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086篇,会议文献有439篇,学位文献有1578篇等,城市社会学的主要作者有张鸿雁、孙全胜、王光荣,城市社会学的主要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成都是一座勇于创新的城市,历史上众多的推陈出新是促进这座城市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剖析其生成机制,需从历史文化积淀、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推动机制、个人智力创造等方...
2.[期刊]
摘要: 治理重心下移是我国社会治理的一条基本规律,推进城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是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矛盾化解能力和现代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城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在内涵上包...
3.[期刊]
摘要: 从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型的演变历程,正是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方向的生动体现,是制度逻辑发展的结果。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单位制是城镇区域的基本组织制度,以单位作为...
4.[期刊]
摘要: 城市公共空间是集社会属性、公共属性和物质属性于一体的空间形态,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具有日益重要且多元的功能,其良好品质对于树立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意义重大...
5.[期刊]
摘要: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具有较为成熟的城市生态建设理念和实践经验,分析这些国家在城市水环境建设的政策制度制定、管理体系构建、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
6.[期刊]
摘要: 社区空间上主体关系的调适是社区文化营造关注的核心内涵,也是影响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问题。社区文化嵌入社区治理中并影响其机制发挥,借助社区文化营造的核心内涵去...
7.[期刊]
摘要: 借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城市及其应用获得极大发展,个体逐渐放弃高成本的人际关系转而依靠物质技术系统高效率、低成本去追求自身行为目标的实现,造成技术与人文失衡...
8.[期刊]
摘要: 智慧社区建设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社区治理的结合,但其社区属性却常被忽视。从技术应用和社区治理的双重视角出发,基于一项社区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社区治理水...
9.[期刊]
摘要: 柔性治理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是一种新的治理方式。城市柔性治理是适应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蕴含重要的价值。将柔性理念融入城市治理实践,不仅要加强其组织和法治...
10.[期刊]
北京老城居民幸福感差异分析——基于历史街区和非历史街区的比较
摘要: 基于北京市2018年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研问卷数据,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北京老城区为研究单元分析历史街区及非历史街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而分析物质环境及...
11.[期刊]
大学校园意象空间分析与综合认知水平测度——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
摘要: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基于调查结果分析校园意象五要素特征,采用地物提及率来绘制受访群体的校园空间认知地图,分析校园意象空间结构特点,构建学生的综合认知水平评...
12.[期刊]
摘要: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新时代,郑州推进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亟须提高自身的社会治理现代...
13.[期刊]
摘要: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是西方城市治理实践的成熟经验和主导趋势。文章在总结西方城市合...
14.[期刊]
摘要: 本文以哈尔滨下辖12个县域单元为研究范围,从经济规模、经济水平以及发展潜力等三个方面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进行综合测...
15.[期刊]
玉溪推进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基于苏州、重庆、成都、昆明等城市和玉溪的比较
摘要: 与单一的“造城运动”不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是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一体的城镇化。玉溪在地理上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①...
16.[期刊]
摘要: 传统社区治理面临基层社会活力不足、治理绩效不佳等困境,中国的社区治理应该回归居民自主性的建设,推动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S市M社区通过发展社会组织,激发社会...
17.[期刊]
摘要: 城市风险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因素在城市风险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并推动城市风险治理范式由科层治理向技术治理演化,技术治理成为当代...
18.[期刊]
摘要: 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405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作为分析样本,采用绘制知识图谱等可视化的方式,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评价研究的发文时...
19.[期刊]
耦合性治理:高原藏区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保护的共融--基于Z县脱贫攻坚经验的总结
摘要: 中国脱贫攻坚胜利不但实现了现有标准下高原藏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而且在解决贫困问题中所探索的治理经验为深度贫困地区探索县域治理路径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
20.[期刊]
摘要: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提倡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谋求发展良策.在"三治融合"体系建设中,自治是基础,法治是原则,德治是特色,这三者之间既不是叠加相乘排...
1.[会议]
摘要: “广州学”最初的提出,是对国内城市学研究兴起的一种回响与反应.本文通过梳理学界广州学研究的现状,回答何谓广州学,广州学何为,广州学的兴起与广州研究的关系,最后...
2.[会议]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一般湾区经济特征之外,最大的特点是“一国两制”的制度对接与融会的优...
3.[会议]
摘要: 城市研究需要在学科建制和方法论意义上有更为深入的拓展,广州学可以作为其镜像.在研究的展开上,城市研究可以分为专业、个案和综合三个维度,在广州学的研究中则以城市...
4.[会议]
摘要: 《杨良瑶神道碑》是1984年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发现的一通记载着大唐朝庭官宦杨良瑶生平历史的神道碑,其中关于他从广州出使黑衣大食的碑石文献曾震惊了当时的考古界...
5.[会议]
摘要: 本文对中国建筑史中西周都城史研究的内在研究范式的发展变迁进行回顾与评述,并对这一专题史的后续发展尝试采用“早期中国”研究框架进行探讨.
6.[会议]
摘要: 本文探讨楚文化对古代南方城市的影响.楚文化的代表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以三个方面影响了古代南方城市:楚文化与吴文化的结合,...
7.[会议]
摘要: 迪拜,一个未来的世博城市,万众瞩目的世界博览会将于2020年在此召开.作者对迪拜进行了一次先期考察和探索之旅,对其风土人情进行深入了解及探访,以此带来一个全然...
8.[会议]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城市社会所呈现出的混乱和无望的现实召唤下,社会学理论开始表现出了空间转向的兴趣与要求.正是在同一时期,在传播学领域,媒介技术突然展现出...
9.[会议]
摘要: 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建设的内涵,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文化的力量在城市中的发展不容小觑.提升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已经成...
10.[会议]
摘要: 城市旅游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形象的生成是城市与大众通过媒体进行相互沟通的过程.自2017年以来,音乐短视频社交APP——抖音的兴起为打造新城市形象和...
11.[会议]
摘要: 作为地点概念的城市与作为精神概念的文化具有长远而密切的联系,通过文化展示,城市与文化彼此绑定并互相作用.在当代,可参观性的文化生产、互动性的文化体验和虚拟礼俗...
12.[会议]
摘要: 历史上,外滩是上海的地标,看见外滩,就看见了上海.外滩(上海滩)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名词.城市傍水而建,便有滩涂.这片滩涂处在民居以外,便被称作“外滩”.因此,...
13.[会议]
摘要: 城邦又译为“城市国家”,是指一个独立、自主、单独的城镇作为中心的国家——亦即由一个城市控制的区域,通常还拥有主权.城邦的主要特征是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其重要任...
14.[会议]
城市公共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契合下的新型文化空间——以锦州地区为例
摘要: 城市公共艺术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关于解决大众社会精神与文化需求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当前艺术人类学从本土文化到城镇文化研究所要跨越的一个阶段.后工业文明时代对城...
15.[会议]
摘要: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际化大都市的增多,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纷纷亮相.城市公共艺术有其公共符号的特性,...
16.[会议]
摘要: 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曾指认出市场(markets)与新闻(news)、屋舍( houses )、邻里(neighbourhoods)与职业(professio...
17.[会议]
后城市空间与文字符号的角逐——论诠释工具对传统内核的一种消解
摘要: 后现代都市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公开或隐性地进行着不同文明的对话。后城市空间与文字符号的角逐,就是一个我们始终注视的动态景观。就都市来说,当我们讨论它的文明时,都...
18.[会议]
摘要: 后西方社会学是非霸权和批判的,建立在不能套用二分模型的中国社会学与欧洲社会学的连接与分离、连续与不连续的基础之上.它依赖于不同的知识进程:知识领域,特别是介于...
19.[会议]
摘要: 围绕社会学的关键词"互动",来分析社会中的"人"的概念和空间问题.文中首先,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其次,将生活世界的概念引入城市学,对接城市学者的空间概念。...
20.[会议]
摘要: 邯郸无疑是个人才辈出的城市,无论文韬,抑或武略,皆济济然。而邯郸作为一座文化名城的另一个令人惊奇之处在于,和邯郸有关的成语多达3000余条,它也因此被称作“中...
1.[学位]
摘要: 城市形象是大众对城市的整体印象、综合感知和完整评价,即一座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给予公众的综合印象和观感。进入互联网时代,大众对城市形象的评价更大...
2.[学位]
“城边村”发展进程及其引导的社会学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辅仁村为例
摘要: 我国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同步推进,地处城乡结合部过渡性地带的“城边村”首当其冲。量大面广、人口众多的“城边村”,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互...
3.[学位]
摘要: 城市形象是大众对城市的整体印象、综合感知和完整评价,即一座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给予公众的综合印象和观感。进入互联网时代,大众对城市形象的评价更大...
4.[学位]
“城边村”发展进程及其引导的社会学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辅仁村为例
摘要: 我国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同步推进,地处城乡结合部过渡性地带的“城边村”首当其冲。量大面广、人口众多的“城边村”,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互...
5.[学位]
摘要: 抗日战争爆发前,恩施地处偏远的鄂西南,长期不受中央政府的重视,造成了恩施的落后。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恩施的战略位置发生改变,各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受战争局势...
6.[学位]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移民潮所带来的问题,美国社会掀起轰轰烈烈的进步运动。在城市改革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问题倍受改革者关注。随着这一时期...
7.[学位]
摘要: 清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末尾,天水地区城镇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到达了顶峰,城市繁荣,交通便利,贸易兴盛。本文所指清代天水地区指的是清代秦州辖区、秦安县、清水县、礼县、...
8.[学位]
摘要: 明代卫所城市是中国古代围郭城市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是肇始于军事型围郭城市,后逐渐兼容民政功能成为“普通”城市。明亡之后,有相当数量的卫所城并未随...
9.[学位]
摘要: 赫伯特·甘斯(Herbert J. Gans)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常关注充满争议的社会问题。早年受芝加哥社会学派学术思想影响,对城市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影...
10.[学位]
摘要: 位于苏格兰地区的格拉斯哥(Glasgow),依托工业革命和蓬勃的海外贸易,在19世纪初成为英国首屈一指的工业城市。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后工业化时期,格拉斯...
11.[学位]
美国社区发展公司的兴起与城市社区治理——以贝德福德和哈莱姆为例
摘要: 本文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社区发展公司的大规模兴起为背景,通过对布鲁克林贝德福德-斯蒂文森社区以及曼哈顿下城哈莱姆社区改造项目的分析,试图说明社区发展公司...
12.[学位]
摘要: 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而形成的人口、产业高度密集的人工化环境。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生态环境与周边腹地区域的生态关系研究成为依托自然、...
13.[学位]
摘要: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社区中的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社区社会组织已成为城市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承担起政府和市场的部分职能,成为方便社区居民...
14.[学位]
摘要: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工作。在这股政府转型的浪潮中,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逐渐成为推进社区服务、协助居民表达、参与...
15.[学位]
摘要: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易损性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城市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自然灾害社会易损...
16.[学位]
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40年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外来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推动下,迅速崛起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基于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二元管理制度,在深圳...
17.[学位]
摘要: 近几年来,农村人口大量地涌入城市,间接造就了城市就业市场越来越紧张的局面。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许多企业实行“减员增效”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更...
18.[学位]
摘要: 由于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扩张导致产生了大量城中村。城中村的出现伴随了一系列问题。很多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城中村问题已经明显暴露出来。东北也产生了许多...
19.[学位]
“嵌入性”经济活动和城市弱者的行动策略——以青岛市L区某流动摊贩群体为例
摘要: 出身于农村的流动摊贩是农民工群体中的进步阶层,但依然是城市社会的弱者。学术界大多从城市管理的视角对流动摊贩进行研究,却忽视了对他们本身的关注。作为城市外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