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15现代林业发展高层论坛
2015现代林业发展高层论坛

2015现代林业发展高层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1-26

主办单位:中国林学会

会议文集:2015现代林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对林下经济内涵的认识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融入科学内涵的过程.要把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前置条件.要把维护生态安全稳定作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基础,在林下经济发展中,要研究自然的树种谱,考虑乔灌草的搭配,提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要在林下经济的发展规划布局上做出安排,根据不同的森林类型配置不同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森林产品的价值增长,将整个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与价值增长结合起来;要优化林下经济的经营模式选择,要考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外部性,例如养蜂、林药、景观利用,要大力鼓励、刺激;林下养殖可控风险因素多,要适当控制。要进行科学研究,优化选择。
  • 摘要: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传统而弱势的行业,林业的发展有赖于国家政策扶持和宏观保护.当前,我国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虽有长足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以育林基金为代表的林业税费高且不合理,使得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的意愿不高,不利于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加快林业税费改革步伐,停止征收育林基金。要借鉴发达国家林业经济政策经验,推动我国现代林业建设,通过减免林业税费等优惠政策,惠农富农,增加林农经济收入;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加快建立建全林业制度,推进林业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总之,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要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规律配置生产要素。要加快推进林业的各项改革,辅以多种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营造速生丰产林发展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真正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保证人工林经营者的合法合理收益权,推动我国人工林建设工程可持续发展。
  • 摘要:我国经济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由低级化产业结构向高级化产业结构转型,由发展中经济向发达经济转型。这是我国要以发达国家的视角制定林业发展长远规划的依据。必须以生态优先的理念替代生产优先的理念,仅仅将木质产品转为非木质产品是不够的。要以GNP导向取代GDP导向,促进林业企业走出去。林业政策必须考虑并消除生态系统碎片化的负面影响。要从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入手,追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最大化。林业主管部门要从编制林业发展规划和制定林业政策入手,把生态优先落到实处。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不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增加,国土生态安全程度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增强。这样,梁希先生想象中的“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就会变为现实。
  • 摘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是永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和导向,也是五大发展约束性条件.林业在绿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林业发展可以增强碳汇能力,有利于水土涵养,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为社会就业作出巨大贡献。林业绿色发展需要绿色创新。绿色创新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理念认识,即全面认识林业发展的生态意义与社会意义;二是市场机制,即充分运用林业市场机制,创新国内碳交易机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国内市场;三是国家治理,即不断加大国家投入、以公共财政购买林业生态公共产品。由国家出钱,地方出力。积极鼓励和通过财政支持地方为全国提供生态产品、生态功能、生态服务。
  •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经济绿色化的重点是工业绿色化,可以从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全生命周期的资源环境管理、技术进步和创新,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动脑筋、下力气,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降低产品的资源重量和污染物排放强度。此外,要加强城镇绿色化,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城市内的功能分区,发展绿色建筑,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政府应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减少行政审批,探索政府与社会资金合作(PPP)模式;完善地方税体系,使之与地方政府的职能相适应。要加快自然资源及产品的价格改革,改革资源定价机制,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干部评价考评体系,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彻底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体现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 摘要: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中国的木材加工产业应抓住契机,通过国际经营,在全球配置资源,从价值链的低端锁定中跳出,由以往的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促使中国木材加工产业不断靠近价值链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同时,通过优化林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加快转变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方式,推动林产品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政府应更加积极的与林业对外投资东道国的政府开展国家级别的合作,利用双边和多边的贸易协议,通过建立国家产业部门间的合作备忘录,为林业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应融资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在对外投资上组建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利用民间资本在投资初期的灵活性迅速打开局面,利用国有企业的资金和技术的雄厚实力完善后续的产业升级。木材加工企业在被动的转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提升自己的所有权优势,主要包括:由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的技术优势、组织管理能力优势、金融优势以及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垄断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总之,只有拥有了技术、管理、金融等所有权优势,中国木材加工产业转移才能够更好地转移,在国际上形成规模优势。
  •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通过林业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永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对中国科协林学会学术交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时刻把握、追踪追赶国际科技创新前沿,加强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再创新,积极参与有关林业国际进程、国际公约和国际标准制定,提高我国林业科技的学术影响力,才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国际重大热点问题中,增强我国参与国际谈判的话语权。此外,还应该关注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难点问题,要关注科技工作者的学术需求,搭建形式多样的学术平台,以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吸引科技工作者、成就科技工作者,激荡自主创新的源头活水,让更多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让我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
  • 摘要:2015现代林业发展论坛,将紧紧围绕“新常态新路径:‘十三五’林业新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深入讨论,这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编制好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要从满足人民对生态、民生的需求上,实现共享发展,应着力解决好体制机制创新问题,保障林业发展成果实现共享,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生态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资源监管制度、生态系统修复制度、生态监测评价制度、生态资源市场配置和调控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以及财税金融扶持制度,逐步实现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生态林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林业的发展成果。要解决生态资源总量不足问题,着力提升生态福祉共享水平;解决绿色富民产业发展问题,着力增加创业就业共享机会;要解决林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着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林区共享,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提升林业信息化水平。应把发展农村社区林业经济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农村社区群众共享小康生活。要大力发展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让林农群众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和直接经济收入。加大对贫困地区林业发展特别是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为贫困农民开辟稳定的脱贫致富渠道。
  •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不强体现在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不强,中幼龄林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和生产力低,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天然林和次生林面临退化的压力和威胁依然存在;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单位面积产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仍在萎缩,功能持续退化.要提高我国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一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应当由注重覆被率的提高,转变为在关注覆被率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集约经营,迅速提高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新阶段。二是总结退牧还草的经验和教训,开展适度放牧试点,适度利用和保护相结合,提高草场产畜量。开展退化草地恢复,提高防风固沙和防治沙尘暴的能力。三是保护天然湿地、恢复退化湿地、建造人工湿地,提高湿地的生态服务水平,完善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四是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
  • 摘要: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东北地区遥感调研数据、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地面调查数据的收集,集成支撑东北国有林区林地变化研究的数据库。采用空间计量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建立以及相关估计方法,提炼出影响中国东北国有林区林地变化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一生态保护工程对中国东北国有林区林地变化的影响,基于模型分析结果,提出改善森林治理的政策建议,促进中国东北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整合林业资源数据,明确定义,分类确属,对林地数据进行重新整合、分类并制备标准化的林业资源大数据。此外,完善数据集成-模型分析-政策模拟一体化能力建设并开展不同方案下林地变化的情景预测是提升森林动态变化分析的基础性工程,也是认识林地变化趋势,框定发展路径与明清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再次,辨识林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矛盾,识别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提炼并实施适应性管理是当前在气候变化、城市化发展、产业结构转型、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势下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林区转型发展的必要举措。
  • 摘要: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追求,林业可以为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少有的成功遏制森林资源退化的国家,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林权改革,中国的经验可以给世界提供借鉴.但是,中国也有自身的问题,如林业生产力低,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对此,可以增加国际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对绿色发展中的产业如何发展,国际学术界主张“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对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实行碳税,对清洁产业(可再生能源、低碳产业)实行补贴,加速产业替代。我国以林业为主体实行绿色转型具有很大的潜力。国家对林业的扶持侧重生态保护,对提高林产品生产能力的扶持政策不足,我国林业政策体系需要调整的内容主要是体制改革。要继续推进和深化集体林区和国有林区改革,建立起完备的林业市场体系,为林业发展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实行限制性政策退出,鼓励性政策的引入,实行林业直补政策,提高林农商品林经营的积极性,提高林地生产力;生态公益林发展要采取市场手段;要实行生物质能源的补贴政策。
  • 摘要:当前,林业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保护森林需要投入,二保护森林又得不到经济回报,因而保护森林所需要的投入只能依赖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随着时间的推延,这一做法势必难以为继。摆脱这一困境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寻找一条保护森林能获得经济回报,而且回报要越来越大的做法。这是在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一条基本出路,也是一条完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有条件的林区或林地,可以适度发展木材经济,把更新、抚育与砍伐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又比如;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努力把“生态产品”转化为“生态商品”进入市场,获取回报,这要形成一条合理的产业链,在组织方式上加以创新,以保证林农在经济回报中得到较高的份额;还可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养生、养老产业,这同样需要在理念创新前提下,辅以制度(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 摘要: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三五”时期全国林业系统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任务,努力增绿增质增效,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林业发展水平。要深入推进国有林场、国有林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完善林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推进林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保护林业资源,坚决守住林业生态红线。在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的同时,把森林经营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大力开展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和退化林分改造,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积极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不断推进林产品供给侧改革,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又多又好的优质林产品。此外,应严格规范林业执法,提高林业法治水平。加强林区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森林防火等装备水平,努力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和基层站所建设,提高林业部门履职尽责能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