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水产病虫害及其防治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37篇,会议文献有75篇,学位文献有139篇等,其他水产病虫害及其防治的主要作者有杨先乐、陈昌福、章剑,其他水产病虫害及其防治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目的】构建黄沙鳖β-防御素1(Hs-BD1)原核表达并分析其抗菌活性,为深入分析Hs-BD1的生理功能及开发新型黄沙鳖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Hs...
2.[期刊]
摘要: 为探究大连地区某刺参养殖场仿刺参溃烂死亡的病因,自患病仿刺参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株AP-1,经形态学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鉴定,确定其为溶...
3.[期刊]
摘要: 为有效控制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斑点叉尾(鱼回)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水煎法获得金银花、夏枯草、石榴皮等41味中草药的提取物,测定中草药及其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
4.[期刊]
摘要: 为探明湖北、福建等主养区一系列蛙疾病的发病原因,从具有典型歪头、破头与白眼等症状的蛙脑部和内脏器官分离到40株优势菌。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发现40...
5.[期刊]
摘要: 随着鳖养殖的不断发展,养殖技术方法逐渐多样化,但是目前在鳖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合理的操作技术,导致鳖病害发生,影响鳖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本文就鳖养殖过程中病害...
6.[期刊]
摘要: 为查明湖北石首大垸农场养殖的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歪头病病原与致病原理,本研究应用微生物分离技术,从病蛙脑、肝、脾和肾脏组织中分离、纯...
7.[期刊]
摘要: 为筛选对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复方,本研究通过煎煮法制备31种常见中草药水提取物,以牛津杯法测定各...
8.[期刊]
摘要: 为探明浙江省某规模化黑斑蛙养殖场患病黑斑蛙的致病原,本研究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濒死黑斑蛙的脑、肝脏、肺、眼、腹水中均分离到同一种细菌,编号为Y-13,进...
9.[期刊]
摘要: [目的]制备蛙类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菌多克隆抗体,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进行病原菌在宿主体内的示踪研究,为病原菌的致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分离自患...
10.[期刊]
摘要: 棘皮动物是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中国现有棘皮动物500余种,其中海参和海胆均被誉为“海产八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大多数棘皮动物不存在明显的雌雄二态性,但在性...
11.[期刊]
摘要: 棘皮动物是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中国现有棘皮动物500余种,其中海参和海胆均被誉为"海产八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大多数棘皮动物不存在明显的雌雄二态性,但在性...
12.[期刊]
摘要: 为探讨黑嘴病病原菌感染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吞噬作用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壳径约2 cm的中间球海胆108...
13.[期刊]
摘要: 为诊断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s腹甲腐皮裂甲病,于江西省南昌市某养龟场采集种龟池患病和濒死的中华草龟种龟11只(编号为111号),采用病原菌...
14.[期刊]
摘要: 为探讨黑嘴病病原菌感染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吞噬作用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壳径约2 cm的中间球海胆108...
15.[期刊]
摘要: 为诊断中华草龟Chinenys reevesiis腹甲腐皮裂甲病,于江西省南昌市某养龟场采集种龟池患病和濒死的中华草龟种龟11只(编号为1~11号),采用病原...
16.[期刊]
摘要: 为建立龟源致病性鲍曼不动杆菌和摩氏摩根菌双重PCR诊断方法,应用鲍曼不动杆菌rpoB基因和摩氏摩根菌gyr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单重和双重PCR反应的退火温度...
17.[期刊]
摘要: 在水产养殖中,科学、合理选择驱杀虫剂尤其重要。文章介绍了国家批准使用的水产养殖用驱虫和杀虫剂种类、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水产养殖生产者如何合理使用化学驱杀虫剂...
18.[期刊]
摘要: 该研究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虾池的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致病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16S rDNA鉴定,最终确定该致病菌株为副...
19.[期刊]
摘要: 为确定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黑嘴病的病原,从患黑嘴病中间球海胆体腔液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记为D1),通过人工回...
20.[期刊]
摘要: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属隐鳃鲵科大鲵属,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俗称“娃娃鱼”,1869年在我国西部首次被发现,为我国独有物种[1]。由于...
1.[会议]
摘要: 中国大鲵是中国的特有珍稀物种,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的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大鲵病害也逐渐严重.本文综述了中国在大鲵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疾病,共讨论了6种细菌性疾病...
2.[会议]
摘要: 本文围绕大鲵的生物学特点,生活习性,及其危害大鲵的十几种主要病害,综述了其诊断要点,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3.[会议]
摘要: 本文分析总结了中国黄鳝的养殖现状、病害研究进展.黄鳝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2015年全国黄鳝养殖总产量为36.75万吨.随着黄鳝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
4.[会议]
摘要: 近年来,玻璃海鞘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培育池中大量繁殖.它是典型的滤食性附着生物,因此其大量存在不仅占据了刺参的生活空间,还与...
5.[会议]
摘要: 刺参细菌性腐皮综合证,属于中兽医疮疡范畴。疮疡证是中兽医外科疮黄疗毒中的重要病证。他的发生与发展先后要经过硬肿、脓成、溃后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消、托、补三法...
6.[会议]
摘要: 早在几百年前,中国人民就把刺参作为一种珍贵的海味品,列为“八珍”之一.在清末赵学敏编纂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记载:“辽东产海参,体色黑褐,肉糯多刺,称之为...
7.[会议]
摘要: 为调查2013年海南人工饲养暹罗鳄1年龄幼鳄冬春季突然死亡病因,我们对病死幼鳄的心、肺、肝、肾、脾等脏器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经16S rRNA的测序结果显示...
8.[会议]
摘要: 本馆LPS展缸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部分珊瑚海扁虫附着并大量繁殖情况,导致LPS生长状态差甚至死亡.本文以海扁虫为对象,采用了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三种方法对...
9.[会议]
摘要: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海象磨牙的行为会导致一系列的危害;为防止其磨牙,经过摸索和向牙医请教,给海象制作佩戴了耐磨,耐腐蚀,而且美观的钴铬合金牙套,对保护海象的牙齿,...
10.[会议]
摘要: 2017年4月6日接收到一只受伤的绿海龟送至我馆进行救治,初步观察颈盾背甲处被打裂,部分脱落,残留的背甲上印有放生的标志,精神状态差,经过治疗,目前状态暂时有...
11.[会议]
摘要: 我馆饲养一头白鲸小白从2013年2月胸鳍出现外伤,在接下去4年的治疗过程中伤口一直反反复复,无法愈合,本文通过对小白胸鳍外伤治疗期间采取的多个治疗方案及最后成...
12.[会议]
摘要: 本馆人工繁育的斑海豹发生肾结石一例,发病时海豹形体消瘦、食欲废绝、呼吸急促、尿血,在抗感染同时进行止血和补液支持治疗,症状没有消失.经对尿液样本化验、超声诊断...
13.[会议]
摘要: 中国鲸类动物的搁浅和误捕常有发生.作者总结了30多年来救护搁浅和误捕的鲸类动物的经验,对搁浅和误捕的鲸类动物的应急处理、救护技术、体检、初期护理、外伤治疗、开...
14.[会议]
摘要: 从水族馆由于肺部感染发病死亡的瓶鼻海豚肺部进行细菌分离得到一株细菌,PCR扩增其16sRNA并通过测序比对确定此分离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通过PCR检测该菌株整...
15.[会议]
摘要: 我馆于2017年3月引进成年南美海狮一头,到达一周后出现食欲下降现象.经过长时间的细心观察,从其几种异常行为中发现食欲下降的根源所在,并通过针对性用药,短期内...
16.[会议]
摘要: 目的:确定陕西省某大鲵养殖场高致死性疾病的病原,分析其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特征. 方法:采集患病大鲵,观察其临床症状,取其脏器组织,处理后分别分离...
17.[会议]
摘要: 制备抗大鲵虹彩病毒(CGSIV)MCP COE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基本特性进行鉴定及开展初步应用.用纯化的重组CGSIV MCP COE蛋白免疫BALB/...
18.[会议]
摘要: 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四面环山,具有亚热带一般的气候,雨水充沛,山泉水以及地下水丰富,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有着...
19.[会议]
摘要: 近年来,玻璃海鞘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培育池中大量繁殖.它是典型的滤食性附着生物,因此其大量存在不仅占据了刺参的生活空间,还与...
20.[会议]
摘要: 海参是一种棘皮动物,我国已捕到海参有140多种,已鉴定的海参有134种,其中具有食用价值的约有20多种,而产于黄渤海及人工养殖的刺参,从品质及数量上来看,均属...
1.[学位]
中华鳖dazl、boule基因的克隆及在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摘要: dazl和boule隶属于DAZ(Deleted in Azoospermia)基因家族,该家族包括dazl、boule和daz三个成员,在动物生殖细胞中特异...
2.[学位]
摘要: 近年来,舟山暂养的海捕日本蟳连续发生规模性死亡事件,病蟹的血淋巴液呈乳白色牛奶状,与先前报道的梭子蟹“牛奶病”症状相似。为探索日本蟳“牛奶病”的病因,本论文从...
3.[学位]
摘要: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俗称甲鱼,是中国传统的淡水养殖品种。近几年来,由于养殖密度增加、养殖环境日益恶劣,中华鳖在养殖过程中遭受了各...
4.[学位]
大鲵蛙病毒感染大鲵的组织嗜性、病理损伤及对MHC类基因表达量影响的研究
摘要: 为研究大鲵蛙病毒(CGSRV)感染大鲵的组织嗜性、动态病理损伤及对MHC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1.0×106.5TCID50ml-1浓度的CGSRV腹腔注射感染...
5.[学位]
基于大鲵蛙病毒49L ORF的TaqMan 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摘要: 中国大鲵(Chinese giant salamander,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现存最大的珍稀两栖动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其...
6.[学位]
摘要: 蛙类歪头病是一种以头部歪斜、眼球白内障、运动失调为典型症状的蛙类疾病,该病致死率高、传播迅速、连年发生、用药效果不佳,严重威胁蛙类养殖业。不同研究者从具有该类...
7.[学位]
摘要: 青蛙和蟾蜍是常见的两栖动物,是生物群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吸虫和绦虫是常见的两栖动物寄生虫,严重影响蛙类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起个体死亡。近年来,随着人类对...
8.[学位]
摘要: 在人们更多关注哺乳动物和鸟类保护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庞大而古老的家族——两栖动物,特别是其中的蛙类。我国蛙类资源丰富,根据中国蛙类目录统计,我国共有蛙340余...
9.[学位]
摘要: 仿刺参因其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成为我国单一产值最高的海水养殖品种,年产值高达300亿元以上。然而随着养殖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化,成本更低的高密度养殖手段已经成...
10.[学位]
摘要: “腐皮综合征”因其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被认为是危害仿刺参养殖的最严重疾病之一。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是引起“腐皮综合征”的主要致病菌之...
11.[学位]
摘要: 刺参腐皮综合征具有高死亡率和高发病率等特点,被认为是阻碍刺参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还是使用传统化学药物和抗生素,但这些药物的滥用,...
12.[学位]
摘要: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类水产养殖动物之一。刺参细菌性疾病是困扰刺参养殖业的主要问题,病原...
13.[学位]
摘要: Telocytes(TCs)是一种新发现的间质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特点,并且在机体组织再生、修复、信号传递等多项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TCs已然成...
14.[学位]
摘要: 中国大鲵(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davidianus)是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由于大鲵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脊椎...
15.[学位]
摘要: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是一种具有重要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两栖动物。中华鳖作为我国名优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
16.[学位]
摘要: 近年来,由蛙病毒引起的两栖类、鱼类和爬行类动物疾病已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流行,由于其宿主种类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蛙病毒也是造成多种两栖动物的种群数量突然下降,...
17.[学位]
摘要: 中国大鲵是我国二级珍贵保护动物,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特种经济动物之一,大鲵是鱼类和爬行类的过渡物种,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生活环境和进化地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
18.[学位]
中国鲎注射副溶血弧菌后miRNA表达变化分析及miRNA电子挖掘
摘要: 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是一种珍稀濒危的水生节肢动物。当其受到细菌尤其是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