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5篇,会议文献有2篇,学位文献有38篇等,版画的主要作者有张晓东、万青、付佳烨,版画的主要机构有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连云港市文化馆、中国人民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美术作品中的抽象意味是艺术表现语言的重要因素,它是美术作品的精神所在,是直接与人的精神和情感相联系的视觉要素。结合铜版画艺术创作的发展和亲身实践,对视觉造型领...
2.[期刊]
摘要: 1934年3月,鲁迅以三闲书屋的名义将他以宣纸换来的苏联单幅与插图木刻,选出59幅编成《引玉集》,以供那时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参考。其中第六页刊有一张毕斯凯莱夫所...
3.[期刊]
摘要: 浮世绘版画起源于日本,是一种民族风格非常鲜明的艺术,在浮世绘版画中题材的不同所展示出来的艺术美感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美人画中体现出的艺术美感是优美娇媚的,在役者...
4.[期刊]
摘要: 随着"耳朵经济"迅速崛起,以有声书为代表的音频产品市场前景大好,发展红利仍在,为传统出版社入局有声书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现阶段,部分传统出版社已陆续开启有声书...
5.[期刊]
摘要:
6.[期刊]
摘要: 东海的少儿版画已成为东海县的地方名片。通过对东海少儿版画的调研,认为东海少儿版画有着和东海水晶一样的可开拓价值,结合实例,阐述了这一价值的实现必需通过市场来实...
7.[期刊]
摘要: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扇子道具有裙扇、棱扇、羽扇、夹扇、驴扇.扇子类型和人物类型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些扇子道具主要是装饰性而非表演性的,以标识人...
8.[期刊]
摘要: 李建华老师是云南土生土长的版画人,对版画艺术十分狂热,几十年在版画艺术道路上总是甘于清贫、执着的追求。
9.[期刊]
摘要: 中日两国的《水浒》版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且具有接续性.通过对晚明时期的中国《水浒》版画和江户时期的日本《水浒》版画的整理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在制作语境和美学思...
10.[期刊]
摘要: 在充分梳理西方版画的表达方式、材料质地、画法等方面特点的基础上,概述中国当代版画的新内涵,进而论述西方版画理念对于中国当代版画的影响.中国版画发端于印刷技术并...
11.[期刊]
摘要: 印象主义画家创造了灿烂的光与色的绘画效果。在印象派画家的笔下,一切都神奇地化成闪烁着光彩的色块。对色彩如此敏感的画家,却对黑白世界的版画同样有异乎寻常的偏爱。...
12.[期刊]
中国民众文化创造活动中的能动性——对湖北夷陵农民版画的社会学考察
摘要: 以夷陵版画为代表的民众文化创作活动在与行政权力、文化权力之间相互借重的基础上形成,创作群体在满足地方政府宣传需要的同时亦对创作目标进行重新阐释,对文化精英既倚...
13.[期刊]
摘要: 通过版画图式可以了解版画创作风格的演变和发展脉络,每一个时期的版画创作所要表现的题材内容是不同的,每一个阶段的因式所呈现出来的思想内涵也是不同的.因此,通过版...
14.[期刊]
摘要: 纸马是一种小型的木刻版画,至今仍在全国很多地区广泛使用,纸马称谓较多,且至今尚有名称争议.各地纸马风格及艺术特色各不相同,其中以江苏无锡纸马、云南大理纸马和河...
15.[期刊]
摘要: “构成”一词对于视觉艺术而言,倡导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二维构成着重于视觉元素在二维空间中,按照形式美法则组合、解构视觉元素,强调以逻辑性来创造新形...
16.[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市场发展也逐渐走向了正轨.在这个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文化素质更是得到了提升,版画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
17.[期刊]
摘要: 东海的少儿版画已成为东海县的地方名片.通过对东海少儿版画的调研,认为东海少儿版画有着和东海水晶一样的可开拓价值,结合实例,阐述了这一价值的实现必需通过市场来实...
18.[期刊]
摘要: 19世纪中期,西方传统古典主义艺术渐趋僵化之际,致力于革新的印象派画家们接受了来自东方的浮世绘艺术的影响,从题材、构图、色彩等方面与传统决裂,最终引领了现代艺...
19.[期刊]
摘要: 明清戏曲小说版刻插图中的园林图像文本作为社会空间记忆的器官和一种文化精神张力的视觉性“记忆痕迹”,既是功用性的绘画,又是画匠之作的图绘文本复制,实现了特定景观...
20.[期刊]
摘要: 伦勃朗蚀刻版画作品具有写意性的表现形式,写意在中国艺术语言里便是气韵和意象。文章从蚀刻版画艺术的写意性入手,对比蚀刻版画艺术中的写实性。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表现形...
1.[会议]
摘要: 本文从中国版画艺术创作演进的历史出发,回顾了不断发展着的印刷技术在版画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影响,进而引入艺术家关于在版画创作中应用当代数码技术的思考与实践.艺术作...
2.[会议]
摘要: 英国人雷菲力热爱大自然,学习了英国水彩画和诗歌,之后又认真地学习中国画,长期扎根于景德镇这个古老的瓷都,将英国水彩和中国水墨画与青花瓷板绘画相融合,通过对材质...
1.[学位]
摘要: 本文从自己毕业创作的创作实践出发,对饾版水印的艺术语言进行了总结和探索,并以此引发自身对版画艺术的更替发展进行思考,笔者认为,艺术语言的丰富性是版画艺术的一个...
2.[学位]
摘要: 在美术史中,母爱是画家们经常描绘母子题材的灵感来源。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都是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秀美为主题所创作的,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3.[学位]
摘要: 美柔汀(Mezzotint)自十七世纪诞生于荷兰,由于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在欧洲广为流传,留下许多佳作。十九世纪在欧洲这一技法突然失去了踪影,几乎无人能掌握这种技...
4.[学位]
摘要: 本文就日本浮世绘版画对于19世纪欧洲后印象派的影响进行研究。较为详细的交代了浮世绘版画的内涵及语言表现特征;分析了后印象派画家受到浮世绘绘画影响的社会、经济及...
5.[学位]
摘要: 19世纪末,艺术开始进入综合时期,也是艺术家寻找新方向的时期。自此,新材料、新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因版画创作中对物理、化学性质的呈现性表现,物质材料...
6.[学位]
摘要: 明代木刻版画发展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在表面上看来似乎并不紧密,不像理学思想影响之下的国画表现的那么直接,相比于国画理学所带给复制木刻版画的影响是间接的,往往是理...
7.[学位]
摘要: 模戳印花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及新疆版画的古老渊源,它的每个物质要素在其文化中都具有很深层的意义,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诠释着维吾尔族文化的一个侧...
8.[学位]
摘要: 在中国艺术的发展流变中,文入画艺术与民间艺术是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的,尤其在明中叶以后。明朝中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且出现了早期的市民阶层,在市民文化的影响下...
9.[学位]
摘要: 铜版画的表现技法非常之多,其中能够把画面层次效果制作丰富、色调变化自然和谐,而且画面所表现出来的物体能够精致与细腻的,另其它的铜版画技法无法与之抗衡的,这种铜...
10.[学位]
摘要: 20世纪日本的最伟大的版画家栋方志功和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表现主义版画家珂勒惠支,这两位巨匠的艺术之花都从本国开到了世界画坛之中,皆成为版画绘画创作及学...
11.[学位]
摘要: 本文从凯绥·珂勒惠支的艺术成因着手,分析其产生背景、艺术观念的形成以及如何被中国美术所认知。并重点以珂勒惠支作品的图式语言特征为例,通过对作品主题、绘画风格语...
12.[学位]
摘要: 版画发展至今,传统版画的四大版种仍占主导地位,但受制于刻印技法的局限,不能满足艺术家们的表达需求,加之科技发展推动,综合材料版画脱颖而出,其创新求变的特点拓展...
13.[学位]
摘要: 凯绥·珂勒惠支作品取材多样,以战争,工人题材为主,作品以黑白呈现独特的艺术语言。她是现代美术史上最早以作品反映无产阶级生活和斗争的版画家之一,也是中国版画史上...
14.[学位]
摘要:
藏书票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运用版画的制作技法,同时又独立于版画。它是一种微型艺术,拥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小巧可爱、精美细致、小画面大思想。
中国...
15.[学位]
摘要: 苏州版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到明末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苏派版刻。清代康熙中后期始,苏州套色版画开始勃兴,雍正、乾隆年间为苏州套色版画鼎盛时期,至嘉庆年...
16.[学位]
摘要: 自然是艺术家永恒的命题。生于同时代,成长于不同环境的中国版画家郑爽和苏格兰画家伊丽莎白·布莱卡德,均把描绘自然生命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一方面,郑爽矢志不渝地坚...
17.[学位]
摘要: 毛利茨·科内利斯·埃舍尔作为一名版画家,却用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创作了许多幅独特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体现出一种科学哲学的思想。例如悖论、怪圈等思想。从而揭示出艺术...
18.[学位]
摘要: 十九世纪的法国,一场轰轰烈烈的版画复兴运动如火如荼,版画艺术的地位也得以提高。因此,这一时期被美术史学家称为“版画复兴时代”。相比较早期单一形式的雕凹线铜版画...
19.[学位]
摘要: 作为“间接艺术”的木刻版画,它的表现形式与其他绘画有较大的区别,版画家需要绘画、制版、印刷等繁琐的工序来完成艺术创作。其中“刻”的过程也是画家再创造的过程,它...
20.[学位]
摘要: 西夏是公元1038年党项羌族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与宋、辽、金同处一个时代。西夏在建国以后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诸多优秀文化,包括雕版印刷。西夏雕版印刷业发展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