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制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554篇,会议文献有485篇,学位文献有830篇等,律师制度的主要作者有张潇、张驰、马丽,律师制度的主要机构有中南政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经费是法律援助制度运转的基础,充足的经费更是法律援助得以正常发展的保障。单一性经费来源已经难以满足法律援助的经费需求。从国内外改革经验来看,经费来源多元化已经...
2.[期刊]
摘要: 律师队伍作为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律师的执业机构,律师事务所同样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使命。某种意义上,律师...
3.[期刊]
摘要: 高校法律援助是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也是培养“德法兼修”卓越法律人、锻造未来法律人职业伦理的重要实体平台。新文科法学教育对高校法律援助提出了更高的要...
4.[期刊]
摘要: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个国家司法制度“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法律援助制度最本质特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法律援助制度的构建宗旨,致力提升社会治理...
5.[期刊]
摘要: 刑事辩护律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法律服务市场中的重要主体,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群体。本文对刑事辩护律师的...
6.[期刊]
摘要: 律师调解作为近年来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举措,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法律规范方面仍显薄弱。律师调解中,律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设定不明、边界不清...
7.[期刊]
摘要: 社会公众与专家角色的耦合,决定了律师在省域治理现代化中的角色优势。律师参与省域治理,是社会治理凝聚民智、反映民情的生动写照,其在法律活动中所积累的专业素养与实...
8.[期刊]
“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适用成效与问题对策——以柳州市乡村治理为例
摘要: 在乡村治理中,“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发挥着解决多种纠纷、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和培育优秀“乡土法杰”的功能。但是,同时也存在部分村民对该制度了解度较低、村内制度推广...
9.[期刊]
摘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公共法律服务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省法律服务业还存在如下问题:从业机构品牌意识不强,规模效应不明显;法律服务产品结构相对单...
10.[期刊]
摘要: 当下,来自当事人的执业风险成为律师执业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律师被当事人杀害事件屡屡发生,许多当事人因为对律师服务或者案件结果不满,就对律师实施报复。如何规避当事...
11.[期刊]
摘要: 近年来,受到金融行业反洗钱力度不断加强的影响,洗钱犯罪有向律师、会计师、房地产等特定非金融行业转移的趋势,特别是随着我国律师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其业务特性更易...
12.[期刊]
摘要: 打造公平公正、透明有序、互利共赢的营商环境,需要加强法治化建设。黑龙江省的投资环境正在日益发展完善,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阻碍。应加强法治化...
13.[期刊]
摘要: 对法官司法行为的考察是研究基层司法实践的重要切入点。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基层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及法官司法裁决行为越来越注重运用专业化、规范...
14.[期刊]
摘要: 律师调查令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效果不佳,其推行面临着诸多困境,究其原因在于证据收集各主体偏离了各自的功能定位,从而造成相互协作程度不高。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为律师调查...
15.[期刊]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公共法律服务区域供给不均衡、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等时代课题,国家持续推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改革开放以来...
16.[期刊]
摘要: 文章从技术开发模块化思维及法律服务关系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法律中的应用。通过讨论,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法律服务需要何种信息技...
17.[期刊]
摘要: 传统社会学理论对志愿服务概念的理解各有侧重,但都不能全面系统指导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制度和实践的创新,为志愿服务及其法律机制的发展完善奠...
18.[期刊]
摘要: 公共法律服务在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以历史的眼光看,公共法律服务融入乡村治理遵循了政府主导下的法治进路这一传统逻辑。在此逻辑指...
19.[期刊]
摘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法律服务协同立法作为一项涉及立法体系、立法内容和立法进程的制度性安排,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实现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1.[会议]
摘要: 科技的日新月异带来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相伴而生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也带来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当下,依托互联网生根发芽的O2O(Online To Offli...
2.[会议]
摘要: 大学生是具有多重身份的特殊主体,表现为公民、被管理者和平等民事主体.由于特殊的主体身份,大学生获得便捷的法律服务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这一正当性最终表现为权利的...
3.[会议]
摘要: 对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应当进行颠覆性创新,通过互联网业务+律师事务所大幅降低业务成本,通过法律服务产品化来使更多用户接受法律服务,通过建立互联网维权业务窗口来填...
4.[会议]
摘要: 为维护程序的正当性,为实现刑事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程序选择的真实性,各试点在刑事速裁程序中均引入值班律师制度.该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刑事速裁程序的发展,但同...
5.[会议]
摘要: 随着两岸经贸和司法互助的发展,大量台商在大陆投资兴业,一些优秀的台湾律师也开始进驻大陆,与大陆律师合作或者取得大陆律师资格独立承担业务,共同分享两岸发展带来的...
6.[会议]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律师在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就指出:"如果群众有了司法需求,需要打官司...
7.[会议]
摘要: 中国立法上已经形成了以《律师法》第54条为中心,相关民事基本法和特别法为补充,由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和伦理规范构成的多层次的律师赔偿责任体系.然而,比...
8.[会议]
摘要: 2016年是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后的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可以预见,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供给侧改革将会...
9.[会议]
摘要: 管理人制度总体还处在初级阶段,管理人团队队伍建设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探索,协调各方关系、团队专业化分工及报酬分配等问题困扰着许多管理人.在总结破产案件处理经验、学...
10.[会议]
摘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产案件确定管理人报酬的规定》,在破产程序中,管理人的报酬根据债务人最终向债权人清偿的财产价值总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即管理人实际取得报...
11.[会议]
摘要: 本调研报告系杭州市律师协会企业重整与清算专业委员会受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对杭州市辖区内的34家管理人律师事务所执业状况调研的阶段性成果.2016年是《中华...
12.[会议]
摘要: 管理人制度的创设是中国破产法走向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重大制度改革与创新,管理人作为破产事务的具体执行者,是保证破产程序顺利进行的决定因素.破产管理人职业化...
13.[会议]
摘要: 破产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在各国的破产立法或商法典中,对破产管理人制度均作有相应规定,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古罗马时代.但在中国,破产管...
14.[会议]
摘要: 中央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政策,而目前,中国经济存在大量僵尸企业、三无企业,亟需通过破产程序退出市...
15.[会议]
摘要: "破人"在处理"破事"的过程中往往会因自身专业所限,陷入知识盲区,导致破产进程推进缓慢,周期被拉长.且破产管理人作为推动破产案件的专业机构,在实务操作中所需要...
16.[会议]
摘要: 作为刑事案件繁简分流的重要试点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当下学术界与实务界研讨的热点课题之一.该项制度的实施极大提升了司法效率、节约了不必要的司法投入成本,在效...
17.[会议]
浅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中值班律师的辩护人化——兼论公设辩护人制度的比较与镜鉴
摘要: 2014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北京、上海、厦门等部分大中城市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试点工作.在为期两年的刑事速裁程序试...
18.[会议]
摘要: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正当人们还在为普通程序的正当化、严密化殚精竭虑之时,另一种相反但却并不矛盾的倾向已经开始发生、发展,并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那就是...
19.[会议]
论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的法律帮助律师——以H市F区的《实施细则》为切入
摘要: 社会总体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社会整体资源内发挥和实现效能的最大化是门领导艺术和管理哲学.于当代刑事司法而言,在不断变迁和改革中始终需要面对两大问题:案多人...
20.[会议]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值班律师——现状考察、制度局限及其功能定位
摘要: "两高两部"在2014年刑事速裁程序改革试点文件中首次提出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通过在人民法院、看守所派驻法律援助值班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
1.[学位]
摘要: 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在我国法律上得以确立,实践中合适成年人到场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程序规定而导致该制度有形式化倾向。如何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使合...
2.[学位]
摘要: 在近现代法治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化强国的需求愈加强烈,促使法律职业共同体为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这一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伴随...
3.[学位]
摘要: 在近现代法治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化强国的需求愈加强烈,促使法律职业共同体为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这一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伴随...
4.[学位]
摘要: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有力推进,法律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中国律师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职责使命。近年来律师事务所数量和执业律师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中小型事务所数量占...
5.[学位]
摘要: 律师庭外言论是指承办律师就其代理或者辩护的案件在法庭之外公开发表的言论。在自媒体环境下,律师庭外言论借助网络技术的便捷得以迅速传播,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社会影响...
6.[学位]
摘要: 2019年4月,北京大成(西宁)律师事务所的林小青律师在执业过程中被检察机关指控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两项罪名,此事件一出,在法律圈中闹得沸沸扬扬,备受争议,一直...
7.[学位]
摘要: 在近现代法治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化强国的需求愈加强烈,促使法律职业共同体为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这一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伴随...
8.[学位]
摘要: 在近现代法治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化强国的需求愈加强烈,促使法律职业共同体为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这一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伴随...
9.[学位]
摘要: 在近现代法治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化强国的需求愈加强烈,促使法律职业共同体为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这一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以来,伴随...
10.[学位]
摘要: 近年来,我国各类民商事案件呈上升趋势,法院面临“诉讼爆炸”“案多人少”“纠纷繁杂”各种压力。传统的民事诉讼在面对新型矛盾纠纷的出现以及替代解纷机制的不足,在很...
11.[学位]
摘要: 律师广告自民国时期开始出现在我国法律服务市场中,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发展程度及背景限制,较长历史时期内无规制引导律师广告行为。至今国内律师广告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大...
12.[学位]
摘要: 在审判中心主义和庭审实质化的要求下,扩大律师辩护权的适用范围是改革的内容和发展趋势。随着律师辩护全覆盖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律援助辩护案件增多使得律师辩护率大幅提...
13.[学位]
摘要: 值班律师制度作为一项域外成熟制度在我国的尝试,经历了从试点至最终入法的漫长过程,并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再次激活。因被追诉人认罪认罚,使得认罪认罚案件与传统不认...
14.[学位]
摘要: 建立公职律师制度是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及构建法治型政府的必要举措,亦是保障政府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公职律师试点工作自1995年率先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展以来,...
15.[学位]
摘要: 监察体制改革后,检察机关惩治职务犯罪的职责转由监察委员会履行,但侦查阶段允许律师介入制度未一同“转隶”,存在“只转权力,不转权利”的状况。因尚无明文规定律师可...
16.[学位]
摘要: 证券律师作为专业人士,其在对发行人所披露信息进行核查把关时是否勤勉尽责,切实扮演好证券市场“守门人”的角色,对遏制证券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证券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