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缅语族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42篇,会议文献有7篇,学位文献有29篇等,藏缅语族的主要作者有王德仙、戴庆厦、钟智翔,藏缅语族的主要机构有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藏缅语中的前置辅音不仅丰富,而且多样,在汉藏语系中极具代表性。前置辅音在不同语支中的类型既有差异,更显共性。从前置辅音的数量看,藏、羌语支较为多见,彝、缅语支...
2.[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具体语料揭示普米语南北方言的个体量词具有明显的共性,但南部方言形态发达,个体量词不太发达;北部方言形态简化,个体量词却相对发达。认为语言形态发达与否与...
3.[期刊]
摘要: ne^(31)在克伦语中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多功能性,有指示代词“那”、助动词“为、给”、话题助词和表强调的语气词等多个义项和功能。本文...
4.[期刊]
摘要: 语言是分类型的,语言类型强烈地制约语言结构特点的变化,所以语言研究除了采用共性方法外,还必须根据语言类型的不同特点提取适宜的个性方法。文章以藏缅语诸语言为例,...
5.[期刊]
摘要: 克伦语是藏缅语中少有的VO型语言,有着丰富的名量词。名量词的共时特点如何与新属语言存在哪些类型学的共性和个性,怎样与VO型语序一致,过去尚未研究。从克伦语的几...
6.[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从西夏语、西夏语人称代词系统、西夏语动词一致关系,以及藏缅语视角下的西夏语动词四个方面描述了西夏语的语言面貌,并认为藏缅语中受事句法角色与波兰语等语言...
7.[期刊]
摘要: 过去,对藏缅语由形态型到分析型演变趋势的研究只零星地提到,尚未有系统的论述。文章根据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有关藏缅语语言转型论述的基础上,从亲属语言...
8.[期刊]
摘要: 缅甸是东南亚国家,享有佛塔之国的美誉。未去此国,先闻其歌,风靡一时的缅甸歌曲《清新的小女孩》(For Ma)虽然歌词是缅语,但因其抓耳的旋律成火遍全网的热门歌...
9.[期刊]
摘要: 身体围度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遗传背景和环境适应。藏缅语族人群虽然历史同源,但是散布于西南各省,环境和生活状况差异巨大,调查其中各人群身体形态表型具有重要意义...
10.[期刊]
摘要: 世界上每个民族的人名都有某种特别意义和特殊的取名规则,作为小语种专业教师,也离不开给学生取名这个很有意义的工作.每年招进新生,教师要给每个新生取一个相关专业语...
11.[期刊]
摘要: 《西番译语》(川五)记录了清代前期的尔苏语,学界关注较少.文章建立了文献记录的尔苏语与现代尔苏语、原始尔苏语之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出尔苏语历史音变的规律,包括:...
12.[期刊]
摘要: 缅甸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是该语系中一门重要语言,且形容词是缅甸语词汇中重要组成的一部分。本文选自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缅甸语教研室编著的《缅汉词典》...
13.[期刊]
摘要: 文章采用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对红河县乐育镇窝伙垤村彝族语言使用现状和语言态度进行调查,并结合FAMED五个条件分析窝伙垤村彝语是属于EGIDS中的6a级别,具有...
14.[期刊]
摘要: 哈尼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其语言分为哈雅、碧卡、豪白三个方言.其中哈雅方言又分为哈尼和雅尼两个次方言,普春哈尼话属于哈尼次方言.文章通过对普春哈尼族自然村进...
15.[期刊]
摘要: 《嘉绒译语》记录了清代前期的嘉绒四土话,通过其中的藏文和汉字注音可以大致归纳近300年前嘉绒话音系。《嘉绒译语》中藏文和汉字都有给嘉绒话注音的功能,均不容忽视...
16.[期刊]
摘要: 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是世界上藏缅语族群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系中国境外藏缅语族群分布的核心区,同时,该地区还是历史上重要的古代移民走廊之一,是藏缅语族群、孟高棉族...
17.[期刊]
摘要: 文章通过哈尼西摩洛语和阿卡语类别量词例子详细讨论藏缅语中表示植物和形状的名词范畴化为类别词的过程及其演变机制。类属名词,如树、绳索、叶子、心、果子、核儿等拷贝...
18.[期刊]
摘要: 文章选取了58种藏缅语,统计分析其辅音韵尾的类型与共性。有38种语言存在鼻音韵尾,34种语言存在非鼻音韵尾。鼻音韵中最先丢失的多为前鼻,羌语支以及彝语支语言鼻...
19.[期刊]
摘要: 克伦语的语气词分为陈述语气、否定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抱怨语气词五种类别,它是克伦语主要的用于表达语气情态的手段。笔者对克伦语的语气词进行分类,总结其用法...
1.[会议]
摘要: 本文对汉、缅语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汉语和缅文都有形态变化,形态变化对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有重要的意义。许多汉语表现出来的形态,在缅文中反而不见踪迹。缅文形...
2.[会议]
摘要: 本文对缅语词汇近6万条进行了统计,这些词条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同一的词义内容。不同的语音形式往往又是从一个本词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变化而产生的。文章认为,根据...
3.[会议]
摘要: 本文对缅甸语量词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缅甸语量词的来源、缅甸语量词的分类、缅甸语量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缅甸语量词的发展等进行了论述。
4.[会议]
摘要: 该文用临界温度比热、总温到临界及到当地平均比热所相当的比热比K[*vk*]、K[*vv*]及K的变比热次准确解;计算涡扇发动机内外函气流的最佳混合总压比。就无...
5.[会议]
摘要: 文章以个体量词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语言的个体量词的短语结构、句法功能以及重叠等方面的异同.在结构方面,文章主要从个体数量短语和个体指量短语等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6.[会议]
摘要: 本文以藏语安多方言中极具代表性的夏河话为研究对象,利用Real-Time EGG分析软件提取了元音/a/,/e/,/e/,/o/的嗓音参数基频,开商和速度商,...
7.[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计算语言学的统计方法对仓央嘉措的124首情歌进行了节律方面的研究。建立了藏汉对照语诗歌节奏类型库,得出了8种主要的诗句词汇组合类型,并对每一种类型在诗...
1.[学位]
摘要: 本文依据文化语言学理论、柏林和凯伊在1969年提出的四条界定基本颜色词的标准,以及色彩学的理论,首先,分别界定了缅甸语和汉语的基本颜色词。其中,缅甸语基本颜色...
2.[学位]
摘要: 此文在对比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缅-汉两种语言本体比较句研究的的基础上,运用了语法三个平面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语言对比分析方法,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分...
3.[学位]
摘要: 此文在对比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缅-汉两种语言本体比较句研究的的基础上,运用了语法三个平面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和语言对比分析方法,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分...
4.[学位]
摘要: 本文依据文化语言学理论、柏林和凯伊在1969年提出的四条界定基本颜色词的标准,以及色彩学的理论,首先,分别界定了缅甸语和汉语的基本颜色词。其中,缅甸语基本颜色...
5.[学位]
摘要: “比较”是各个语言都存在的普遍现象之一。比较是语法的重要内容,也是修辞的一种手段。而差比句作为比较的语法表现方式,同时也作为类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参项和指标,尤...
6.[学位]
摘要: 双及物结构是十分常见的语法结构,其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是最具普遍性的,也是语法调查中十分重要的句式之一。前人已经对此有了众多而又深刻的研究,但是对于藏缅语的给予...
7.[学位]
摘要: 载瓦语是景颇族载瓦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它与缅甸、阿昌、浪速、勒期、波拉、仙岛等语言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载瓦语主要分为龙准、迸瓦两种方言。载瓦人跨境而居...
8.[学位]
摘要: 本文参照Maddieson的方法对藏缅语族各语言的辅音进行类型的考察。以辅音在音节结构中的位置和调音方式为标准将藏缅语族辅音系统分为阻音、响音,复辅音和辅音韵...
9.[学位]
摘要: 有的国家有量词,有的国家没有量词。量词在汉语中具有普遍化的应用。缅甸学生学习汉语,量词得学习是不可避免的重要内容。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了...
10.[学位]
摘要: 随着中-缅两国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缅甸的汉语学习者日益增加,汉语在缅甸的教学与推广,已成为目前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
11.[学位]
摘要: 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汉语热也逐渐发...
12.[学位]
摘要: 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课堂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和步...
13.[学位]
摘要: 汉语词汇是各阶段汉语学习者的难点,在缅甸汉语学习者中,人数比较多的是初级汉语学习者,汉语词汇也是其主要学习难点。词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的基础,但在汉语作为第二...
14.[学位]
摘要: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迎来了汉语国际传播的新时代。许多国家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正迅速地走向世界。近年来,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作为汉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