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一届西南建筑论坛
第一届西南建筑论坛

第一届西南建筑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5-01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

会议文集:第一届西南建筑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董明的采访内容,阐述了董明对于西南地区建筑界定、主要特征,对形成鲜明和独树一帜的流派的建议,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回应西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建筑的地域性等。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李纯的李琦内容,阐述了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这次建筑论坛的目的、意义和对未来的活动的期待和展望。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刘艺的采访内容,阐述了刘艺对于西南地区建筑界定、主要特征,对形成鲜明和独树一帜的流派的建议,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回应西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建筑的地域性和建筑设计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邱小勇的采访内容,阐述了邱小勇对于西南地区建筑界定、主要特征,对形成鲜明和独树一帜的流派的建议,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回应西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建筑的地域性和建筑设计师的定位。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亚历山大·楚尼斯的采访内容,阐述了地域主义和批判性地域主义,如何将一个建筑定义为具有“批判性地域主义,在建筑描述中如何区别“国际”和“普遍”,“批判性地域主义”与遍及世界的“现代化”“后现代化”以及“全球化”的关系,北京与成都两个城市的地域主义发展有的区别以及建筑应关注的问题。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杨宇振的采访内容,阐述了杨宇振消费文化观念,对于西南地区建筑界定、主要特征、标志性建筑,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和现代国际化的关系,批判地域主义理论对于建筑师的创作的意义以及对于现代青年建筑师的期望。
  • 摘要:还原空间的讨论向来是建筑设计学的核心地带.用惯常的目光来审视空间,将其置于预先设定的前提和范围之中,容易导向教条主义,使空间脱离了生活,成为僵化空洞的名词.应该寻求新的观察与表达,逃离预设的束缚,将空间还原到生活的层面,还原到教条主义之外.功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意味着事件链条,投影在建筑上便是时空链条,建筑容纳多个功能意味着多条事件链条的平行展开,彼此交织成事件网,不是物质所建造的,而是由个体游戏般体验所发明的属于经验空间,过程空间为个体经验提供时空背景,个体经验为过程空间注入新的剧情。两者的相互作用导致复杂化和有机化,像钻合剂和催化剂一样将空间连接与激活。
  • 摘要:上山下乡在西南贵州的长期实践,形象地称之为"上山下乡".很多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使"上山"与"下乡"两个不同分类标准的动词自然而然地组合在一起,其潜意识中传达着人们的心理共识:乡土藏在复杂的地理位置中,"上"与"下"的关联成就了地域."上山"是受制于地理的形态学结果,"下乡"是基于普适社会对乡土俯瞰式的态度;"上"与"下"的区分源于一个基准,既是地理的基准,更是社会状态的基准,它以普适社会作为参照系呈现."上上下下"的碰撞由此爆发出两种方向的专业性探索:"上山"试图将山地的地理限制性要素与物候因子转化为空间控制方式;"下乡"则试图探索乡土系统投射下的通用化建造.介绍了中国贵州贵安新区车田村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其属于特殊的单元同构+列平行+咬合节点模式,探讨了其空间控制机制的生成、砖混+传统石砌+框架的建筑结构,论述了平行退台+聚焦模式、光的幻象意境配置机制模式和密集组织机制模式。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之间"的说文解字,对地域性、地点性、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Context等相关联的概念进行辨析,结合部分见地工作室的实践探索,指出关注时空Context的"地点性"是西南地区建筑最基本的特性.
  • 摘要:本文从乡土模型与当代多元系统比对几方面介绍了贵州建筑的创作风格,建立“乡土性”+“技术观”的工作框架,乡土的思维和技术的思维实际上是两股力量,只有这两股力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社会才能正常发展。
  • 摘要:本文介绍了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沙特阿拉伯、迪拜与埃及和中国的建筑的特色,当代中国建筑的问题是城镇化,建筑与记忆,建筑和现代主义,诗意的空间,博物馆的发展,公共空间,人文,传统与哲学。
  • 摘要:要在短期内创造一个近乎奇迹的建筑纪录,首要任务必然是在世界范围内搜罗著名的建筑原型和建筑师。在引进这些国际设计师和模型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忽视了大型项目造成的影响,包括在技术、环境和社会层面产生的隐形的、外在的消耗,对区域的特殊性及区域选择的影响。对古代城市商业中心的修复和改造令人称道,如坐落于成都武侯祠东侧的锦里就非常有名,它将国际方法应用于一个扎根本土的对象。尽管这一项目成功地为当地人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娱乐中心,保留了本地餐饮文化的传统建筑和饮食特色,但锦里作为地域文化和知识资源的浓缩以及向国内外游客宣传的场所,改造工程却没有抓住时机展示其特殊性。然而,除了这些工程,仍然不乏一些当地建筑师追求卓越品质、重视地域环境,因而成功受到客户的关注。刘家琨的建筑设计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他的设计不仅在中国现代一流设计领域中可圈可点,近期还活跃于国际舞台。
  • 摘要:中国建筑近百多年的发展是颇堪玩味的一段历史,基本上是在自我否定的前提下一路前行。学习和模仿是主调,在现代化一路高歌猛进之中,几乎没有自己的建筑体系,学科范式和教育体系都是移植过来的,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补课心理也罢,接轨心理也罢,在经济大潮中的建筑设计更是一路引进与模仿,西南的意义之一在于,这里是本土建筑师的大舞台,虽免不了外来文化的渗透,毕竟隔了一层,西南的现实逼迫本土建筑师提出自己的策略,这是西南的意义之二,西南的意义之三,则是保留了一方优美的水土,西南的意义之四在于这里的文化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仅指向多民族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这里保留了民间建造的空间。
  • 摘要:本文通过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等作品分享了作者在建筑设计上的思路与心得,与自然共生,低技策略,环保生态,处理现实,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转译传统。
  • 摘要:回顾一下重庆十几年来的变化。重庆非常著名的江北嘴CBD在2003年的时候还叫江北城,是重庆最古老的居住地之一。这里只有一座黄花园大桥。2010年的时候,朝天门大桥开始建设。带动这一片全面更新,成为现代化的城市中央商务区。整体的城市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另外,强调了市政设施的建设对山水格局的改变。“西南建筑”不是一种可以被隔离讨论的建筑类型,探讨“西南建筑”话题,实际上是探讨建筑如何在时空坐标系中准确存在的话题。西南地区的建筑,只有更加敏感、精准地触探“地域”乃至“地点”的话题,才可能从集体状态下呈现“西南”特征。反对将地域特征简化为形式符号,有时候地域特征甚至不需要被“看到”。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褚冬竹的采访内容,阐述了褚冬竹对于西南地区建筑界定、主要特征,对形成鲜明和独树一帜的流派的建议,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回应西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建筑的地域性、针对性。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崔愷的采访内容,阐述了崔愷对于西南地区建筑界定、主要特征,对形成鲜明和独树一帜的流派的建议,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回应西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建筑的地域性等。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李纯的采访内容,阐述了李纯对于西南地区建筑界定、主要特征,对形成鲜明和独树一帜的流派的建议,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回应西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建筑的地域性等。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刘家琨采访的内容,阐述了乡土建筑以及地方特有的精神对其建筑设计的影响以及刘家琨的乡土情怀和创意思维。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龙卫国的采访内容,阐述了建筑师在城市地域文化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之间起到的作用,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发展规划,论述了建筑行业的转型。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钱方的采访内容,阐述了钱方对于西南地区建筑界定、主要特征,对形成鲜明和独树一帜的流派的建议,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回应西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建筑的地域性和建筑设计师的定位。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承孝相的采访内容,阐述了承孝相对于西南地区建筑界定、主要特征,对形成鲜明和独树一帜的流派的建议,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回应西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建筑的地域性和标志性建筑。
  •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徐锋的采访内容,阐述了建筑中地域文化和国际化之间的关系,云南当代的建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云南建筑和其他地域的建筑的关系等。
  • 摘要:重庆工业博物馆的火花源自和业主主要领导的一次下午茶交流。基于学院办学特色,业主希望将原图书馆部分空间改造为展示空间,用于展示“人与城市”这对重要关系。原本业主考虑将图书馆平面按中轴线一分为二,分别安置图书馆和博物馆两大功能。在经过一番兴奋讨论后,建筑师建议业主不妨采用两者融合的方式,将阅览与展览紧密地综合一体。从城市宏观的视角到个人微观的视角,从城市的印象到个人的感受,在参观的过程中通过城市与人的六个板块结合城市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发展思考人与城市的关系。通过不同的展览方式、丰富的展览内容、独特的展览设计、舒适的展览环境,给参观者不同的体验。以六位不同职业特征的“人”作为故事主角,以主题空间模拟的形式将参观者有机融入宏观课题展示空间内,使参观者自身亦成为展示对象,以微观的方式传递出“人与城市”的本质含义。
  • 摘要:都江堰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是香港发展局5·12地震的赈灾项目,是世界首个熊猫医疗类建筑,设计已通过国家绿色三星认证.本案为医疗类建筑,且是国宝大熊猫的动物医院和动物研究机构,除建筑设计本身关注的问题,如流线、空间等,设计尤其需要关注满足与熊猫相关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问题.所以此项目的设计中,需要在设计前大量阅读资料,与使用方的众多研究人员和饲养人员进行广泛的探讨和交流,学习熊猫的行为习惯、生性喜好、饲养和研究;熟悉各种与其配套的特种设备和工艺,满足与之对应的医疗设备、工艺的要求.整个设计项目完成后,设计团队从上到下皆对熊猫的生活习性、动物救助与康复、熊猫的饲养方法有了粗浅的认识.
  • 摘要:从“十一五”到现在“十三五”规划,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跨越式发展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里面,大家可以看到从1951年西藏院建设的25个新社区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风格形式都是简约古典民族和仿苏式风格建筑;到43项工程时以拉萨饭店为主,已经能够以现代手法,将藏式雕楼的形象与内在气质体现在现代建筑风格里面;到了62项工程时期,建筑创作已从建筑本体延伸到了区域环境和景观视线,如西藏电视台的设计。2006年以后,以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西藏博物馆以及崔恺大师设计的拉萨火车站为代表,虽所处时期和创作思路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注西藏的传统建筑文化的诊释,力求通过吸取传统建筑文化,创作当代的西藏建筑。
  •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作品分析了云南建筑传统与现代(时尚)“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矛盾表达,之间,表达的是一种折中的观念、融合的价值,是生命演进、宇宙变化昼夜更替。对于矛盾的想法是应该把它竞合统一,不是非此即彼,这样能够找到适度的逻辑,要从其然到其所以然,从描述到思变,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到整体,从割裂到联系的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 摘要:本文主要内容是关于地域主义和批评性地域主义以及它们的来源.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无论对于国际还是中国来说都是处于重大变革的时代,批评性地域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回顾了过去15年的建筑,回到可持续建筑的议题上,建筑历史上从未有如此大量的建筑探索,出现了很多的建筑形式,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拯救环境以及拯救世界,这是非常伟大的创造,但它却是一个非常孤立的建筑,是个人主义的一种幻想;这种个人主义的建筑有时候缺乏建筑乐趣,像皮埃诺这样的建筑设计师他们喜欢起诉别人,所以他们的观点认为忘掉地域主义,建筑的未来在于个人的一种表现,城市也像森林一样,如果它其中的多样性被破坏,距离被拉大的话,世界最终会变为荒漠。所以一种可持续的环境应该是和谐的,人们之间相互合作,处于长期净化中的一种形式,就像热带雨林一样。
  •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为如何保持地方文化的特征而抗争,以使久远的地方传统不被文化的霸权所淹没.全球化正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地方文化进行解构,快速的交通、高科技支撑的信息网络和消费文化已成为一种整合的因素,对城乡结构和建筑形态,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西南地区也是如此,深受这股类型化、去域化风暴的影响,尽管西南地区有着复杂的地理环境、众多的民族和多元的文化类型.有关全球化和地方化问题的讨论,旨在寻求一种最佳的途径来维持一个地区在社会经济尤其是文化领域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个地区的建筑活动。
  • 摘要:“西南”不仅仅是一种方位符号,她真切而实在。狭义范围里的云贵川渝,是僵硬行政辖区的地理空间划分,和平原地区不同的是,西南是立体的文化构造,西南的空间里,有北方的合院式建筑,有南方的干栏建筑,有藏羌的邛笼建筑,两千多年来,大小不同的“小国寡民”静静地在坝子里休养生息,繁衍后代,清国的打开是西南打开的前奏和必要,清末民初,“西南”因为外部解体而内部再结构。“西南的终结”是一种可能的新生。这种新生需要批判性的思辨和实践。它不是历史的复制、历史符号的生产,它更不是洋物的搬弄、“洋八股”的套用。它需要历史的意识与全球的关照,需要宏大视野与微观实践的结合。它需要践行于日常的生活,却又必须脱离于日常的禁锢。
  • 摘要:建筑设计是在处理多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筑与经济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空间与结构的关系、构造与材料的关系、肌理之间的关系、色彩之间的关系等.把这些关系协调在一个合理的"结构"内,就会是一个好建筑的开始.设计源于对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丰富源于生活方式(行为上的)的不确定性,应尊重传统。
  • 摘要:本文介绍了首尔市建筑历史演变和一些典型的公共建筑,从首尔城市规划的角度透视了建筑物设计的等级化区分、文化内涵等。
  • 摘要:本文引用新华社四川分社图片总监陈燮先生的话,他说四川是当代中国的缩影,这里有山地有平原,有最贫穷的地方,也有走向国际化的现代城市,在这里可以看到地理的共存,文化的共存,时间的共存.从美国航天局发布的全球卫星图片可以直观判断一个地方经济发达的程度,图片上夜晚只有城市是亮点,在中国范围相对亮点少的一边就是西部.在四川又可以分为东西两边,靠东面城市密度高一些,靠西部是大面积的空旷的地区,四川东西之间的跨度也是非常大的.在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前提下,单体建筑要追求精美和高品质是很困难的,这时候就应该强调城市的整体。打一个比方,就像一个球队可能没有太多明星球员,但是如果把普通球员通过好的战术组合起来也能形成好的球队。在西南地区,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就应该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上来。通过郊区建造、工业遗存重生等案例分析回到对西部建筑的思考,关键词是“现实主义”,四川或者西南的现实不应仅仅看作一种特殊性,本质上它是发展中国家共通性问题,立足现实寻求的解答亦具有普遍性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