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3-06-15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台湾中华创业育成协会;台湾中华科技管理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科学园区的发展,将台湾高科技产业上中下游供应链体系于政策主导下逐渐成形.台湾于1980年12月15日设立第一个科学园区一新竹科学园区之后, 「发展科学工业园区」,以激励台湾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平衡区域发展,达成经济成长目标鼓励创新创业的思维与政策逐渐形成一股主流.台湾科学园区发展至今已三十余年,三十年来科学园区带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育,以及提供区域就业、产学合作、国际交流等方面,都成效卓著.但是台湾经济实受全球经济景气波动牵引,历年来对于科技产业的供需影响颇剧,却也在面临衰退后复苏成长.2009年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科学园区内厂商的全年营业额1兆5,857亿元,其中2009下半年营业额为9,518亿元,较2008年同期成长16.2%("国科会").2011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上半年历经日本地震、美国举债上限危机,下半年又逢希腊债务违约风险及泰国水灾等事件,使得终端消费疲弱,影响产业链供失衡.致园区2011年营业额成长相对趋缓,仅达1兆9,051.45亿元,较2010年2兆1,553.23亿元,减少2501.78亿元,下滑11.61%.但仍较2009年金融海啸之营业额1兆5,857.22亿元,成长20.14%.对于这连续不景气之影响,使得园区厂商积极转型进行产品创新及建构高绩效营运管理制度,以强化产业竞争优势因应景气寒冬.
  • 摘要:两岸高科技园区合作发展议题在2012年11月21日首度被正式提出,以高科技园区之合作发展作为平台,发挥两岸产业经济融合的规模效应,厚实高科技产业的基础实力,有效提升两岸经济市场整合的全球竞争力(global competitiveness).园区抱团合作发展议题,获致两岸主政当局、产业领袖、学研智库机构的莫大回响与重视,并已就这一策略方向,进行务实措施之拟议.惟在推动促进两岸科技园区创新合作发展的进程中,「机构障碍问题(imtitutional barriers)」正是决定此一前瞻性策略抉择能否落实成功的最关键变数.首要的机构障碍变量,是两岸政府主政机关对于两岸高科技园区对接合作发展的「优先对配」的政策取向问题.在中国大陆30市省自治区现有的104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至中国商务部评定之15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究竟何者最值得列为两岸高科技园区对接合作创新发展的最优先项,乃至成立于1991年获致中国国务院批准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的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否就是此一大趋发展的首选地所,胥视两岸策略抉择决策之「政府障碍」(government barriers)而定.其它,针对两岸科技园区未来对接合作创新发展,另所存在的各种重要机构障碍问题,尚包括平台机制、公共行政支持机制、人才交流互通运用机制、财政财务支持机制、争端调处机制、进退场机制,以至永续发展所必要之法制支持事项,都必须要事先妥适作出更具有宏观广域的检视、探讨,乃足以给予两岸主政机关与民间产业企业领袖,提供更为前瞻性良方对策之策略建议.两岸高科技园区对接合作创新发展的议题,应提列为ECFA第二阶段协议的优先事项.
  • 摘要: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产业转移、相互依存、有效互补、深度对接、协同创新、共生经济六个演化代探讨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以闽台LED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多链扩展改进的产业技术路线图,从产业链上、中、下游三大环节和市场、产品、技术、资源四个维度,对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过程进行全产业链、多维度综合分析,总结促进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对策.
  • 摘要: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创新,企业成长的主要泉源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创新是成功的关键,创新不但是进步的推手,也是企业利润得以产生的凭借,在真实的产业竞争中,透过创新才能创造更有价值的产品,当企业意识到快速创新及知识扩散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时,快速推动技术创新便会成为企业推动知识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策略,这不仅是单纯的技术行为,更是一种经济行为,若创新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且得到市场的认同这就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途径,企业创新是实现企业企业制度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利器,市场需求和竞争是造就企业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两岸协同创造整体经济效益,以下有几点建议:1.观念创新企业要成为创新主体,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意念,树立市场意识.企业观念的创新,意味着企业想要提升自我地位并重新朔造新的定位.知识经验要求技术、产品、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但是这些创新必须以观念创新为导引.
  • 摘要:带有创新元素的创业是科技园区经济活力的体现,是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是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新增长点.而高素质的创新型创业人才,是园区持续发展的稀缺资源和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园区创业活动蓬勃发展、完成园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历史使命的第一资源.从创新型创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实践来看,引导现有创新人才向创业人才转变,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创业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积极引导科技园区创新人才向创业人才转变,建立完善创新型创业人才发展服务政策体系,优化创新人才创业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塑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创业人才队伍,对于我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 摘要:本研究旨在运用赛局理论探究台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之教育产业园区合作战略.两岸搁置争议后,近年来已经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并开启两岸和平共荣的历史新页.中国大陆『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海峡西岸经济区」、「平谭综合实验区」已成为海峡两岸各界探讨的新兴议题,这议题的发展也受到国际关心与注意.本研究为提出建立台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台西经济区)产业人才长远合作关系,分析台西经济区教育现况与合作机制,并将教育视为产业进行产业分析.发现台西经济区产业,各具有特点与优势,互补性强,这互补性为发展教育产业实践合作的重要基础.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方面应善加运用台湾在人才培育方面的软实力,与台湾当局合作于台湾金门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立培育产业合作发展所需人才做为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新示范区.在合作项目上建议双方先共同建立培育产业人才平台,并建立产业共通职能标准、种子师资、共通专业教材与课程及推动技能认证机制等.
  • 摘要:本研究运用公共事务管理(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PAM)整合参考架构之跨域分析方法,就台湾农业生物科技园区面对两岸开放合作下预应策略进行系统性的整合研究,结合质性研究、初次级资料分析、经济基础分析,并运用社会判断理论得到受测者权重与决策模式并运用互动管理方法,得到12项农业生物科技园区面对两岸开放合作下之预应策略与增强因果关系图.经本研究验证,认为此跨域分析方法的逻辑性与可操作性,为一种可以解决多元意见与复杂问题的方法,经过十个步骤的进行,可以协助决策者澄清问题并拟定具体策略.本研究并获得以下具体结论:1.获得影响台湾农业生物科技园区未来发展的四大项具体问题;2受测者大多数(70.0%)认为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农业生物科技园招商条件应该越多越好,尤其是政府在强化两岸农业科技产业合作应全力支持.(3).运用社会判断理论结果,认为最重视政府政策的实际支持,农业生物科技园区本身招商能力次之,最后才是两岸应强化农业生物科技产业合作.(4).运用互动管理结果,得到十二项推动农业生物科技园区发展的预应策略;(5)建构预应策略增强层级结构图,以「参考生技新药条例,针对农业生技产业发展订定较佳的优惠措施」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策略,进而续连动推进两岸农业生技产业与产品之合作与流通,创造两岸农业生技产业之互惠与共荣.
  • 摘要:本研究之主要目的为探讨企业因素、环境因素与国际重大经济事件对赴大陆投资台商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所谓的国际重大经济事件包括美国的QE1到QE3、雷曼兄弟、欧债危机、东协自由贸易区等.本文的研究数据源乃是以易于取得的客观资料与台湾经济新报,以2005年至2011年台湾赴大陆投资的上市公司为对象.本文所采用之研究方法为回归分析.本研究之实证结果显示赴大陆投资规模对经营绩效没有显着效益,可能原因为投资成本上涨,公司也在因应环境转型,与景气循环影响.而子公司对母公司的贡献度对母公司整体经营绩效有显着影响,表示即使当前投资环境变迁与其他投资环境兴起之下,大陆投资仍然是公司获利的重要来源.营收成长率对经营绩效有显着影响,显现即使环境变迁使台商的投资成本提高,依然有稳定的利润可图,表示大陆环境仍然在成长阶段,营收仍持续带动公司价值的提高.而母公司规模、负债比率对经营绩效有显着影响,表示母公司规模越大,负债比率控制越佳,越有能力因应短期不确定性风险与不景气下的营运困难,也能达到激励员工和公司的效果.而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如雷曼兄弟的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且显着的影响台商的经营绩效,不景气下需求减少,原物料成本上涨,也影响台商的融资,在美国QE1到QE3的以邻为壑政策下,更不利于台商的出口.而欧债危机进一步使台商无单可接,使得部份产业的台商撤资退出市场,因此台商更要稳定融资来源,避免短期资金的流动性问题.自2010年大陆-东协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彼此之间为零关税,吸引许多台商赴大陆投资,其对台商经营绩效是否有影响亦值得探讨.
  • 摘要:高校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参与科研管理政策制定有利于减少科研越轨,增进民主决策.目前高校教师参与科研管理政策制定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教师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教师民主参与意识淡薄,以及缺乏参与决策的制度保障.因此,高校要重视教师的决策参与,建立和完善决策参与机制,高校教师本身也要提高民主参与意识.
  • 摘要:本研究以占台湾育成中心比例达80%的学校型育成中心及其合作企业为主,且以和学校合作执行项目计划并取得政府补助经费的企业为研究对象,确保其具备项目管理之概念,旨在建立一套学校主管单位、育成中心、育成从业人员、相关老师及厂商都能够依此为参考依据的风险对策.研究结果发现,育成合作企业对项目风险的看法以实时可能发生与可掌握的实务性问题为主,如:资金、人员、技术、时间与合作对象认知风险等,其对策也都是当机立断,面对危机马上以最迅速且明确的方式处理.
  • 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25年全世界将有61%人口住在域市里,然而高度的城市发展,将面临许多社会、卫生及生态问题.而控制这些因素的责任和能力也超越了卫生部门的负据,因此有了推动「健康城市」的起源.新竹市是小而美的都会区,因为科学园区进驻,增加了就业人口.随着社会的变遭也带动了快速的城市发展,然而高度的城市发展容易影响市民的生活、社会及环境的改变等.因此新竹市急需思考如何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的健康间题,以建立一个永续发展的健康城市,才能使市民生活更加快乐及幸福.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科的收集与分析、实地参访、居民与专家学者意见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地方政府行政人员、产业界代表、新竹市民与专家学者.以发现与市民相关的城市问题,并以创新的思维和跨部门合作机制,结合相关施政计画和资源,妥慎研拟解决城市问题的示范计画.不只人要健康,城市也要健康.为营造新竹市成为适合居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及都市永绩发展之理念,打造新竹市成为「文化、科技、绿能、美丽」的新都市,并朝向「科技新竹、乐活城市」发展,绩极推动新竹审成为国际性的健康城市及适合永久居住的城市.
  • 摘要:原始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向自主创新迈进的关键.对于原始技术创新的研究方兴未艾,甄别和探索原始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相互作用机制,是进一步促进原始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础.创造学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协同理论提出了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从这些理论出发,在对原始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原始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环境要素和技术要素"三要素模型并探讨了各要素间作用机制.以这一框架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
  • 摘要:本研究探讨2008年至2010年两岸太阳能光电产业之经营绩效,样本为所有两岸太阳能光电上市上柜之公司共43家研究结果发现台湾太阳能光电产业2009年整体技术效率下滑最多(0.920),受纯技术效率影响较大,中国大陆太阳能光电产业的总体技术效率保持在0.908区间,唯有2010年纯技术效率下滑(0.953).台湾太阳能光电产业的MPI(1.051)是高于中国大陆太阳能光电产业(0.954).本研究与相关文献之研究结果相异性原因来自于,台湾太阳能光电产业在2005年至2010年为成长阶段,且研究文献偏于成长阶段之前端,各公司多积极扩充产能而致产生规模无效率,且研究结果发现台湾总要素生产力受技术变动影响明显,受规模效率变动影响较大,研究对象是亚洲太阳能光电产业经营绩效,发现全球太阳能光电产业皆受多晶硅供需所影响之总体营运效率.本研究为成长阶段之后端,且研究对象为两岸太阳能光电产业,因此研究之期间、对象、变量与结果皆较值得产业具体参考,并提升产业之绩效.
  • 摘要:国际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说过「犯罪现场是物证的宝库」,物证是决定刑案侦破的关键,如何让证据说话,CSI(犯罪现场调查)扮演关键的角色,CSI是侦查的起点;有鉴在处理现场时,为了完整记录,须多人同时进入现场搜证,不仅耗费人力,对于现场原始状态和迹证的破坏,都无法避免尤其进入现场要如何记录最完整的原始信息、有效传输和相关证物信息的后端处理、让学者专家实时从旁指导、整合各项资源,发挥勘察现场的最大效益…等都是当前勘察人员急迫解决的问题,有限的时间和经验下,立即做出正确的判断,更是一大考验.本研究引进现代科技的观念,设计一套系统模块,透过「穿戴式搜证器材」,可在第一时间,单人进入,将现场的影像以「无线传输」技术,同步到犯罪现场指挥中心和影像数据库中,藉由「视讯会议」模式,邀请各领域的鉴识专家联合会诊,商讨最佳处理方针,整合多元的资源和提供实时协助;亦可透过「云端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的协助,在线辨识现场的影像,回传所需的信息;利用「电子鼻」及其它携带型侦检器,将检测信息回传,比对告知现场的可疑毒气、爆裂物甚至核生物武器…等等,此研究对犯罪现场调查的现况,将有突破性的变革.CSI科技目前尚属新兴领域,鲜少有相关研究引进现代科技和观念,期望本论文的抛砖引玉,能吸引不同领域的专家加入,提供更简便、更有效率的搜证科技,提升勘察人员的效益,共同为强化科学搜证、推动司法改革,降低冤狱的理想尽份心力.
  • 摘要:在科技园区,创新服务业逐渐形成分别以企业孵化器与企业加速器为中心的孵化、加速两类服务模块.二者同属创新服务供应链,功能上具有衔接性、互补性.企业"孵化—加速"的耦合对接,使创新服务供应链成员可通过系统协同,信息整合,功能互补,提高创新服务的效率和有效性,提高整条创新服务供应链绩效.但实现这些功能,企业"孵化-加速"耦合对接须接受必要的约束条件,并遵循严格的流程设定.孵化、加速服务模块的存在和发展根植于特定环境中.技术创新、市场环境和创新服务需求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创新服务供应链上服务主体耦合对接平面及主方向的选择.企业"孵化-加速"耦合对接中存有基点组织和目标组织.根据耦合对接基准坐标系,企业"孵化-加速"耦合对接模式可分为以"孵化"为基点组织向"加速"目标组织的顺向耦合对接;以"加速"为基点组织向"孵化"目标组织的逆向耦合对按;分别以"孵化"和"加速"为基点组织和目标组织的双向耦合对接.三种耦合对接模式分别对应不同的基点组织,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进行动态耦合对接,其差异具体表现在动力机制、耦合对接形式、组织关系、对接形态、谈判力强度等方面.三种耦合对接模式为创新服务供应链整合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别于传统产业的重要特征在于能在短期内迅速推进技术创新,而企业"孵化-加速"耦合对接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
  • 摘要:本文以产业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概念与功能的演变,指出传统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构建为例,提出了适应我国沿海发达城市未来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 摘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首先对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工业园区企业的准入、传统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提升工业园 区的产业价值链以及构建绿色产品市场体系和绿色产品信息网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摘要: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四个创新",为我国以创新驱动推进经济转型,实现科学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作为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的组成部分,以区域发展、空间拓展推进沿海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沿海经济区开发建设,在当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建设以空间布局调整的沿海经济区,是沿袭传统的空间扩张发展模式,还是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驱动建立先进制造业高地,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沿海发展格局,分析了沿海地区创新驱动与战略推进特征,提出了沿海经济区建设的产业转型与战略重点.
  •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依赖程度的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各个地区纷纷对科技资源给予了高度重视,相关经费和投入不断加大,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但是科技资源作为稀缺资源,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整合区域科技资源,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克服当前科技资源的浪费现象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实现区域科技资源的整合,对于应对国际竞争,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世界经济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区域集团间的竞争.由于区域的自身特性,不同区域科技资源整合的所表现出的模式是不同的,根据区域当前科技发展的水准以及区域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状况,可以分别采取机构引领模式、梯次转移模式和合作联盟模式.闽台科技资源整合作为区域科技资源整合的特例,具有特殊的意义.目前,闽台科技资源整合成绩显著,但整合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需要从单纯的产业转移和产品贸易向创新合作、技术研发等层面升华,需要从产业价值链低端的简单合作向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创新合作转移.因此,在闽台科技资源整合中,两地可通过以新兴产业为依托的承接链式模式、以平台共建共享为基础的双赢模式和以项目为纽带的互动模式,促进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上一个新台阶.
  • 摘要:论文以两岸LED标准合作为例,探讨两岸LED标准合作信心的建立历程与驱动力.研究发现:两岸LED标准合作信心的建立历程具有阶段性,经历了沟通搭桥、共识达成与信心建立三个阶段,并且每一个阶段具有不同的驱动力量,分别为经济理性因素、社会性因素与民族使命感;经济理性因素涉及资源依赖、交易成本与技术发展,社会性因素包括模仿、强制与规范三种力量,民族使命感通过共识、落地与引领实现标准合作信心的建立;两岸LED标准合作信心的建立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两岸产业标准合作信心建立原因的理论成果,而且为两岸产业标准合作信心的建立提供了新的视角.
  • 摘要:本文以人力资本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为出发点,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从人力资本特别是人口科学素质提高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使用中国科协2001-2009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对科学素质提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主要的;科学素质对经济增长显着的正向作用;身体素质的改善对经济增长的显著作用.本文还从科学素质的构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科学素质的构成的四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有显着差异.
  • 摘要: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主旋律,吸引着学者们对创新相关议题进行大量研究.本文首先以我国学者关于原始性创新环境因素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对近年来在有关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关于原始性创新环境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我国原始性创新环境研究的基本状况,并得出分析结论.随后用内容分析法对当前原始性创新环境因素的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文化氛围、政治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创新团队环境、科研设施环境及早年成长环境进行总结和回顾.然后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得主为统计分析对象,对原始性创新环境进行实例统计与分析.最后对现有原始性创新环境因素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对原始性创新环境因素未来研究的展望.
  • 摘要:Christensen于1995年提出破坏性创新理论,本研究试着解决理论本身的三个问题: (1)不明确的定义(2)难以解释例外的破坏性创新现象(3)理论缺乏预测与应用性.本研究为理论性探讨的研究论文,将从文献整理开始着手,将各家学者对于破坏性创新定义与破坏发生流程的见解整合,并从中归纳出破坏性创新理论与其他创新理论的最大差异在于不对称动机保护的存在.本研究也将讨论破坏性创新的分类,将原始理论下所无法解释的高阶破坏与商业模式破坏,用一新的分类模型来完整解释,以创新之投资报酬率与消费者愿付价格两构面,将破坏性创新分成5种类型: (1)传统破坏(2)商业模式破坏(3)高阶急遽式破坏(4)低阶利基破坏(5)快速破坏,并讨论这五种破坏类型如何适用于何种企业.最后,重新定义破坏性创新与破坏发生流程,并推导出五项命题,希望经由这些讨论,能使企业家更容易的应用破坏性创新理论.
  • 摘要:在高度复杂不确定的全球性发展变迁下,淡化主权与行政疆界、需求有形无形体制建构、区分课题案例结构层次、厘清所涉个体角色功能,与谋求促进群体共识达成的治理努力无疑已成为两岸政府公共管理与地区社会公共事务的趋势主流而公民社会与价值移转亦成为两岸公共事务与公民治理的标记界碑.在经过课题事务适切的实务对接与认识感知后,两岸多数一般个体的认知本质亦已开始涵括目的性(end)的价值与手段性(means)的事实,自1990年代迄今的台湾与自2010年代开始的大陆,由于社会发展变迁与个体意识提升,如此的事实与价值认知差异与由此以致的人际冲突已成为多数公共领域课题事务的基本格局与普遍情况,因此在追求个体效率的管理以至进一步兼顾群体公平的治理中,以判断分析的操作程序结合理论诠释所作出的实务与政策建议应是可行有效乃至广泛适用的.本文尝试以判断决策理论架构为基础,再延伸整理至其操作步骤,以建构与检视当前台湾当局政策中主要的高雄自由经济示范区之治理结构,并纳入及连结"经建会"、经济主管部门、"劳委会"、"经发局"、"都发局"与"劳工局"等主承办官员之公共管理者;产业公会、劳工团体、民间团体意见领袖、小区民众与传播媒体等多方当事人;与所涉经济、产业、土地、环保、金融、法律、行政,及人力资源等复合领域专家之个体角色认知观点与群体结构的人际互动观点.
  • 摘要:目前原始性创新研究多局限于原始性创新体制、机制和多中心协同模式的治理方案,人们也一直谋求扭转原始性创新低效率的局面.原创人才作为原始性创新的主体,其原创人格更是原始性创新之魂.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全面分析并提出对原创人格内涵的理解,随后探讨了国内外关于原创人格的现状问题,以大五人格理论为切入点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物理学领域对原始性创新有突出贡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进行相关文献、专著和官网个人传记的研究,分析和提炼出以物理学领域原始创新为代表的主要原创人格,旨在为今后其他领域原创人格结构研究及原创人格塑造提供新的启示.
  • 摘要:世界各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行之有年,他们将「文化创意、文化的多元性、文化认同、文化收支与消费、文化参与等」整合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即为国际上所认同的文化创意产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重视文化创意产业或创意经济,台湾也不例外.近年来,地方文化馆在各地纷纷成立,它们如何成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达到设立的目标,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目的包括:(一)探讨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意涵.(二)探讨地方文化馆的产制逻辑,及其与地方文化产业的联结.(三)透过实际案例,提出使地方文化馆成为地方文化产业资源的建议.世界博览会是一个国际规模的集会,世博馆是世博会的组成暨展出单位,透过国际性的世博馆之展览平台,使参与国家和地区都能在展览的主题上得到广泛的联络与交流.新竹市世博台湾馆是中国上海世博会台湾馆的再延伸,本文以新竹市世博台湾馆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实地参访、居民与专家学者意见访谈.研究后发现,从社闲置开馆到营销与经营管理策略,除需符合管理学、经营学、营销学等的学理规范之外,新竹市政府、新竹市议会、参与企业单位的合作,决策者的决策模式,以及执行单位的经营与管理,是影响新竹市世博台湾馆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乃提出持续进行小区总体营造、经营管理专业化及特色化、加强策略联盟、发展整合营销的机制等建议,虽是针对的世博馆提出,亦希望提供其它馆舍经营的参考.
  • 摘要:一家公司的经营就是要能创造利润及持续成长,但先决条件是必须把「年度经营计划」做好,让各单位及员工有既定的努力方向.但中小企业几乎很少有年度经营计划,纵使有要求,也是在极短时间内拼凑而成,草草计划,无依循价值.各单位仍然我行我素,无法落实年度经营计划而流于形式.本研究的经营计划即为销售预算与费用预算计划,透过国新公司为例,导入缓冲管理机制(Buffer Management System),说明只要经营计划(销售与费用预算)能有效管制,则获利是可以掌控,企业是可以持续成长、永续经营.
  • 摘要: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关心的社会议题之一,即是人口的老化,高龄化社会的来临.它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挑战是多面向的,包括人口结构的改变,家庭的组成结构的改变、生涯的安排、社会支持、经济活动、就业率、社会安全以及代间的移转等(Bond et a1.,2007).2002年联合国在西班牙马德里(Madrid)召开世界高龄化会议(United Nations Assembly on Aging),确认老化不只是一个个人的议题也是一个社会的议题正如同会中美国健康与人群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Services,USA)部长Josefina G.Carbonell所说的: 「老化,即使现在尚未成为你的议题,不久的将来,也会是你的议题.」(Antonucci,Okorodudu and Akiyama,2002).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