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病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536篇,会议文献有244篇,学位文献有298篇等,肛门病的主要作者有王建民、陆金根、石荣,肛门病的主要机构有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祛腐生新”法在预防陈旧性肛裂术后创面迟缓愈合作用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基于“祛腐生新”理论,探讨中药制剂复方黄柏液预防陈旧性肛裂术后创面迟缓愈合的疗效。方法:将8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行常规肛裂切除术...
2.[期刊]
止痛如神汤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血清β-内啡肽、白细胞介素2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P)、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3.[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通微消痔颗粒的药效学作用。方法(1)采用试管内稀释法观察通微消痔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4.[期刊]
摘要: 近年来肛瘘的微创术式成为研究热点,但切开术、挂线术等治疗手段仍是多数外科医师的选择,在此影响下,肛瘘术后康复成为重要的临床问题。故基于循证医学指南、系统评价及...
5.[期刊]
摘要: 蔓状血管瘤即脉管畸形之动静脉畸形,临床发病率低,会阴部发病者更少见,容易误诊,治疗棘手,文献鲜有报道,临床医生对此认识有限。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1例会...
6.[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青枝方坐浴用于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术后采用青枝...
7.[期刊]
摘要: 介绍杨巍运用《外科正宗》中名方治疗肛门瘙痒症的经验。杨巍根据《外科正宗》辨证理论,将肛门瘙痒症分为3型,分别采用其中的名方化裁加减治疗:风热型,治以疏风止痒、...
8.[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全国名中医陈民藩教授经验方清草饮在肛周脓肿热毒炽盛证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肛周脓肿热毒炽盛证术后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9.[期刊]
凉血地黄汤联合消痔栓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疗效观察及对创面愈合、炎症因子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凉血地黄汤联合消痔栓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出血、疼痛、肛门水肿疗效观察及对创面愈合、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
10.[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疮愈膏外敷对单纯肛周脓肿术后伤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0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70例,随...
11.[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剂联合针刺穴位治疗肛门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2月在临汾市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门诊就诊的72例肛门瘙痒患者按照随机...
12.[期刊]
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及对疼痛应激反应、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及对疼痛应激反应、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患者15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挂线法治疗,...
13.[期刊]
摘要: 《外科精要》是宋代著名旴江医家陈自明所著,该书总结痈疽的病因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病机为热毒之气熏蒸,令肉腐血化为脓。治疗上内治以消、托、补为法,善用宣热拔...
14.[期刊]
摘要: 介绍湖南省名中医刘丽芳对肛门瘙痒症的临证经验。刘丽芳首次从“玄府气液”微观辨证角度出发,阐释肛门瘙痒症的发病机制及坐浴法的治疗思路。认为该病病位核心在玄府,治...
15.[期刊]
摘要: 中药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显著,探讨其促愈机制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该文通过阐述相关炎症因子、生长因子、免疫细胞、信号通路和局部创面组织的胶原形成...
16.[期刊]
摘要: 高位肛瘘因复发率高、手术对肛门括约功能损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而成为肛肠领域治疗的难点。丁氏痔科提出“疏重于堵”的治疗原则,采用括约肌间入路行括约肌间切开术,处理...
17.[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理疗对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88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
18.[期刊]
摘要: 混合痔是各类痔病中相对严重的疾病,单纯手术治疗存在术后便秘、肿胀、预后不佳等问题,联合中医药治疗具有疗效佳、病程短等优势。文章总结了高玲主任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经...
19.[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苯扎氯铵超声透入在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96例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
20.[期刊]
摘要: 背景痔病的高发病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痔病的发生与肛垫黏膜屏障功能的失衡、黏液屏障与黏膜屏障的破坏关系密切,如何简洁高效地治...
1.[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消肿止痛膏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肛窦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本院自制的消肿止痛膏10ml,用...
2.[会议]
论肛肠整体观及证治大法——海派顾氏外科传人陆金根老师学术思想
摘要: 陆金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
3.[会议]
摘要: 泉州王氏中医痔科是一个理论体系完整、学术内涵及诊疗经验丰富的中医肛肠学术流派.泉州王氏中医痔科的学术思想、特色疗法、特色方药影响了福建乃至全国的中医肛肠学界,...
4.[会议]
摘要: 痔术后水肿,特别是环状混合痔术后水肿,是一件非常头痛的并发症,术后水肿除病人剧烈疼痛外,感觉治疗不彻底,水肿组织消退缓慢,结缔组织化后仍然残留在肛缘处,形成皮...
5.[会议]
摘要: 中国是最早提出痔病名的国家,早在《山海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等古书中都有对痔病的中医治疗记载,经过千百年的变迁中药坐浴仍然是肛门疾病治疗的常用方法,能消肿止...
6.[会议]
摘要: 肛痈、肛漏均为临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相当于西医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和"肛瘘".肛痈、肛漏初起时或发于阴,或发于阳,阴阳相互转化、动态平衡,若调护不当,或外...
7.[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从瘀毒论治痔病的病理学基础.方法:通过观察痔术后病理切片中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典型病理学表现,探讨从瘀毒论治痔病的病理学基础.结果:按照痔病局部血循环...
8.[会议]
摘要: 应用二黄救苦汤坐浴治疗痔疮、肛周脓肿168例,取得满意疗效。本组男72例,女96例;年龄16~65岁.其中患炎性外痔54例,血栓性外痔32例,嵌顿痔48例,肛...
9.[会议]
摘要: 近年来克罗恩病肛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由于本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而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积极的寻求中医药治疗为本病提...
10.[会议]
摘要: 中医学对肛肠疾病的研究历史悠久,早在《山海经》中已经提出了“痔”、“瘘”的病名并沿用至今.《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游为痔”这是现存古...
11.[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的苓陈术甘汤口服加肛泰栓入肛和单用肛泰栓入肛治疗肛门潮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肛门潮湿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苓陈术甘汤加肛泰栓入肛)...
12.[会议]
摘要: 本文以肛门瘙痒症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肛门瘙痒症的中医治疗情况,指出中药熏洗坐浴可以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祛风止痒,有效缓解患者瘙痒症状,治疗肛门瘙痒风热郁结证方用...
13.[会议]
摘要: 本文以中医肛肠学科为研究对象,指出要提高中医临床对肛肠疾病的防治水平,有必要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反映具有肛肠科特色的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建立规范的肛肠...
14.[会议]
摘要: 本文以中医肛肠学科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计算机数据库(Access数据库)技术对中医肛肠方药相关临床信息进行规范化研究,发现古代医学典籍对肛肠方药相关临床信息的...
15.[会议]
摘要: 挂线疗法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是治疗肛瘘较为成熟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治疗高位肛瘘一种必须的方法,其原理是以线代刀,慢性勒割,损伤小,引流好,已成为国内治疗高位...
16.[会议]
摘要: 本文以"魄门亦为五脏使"作为理论指导,从五脏与魄门的相互影响探讨肛门坠胀的分脏论治,希望能为肛门坠胀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一种新思路.rn 魄门为大肠之末端...
17.[会议]
摘要: 目的:预防和减轻肛肠疾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疼痛、水肿、出血、术后大便秘结、小便不畅、肛门坠胀及伤口愈合缓慢等并发症.方法:所有患者于手术第3天开始口服加减止痛...
18.[会议]
摘要: 肛肠护理是肛肠患者临床治疗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全面、技术精湛和优质护理是治愈率提高的重要保障.我院自开展肛肠病治疗以来,通过中医辨证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
19.[会议]
摘要: 目的:观察乌莓消痈膏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45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痔疮膏治疗,治疗组采用乌莓消痈...
20.[会议]
摘要: 肛肠病术后疼痛是肛肠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诱发大便困难、尿潴留、情绪紧张等一系列次发症状,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精神负担,并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近年来...
1.[学位]
摘要: 排粪失禁是一个在普通人群中被隐瞒的常见问题,不同人群中发病率为1.4%-18%,在养老院人群中发病率近50%,在脊柱创伤和脊柱裂的患者可达75%-80%。常导...
2.[学位]
摘要: 目的:观察视频辅助下肛瘘瘘管刨削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探索肛瘘微创精准外科治疗新术式。 方法:病例选自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在广西中医...
3.[学位]
摘要:
目的:观察连蒲熏洗方对肛裂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肛肠科符合纳入标准的Ⅱ期、...
4.[学位]
黄连膏外敷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疼痛的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黄连膏外敷联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术后肛缘水肿患者,按照入...
5.[学位]
摘要: 目的:针对于Ⅲ、Ⅳ度以脱垂为主要表现的痔病,从现代微创外科角度出发,通过对比观察整体疗效、复发率、安全性、术后肛门疼痛程度、康复速度等方面,探索联合使用改良T...
6.[学位]
摘要: 目的:通过对30例瘘管性肛周脓肿手术患者的研究,观察侧移皮肤/黏膜瓣保留括约肌术式的临床价值,旨在摸索出一种成功率高,无复发风险,减轻患者痛苦,保护功能且促进...
7.[学位]
摘要:
目的:观察内口切闭术治疗肛瘘时对内口封闭的临床疗效。
方法:病人总数30人,是2014年9月份-2017年3月份,在南京市中医院手术治疗肛瘘的病人,...
8.[学位]
摘要: 背景:混合痔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混合痔且内痔部分为Ⅲ、Ⅳ度患者常需行手术治疗。混合痔手术方式中,以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最为经典,但该术式在一定程度上破...
9.[学位]
摘要: 研究背景: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其中高位肛瘘的手术创伤较大、愈合时间较长、肛门功能受到影响,严重甚至导致大便失禁。如何加速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已成为肛瘘治疗的...
10.[学位]
摘要:
目的:
将炎痛消洗剂(新沂市中医院自制剂批号:苏药制剂Z04001465)用于肛瘘术后换药,收集相关数据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了解炎痛消洗剂在肛...
11.[学位]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桃红化瘀洗剂坐浴治疗气滞血瘀型嵌顿痔患者在用药前后疼痛程度、病灶水肿程度、坏死程度,评价桃红化瘀洗剂坐浴对气滞血瘀型嵌顿痔的治疗效果及探讨其治疗...
12.[学位]
摘要: 目的:探讨热毒炽盛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口服黄芪柏术汤治疗后对创面分泌物、创面疼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总疗效等方面的影响。<...
13.[学位]
黄术胶囊促进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湿热下注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口服黄术胶囊治疗后对创面分泌物、创面疼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及总疗效等方面的影响。
方法...
14.[学位]
摘要:
目的:观察新癀片口服加外敷治疗火毒蕴结型早期肛周皮下脓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名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
15.[学位]
摘要: 目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式为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主流术式,疗效确切,但术后创面大,对肛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科通过改良传统术式,采用低位切开留皮桥高位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