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5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血管保护”学术研讨会
2015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血管保护”学术研讨会

2015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血管保护”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5-09-18

主办单位: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

会议文集:2015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血管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运动性心律失常一直是体育科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其不仅影响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系统训练以及比赛成绩,尤其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从事过大强度于大运动量训练的运动员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甚至发生运动性猝死.本文结合自身近年研究成果,从运动性心律失常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诸方面概述运动性心律失常研究现状及其病理改变及其发生机制,分析心脏传导系统中细胞骨架、离子通道、能量代谢以及炎性反应相关因子对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采用基因芯片技术与SNP诊断平台研发出一种早期基因诊断芯片,可以在同一套系统上进行二个数量水平的SNP检测,每个多重PCR反应只需2 ng基因组DNA,专利的单碱基延伸与标签微阵列(Tag-array)相结合,分型准确率超过99%,实验操作相对简单,通量灵活可扩展性大。
  • 摘要:运动猝死早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探讨引起运动猝死的常见病因,总结了运动猝死的特点,为大众科学健身及早期预防及治疗高危人群提供参考.运动猝死发生原因及风险因素:1)运动者患有潜在心血管疾病.如脑溢血、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患者,在运动时由于不清楚潜在风险因素,导致突然发病猝死.2)运动负荷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导致心脏缺血.参加剧烈运动时过于紧张和激烈,超出人体承受的极限,人体生理环境就会出现血压过高、心率过快,导致心肌缺氧,需氧量增加却供应不上,进而导致运动者的心脏急性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心律紊乱等急性病症,发生猝死.3)外部诱因:如中暑、呼吸道疾病、饱食后运动、运动后沐浴、感冒都有可能导致猝死.早期预防措施包括:了解科学健身是预防运动碎死的前提。把握影响运动碎死的危险因素和体表特征是预防运动碎死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作息时间能够保证个体在参与运动时有充足的体力。重视监控与救治手段是预防运动碎死的最佳保证。
  • 摘要: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与心肌需求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伤.伴有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重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急救时间短、发现晚,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杀手.大量临床研究报道,缺血心脏,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适宜运动可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但安全有效的运动手段和方法筛选与生物学基础研究是关键.运动可缩小心梗面积,改善缺血心脏心功能。运动可促进缺血心脏心肌细胞的增殖。运动可促进缺血心脏心肌组织血管再生。运动可改善缺血心脏交感副交感神经及其受体的病理性重塑。运动促进内源性细胞因子参与缺血心脏修复。
  •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侵犯脊柱等中轴关节为主,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起病缓慢隐匿,多见于青年男性,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和疼痛,活动后可缓解,如早期未及时有效治疗,多年后会出现脊柱强直畸形,病情不能逆转,造成患者肢体功能、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较高,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目前,强直性脊柱炎国内外尚无根治方法及特效药物,单纯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疼痛,控制或减轻炎症,不能防止脊柱或关节变形.研究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的体育锻炼具有重要意义,谨慎而持续的体育锻炼不亚于药物治疗.国际强直性脊柱炎评估工作组的新治疗指南中,运动治疗是重要组成部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