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二届中医养生论坛
第二届中医养生论坛

第二届中医养生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4-10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院;中国中医药信息促进会;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

会议文集:第二届中医养生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分别阐述了人与自然、生与自然和健康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老子认为道、天、地、人是同等重要的域中共存体,人要想健康幸福的生活必须效法、地、天、道。人是宇宙中的重要生物,人的生命健康都要依赖于地天道与自然。人与自然是休戚相关的,是生死与共的。中国哲学的核心观点应该是“生”。生是自然的最高存在方式。是自然存在的意义与自然发展的动力。中国生的哲学最高智慧在于天人合一。外在的大天地与人内在的小天地影响。当破坏了外在的环境,必然也在破坏人体的内在环境,这是无需质疑的。法阴阳、和术数就是传统倡导的核心健康观—“阴阳和”,中医追求的就是“阴阳和”。阴和阳和平了,疾病就好了。阴阳不和就会生病。中医讲究的就是中和思想。致中和,致平和。总之,人的自身和谐必须置身在天地大宇宙的和谐之中。
  • 摘要: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繁衍生殖与疾病、早衰作斗争的现场实践中,逐步形成独具风格的养生理念与方法,富有生态文明智慧的价值而历久弥新.本文梳理历代养生著述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顺应自然”的养生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中医养生方法,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以及方药与气功。中医养生文化,把人体生命全过程置于天地大自然中考察,认识到生命是在与天地自然密切联系的整体中存在的,由此建立起人体系统的开放性理念和自我为主体的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养生方法体系。为本世纪生态医学、健康医学的建立提供宝贵的思想启迪和实践经验。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医养生文化必将伴随生态文明的崛起而再度走向辉煌。中医养生方法,对人体无伤害,有尊严,简便易行,人人可为,也必将走进世界千千万万的家,造福亿万民众一生一世。
  • 摘要:祖国医学历来重视养生长寿,预病延年.早在《内经》中就记载有大量养生理论.《灵枢》中的"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素问》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吕氏春秋》中的"凡食无疆厚味,无以烈性重酒", "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等论述,《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讲述了四个季节不同的养生原则.告诫人们要想健康长寿,祛病延年,必须保持安定情绪,注意调摄饮食起居,适度、持之以恒的锻炼,循序四时和顺阴阳之变化来养生.这些养生理论,同样适用于高血压病的预防。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饮食起居,情绪变化,运动失宜等密切相关。而中医学对高血压发病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谋而合,但是中医学在高血压的养生保健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点,中医药可以根据患者不同中医体质类型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干预,以人为本,重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故从中医养生学角度来预防高血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中医学对高血压的预防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包括:调畅情志,调摄精神;劳逸结合,经常运动;合理饮食,药食两用;顺应自然,四时养生。
  • 摘要:伴随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类健康状态的变化,健康维护模式已由疾病诊断与治疗向早期干预及预防保健模式转变.同时,健康相关产品的研发模式已由药品为中心的研发方向逐渐向食品、保健食品、药物营养品及药物日用品等方向演变;而且由于药品与食品功能的相互渗透,以药品及食品功能结合点为研究领域的药物营养学(Pharmanutrition)科学逐渐形成,以其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正在悄然出现.与此相关联并相适应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理念及中医药产业也日益突显出其在大健康产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文化中“阴阳平衡”、“天人合一”、“治未病”、“药食同源”是当今健康及健康维护理念的核心思想及早期有效实践。基于此理念,已经研发出多种本草健康产品,文章主要介绍了刺五加叶保健功能、功能成分和功能产品。刺五加叶具有抗疲劳、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改善认知能力和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等多种保健作用,而且其功能成分也基本明确,为刺五加叶功能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奠定了基础。同时,刺五加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刺五加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其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摘要:从中医学与中华文化、饮食药膳与中医文化两方面阐述了中医药膳文化,并从养生防病,药补不如食补、辨证施膳以及药膳的配伍与制作介绍了药膳的应用。
  • 摘要: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人类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创造,具有深邃的哲学智慧;中医学包括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两大体系,是完备的学科;中医学具有文化、科学双重性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中医文化建设,是关系中医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任务。既不能将学术与文化对立起来、隔离开来,也不能宣传唯文化论,用文化淹没学术、替代学术,要解决好二者间的关系问题,达到以文化建设带动学术进步、以学术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的目的。但是依然存在政治与学术、文化与科学、创新与普及、高雅与通俗、食疗与食养、养生与养病、偏方与正方、引用与发挥、书本与实用、中医与西医等若干关系问题,但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是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工作,拉近了专家与大众、中医药学术与普及的距离,其效果是其他传播方式不能取代的。
  • 摘要:中医养生继承了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理论的精华,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为出发点,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这一思想贯穿在《黄帝内经》全书中,是指导中医养生的首要原则。天人相应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也必然会发生生理上的适应或病理上的反应。人体要保持健康,必须要顺应自然规律,维持人和自然环境的统一。即根据自然界季节、气候、昼夜晨昏等的节律变动,采取不同的养生措施,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依据天人相应理论指导养生,主要是以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和一日十二时辰为主,结合人体的五脏盈亏,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我调摄,提高自身素质和防病能力。
  • 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医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健康观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人自身的形神统一和人与自然的统一.顺时养生就是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下的养生思想.这里的时间跨度可以是一天、一月、一年.顺时养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论述了春、夏、秋、冬的节气特点和养生要点,在此基础上,中医学和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节气养生理论和方法,唐末宋初陈抟老祖创建的节气导引法,更将导引、节气、养生、治疗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了解自然和顺应自然的重要方法。
  • 摘要:"中"与"和"是中华文化哲学中两种重要的思想,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其源甚久,据典籍记载,可远溯至尧舜,后经儒家系统整理,趋于完善,其意指"追求建立在结合事物自身适度状态下的和谐状态"的"中和"观."中"的理念要求行为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准确把握"度".“和”有两层含义,一有调和的含义,二有和谐的寓意,表示协调、和合、均衡、统一的状态。“中和”观是子思对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中庸的思想,进行抽象、思考、将“中”与“和”结合并把“中和”作为本体地位正式提了出来。“中和”观是一种包含科学分析和辨证逻辑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中关于时间与空间、质与量完整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和”观的养生思想引导人们尊重自然,适可而止,不宜在生命过程中存有“不及”与“过及”的偏执思想,这种中庸之道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思想品德,不仅指导国人的养生理念,更指导着国人为人处世,发展自强的诸多方面。
  • 摘要:孙思邈不仅是著名的医药学家,还是一位集养生学之大成者,他在养性、食疗、起居、房中、导引等方面充分诠释养生之要旨,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受道家、儒家、佛家等思想影响,在继承传统中医养生理念的同时,又深在《千金方》“养性”、“退居”等篇章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修心养性、抑情节欲、保精护神、食欲清淡、注意节制、常欲小劳、适度运动、起居有常等丰富的养老摄生内容,其主要学术思想指导养老摄生、修心养性,合理膳食、重视食疗,居所有择、起居有常,房中养生、行房有度,导引按摩、延年益寿。
  • 摘要:养生是中国独有的概念,中医养生的理论与实践,体现了东方文明的哲学思维、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中医养生思想与医理相得益彰,在《内经》时期即蔚成体系.《素问·六节藏象论》论心,云"心者,生之本",是故养生者先养其心.目下冠心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死因,养生应当在维护健康、防治胸痹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故而本文祖述《经》论,析分纲目,分析上工治未病,意在胸痹先;未病先防,合同于道;既病防变,事预则立;瘥后防复,宝生养命等思想,以明《内经》养心之道.
  •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和日常健康的维护.因此,养生受到社会和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文章从中医养生中的自然认知和科学认知进行阐述,介绍了养生与中医养生的概念以及中医养生的自然认知与科学认知,中医理论指导的养生实现从自然走向必然才更加科学,这就需要充分认识中医药的学科属性和特质,在继承中医原有养生理论的基础上,认真梳理,积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技术,加强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和技术改革与创新。
  • 摘要:国人受儒、释、道等的影响,或视性为人类本性,或谓男女交合系采阴补阳,或视性为丑恶淫逸.《素女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性学领域被后世奉为经典.《黄帝内经》与之成书年代相近,且均用黄帝托名.两书对中医房事养生理论有深远影响.本文依据《素女经》《黄帝内经》的理论从房事的度、术、忌和七损八益四个方面论述中医房事养生.认为房事养生应寡欲保精,房事养生须遵循适度原则,节制性欲不是禁欲,而是节而有度。除了掌握房事之“度”外,仍需注重房事的技巧,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有利于提高房事质量和身体健康。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房事之“忌”,忌酒后行房、忌勉强行房、七损八益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