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六届全国肿瘤学术大会
第六届全国肿瘤学术大会

第六届全国肿瘤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02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02-04

主办单位: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

会议文集:第六届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在工业发达国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首位,我国近几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有5%~10%的乳腺癌患者有家族聚集性,而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是家族性乳腺癌(familial breast cancer,FBC)的主要易感基因,均为抑癌基因.BRCA1的异常与45%的家族性乳腺癌、卵巢癌有关;BRCA2的异常不仅与45%的家族性乳腺癌有关,还与早发乳癌、男性乳腺癌关系密切.这两个基因在人群中没有特别集中的突变热点,然而许多国家发现了一些家族性的突变热点.在犹太人Ashkenazi家族中,185delAG的人群携带者占1%,185delAG和188del11在该家族FBC的发生率为16%~30%[1];BRCA2的6174delT占早发乳癌的8%.香港和日本均已报道查出BRCA1、BRCA2的基因突变,但突变率低于欧美,也未发现突变热点[3,4].我们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我国5%~10%的乳腺癌是具有家族聚集性的,为此本实验对来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14个家系和10个35岁以下早发乳腺癌的46例患者的外周血DNA标本,进行了BRCA1和BRCA2基因的全部外显子检测,来探讨我国家族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特点.现将检测结果作一报道.
  • 摘要: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估计世界每年大约有46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约有13.5万,占世界宫颈癌发病例的28.6%.近年来在宫颈癌的病因学方面的研究,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经性行为发生的病毒感染,如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初次性交年龄过小、男方或女方多个性伴侣、免疫力低下及宫颈慢性炎症等良性疾病被认为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他如吸烟、口服避孕药、多孕多产、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也被认为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关联因素[3].宫颈癌的发病在地区内及地区间的差异很大.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均呈下降趋势,但仍有一些地区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居高不下.例如我国山西省晋东南的某些地区,其宫颈癌死亡率高达0.036%(36/10万)[4].为了解该地区宫颈癌的高发原因,我们与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协作,于1999年6~7月对1997例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同时进行了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
  • 摘要:EB病毒是一种DNA致瘤病毒,已明确与鼻咽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但迄今为止,其致瘤机制尚未阐明.在EB病毒编码的基因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被确证唯一具有瘤基因功能,在EB病毒致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LMP1的生物学功能存在于多个方面,包括转化成纤维细胞,参与B淋巴细胞永生化,诱导上皮细胞RHEK-1形态学转化等,但促进鼻咽上皮细胞永生化的作用机制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鼻
  • 摘要: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以及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迄今,外科仍是治疗肺癌的首选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70年1月至1999年6月,我院外科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共4502例,现将结果作一报告.
  • 摘要:Hunter 1787年第一次用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的概念描述驯鹿茸角中新血管的生长,1939年Ide第一次指出肿瘤可能能够合成一些促进血管生长的物质,Algire 1945年首先用实验证明肿瘤只有在血管发生后才开始快速生长,1966年Folkman进一步证明肿瘤在长到1~2 mm2大小时需要新血管的进入,此后他于1972年首次提出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以作为治疗实体瘤的新途径的假说.虽然该假说提出至今已近30年,但直到近10年,尤其是近5、6年该领域的研究才进入一个爆发性发展阶段,在血管生成的基础生物学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扼要介绍血管生成及其抑制剂的一些研究新进展,并侧重于临床应用方面的情况.本文内容包括: 一、肿瘤血管生成与抑制血管生成的新靶点 二、临床试验中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三、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几个问题 四、小结与展望
  • 摘要:CT的出现使得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但简单的CT征象不能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其恶性程度.分子生物学因素如癌基因、抑癌基因、肿瘤血管生成对肺癌的生物学行为产生影响,决定肺癌的生长方式、形态特征、恶性程度、复发和转移.而由肺癌生物学行为所决定的组织病理大体形态改变是影像学表现的基础,从而使得探讨影像学与肺癌分子生物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可能,并有助于解除肺癌影像学表现的多样性及复杂性.陆舜等[1]认为癌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期别及CT征象中瘤体大小、深分叶征、毛刺征、空洞征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K-ras,C-erb B2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类型有关,C-myc,C-erb B2基因与深分叶征有关.CT征象中深分叶征具有相对更高的恶性程度.而VEGF、NM23与肺癌CT征象的关系研究目前尚无报道,本文将对此进行研讨.
  • 摘要: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i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首要病因.HPV基因组由三个部分组成:非编码区、早期区、晚期区,晚期区开放阅读框架编码2个病毒外壳蛋白,L1和L2,以L1为主要外壳蛋白.HPV尚不能在体外培养,病变组织中病毒颗粒的含量又很少,严重限制了HPV疫苗的研究.但HPV L1蛋白可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VLP与天然病毒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和免疫原性,是目前研究HPV感染免疫机制及其疫苗的最佳抗原释放系统[1].目前在多种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中均已表达了L1蛋白,如何获得高表达量产物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L1基因的突变可明显影响真核表达系统VLP的产量,突变L1基因在原核系统的表达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突变的L1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为载体,比较其与原型L1表达产量的差异,并探索最佳表达条件.
  • 摘要: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患者的预后与化疗耐药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认为,乳腺癌化疗耐药与p53基因突变、凋亡基因缺陷及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和拓扑异构酶Ⅱ等表达)有关.但是,乳腺癌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状况与其对化疗耐药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我院对较早期乳腺癌(大多数为Ⅱ期)在手术治疗前给予1次化疗(CMF或CAF方案),因为大多数病例术前化疗时间均在术前2天左右,故本组病例为我们研究乳腺癌对化疗方案敏感性以及抗癌药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体内模型.本研究通过术前化疗后乳腺癌p53基因表达改变,结合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探讨p53基因蛋白表达在乳腺癌对CMF或CAF化疗方案敏感程度预测的应用价值.
  • 摘要: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虽然100年来,人类与肺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再也不是"华佗无奈小虫何"了.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肺癌的治疗效果仍十分不尽人意,其总的治愈率和5年生存率仍低于15%,其中以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问题尤为棘手.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许多所谓施行了"规范化"根治切除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甚至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却难免因远处转移或(和)复发而死亡,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单纯外科手术治疗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找到一种既能治疗肺癌的局部病变,又能解决肺癌的全身问题的新的治疗模式.因此,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的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就应运而生了.本文拟就近年来国内外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进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