应用层的测试.虽然中国电信有标准的业务开通和测试流程,但这些测试项目一般只局限在2层以下,和用户的实际应用有一定差距.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客户的MSTP专线在开通过程中,使用传统的二层传输测试方法(时延、ping1500大包、以太表测试2544丢包率)等均符合指标要求,但用户在实际应用时吞吐率(传输速率)明显低于带宽,造成用户的期望值和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承诺不一致.在MSTP以太网专线开通中,在基于传统的二层传输测试均符合要求的基础上,给出一种通用的模拟应用层测试方法,通过此类模拟应用层测试方法,协助用户找到可能的问题点,并通过模拟应用层测试的方法再次证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电路质量无问题.通过创新性的使用Iperf软件,辅助进行MSTP以太网专线模拟应用层测试,使得此类电路的客户开通满意度大幅提升,不仅能够协助客户定位问题和提供明确的解决问题方向,也可以增强客户感知、理解和互信,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用户。
  • 摘要: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本文介绍了ZigBee技术的背景,分析了该技术的特征和优点,给出了协议栈模型,提出了ZigBee技术的应用准则,并举例说明了该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最后指出了ZigBee技术成功的关键所在.ZigBee协议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网络层(NWK)、(传输层)、应用层(APL)等,其中网络层以上的协议由ZigBee联盟负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层遵循IEEE802.15.4标准的规定。ZigBee设备避开了来自2.4G频段中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和家用电器的无线电干扰,可以降低对接收机灵敏度的要求,获得较大的有效通信距离,从而使用较少的设备即可覆盖整个区域。ZigBee技术弥补了低成本、低功耗和低速率无线通信市场的空缺,是无线个人网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大量丰富而便捷的应用,而不是技术本身。目前业界更多的研发力量已经转到ZigBee技术的应用设计和实现、互联互通测试和市场推广等方面。
  • 摘要:2011年北京电信的3G用户数和流量持续高速增长,热点区域出现频率资源不足的情况.同时语音话务量也在持续增长,而1x无线宽带和流量呈持续下降趋势.为面向业务发展,突破频率瓶颈,对优化现有频率资源提出两个方案;从投资收益、业务发展趋势、网络质量、用户感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论证了频率优化项目的可行性.并对项目的计划、实施、结果检查和总结4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通过本项目累计节省1x业务载频1700余个.一方面节省1个频点资源用于发展3G业务,另一方面约节省网络投资1500万.在提升语音用户感知的前提下,提高了3G业务及语音业务的频谱资源占用率和投资回报率,是对“打造有效益的规模发展”的最好诠释.
  • 摘要:本文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出发点,通过对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机遇和现实遇到的问题进行论述,对大数据给人们尤其是通信领域带来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运营商对大数据的采集具有天然优势,应依据大数据思维改善企业内部的运维效率,还可以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依托大数据分析为第三方提供商业咨询业务。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对各种数据进行整合,从不同的角度对客户形象进行刻画,以寻找目标客户,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计划,产品组合,提升客户价值。
  • 摘要:采用多波束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庞大数量的波束不仅可以满足大容量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提高AEIRP满足移动用户设备低功耗、小型化的需求.然而,由于受到重量和功率的限制,基于星上载荷技术来实现多波束的波束成形越来越难.GBBF技术应运而生,它通过增加地面复杂度来换取星上的轻载荷,并且能使卫星通信系统的灵活性更强,生命周期更长.对GBBF卫星通信系统的系统组成进行分析,为解决GBBF系统馈电传输面临的馈电链路带宽及严格的幅度相位相关性需求两点问题,进行CDM体制下的大容量馈电链路技术研究.
  • 摘要:本文分析了实时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典型的RTBDA系统架构,并结合通信运营商网络结构以及IT支撑系统的特点,分析了RTBDA在实时网络分析及数据运营方面的应用场景、系统架构部署、以及推广面临的挑战,为电信运营商实施大数据应用提供参考.。在网络分析方面,RTBDA技术带给电信运营商有力的技术手段,将解决OTT公司带来的网络困扰;同时帮助运营商利用网络管道优势上的海量互联网行为数据,构建互联网广告实时交易平台,实现数据运营,在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充分发挥优势。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喜好,实现精准营销,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通过实时竞价,协助广告主投放过程更加精准、透明、高效、可控,规避了无效的受众到达,从而提高投放效果。
  •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高速铁路场景下LTE/LTE-A系统中两种传输模式——直接通信和移动中继,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移动中继的中继协议和应用场景,详述了WINNER信道模型的应用场景及优势,并比较了SCM/SCME/WINNER信道模型特点及参数,着重分析了可用于高速铁路宽带移动通信移动中继模式信道模型的D2信道,最后根据Winner现有的通信场景以及高速铁路通信的特点,对直接通信方式的小尺度信道进行建模,得出了新的适用于高速铁路场景下的传播模型.
  • 摘要:近年来,随着3G基站数据流量的增长及LTE基站承载需求,基站带宽不断提升,传统的MSTP网络对大带宽接入已无法适应,业务不能满足多种业务接入的需求.为了满足多元化、高品质以及大带宽的业务接入,必须不断引入新技术.IPRAN技术已成为了基站回传的首选方案,其网络架构不但能满足3G/4G基站数据传输需求,还能为政企客户提供高性能解决方案.
  • 摘要:网络服务质量是指网络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是衡量客户网络体验的重要指标,服务质量保证是电信网络运营商提升服务能力,增进用户感知的重要手段根据北京地区城域网的网络背景状况,针对网络的服务质量主动监测分析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服务质量分析方案,该方案利用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特征,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实现网络服务质量的数据建模,并根据该模型判别网络性能数据正常与否,形成网络服务质量指标的自动化评判,该方案架构简单,现实应用性强,可在现有网络架构上广泛部署,能够为实现精细化的电信网络运行管理提供思路,对于大数据背景下提高电信用户的网络质量感知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 摘要:RFID被列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RFID技术.本文旨在建立一套事先化RFID应用测试解决方案,基于无线信道仿真理论模型,将RFID技术在未来实际部署中的场景,进行量化,抽选为离散、且独立的数学信道模型。并通过将RFID技术预先置于仿真环境中,抽取仿真结论,进而得到系统在未来部署中的风险与改进方案。完成了超高频RFID信道模型库的信道建模,包括大尺度衰落、多径信道、高速移动三类信道类型,其中大尺度衰落包括室外LOS/NLOS和室内LOS。同时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应用场景的信道建模,得到通用的信道模型参数表格。通过搭建测试环境进行实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为RFID标签设计、优化提供验证思路。
  • 摘要:RFID技术的优势在于多目标识别,迎合了物联网技术的“海量存储”、“全面感知”的优点,本文介绍了RFID系统的组成和系统工作原理,对中间件、应用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相应阐述;指出EPC与IPv6融合的物联网地址配置方案EPC-IPv6Address,以及采用EPC-IPv6Address的物联网系统在健康医疗中的应用.
  • 摘要:SDN/NFV技术作为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前沿技术之一,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集中控制实现网络路由的动态灵活调整,通过能力开放和灵活调用,实现控制和转发分离,功能拆分,从而提供虚拟的网络服务;通过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实现网络的动态调整,灵活部署,实现软件硬件解耦和网元动态创建和部署.目前SDN/NFV未来在电信网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移动通信网、云计算数据中心、IPRAN承载网、IP城域网4个场景中,可以解决目前网络升级的瓶颈问题。总的来看,NFV和SDN技术对传统通信网络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两种技术之间没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在局部应用上有一定的交集和互补性。NFV和SDN可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充分发挥更大效应。SDN通过功能拆分,有利于功能网元分别实现虚拟化;NFV可基于X86通用硬件为SDN的控制和转发网元提供虚拟机的资源。SDN/NFV的成功商用可为电信网络提供了可管、可视、可扩展的高效运维平台。
  • 摘要:随着人们对无线通信性能需求的日益增长,无线通信发展将趋于快速和智能.为了满足通信系统向大容量、高速率、高可靠方向发展,大规模多天线系统应运而生.基于这一背景,探究大规模多天线技术带来的改变,包括信道特性、传输方案两方面.单小区大规模多天线MU-MIMO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信道特性、频谱效率和系统BLER性能。从信道相关系数、条件数、特征值分布三个方面分析了3D信道的信道相关性,随着天线数的增加,不同用户的信道向量逐渐趋于正交,用户间的干扰减小,系统容量增大。在大规模多天线系统中,简单的线性预编码即可消除小区内其他用户的干扰;随着天线数的增加,系统频谱效率明显提升。天线个数的增加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随着用户数的增加,MRT预编码可使系统频谱效率增加,但同时系统可靠性降低;ZF预编码存在最优用户数使得系统频谱效率增加,且相同条件下其系统可靠性优于MRT预编码。
  • 摘要:本文针对WCDMA,LTE FDD网络的现状中存在的深度覆盖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微基站的解决思路.首先介绍了微基站的技术特点,并针对典型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结合现网的情况举出了案例,最后总结出微基站在现网中的应用思路.微基站的优势在于灵活,体积小,安装方便,可以实现快速部署,因此应该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加大挖掘力度,比如利用旧小灵通基站、路边灯杆、电线杆、歌华飞箱等、随着微基站的广泛应用,虽然微基站的覆盖范围有限,但是仍要注意燕科控制微基站的信号,避免与宏基站之间的干扰。在现有宏基站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利用微基站实现快速补盲,完善网络深度覆盖,结合宏站进行立体式协同覆盖,是现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
  • 摘要:超大型聚会场所由其场所特性,经常承办大型活动,是用户突发聚集和高端用户出现较多的业务场景,北京联通立足网络优化,创新技术思路,通过扎实工作提升超大聚会型场所无线网络覆盖,进而以点带面提升中国联通用户感知和中国联通企业形象.通过总结提炼长期以来的重要通信保障经验,从服务用户感出发,开拓新思路、尝试新技术,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逐步探索形成一套定制化的针对室外聚会型场所进行有效网络支撑的服务机制,并通过圆满完成数次大型聚会型场所的深度网络优化改造试点和活动承办后,以显著的成效赢得了大量用户的正向口碑和业界的高度评价,为服务和保障室外聚会型场所业务场景下的用户感知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借鉴思路。
  • 摘要:主要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有线广播电视网中EPG(电子节目指南)系统数据安全性传输的验证方案.基于哈希函数在消息完整性验证这方面的应用,有效防止EPG文件在传输过程中被恶意、无意地改动.EPG文件系统安全认证的方案,通过模拟系统的研发测试,证明其可以实现实时监控EPG文件系统,一旦文件内容发生改变,能有效阻住此EPG文件向用户端播放,从而遏制大面积不良或非法内容的播放。达到本方案设计的目的——防止非法的、不完整的、不安全的多媒体信息的广播。
  • 摘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下一代PON网络应用研究.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根据宽带提速和联通网络光纤化改造的要求,对下一代PON网络的技术标准和产业进展进行了研究,对其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并在多个省市开展了现网试验,并给出了试验结论和应用建议.10G PON技术的标准化已经在2012年完成,并且经过三年以上的发展,市场已有成熟可商用的产品;而40G PON的技术刚刚完成标准的制定,目前尚无可商用的产品出现,暂时还无法在现网应用。10G EPON具备更高的上下行速率;支持更高的分光比;同时光模块的功率预算值有一定提高;最大接入距离上也有一定的提升。建议在当前的接入方式为FTTB+DSL的区域、用户提速需求迫切,流失率严重的小区以及楼内无法进行光纤入户的小区加装EPON网络。建议的模板类型为17a,无论在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方面,其传输性能均优于其他几类模板,并且各厂家对于17a模板的支持程度较高。
  • 摘要:文章首先对CDN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采用CDN技术后对移动网络运营商业务识别造成的影响,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采用业务识别规则集中管理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业务识别精确性问题,通过新增Restful接口,增强了与第三方OTT之间的交互性,OTT能够实时的将变化的业务识别规则同步给业务识别集中管理网元,提高了合作业务开通效率、规避了业务识别规则频繁变化带来的计费风险。业务识别规则集中管理方案仅仅是运营商智能管道开放的一个基础功能,后续还需要在识别互联网业务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第三方OTT丰富多样的互联网业务内容,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深入挖掘运营商的管道价值能力。
  • 摘要: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以及网络IP化的演进,传统企业对IP化需求越来越强烈,SIP接入方式的优势越趋明显。本文就SIP在NGN网络中接入方式进行研究,并从实际组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部署建议.面对企业接入SIP的需求,结合现网NGN网络运行现状及网络安全,决定把企业SIP网络定位为不可信任域,通过SE2600配合NGN网络接入此类用户,通过SE2600作为互通网关的功能实现企业网络和现网NGN承载网的隔离,有效避免企业网络对NGN承载网的攻击。SE2600将DCN地址段136.0.0.0/8通过静态路由指向网关136.37.80.1;支持配置NTP服务器实现时间同步,并且作为NTP客户端可以配置多个NTP服务器地址,SE2600自动选取精度更高的NTP服务器进行跟踪。承载网CE将核心侧信令IP地址段20.0.9.0/27指向SE2600接入侧信令端口G1/01/1和G2/1/1,将核心侧媒体IP地址段10.0.9.32/27指向SE2600接入侧媒体端口G1/1/2和G2/1/2。未来,由于运营商为扩大网内呼叫,SIP将占据电信领域,SIP应用将会更加智能。
  •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住宅小区越来越多且结构复杂,它的低覆盖率、低接通率、低话音质量、高掉话率等成为新的网络问题.加强对居民住宅小区的信号覆盖工程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运营商优势,带来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小区覆盖技术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但是通过对本论文的介绍可以看出在小区覆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到许多方面的问题,诸如信源基站如果在选择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一些基站参数,比如基站的话务量或者施主天线的定向性则都有可能使小区覆盖系统造成瘫痪,或者是由于收发天线的隔离度不够高,而使系统内部产生自激现象则会对其信源基站造成干扰,而使信源基站的灵敏度降低,造成网络的瘫痪.所以,对于小区覆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需要从各个方面考虑解决,不是任何小区都可以用小区覆盖技术解决的.通过对世纪小区的设计、施工、验收方面的研究,该小区通过覆盖后,能够达到较高的覆盖率,实现高接通率、高话音质量和低掉话率等.从基本上消除住宅小区内(户内)的覆盖盲区,减少了客户投诉,为住户提供一个高效、方便的居住环境,信号覆盖达到用户满意.
  •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对北京地铁18条线路的WCDMA网络采用的创新性的优化手段,分别从扁平高效网络优化体系的设计、实时动态优化系统的构建、新功能的引入、地铁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创新等角度入手,深入挖掘现有WCDMA网络的潜力,提升3G用户感知,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摘要:各大运营商当今竞争日益加剧,客户服务作为运营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运营商的重中之重.根据北京铁通业务发展的现状,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铁通IP化客服系统.系统IP-PBX交换机硬件部分主要由包括机箱、母板、扩展板、中继板、资源板、信令板等部件组成,软件采用将C/S结构与B/S结构开发座席端应用程序,实现话务与业务的结合.实现系统管理配置、呼叫控制、录放音功能、信令监控及操作维护管理等功能。IP化的接入方式上足够灵活,抛弃PSTN接入带来的物理链路上的限制,基于IP化的传输网络具有将语音和数据统一承载的优点,可以利用IP坐席的灵活部署优势,部署在网络到达的任意地方;其次,通过良好的开放式平台设计,为系统的后期工作运行及后期系统扩容奠定了良好基础;IP化的客服系统通过预留相关数据接口,实现了与其他运营商客服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及数据共享受,并通过相关数据接口的开发实现了增值业务数据查询工作;运用模块化开发的方式,增加数据挖掘的价值,提供数据报表,为公司提供更为详细准确的信息,从而为市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并为网络优化建设提供依据.IP化客服系统的建立,解决了公司原有客服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反映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并解决了原有相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智能交通信号采集与控制体系,指出了物联网技术和智能交通领域的相互融合趋势.文章以智能交通中的信号实时采集、动态控制诱导、最优路径规划等环节入手,阐释了各种智能传感器、电子标签、地理信息系统及定位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情况,整体描述了物联网架构的智能交通的具体实现.同时对后续车联网及后续多网连接进行了初步设想.
  • 摘要:4G时代2GHz以上的高频组网特性带来较大的传播损耗,传统的蜂窝组网方案已难以实现良好的覆盖效果;宏微协同的异构网解决方案可有效解决楼宇深度覆盖,以及容量的精确提升,是运营商构建4G精品网络的不二选择.通过引入CRE(Cell rangeexpansion,CRE)功能,扩充小区覆盖,以吸纳足够的用户。为了降低异构网中的同频干扰,引入了eICIC的技术,通过时域和频域以及功率控制的方式,对业务和控制信道的小区间干扰进行协调。对于乒乓切换,通过增加切换事件的迟滞,延长触发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乒乓切换,可开启MRO特性自动调整CIO值,优化同频乒乓切换。
  • 摘要:本文针对3、4G多制式频率资源策略规划,分别从未来业务发展和新技术应用的角度分析现有频率资源使用策略及新增频率资源需求,并结合高负荷场景的频率资源需求分析,给出了联通3、4G网络未来频率资源使用的发展建议.针对特大型城市人口密度高、感知需求高、市场竞争激烈的特点,分别从已有频率使用、新增频率规划、友商竞争考虑三方面提出频率资源使用规划。载波聚合是应对未来友商速率竞争的关键;2.1G新增频段则是3、4G网络容量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
  • 摘要:吞吐率是LTE网络用户感知至关重要的指标,CQI在下行调度中的关键作用直接影响下行吞吐率.而在现网实践中,CQI的上报周期会影响基站负荷、干扰、UE、调度策略等.在3GPP协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厂家对标结果试点典型场景完成了基于现网的CQI周期调整方案,从网络性能、硬件设备、UE电量等方面进行性能评估,确保CQI周期调整后网络性能平稳、用户感知提升.整个测试期间,各站点的掉话、切换、接通等KPI指标保持稳定,不受周期调整影响;基站负荷及UE发射功率在短时间的调整后,略微上升,最后趋于平稳;而吞吐率,由80ms调整为40ms期间不受影响,但从40ms调整为10ms后,由于控制信道占用业务信道资源,导致其峰值速率降低约2Mbps。由此可知,上报周期不是越小越好,但可在当前默认值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在提高信道质量提示准确性的同时,保障网络性能的平稳,提高用户体验。
  • 摘要: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的六年里3G网络建设发展迅速,给联通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用户数量增长规模。WCDMA网络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存在城区深度覆盖不足等缺点,导致3G覆盖问题成为日前联通发展用户的瓶颈。因此亟需加快在原GSM的900MHz上重耕(Refarming)充分利用低频段的频率资源优势进行U900网络的规划和建设。为了验证U900在城区的深度覆盖能力,在具体站点与W2100进行单站对比测试,又对已开通的U900站点区域进行G900缩频前后对比测试,最后通过载波控制策略,综合验证了U900单站的拉距极限能力.测试结果表明:相同RSCP值,单个站点拉锯能力U900的覆盖能力优于W2100。在试点范围内,缩频后区域内整体KPI指标保持平衡,G1800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900MHz频段的话务;频率复用度增加,网内干扰有所上升,上下行质量有所下降。在城区,在W2100弱覆盖的地方,U900能够吸收语音和承载数据业务,补充W2100在深度覆盖的不足。
  • 摘要:北京电信自2009年5月份启动了研究和建设一号双机的工程项目。智能网方式下实现一号双机业务是指在现有智能网平台的基础上,增加被叫同振、主叫同号的“一号双机”业务功能.结合北京电信网络实际状况,利用原有综合VPN业务引导功能,制定了基于移动智能网方式的一号双机业务流程和实现方案,结合该业务在各种场景下的业务流程及信令流程,对业务触发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此方案解决了一号双机与IVPN业务之间的嵌套、移固主叫号码变换、被叫手机同振等技术问题,最终实现了基于移动智能网方式的一号双机业务功能。
  • 摘要:本文聚焦移动客户感知,以北京电信“三化”引领众筹模式的网络优化体系为目标,从传统的面向指标优化导向转型为面向客户感知优化导向,研究建立QOE感知评价模型算法,实现“事先化”;搭建移动客户感知分析监控平台,实现“自动化”;建立综合化客户感知监控优化体系,实现“主动化”.另一方面,采用互联网思维的众筹模式,开展友好客户感知关怀活动,通过自主开发互动交流平台,将客户变为网络质量的维护者,网络价值的提升者,打造运营商同客户间的一种和谐互动的生态环境.文章最后结合后续的优化工作开展方向,对移动客户感知提升思路进行拓展.
  • 摘要:物联网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为了抓住这一机遇,运营商积极布局物联网.通过物联网与中国电信天翼品牌的结合,充分发挥中国电信的融合业务优势,更好满足广大客户特别是中高端企业、家庭及个人客户的综合信息服务特别是物联网业务的需求.而在多渠道联运这个信息平台的建设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 摘要: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OFDM)技术为4G通信的两大重要技术.MIMO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信道容量,从而直接转化为高传输速率,OFDM技术具有较强的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能力,因而MIMO-OFDM系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双选择性衰落信道条件下的MIMO-OFDM系统,介绍了利用最优线性预处理压抑非临近子载波所产生的的ICI,并基于由此得到的新的信号模型分别介绍了不使用译码反馈以及使用译码反馈的MMSE-ISDIC检测算法.仿真表明,上述算法与单纯的MMSE算法相比,显著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提高了系统性能.
  •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通信类应用必将成为运营商和OTT争夺的重要领域,而WEBRTC技术的出现,有可能完全打破目前的竞争模式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首先对WebRTC的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基于Web的视频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详细描述了其中设备启动、登陆、建立连接、中断通信等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案。WebRTC是一种支持网页浏览器进行实时语音对话或视频对话的技术,它使浏览器脱离了对各类插件(例如传统的Flash插件)的依赖,成为了一个强大的音视频实时通信应用平台.从WebRTC的体系框架中为开发者提供了两套接口,一套是WebRTC开源项目提供的WebRTCNative C++API以及代码的实现,主要面向浏览器开发商,使其在自己的C++API层更容易实现WebRTC规范中的Web接口,对处理数字信号的过程进行抽象。另一套是Web App接口提供给为应用开发者使用的浏览器Web API.用来实现浏览器间音视频的实时通讯。WebRTC项目提供为Web应用开发者的实现一套API,用JavaScript规范定义相关接口函数,其符合W3C组织的WebRTC接口规范。
  • 摘要:介绍了LTE技术的显著特征及LTE-A将达到的演进目标,对LTE向LTE-A平滑演进过程中所涉及的多载波聚合、下行MIMO增强、中继、协同多点传输等关键技术作了简介,比较详细地分析了VoLTE的优点,还分析了TD-LTE和LTE FDD二者的差异,总结TD-LTE的优势,希望业界看到TD-LTE将迅速追上LTE FDD成为4G的主流趋势,充分发挥我国自主技术的作用,顺应技术发展潮流,齐心协力,使FDD网与TD网能协同发展,建设全球最为先进高效的移动互联网.
  •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交通方面,物联网技术正蓬勃发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其兼具“信息和智能”两大特征,它与智能交通的融合,必将引领交通服务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分析了物联网在交通服务中应用,为深刻研究物联网技术在交通服务的优化应用奠定了基础.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将涵盖交通信息感知、车辆身份识别、车辆动态诱导、区域协调控制和智能指挥调度等环节。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包括车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实现路网交通状态和车辆身份信息的实时感知和精准采集,促进交通管理部门实现交通事件的“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从而引起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警务模式的深刻变革。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电信在CDMA网络建设具备一定规模后,如何通过热点区域分析,结合高流量用户信息和用户回访结果定位热点楼宇,利用WIFI建设吸收和分流数据业务的规划思路.文章以北京现网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热点分析、用户回访分析和热点楼宇WIFI建设需求确认的实例说明,给出通过网络侧话务分析确认WIFI分流建设需求的一般方法,最后结合实际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需综合考虑的关键点.指出建设目标应尽量选取具备室内分布系统的热点楼宇;优先选取热点区域内存在已有的集团客户或待发展的潜在集团客户,可迅速达到话务吸收的效能。
  • 摘要:本文主要参考2014年互联网白皮书以及KPMG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下的运营商流量经营进行了展望,同时提出了4GLTE网络的发展将加快互联网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利用手中的大数据结合互联网创新的应用,通过选择正确的模式,跨行业进行大数据应用布局,从通信服务转向信息服务,从而带领运营商走出当前流量经营模式的价值困境。
  • 摘要:翼机通业务是电信的专利业务,一经推出风靡个大学校园,引领全国高校的信息化.本文主要描述了在翼机通业务大发展的背景下对网络特别是无线网络带来的冲击,并选取翼机通业务开展较好的高校基站中选取典型做优化试验,力争最大程度发挥固有基站的容量.文章主要讨论在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现有投资较快的解决或最大程度降低拥塞,文章从影响容量的几个无线因素开始分析探索新的容量平衡点.通过1X Advance的引入以及其他关联参数的调整,测试扇区的业务信道分配失败次数由修改前日平均13000多次下降到修改后的日平均不足520次,下降了96%,连接成功率提升10个百分点。
  • 摘要:从2G/3G到4G,从经营电话业务、移动业务到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业务,从以通话分钟数计费到买流量送通话时长……,移动通信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业务转型,商业模式的创新,运营商的竞争对手也不再仅仅是其他运营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运营商是与整个移动互联网内所有的企业进行竞争,如何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下突出重围成为运营商迫切希望解决的战略重点.在过去几年的探索中,运营商明确了自己在价值链上的定位:“控制管道、按质定价、利益共享、数据挖掘、网络效益最大化”.通过提升服务理念,依据海量数据,挖掘用户需求,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模式。
  • 摘要:本文聚焦于电信运营商的代维公司在专线业务划小核算时开通数量、时长与代维费用之间的关系,在旧有算法的基础上,对时间和空间分别进行打散,提出了新的算法,并且通过系统支撑划小考核模式,实现开通单直接关联到划小班组,同时支撑核算单元的绩效与开通数量、时长直接关联.实现系统出统计、出考核、出绩效。营造各划小单元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激发内升动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基于北京联通LTE入网测试过程中发现的语音被叫失败问题进行总结分类,提出3G站点插花、4G处于MSC边界、4G规划三类导致4G用户语音被叫无法被寻呼的原因并以案例详细说明,为后续LTE网络建设提供参考。通过核查LTE网络和3G网络基础数据,对于配置错误的LAC和TAC关系及时进行修改;核查eNodeB测无线参数是否有问题,核心网侧核实MME归属是否有误;修改网管侧配置,将LAC-TAC修改为41041-4110;若站点位于MSC边界,为避免后期出现概率性失败的问题,可开通相邻MSC的MTRF。
  • 摘要:LTE是UMTS的长期演进,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其中,OFDMA、SC-FDMA、MIMO是LTE中的核心技术.LTE系统的目标包括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降低系统时延等.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从源小区到目标小区的切换支持,LTE系统内的切换包括S1切换、X2切换以及基站内切换.为了实现S1切换,在对S1AP、X2AP、RRC等协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S1切换过程,并将现有的S1切换、X2切换、基站内切换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分别设计了S1切换的正常流程和异常处理流程.
  • 摘要:北京联通网优中心针对目前LTE网络中部分小区在CSFB流程中主被叫位置更新频繁、回落成功率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的CSFB问题小区的监控发现和定位处理流程以及部分处理经验.CSFB过程需要从LTE网络回落到3G网络,相对单一网络业务更加复杂,对时延、接续都存在很大考验,特别是位置更新、覆盖空洞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回落质量,通过对CSFB信令的分析,确认CSFB时延中影响回落成功率和位置更新率的因素,通过规划数据核查、路测分析、无线环境优化等方法,排查CSFB问题高发小区,达到了CSFB回落质量的优化。
  • 摘要:文章在介绍LTE网络同频切换成功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从实际案例出发,根据切换成功率指标优化调整工作,分析了LTE网络同频切换出成功率低的原因,并就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通过定位方法,基本可以把切换问题定位到:传输、设备内部处理、覆盖(弱覆盖、越区覆盖等)、时延、干扰、邻区漏配、切换不及时等几类,再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解决问题。传输问题需要在最靠近无线网络设备的收发端抓取数据进行确认;对于弱覆盖需要通过调整天线、调整功率或增加站点覆盖来解决;越区覆盖区域较小时,也容易导致切换失败或掉话,需要通过天线调整控制覆盖;干扰问题在排除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通常是多用户场景或加载场景下出现,根据不同的场景,可以选择打开频选调度等干扰控制算法开关,进行干扰协调;邻区漏配问题可通过操作维护台增加邻区配置来解决;切换不及时可通过调整切换的相关参数:切换门限、迟滞、切换延迟触发时间、CIO等,以控制切换时机。
  •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针对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LTE网络中下行空口吞吐率指标的优化方案,重点解决下行用户级空口吞吐率小于19Mbps的现象,并结合北京联通三区分公司的实际网络状况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对指标进行优化,网络质量提升明显.针对下行用户级空口吞吐率低小区,需要综合小区上行干扰值、用户TA分布、CQI值、小区故障信息、单双流占比和数传时长综合分析,确定问题产生原因并进行处理。干扰问题可通过RF调整避开干扰源方向,调整PUCCH功控参数或者扫频排查干扰方式解决。故障问题可通过后台重启小区、代维上站核查等方式解决。对于超远覆盖问题通过RF调整解决。对于深度覆盖不足问题,在不影响整体网络情况下,通过RF调整解决,也可通过调整小区RS功率和PA值,提升小区边缘用户速率,或者通过提高小区盲切门限解决。对于弱覆盖问题,通过RF解决,或者通过催开新站、新增宏站方式解决。
  •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无线资源日趋紧张,各种潜在的干扰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的产生.作为网络优化问题的核心问题,解决无线干扰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室外干扰,首先应该判断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内部干扰还是外部干扰,常用的方法是在信源与馈线的接口处测量天馈系统中是否有异常信号。网外干扰的定位存在各种不确定性,所以这也是查找的难点。为了提高网外干扰的定位效率,在现场定位干扰源之前,有必要对干扰源的强度、干扰源的频段、干扰源出现的时间段、干扰源可能存在的区域等特征进行分析。对于室内干扰,首先需要排除RTWP问题由信源引起,明确室内分布引起底噪问题后,需要进一步排查分布系统。建议避免在主干路由上加装衰减器,易导致覆盖恶化;避免未经测量有源设备输入功率,只调整有源设备增益,导致用户较多时有源设备过载,引起网络指标变差。调整时应注意功率回退问题(建议回退5-7dB),避免有源设备在满负荷状态工作。
  • 摘要:ReceivedTotalWidebandPower,即接收总带宽功率,常用来度量基站的干扰水平,反映射频模块天线接收口接收到的信号强度.RTWP是WCDMA网络的上行质量及小区容量的一个重要指标,RTWP高对HSUPA业务影响最为明显,HSUPA业务速率较低甚至无法正常进行业务。针对非HSUPA业务RTWP高主要会影响体现在系统容量和通话质量,可导致PS业务速率低、MOS业务指标差、BLER高、单通、RRC/RAB建立失败及网络注测失败等异常情况。站点出现RTWP问题时应先确认站点主设备是否正常,再确认站点合路部分是否正常,定位到天馈之后再对天馈进行逐步排查。站点龙泉宾馆的主要问题是设备器件的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的不规范。针对此类型站点建议以后期工程中加强天馈的施工工艺,并在关键部分使用高品质的室分器件。
  • 摘要:本文从HSDPA的切换算法着手,通过实际测试分析HSDPA的关键参数设置原则,并对HSDPA业务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基于wcdma网络的HSDPA切换参数优化的方法与手段.指出控制切换的发生是通过调整1D时间触发门限参数调整,调整1d门限是优化HSDPA速率的一个重要的优化手段,选取合理的参数,能够同时保证切换的及时性和减少切换频繁性是对HSDPA切换的一个优化的最终目的。通过这次试验可以得出:在当前无线环境下(密集城区),选择Hysteresis值为4,Time To Trigger值为640ms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值。但是无线环境是变化多端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无线环境,来选取合理的切换参数,最终保证UE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切换,以保证下载速率的最大化。
  • 摘要:目前WCDMA网络是中国市场最主流的3G网络,随着其迅猛发展和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网络的服务质量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下行速率的优化是用户感知提升的主要方向.研究表明,MPO设置可明显改变CQI的分布,MPO设置越大,CQI考核指标越好。可解析的TBS块的大小分布和数量和最终RLC层的速率存在直接的映射关系,可解析TBS越大,块的数目越多,在用户数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RLC层速率越大,系统吞吐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最好的CQI考核结果并不对应最佳的速率和系统性能表现,如在实验值中,室外60最好,室内20最佳最为理想的MPO设置应综合载波能力(是否开通DC)、场景(室内外)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当MPO设置较为合理时,CQI Adjustment功能的开启会对速率和系统吞吐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CQI Adjustment功能的开启会带来BLER的明显提升,并提高速率.
  •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单纯"以网络为中心"的优化模式急需突破,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以"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为指引,关注用户感知,强化用户保障,创新性的开发了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端到端移动网络用户感知评估技术,使得用户感知可视、可管、可控,切实增加"以用户为中心"的工作维度,引导行业的良性竞争,为最终用户创造价值。通过提升对业务产品的响应速度,满足市场及用户多变、多样的需求。有利于移动互联网和中小企业新产品、新应用的快速上线,成熟产品的弹性调整,为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手段。
  •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业的迅速发展,联通公司已商用的移动无线网络制式有GSM、DCS、WCDMA、LTE TDD与LTE FDD。为节约建设资源,运营商之间多网共建共享站点也已初具规模。通过对多制式室分系统合路常见干扰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三阶互调干扰与飞弧噪声的产生原理.并且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这一具体干扰排查实验中,通过前期的故障点定位,根据三阶互调干扰与飞弧噪声的产生机理,合理地采用三阶互调干扰值更低,功率容量更大的高品质器件进行现场更换,并进行对比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干扰排查思路的有效性。更换器件后底噪为-104dBm左右,与标准值相符,为后续室分干扰排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 摘要:城中村区域LTE FDD网络受到严重上行干扰,是本公司4G网络发展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主要是介绍通过合理的组网策略改善典型的高上行干扰区域网络性能的方法.文章首先介绍典型的高上行干扰问题的成因及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然后介绍了在这些区域通过合理的配置组网策略改善网络性能的思路并分析和评估实验结果.全文最后总结了本策略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局限,并对后期实施步骤提出了建议.根据上行干扰的频率特性,在不同制式、不同频段的无线网络之间合理引导话务负荷,从而达到提高网络整体性能的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优化思路的有效性,同时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网络资源也符合网络优化工作的基本原则。后续,还需进一步分析实验中发现的覆盖类指标下降问题及策略边界区域的衔接问题,继续提升网络性能。
  • 摘要:随着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与不断成熟,网络性能的评估与监控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引起运营商及设备商的重视.本文以香山为例,利用E-DOS、Google Earth及Mapinfo等工具对香山移动网络性能的评估与监控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并给出基于地理栅格化的评估与监控方案.使评估的对象从传统的测试线路扩展为整个场景,使监控的粒度从传统小区细化到地理栅格,更全面、准确的反映网络质量,助力网络优化的开展.
  • 摘要:本文介绍了LTE系统小区搜索的完整过程,并基于LTE基本帧结构,对小区搜索算法进行了研究,包括扇区ID和小区ID组识别、频偏估计和补偿以及帧同步算法,最后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算法性能与预期一致,能较好的适应LTE系统对于小区初始搜索的要求.通过在AWGN信道和多径衰落信道下的方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时域和频域使用互相关算法具有很好的抗噪能力和抗多径能力,小区ID识别、ID组识别和帧同步的准确率都达到了预期的指标要求。
  • 摘要:LTE移动通信系统是同频系统,对网络结构的合理性有较高要求.网络结构不合理会产生SINR差、数据速率低等问题,大大降低LTE系统的优越性.MR数据可以用来深度挖掘并分析LTE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利用MR数据进行网络结构评估的标准主要包括对弱覆盖、过覆盖、重叠覆盖的评估,确定了网络结构评估体系,包括对某区域的整体评估和TOP小区评估。通过对提取的弱覆盖、过覆盖、重叠覆盖三类TOP小区进行重点优化,来改善这些小区的覆盖合理性,从而改善整个区域的网络结构合理性。总结出一套网络结构优化的方法和经验,可以指导今后进行更大范围的LTE网络结构优化。
  •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传统基于KPI的网络质量考核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精细体现用户感知的要求,运营商亟须从“以网络为中心”的网络质量考核体系向“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感知评估体系转变.针对此问题,给出了用户感知评估体系结构,并利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确认,使用户感知评估体系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的反应用户使用网络业务的真实体验.
  • 摘要:网络中的HSDPA空口资源是有限的,用户希望获得最大化的速率体验而电信运营商则希望能够达到最大化的系统容量。本文主要是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基于用户位置的HSDPA调度算法的探索与研究.对各种精准的调度算法进行了尝试和验证,旨在满足用户上网的公平性和业务差异化的同时,提高HSDPA小区的系统容量.从而在HSDPA空口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用户体验和系统容量之间的平衡协调.
  • 摘要:目前,城市中的住宅小区已成为各移动通信运营商语音业务及高速数据业务的战略争夺要地。文章分析了小区深度覆盖在实际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目前采用常规方法建设小区覆盖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提出在小区深度覆盖中不同楼宇类型应采用不同技术参数的天线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区深度覆盖系统,原则上是保证覆盖前提下满足容量要求,设计时应测量楼宇长度和高度,通过以上计算方法选择符合本小区的美化天线,才能达到覆盖需求,使用户感受良好的业务体验。
  • 摘要:本文是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利用爱立信的EDOS工具,在传播模型校正的基础上,完成WCDMA网络的RF优化工作.文章阐述EDOS工具模型校正的原理,工具中LEE模型校正的主要参数以及模型校正精度评估的标准,结合北京部分区域的站点进行模型校正的实例演示,得出精确的校正模型之后,对网络进行RF优化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基于EDOS工具传播模型校正的基础上进行RF优化工作,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直接基于OSS数据输出RF调整的方案,更重要的是,能够从RF优化目标出发,根据RF优化条目进行基于真实网络的仿真,能提前准确预知RF优化方案实施之后,对现网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并选择对网络具有改善作用的RF优化方案,提升网络质量,从而保障网络用户的良好体验,稳定运营商的收益。
  • 摘要:未来我国5G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着力探索毫米波频谱资源的开发利用,致力开发超传输速率达10Gbps的室内超大容量无线通信系统。首先介绍了60GHz无线通信特点和技术标准,主要对支持吉比特级数据传输的技术标准IEEE802.11ad和IEEE802.15.3c进行了分析;其次跟踪了60GHz无线接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信道建模、射频芯片、集成电路技术以及天线几个方面,分别从学术界和产业化两方面,着重对国内外射频芯片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最后对该技术进行了展望.我国正加紧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研发及产业化,建议下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秉承低功耗、宽方向性、高集成度的研制理念,推进超10Gbps的室内超大容量无线通信集成系统的产业化程度,争取尽早出台我国60GHz通信标准,研制出我国高集成单芯片60GHz射频收发信机的商业化产品。
  • 摘要:OTN具备丰富的保护倒换手段,不同保护方式与组网成本和资源能效直接相关,因此,如何通过资源动态优化实现OTN网络运营降本增效,已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OTN网络资源动态优化为研究背景,北京电信在运维实践中针对OTN网承载相邻型业务进行了聚类优化探索,在MESH结构OTN网络中人为构造环网,通过部署ODUk环网保护实现OTN网络资源提质增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伴随OTN标准与技术体系的成熟,尤其是基于OTN的ASON引入控制平面叠加MESH组网,使得光层和电层协同保护成为可能,能够抵御多次失效,将大大提升光网络的生存性,同时,OTN网络资源动态优化的研究与应用也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 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北京电信本地承载网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新需求时所进行的创新改造和应用,及时有效的解决或缓解了当时所面临的问题,为支撑公司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承载网络基础.笔者结合公司业务发展对网络的需求,牵头以及参与制定了各类有关承载网络建设和改造方案,推进本地承载网的演进和发展,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从高价值政企客户服务、光纤资源瓶颈、MSTP的局限性和业务IP化趋势日益明显等几个网络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按时间先后顺序介绍了政企精品网、OTN应用、L3交换机代替MSTP承载互联网专线业务以及承载网络的IP化转型推进等创新改造和应用的具体方案,介绍了具体的实施效果,描述出了北京电信北京承载网发展演进的基本脉络,提出了对与北京电信本地承载网发展演进的建议.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如何更好的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推动承载网IP转型,值得北京电信人深入研究与探讨。建议跨部门齐力协同,适时启动、进一步推进承载网向IP化综合承载的转型与应用。同时,以专线类业务需求为主的政企大客户是北京公司的核心客户资源,面对政企客户对业务品质的高要求,政企精品网作为北京电信提升服务品质的有效保证,有效的支撑了市场的业务拓展,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继续存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 摘要:本文主要从抗非线性效应和色散两方面探讨先进调制格式的传输性能.光纤系统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方向发展的同时也给光信号带来严重的传输损伤,高级的光调制格式作为新涌现的先进的传输技术之一,可以极大地减轻系统的传输损伤,并且不需对现有的传输线路作大的改动,简单方便.每个波长传输速率为40Gb/s的DWDM技术是光纤通信研究的热点之一.在40Gb/sDWDM传输中,限制其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除噪声和色散外,光纤的非线性效应也显得特别突出.为了克服这些传输损伤,不同调制格式在40Gb/s高速光传输系统中性能研究至关重要.调制格式的优劣在于是否有高的频谱效率和良好的抗非线性效应,对色散和PMD有较高的容限以及产生的装置不要过于复杂.
  • 摘要:为了积极开放地迎接移动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渗透,从运营商视角探索提升移动网络价值的新型运营管理体系建设.通过明确产业目标、转变运营模式、提升网络能力重塑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核心竞争力.整套体系运用“转型驱动”、“用户为本”、“创新实现”对应新产业发展目标、新运营管理体系、新移动网络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实现移动网络价值的新型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将互联网思维和运营商网络价值运营完美结合,为自身企业提供增长引擎,并在节能减排、流程优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做出了新尝试;为运营商理念转变、资源配置、流程优化、产业链合作提供了新思路;为首都重保、国计民生、公平正义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成功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优秀成果。
  • 摘要:本论文讨论的WCDMA是一项全球应用最广、最成熟的3G技术,论文从WCDMA的应用现状出发,首先介绍了3G标准的提出及其商用情况,并简要地阐述了研究WCDMA技术的意义,然后介绍WCDMA系统原理,WCDMA RF优化目的和内容,重点分析了WCDMA RF优化原理和方法.在网络优化工作中通常采用的RF优化方法主要包括:调整天线方向角、调整天线下倾角、调整天线挂高、调整天线位置、调整天馈连接、使用特性天线以及调整附件如塔放等方法。W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随着3G加速商用,RF优化作为WCDMA无线网络优化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是长远发展的必要。
  • 摘要:鉴于目前的DHCP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服务能力的不足,本文的方案的设计场景是在一个局域网内——即实现基于局域网内的DHCP服务集群化。本文设定的服务器集群的场景是在局域网内,通过路由与客户进行连接以及通信.实现集群化服务主要的问题是解决资源冲突.所以本文的重点将放在如何解决资源冲突上——即数据一致性模型设计,通过共享存储的方法来解决数据一致性的问题,最终实现DHCP集群化服务.
  • 摘要:为了便于普通Web2.0用户在他们的Web网页中使用电信网络服务,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Web组件的电信网络服务开放技术,该方法将底层的电信网络服务接口(API)封装成一系列独立可个性化定制的Web组件,用户无需任何编程开发,通过简单的“定制-复制-粘贴”的方式就可以直接将其嵌入到Web页面中.这种普通Web2.0用户可以灵活调用电信网络服务技术将会极大地促进基于Web的电信应用的快速发展.涉及到电信网络Web组件的用户界面设计问题,TWESCP需要提供更加灵活的个性化定制功能,比如允许用户能自由地改变图标的颜色,甚至上传自己的图标。为了减少资源的管理和维护,降低硬件成本,公共云是一种良好可行的替代方法。运营商也可以在公共云上部署电信网络Web组件服务。因此TWESCP的设计和实现应该综合考虑与公用云API的兼容性。本文的试验中,只考虑了客户端身份验证和认证功能,尚没有涉及到服务器端的多租户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因此,在TWESCP平台上的数据隔离和隐私策略将是后续的研究课题。
  • 摘要:本文是针对智能光分配网络的应用部署研究.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基于对中国联通现网光分配网络存在的维护管理难题开展研究,分析了智能ODN的技术标准和体系架构,在多个省市公司开展了现网试验并形成了试验结论,并且结合研究和实验提出了中国联通智能ODN的部署建议.研究了现网ODN设备的改造方案以及ODN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流程,梳理了包括施工流程(智能ODN设备)、施工流程(传统ODN设备)、施工变更流程、退单流程、撤单流程、资源建设流程、管理终端升级、智能单元故障更换流程、巡检流程在内的各种维护管理流程;并对智能ODN应用后的经济性收益进行了分析,虽然现设备成本提高,但五年内的总费用会降低。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中国联通的智能ODN的应用部署。
  •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愈加强烈,无线网络承载业务量日益加重。文章介绍了CSFB的基本原理和北京联通现网CSFB回落方案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2/3/4G一体化网络,建立完善的语音回落机制,优化网络间互操作性能,挖掘网络资源潜力,可有效缓解网络压力,进而发挥北京联通无线网络一体化的优势。在优化4G语音业务时延的基础上,面向不同的用户场景,采用差异化语音回落机制,将原有的2G/3G/4G独立语音业务模式改进为分层联动模式,最大限度提升了用户的通话感知。研究成果在全网推广实施后,4G用户语音回落成功率提升、平均时延减少15%;同时,因4G用户语音业务相关投诉数量也明显减少,用户感知显著提升。
  • 摘要: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TD LTE与TD-SCDMA及GSM系统之间干扰共存问题,通过分析计算出各种干扰情况下系统之间需要的隔离损耗,并就工程实施中经常使用的几种解决干扰问题的方法进行详细分析.这些将对TD LTE无线网络工程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TD LTE,TD-SCDMA和GSM收发信机顶端增加滤波器是一个解决干扰问题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所需的滤波器在指标方面要求很严,因此实现比较困难,成本也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综合考虑其它办法,如使两个系统垂直放置,并尽量加大两个系统的距离,利用信号的空间隔离衰减来满足所需的隔离损耗的要求等。
  •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光纤接入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发展,介绍并阐述了有源光网络与无源光网络的原理和实现,并根据两种光网络组成不同,对两种光网络的几种典型的接入模式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探讨了光纤接入网建设的基本思路.光纤接入网(OAN),是指用光纤作为主要的传输媒质,实现接入网的信息传送功能,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OLT和远端ONU,接入设备本身还具有组网能力,可以组成多种形式的网络拓扑结构,克服了铜线损耗高、频带窄等诸多限制,而且光纤不受电磁干扰,对信号的传输质量有了很好的保证。光纤接入网通过完善的监控和管理系统,实现了宽带综合数学化的需要,符合信息时代的需求。总的来看,光纤接入网代表了宽带接入网的长远发展方向,各种宽带光纤接入网都有其最佳使用场合和时机,宽带点到点有源以太网光纤系统适合在低密度用户分散地区应用,宽带点到多点无源光纤系统最适合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户区应用。我国的发展趋势已从宽带点到点以太网光纤系统和GEPON开始,快速过渡到GPON阶段并广泛应用。
  • 摘要:为保障中国移动网络正常运行,提高维护支持水平,提高用户体验,并解决终端APP与移动网络之间出现问题难以区分的现状,保障用户感知,加强网络与终端、市场的协同发展推动解决终端APP与网络配合问题,提升网络对终端APP及市场的支撑价值,迫切需要建立基于用户感知的终端APP自动化测试手段.完成了一套APP客户感知自动测试告警系统,其不仅能够模仿人手自动测试APP客户感知指标,而且能够根据业务质量评估体系对客户感知指标进行评分,全方位的对APP进行评价,对比和分析.本系统同时具有告警功能,能够第一时间通知监控人员,使之能够快速有效定位问题.
  •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纤通信中集成光学器件的各种类型,重点分析了光学调制器和滤波器,以及微型集成光学器件的现状分析,为将来光纤通信大规模集成提供依据.我国的光缆市场全球排名名列前茅,光纤通信在现有的运营商通信网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光纤通信至全光网络的普及,其本质在于集成光学器件的研究和应用。集成光学器件具有小尺寸、高集成化、高灵活性和可用性等优势,相较于传统的电子器件,在信息传输和处理速率上都有明显的提升。因此大力发展和研究集成光学器件在光纤通信中的应有势在必行,对于实现“最后一公里”、进行光纤通信领域的自主创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对于无线通信的需求和应用将越来越密集化和多样化,而无线频谱资源稀缺和利用率不高这一关键问题也将成为阻碍这一趋势的一大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对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需求也将越来越迫切.针对如何在有限的条件和技术下提高频谱的多维度利用率,即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更充分地利用好空闲的频谱资源.对认知无线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且针对现有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切换技术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预留的频谱切换方案,降低了用户掉话率和切换时延,提升了系统吞吐率.
  • 摘要:为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运营商全面推进流量经营是带动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当前行业发展态势,分析互联网领域发展趋势以及电信运营商所面临的挑战,介绍北京电信以智能管道为基础聚焦流量经营方面的思路与创新实践,以网络能力、运营支撑能力和运营能力三个层面为基础,开展业务感知、流量智能调度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流量附加价值挖掘等方面研究及部署,通过流量规模增长,流量价值提升和流量价值挖掘,实现新兴业务规模发展.
  • 摘要:本文描述了信息安全的概念、工信部对电信运营商信息安全方面的要求,对电信运营商的信息安全管理目标进行了细化,分析了电信运营商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和管理子目标的对应关系,据此提出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通过不断的宣传、培训和教育,使员工和用户保持信息安全风险意识,有意识地防范信息安全风险;通过电话实名制做到100%,将会极大减少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较大幅的提高信息安全水平。此外,此电信运营商应加强网络和系统安全,有效打击黑客行为和非法接入。
  • 摘要:LTE的发展带来了高速率的移动通信服务,如何在高速率的同时保障服务的高质量成为重中之重.传统网络优化必不可少,而厂家的内在保障机制成为主要的辅助优化手段.本文重点研究了重要信令算法中保障数据质量而提供的降阶机制,并具体分析了其在遇重要信令、切换、TA、小包业务等情况下的具体降阶策略.降阶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保障TA、SRB等重要信令的成功发送,提高切换成功率,以极短时间内的低速率换取更低的传输误码率,间接提高了掉话率和接通率等KPI指标。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时间内的吞吐率,影响了用户感知。因此,随着网络的成熟,话务模型的变化,不断调整其中的参数,使两者达到最优的平衡,是优化的重点之一。而对于小包业务,降阶扩RB带来了更真实的用户速率体验,在网络初期尤为重要。
  • 摘要:从地铁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等几大方面对地铁WCDMA网络进行了全面的网络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非常详细的解决方案及后续网络发展建议,包括地铁站点扩容方案(现阶段与6个月后)、基站多载波部署遗留问题等.由于地铁投资的特殊性,进行了大致的价值投资估算,为地铁后期有效投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地铁全线载波厚度不一致,提升了KPI侧(掉话率)的风险,尤其是个别热点站容量需求较高,但是由于多载波厚度的不一致,多载波互操作,压模在移动性上面带来高掉话掉线的风险,建议统一地铁线路载波厚度。分类北京地铁全网基站传输配置的情况,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出发,在空口资源与节点硬件资源充分的情况下,建议尽快解决FE传输的实现,消除传输的瓶颈问题。
  • 摘要:文章介绍了LTE切换的基本原理以及造成切换掉话的主要原因,结合北京联通LTE网络现状,通过指标统计和现场测试,联合无线侧与核心侧信令对发生切换掉话的几个主要场景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并最终提出了有效的优化方案.经核查发现,问题小区的上行底噪平均值为-85dBm,存在严重上行干扰。排除干扰源后,该小区上行底噪明显下降,切换掉话率显著改善。在本次优化工作中,采用了创新性的无线侧与核心侧信令协同分析方法,可以作为今后其他专项优化工作中定位问题的有效手段。
  • 摘要:目前WCDMA网络已经成熟、完善,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属地分公司的网络优化工作,引入动态考核机制,根据北京区域的地理特征,将北京划分成208个网格,以网格为粒度,考核208网格质量动态变化情况,引导各属地分公司更好的关注自身网络的动态变化,促进网络质量的持续改善.相对片区静态考核,208网格考核侧重指标相对自身变化量动态考核.通过网络质量评估与监控系统提取考核日数据,经过对自身变化量计算及排名计算,根据业务量权重得出考核结果.同时考核区域粒度减小,更准确的体现考核的公平性。助于大力推进网络建设、网络运维和网络优化工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千兆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的系统结构,对各个系统构件的功能做了详细充分的介绍说明.随后就GPON的几个关键技术:动态带宽分配、GEM封装技术、帧结构、测距等作了详细论述.接着对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组网方式作了具体分析,主要对这几种组网方式的特点及应用场景对了详细说明.最后肯定了GPON在未来光纤接入网中的发展前景.与其他接入网技术相比,GPON能支持现有所有业务类型和满足未来业务的适配要求,能提供高效率的GEM封装,实现成本较低。业内已公认光纤到家实现三网融合的理想媒介,而GPON作为现今最先进的接入网技术,是目前实现光纤到家的最佳技术之一。随着10G PON技术研究的推进和逐步进入市场,未来可以基本满足用户高速上网的需求。
  • 摘要:本论文研究提升ICP网内吐出流量的方法,研究影响本运营商网络内各ICP用户为本网用户提供宽带服务的流量带宽的各种因素及其解决方法.通过对某运营商IDC数据中心网内业务的分析,针对提升ICP网内吐出流量问题提出了8点原因.然后对8点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最终确定如下三个主要原因:本运营商宽带用户访问ICP调度服务器未回避NAT出口、Netflow分析ICP网内吐出流量成分异常和ICP用户回源策略不当.在确定要因后,制定并实施提升ICP网内吐出流量的策略.包括:使用snmp网络流量监控软件对出口流量变化进行监控、使用netflow流量分析软件对各出口收到的路由进行精确分析、使用DPI深度探针软件对城域网用户行为进行分析以便对具体策略的实施提供前期分析手段等.在策略实施后,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后期评估:通过一系列工作,IDC数据中心管内ICP的整体吐出流量增加了8.12G,变相节省了本网用户的外网访问流量,折合成带宽成本可以节省互联互通网间结算费用近千万元.同时,本运营商城域网用户上网体验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增加了用户的粘黏性.
  • 摘要:随着通信运营商LTE网络的全面建设、大客户的快速接入、全业务的大规模开展,传输汇聚点的分布、数量、业务承载等所反映的综合质量指标情况是决定能否满足接入需求的重中之重。根据汇聚点基础信息的统计整理,对汇聚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和选取,通过参数权重的计算,评判准则的确定等步骤建立起汇聚点质量评估体系方法.研究成果不但弥补了业界在传输汇聚点质量评估方面的空白,还在建设、维护、调整方面对完善汇聚点传输网络结构的优化、综合业务布局、汇聚点选址等起到积极的降本增效作用.
  •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集群的DHCP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是:根据DHCP服务器的负载以及服务器的服务效率来选择服务器.其中DHCP服务器的负载由IP分配情况来衡量.DHCP服务器的服务效率由DHCP分配地址的平均时间以及地址分配的成功率来衡量.该负载均衡算法也考虑了冗余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性能的服务器,DHCP服务的响应时间是不一样的。DHCP服务器集群化,旨在为客户端提供高效的DHCP服务。就用户体验来说,响应时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可以采用服务器的前一段DHCP服务的响应时间来预测当前可以快速响应DHCP请求的服务器。
  • 摘要:2004年底,3GPP发起了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长期演进项目的开发,即LTE。从LTE小基站的部署特点和传输特点分析入手,首次提出并总结归纳LTE小基站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体现在数据安全和网络攻击两方面,并通过模拟实验进行了进一步论证.针对LTE小基站安全问题,提出基于IPSec技术的LTE安全网关的解决方案.本文采用的模拟实验验证手段在相关安全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针对不同的安全问题可设计不同的模拟实验,以有力的支撑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分析结论。在后续研究工作中,将进一步对LTE网络的其他安全威胁进行研究以及实验论证,并对相应的改进和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探索。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