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电工技术>2012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机电器专委会学术年会
2012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机电器专委会学术年会

2012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机电器专委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2-10

主办单位: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

会议文集:2012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机电器专委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由于高中压合缸汽轮机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热膨胀特性好等优点,国内125MW亚临界至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广泛采用了合缸的结构。这种布置方式是按照反向流动设计,主蒸汽进入缸体中部后沿着高压缸各级流动,高压缸排汽进入再热器;再热后蒸汽再次从缸体中部进入,反向流动进入中压缸。中压合缸汽轮机调节级后蒸汽通过高、中压缸之间的中间分隔轴封漏入中压缸,该漏汽降低了中压缸进汽部分及转子表面的温度,虽对保证机组安全及延长设备寿命具有积极意义,但因该漏汽被旁路过高压缸与再热器直接进入中压缸第1级,导致汽轮机组热力性能下降。而且,中间分隔轴封齿易磨损,从而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因此合缸汽轮机的热力性能试验中必须测量该漏汽流量,以准确分析热力试验结果,保证试验的精度。以数学推导与实例计算的方式证明了该漏汽率为常数。为了进一步提高机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必须在汽轮机设计与现场运行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对该漏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准确监测中间分隔轴封的运行状态提供支持。
  • 摘要: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点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核心功率调节器件.本文介绍了并网逆变器构成和工作过程,重点阐述了并网逆变器的嵌入式控制软件设计,根据并网逆变器工作内容和各任务的实时性要求,提出嵌入式控制软件有启动、并网发电、待机、正常停机及故障等五种工作模式,通过五种工作模式之间的成功转换来完成并网逆变器系统功能。
  • 摘要: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故障选线问题,本文对该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所出现的稳态和暂态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研究故障选线的新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出了利用暂态信息进行接地故障选线的研究方法.本文利用小波包的良好的频率分频特性,以适当频率带宽对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各条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进行分解,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识别的判别依据,并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仿真分析,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有很强的抗过渡电阻的能力。不受故障初始角,故障点位置,故障相别等因素影响,克服了传统方法中存在动作死区等缺点。由于系统谐波、装置安装处电磁环境的影响,不是所有的小波包分解系数都满足故障特征,本方法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只需有大多数的小波包分解系数满足条件即可,从而可有效去除干扰成分的影响,保证极性判定的结果。能够检测瞬间故障。在现场无需进行定值整定,对于配电网结构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解决了传统故障选线装置整定难的问题。
  • 摘要:由于风能的随机性比较强,大规模的风电并网将影响电网的安全和稳定.为了提高风电的可控性,可以从风电场功率的预测及控制这两方面来进行研究.风功率预测系统根据数值天气预报、历史气象数据、风机功率曲线等因素,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的风能,给电网调度中心提供了重要的调度依据.风功率控制系统根据发电计划、风机状态等因素,将发电计划合理地分配到各台风机,以保证风电场的总出力始终跟随发电计划.风功率预测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有效协作,使风电成为一种可调节的电力来源,从而避免了因并网引起的波动.
  • 摘要:双馈风力发电机通过控制转子电压实现定子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由于其转差率变化范围较宽,功率因数要求在容性与感性之间变化,使得定、转子间功率关系比较复杂.转子的功率特性与变流器的容量设计直接相关.推导了双馈电机的等效电路图并基于等效电路计算了发电机定、转子功率分配关系.通过Matlab工具对双馈发电机各工况下的转子电流电压变化特性及发电机功率关系进行了仿真和验证.并通过一个实例提出了双馈变流器的主电路硬件设计方法.
  • 摘要:介绍了汽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国内外研究情况,通过实际调研指出汽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应用情况,状态监测系统(TSI),电厂都将此系统作为汽轮机组必备的重要保护系统,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的功能都很少,因为该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将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调理、中转、采集及计算并上送DCS显示及TDM进行故障诊断分析,因而电厂一般将机组的轴瓦温度投保护,而其它的振动位移量、涨差等超限仅作一般的报警监视用.故障诊断系统(TDM),此系统为TSI系统的后台分析系统,由于国外的TDM系统价格比较昂贵,所以电厂一般不配置此系统,即使有些电厂配置了此系统,由于TDM系统的诊断结果一般以图形、棒图等方式显示,缺少可靠的专家诊断系统,而现场人员又缺乏相关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知识,因此很难将此系统应用起来,国外的通用做法是将安装了TDM系统的电厂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网络,由相关的振动专家对各个厂家的设备进行实时检测分析,同时将客户分成“金牌、银牌、铜牌”三类,按不同的客户类型进行收费服务。国内一般是电厂将该项服务承包给电科院或中试所,一旦发现机组异常,就请相关的单位来人解决问题.
  • 摘要:本项目在分析了变电站数据源、信息集成、网络建模、状态估计等现有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拓扑连接和设备带电状态,判断变电站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将状态估计分析结果在变电站后台画面和告警系统中显示.该项目提升了变电站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加快二次信息缺陷的处理,提高变电站智能化水平.研究结果在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中成功应用,对推广智能变电站调控一体化有积极意义。
  • 摘要:变频调速在我国属于节能新兴产业,近几年在发电厂得以大量使用,而由于高压变频器使用在高压电机上,存在设备选型和方案设计难度大、工况运行较复杂,所以一般只应用在发电厂小负载,要求运行平稳的引风机、送风机上,而将高压变频器运用在发电厂给水系统设备上,属刚刚起步阶段。本文对#6给水泵电机在变频器设计、安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总结,分析了#6给水泵的改造依据,介绍了电压变化或突然失电对变频器影响、改动和温度控制,#6给水泵高压变频器柜内的干式整流变压器采用LD-B10-10E干式变压器温度控制器进行温度监视和控制。最后阐述了变频器日常巡检需要注意事项。
  • 摘要:基于智能变电站规范要求的新型变压器油中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有以下几点技术革新:一是现场自制载气技术,免除更换载气,减少了维护工作量.二是油气分离采用真空全脱气法,脱气率高且一致性好.三是两级温度控制,采用独特加热和保温措施,配合PID算法,精度达±0.1℃.四是智能监测单元采用Vxworks系统的嵌入式一体化平台,集成过程层和间隔层功能,采用IEC61850直接与站控层通信,应用嵌入式WebServe服务,解决了对监测装置的远程控制,提高了运行维护的管理水平.
  • 摘要:本文根据直流套管生产的技术要求,对直流套管的绝缘设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研究了直流套管用内绝缘材料的含水率、温度对绝缘性能的影响,以及外绝缘污秽、套管实际运行条件等对直流电场分布的影响。绝缘纸中不同的含水率对油浸纸介电常数的影响小于对其体积电阻率的影响,所以直流产品对含水率的控制应该更加严格,尽量保证绝缘内层和外层含水率一致。对直流产品的外绝缘应采用必要的屏蔽措施和结构优化减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利用电阻率的热效应和预先考虑场强的比率系数,有利于改善直流套管的实际性能。在绝缘材料选择方面,温度升高时环氧树脂玻璃纤维的体积电阻率的数量级和稳定性均优于油浸纸。
  • 摘要:本文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出发,将智能变电站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进行了分析比较,从一次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全寿命周期成本费用总和三方面论证了智能变电站的经济性优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变电站智能化系统的可靠性要远高于综合自动化系统,而且智能化系统也比综合自动化系统维护简便,因此,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被智能化变电站所取代是必然的。
  • 摘要:从继电保护设备检验测试的需求和原理出发,运用现有的计算机软件及互联通讯等相关技术,设计了一种通用的继电保护自动测试系统,并以NSR600RF-D系列保护装置的常见检测项目为例,具体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操作流程.经实践证明,该系统可以完成常见的线性度测试、开入测试、开出测试、定值校验测试、保护逻辑测试等功能,满足继电保护产品的测试需要,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和质量.
  • 摘要:现在很成熟的基于阻抗原理的单端测距算法用到超高压线路中时,受到并联电抗器和分布电容的影响,使得在线路发生金属性故障时测距结果都有很大的偏差.本文在原有定值参数的基础上引入并联电抗器参数和分布电容参数,采用极限逼近和迭代的数学分析方法,计算出在不同故障情况下分布电容上的故障电流;采用集中参数处理方法,计算出并联电抗器上的电流,使得故障电流能适应线路模型和故障类型的变化.基于此原理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阻抗测距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RTDS实验检验证明它能提高超高压输电线路金属性故障的测距精度。
  • 摘要:为克服现场环境对监测数据的影响,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引进使用Elman神经网络自学习及调整方法的环境校正因子.本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现场总线结构,融合了零磁通微电流传感技术、无线同步及传输技术、太阳能技术,测量数据稳定可靠、安装方便,非常适合于老站智能化改造,并可根据现场情况使用太阳能供电,符合国家新能源战略。其通过安装在变电站的电流同步传感器、电压同步采集单元将采集信号就地数字化,然后由数据同步处理单元进行处理,送入设备级智能处理单元及站级智能处理单元。用户可通过局域网,把若干个站级智能处理单元的监测数据汇集到上一级数据管理及诊断中心。
  • 摘要:目前国内电动机保护所采用的过流保护判据不能满足用户安全生产需要,本文通过对电动机电流特性分析,提出了负序电流分量闭锁过流保护的新逻辑判据.通过模拟现场实际运行电流对过流新判据进行验证:正常启动,装置不误动;运行时两相短路过流,装置正确动作,不拒动;启动时两相短路过流,装置正确动作,不拒动;启动时堵转,过流保护不误动,堵转保护不拒动;试验证明,使用此过流判据的高压电动机保护装置准确判断运行工况,完全满足用户对电动机安全运行的需要。
  • 摘要:本文在对太阳能玻璃压花结构的光路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具有特殊的花型角度以及花型尺寸的玻璃压花结构.本设计压花结构的花型为倒金字塔四角型,压花为凹形结构,呈正方形排列,花纹与花纹之间的间隔为花纹的边长,当光线入射到压花界面时,此压花结构可以修正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将压花面本来应该反射损失掉的光线尽可能得以利用。当光线透过太阳能玻璃时,损耗仅仅由于在玻璃的光滑表面所产生的反射损失,并且此反射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修正后的反射光线能够穿透玻璃到达电池片的表面,显著增加了玻璃的透光率,从而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
  • 摘要:目前调控台广泛采用TOP3000无功优化系统来掌控全网的电压大小和无功盈亏情况,本文从10kV母线电压着手,就TOP3000无功优化系统不能监测10kV线路末端电压而造成转供方式下用电高峰时末端低电压这一弊端,通过构建线路压降值数学模型,归纳导线阻抗值及压降值,重新调整TOP3000无功优化系统10kV母线电压的范围,充分改善了lOkV线路末端用户的电压质量,使无功优化系统更加发挥本身的特长。
  • 摘要:全并联AT供电方式是目前高速铁路采用的一种供电方式,文章分析了不同类型故障方式下,牵引网中的电流分布并得出其与故障点电流的关系表达式,提出了根据故障点位置的不同,通过比较各变电所、AT所和分区所的接触线和正馈线的电流的有效值大小来区分故障类型和方向的方法.当接触网故障发生在AT所和分区所之间时,变电所处的上行和下行线路的T线和F线电流几近相等,无法通过变电所处的电压和电流来区分故障类型和故障方向。可根据故障点位置的不同,通过故障点两侧的变电所、AT所或者分区所的上行和下行T线及F线电流的有效值的大小来区分故障类型和方向。比较每个所亭采集的上下行T线和F线电流这4个电流有效值,故障线路即是离故障点最近的所亭的4个电流中最大电流所在的线路。此判别方法不涉及矢量和角度的计算,简单易行;且无需增加额外的电流和电压互感器,所涉及的电流量均可直接采集;该方法可与吸上电流比测距原理配合,弥补吸上电流比测距原理只能提供故障点距离,却无法判别故障类型和方向的缺陷。
  • 摘要:针对郑州供电段对于WBT65A备自投装置提出的缩短自投时间的要求,提出了一套对备自投装置自投流程中执行开关分合的时间进行缩短以达到快速恢复供电的方案。隔离开关的合闸,对所有隔离开关的合闸都是间隔0.5s检测一次状态,如果为合位就执行下一个开关操作,如果到整定时间后还为分位则报告警,中断自投。隔离开关的分闸,对跨条隔开是固定等待整定时间后再检测状态(为确保将两条进线隔开),对其它隔开则是间隔0.5s检测一次状态,如果为分位后就执行下一个开关操作,如果到整定时间后还为合位则报告警,中断自投。改进后的自投装置在满足自投功能的同时缩短了自投时间,且在工程应用中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装置运行良好.
  • 摘要:针对近年来风电行业的大力发展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本文提出将WiFi技术应用到风电场自动化系统中.WiFi终端节点主要安装在风力发电机、箱式变压器、风机变流器、风功率预测等设备的智能测控装置侧,以太网接口的WiFi模块作为服务端,接在光纤环网交换机侧,接收WiFi终端节点的数据信息。这样,各智能终端的数据即能通过光纤环网的方式送到风电场监控中心,现场的巡检人员又可以通过智能终端(ipad、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连接WiFi模块,即时查阅数据信息或者通过指令对智能终端进行相应的控制和升级等。使得现场的许多电气设备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的操作模式,实现电气设备故障的监测和诊断,提高了现场的安全性,减少了设备的相对依赖性。
  • 摘要:智能变电站防误方案根据IEC61850(DL/T860)标准三层架构体系构建,智能变电站防误系统应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等三层。并从站控层闭锁、间隔层闭锁、过程层闭锁三方面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五防方案,子站防误系统与集控站防误对接,需要两个厂家的研发人员进行规约对接调试,由于集控站防误系统接入规约为厂家的私有规约,双方对规约的开放程度以及巨额子站的接入费用都成为这个方案实施的困难所在。将子站防误系统更换成集控站防误系统同一厂家,这样就不存在规约对接的问题,费用相对也要少一些。
  • 摘要:油中溶解气体监测装置是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监测的一种设备。为进一步提高现有油中溶解气体监测装置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远程管理与监控,本文通过研究VxWorks操作系统,结合以太网技术,采用B/S架构,提出了基于GoAhead的web监测系统设计方案.首先介绍GoAhead Webserver的基本特点以及其运行的软硬件环境.介绍了软件总体架构,包含数据存储模块、故障诊断模块、数据查询模块、在线监测模块、通信功能模块,然后详细讨论在开发过程中GoAhead Webserver处理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思想,以html语言、asp语言、Javascript语言和矢量图形库为工具,实现了动态网页数据交互、信息图形化实时监测功能.较好地解决了对装置远程控制和监测能力,能有效地降低装置的运行和维护费用,提高装置的管理水平,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稳定、响应时间短、处理速度快、可移植性强、故障诊断准确率高、可维护性好、可扩展性好,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强等特点。
  • 摘要:本文从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内容和任务的讨论开始,对以电机为WIFI布局网络点的整个系统进行相关细节的发展看法。WIFI与状态检测结合而应用,可以用一台设备显示所有在WIFI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测点,每个测点代表的是需要被检测的设备,如果能测出时间则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每台设备即将需要更换的时间和对应所处的状态,显示所有设备的布局具体数据信息。该WIFI网络由若干汇聚节点、若干传感器节点、若干控制节点和一个监控主机组成。这种拓扑结构兼具星型网络和网状网络的优点。由此进行了WIFI与电机状态监测应用的构想,系统的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电机实际状态情况下测得的数据相当重要,那些实际测得的实时数据是作为电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的判据和概率趋势时间的由来。具体WIFI网络布局时,可以根据电机的技术及相关环境要求进行选择。
  • 摘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风电电气的智能交流采集模块,该模块基于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STM32进行设计.详细阐述了它的功能特点、工作原理、采用过采样技术来提高微控制器自带ADC精度的基本原理及所采用的测量算法.利用Cortex-M3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配合算法的优化设计,高效、实时、可靠地完成了多路模拟量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计算,实现了对风电场电气参数的实时监测,为数字化、智能化风电场奠定了基础。
  • 摘要:超高频局部放电测量法(UHF法)与传统的脉冲电流法完全不同,它采集的被侧信号为局部放电过程所产生的超高频电磁波.利用UHF法可有效解决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中的抗干扰问题.本文结合变压器结构设计的放油阀式和人孔、手孔盖式超高频信号传感器安装在220kV和110kV电压等级变压器上,采用基于FPGA扫描式超高频法成功地捕捉到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产生的超高频信号.对变压器局部放电故障诊断的判据等问题进行讨论,为变压器超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 摘要:伴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实时监控数据的传输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EtherCAT实时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的研究,设计了基于EtherCAT技术的高速通信系统,介绍了通信系统主站、从站及配置工具的设计与实现.经实验验证,该通信系统实时数据传输响应时间为微秒级,可以满足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实时监控数据快速传输响应的要求。
  • 摘要:电除尘器自投运以来电控设备运行的能耗比较高,除尘效率越来越低,根据目前电除尘器的运行情况,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保效节能升级改造方案,以提高电除尘器设备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及节能降耗,同时提高除尘效率,电场高压柜控制器升级改造:在原有间隙脉冲供电(单半波、双半波)基础上,升级改造后间隙脉冲供电功能更加完善,使脉冲脉宽更宽、幅度更高;具有断电及减功率振打功能,使用后更加节能;低压部分采用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进行升级改造成以PLC为核心的DDJX控制系统,可实现高低压断电振打功能;上位机IPC(智能控制系统)升级成节能型的,可实现高低压、上位机三者间断电及减功率振打功能,引入锅炉负荷信号(4-20MA)条件,应用最新IPC节能型控制软件,实现自动跟踪最佳闭环控制的运行,实现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电除尘运行智能控制水平.华能淮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的高压电除尘器控制技术和智能节能运行模式,对原有的4×300MW燃煤机组电除尘器实施了节电改造,电除尘器用电量降低了80%,单台对比改造之前同等机组,每日可节省电量大于1万kWh,整个改造投资少、时间短、回报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摘要:本文介绍了微型燃气轮机的电力特性和控制特点,阐述了微型燃气轮机的电力并网应用.文章着重分析研究微型燃气轮机这一新型分布电源的并网特性及可能对电网产生的影响.本文对IEEE33节点配电系统接入微型燃气轮机,对其逆变系统进行了建模,逆变器采有功输出和电流恒定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基本满足PQ控制目标,微型燃气轮机并网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定值输出相应的功率,较好地维持了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恒功率电流源的输出外特性,并能使各节点电压水平有所提高,有利于全网潮流收敛,从而证明该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摘要:高铁供电自动化集成系统完成高铁建设项目中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集成”项目内容,该集成系统内容涵盖了NDT650+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供电自动化系统,PS 6000U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子系统,网络型测控终端系统(RTU)应用,环境安全监控系统,对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促进国家轨道交通专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振兴民族自动化项目集成产业,保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 摘要:为了提高风电运维人员检测设备的工作效率,使日常巡视工作更加的便捷可靠,作者基于新一代的智能移动终端平台—Android平台使用Java语言开发了风电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安装在Android手机或平板电脑上,通过Android终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WIFI接口与需要检测的风电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并显示在终端设备上,通过该系统还可以对风电设备进行无线控制.通过实验证明,与已有的电力设备检测系统相比,新系统界面友好、灵活,平台统一便于升级维护,通过无线与电气设备隔离,提高安全性,操作流程程序化,操作直观可靠.
  • 摘要:为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低压保护测控单元.其设计基于DSP高速的运算能力和丰富的外围电路,装置采用完全模块化硬件平台,符合IECIEC61969-2电子设备机械结构规范,其对增强平台的通用性,提高装置的可维护性,降低库存节约成本均十分有益。装置采用35mm标准导轨安装,箱体为ABS塑料壳体,将按功能分解,可分成以下几个模块:电源模件、交流采样模件、CPU模件、开入模件和开出模件等。CPU模件采用了多层印制板及表面贴装工艺,大大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及抗电磁干扰能力。本低压保护测控单元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完全适用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保护控制需求,保证了充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充电设施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可以实现充电设施无人或少人值守运行,达到充电设施经济、安全、高效运行。
  • 摘要:介绍了国内输电线路直升机巡线开展情况,梳理了国内外电力巡线技术现状,归纳总结目前电力巡线成熟有效的可见光、红外及紫外光等带电检测技术,电力巡检可采用无人机、载人直升机、飞艇、巡线机器人等,开展直升机巡线可选择的运作模式有两种:一是成立专业的巡线公司,自行购买直升机和设备,培养飞行员;二是与专业的航空公司合作,涉及航空方面的直升机、航线、补给等由专业航空公司负责,电力公司仅在如何采用各种带电巡检技术检测输电线路缺陷和故障方面进行研究。开展直升机巡线,需要制定相关飞行作业规程,线路巡检技术实施细则,巡线飞行工作方案及应急方案,巡检员设备使用规定,制定巡检计划。直升机巡线对于巡线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需要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有针对性的直升机巡线技术培训。开展直升机巡线,需要在省内建设1-2个直升机补给站,补给站内应具备停机坪、飞行指挥塔台、机库,维修站等配套设施,方便直升机起降、停放、加油、维修保养等,配备飞行员2-3名,机务维修人员3-5名,油车加油员2-4名,巡线员4-6名。吊舱系统可以选择租赁或自主研发,目前国内有香港科仪等机载吊舱租赁公司,租赁的吊舱系统主要集成了红外成像仪和可见光摄像机,系统较为成熟,已发展到第三代产品,若选择租赁方式,巡线人员只需培训相关设备的使用。若选择自主研发方式,则需要1-2年时间进行开发。直升机巡线需要在巡线的线路杆塔上安装标识牌,以便于飞行员提前预知前方线路情况,通常在交叉跨越、有相邻线路或高大建筑物、转角等位置安装标识牌。开展直升机巡线,需要先制定巡线的线路,并在沿线的杆塔上安装标识牌。
  •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ROFIBUS-DP总线的风电变流系统通讯方案,介绍了通讯模块的功能和硬件设计方法.利用VPC3+C来开发带PROFIBUS-DP接口的变流器控制器。VPC3+C是一个带有8位微处理器接口的通讯芯片,用于智能Profibus-DP从站的应用,集成有全部Profibus-DP协议。VPC3+C完成信息处理、地址识别、数据安全排序和对Profibus-DP的协议处理。缓冲器的结构被划分为数据缓冲器、诊断缓冲器和控制缓冲器,编辑了GSD文件。变流系统的PROFIBUS-DP总线接口实现,方便了变流系统与主控系统的连接.实验证明基于PROFIBUS-DP总线的变流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高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等特点。
  • 摘要:结合当前智能变电站特点及国网技术规范,研制了一种一体化智能单元,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软硬件实现,一体化智能单元配置SMV采样处理模块,可以同时处理各种形式的数字信号及模拟信号,因此不仅能接收来自合并单元的采样信号,还可以直接接收来自互感器的采样信号,便于较好地实现装置就地化配置;对于接收组网的IEC61850-9-2报文,采用以全站秒脉冲为基准的全站同步技术,只要报文中采样计数与合并单元本身的时钟一致,可以认为外部输入与合并单元同步,而对于点对点输入,由于远端模块并不与合并单元同步,采用基于拉格朗日插值原理的采样接口技术,并采用基于傅立叶变换原理的频率测量技术对采样值进行频率跟踪插值抽取,来实现采样同步。这种模式不依赖于时钟同步,相对于交换机构建过程层网络以实现继电保护功能,一定程度上在继电保护的“四性”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当前国家电网公司也倡导“直接采样”的原则。一体化智能单元配置了操作回路及相应其他开入开出回路,能够实现接地操作,同时也能接收GOOSE开入开出信息,完全能够实现智能终端功能。大大减少了变电站信息采集系统的数量,简化了变电站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充分体现了集约式管理思路。同时在节约数字化接口设备和光缆的同时,提高了信号采集和控制回路的抗干扰能力,大幅提高了变电站的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 摘要:作为变电一环,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对智能电网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除了新建变电站之外,数量众多的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首先给出了智能变电站的基本特征;之后,根据经济性、用户需求等实际情况总结智能化改造的三种模式,模式一的优点是改造成本相对低、技术风险小,全站采用IEC 61850标准最大程度地实现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提升信息交换能力,同时,通过选用兼容传统信号采集和数字信号采集的保护测控装置,为将来变电站的进一步改造奠定基础。但是,这种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一次设备,需要大量电缆连接,没有体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模式二通过采用接口设备实现了传统一次设备的数字化,实现了过程层信息的共享,技术风险相对较小。同时,光纤代替了传统的大量电缆,变电站的投资将减少。但是,该模式仅仅改变了一次设备的输出接口方式,并没有解决一次设备的固有技术瓶颈。模式三的优点是:全站采用智能一次设备,采用电子式互感器解决了传统互感器饱和、铁磁谐振、绝缘结构复杂等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在线监测获知一次设备的实时状态信息,实现变电站设备从定期巡检到状态检修的改变。缺点是,采用了较多的新设备、新技术,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价格会偏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