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乐器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79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7篇等,弹拨乐器的主要作者有庄表中、陈佳慧、长狄,弹拨乐器的主要机构有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12月17日,由北京知音堂、吴声丝桐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太古遗音”丝弦古琴演奏会在北京知音堂音乐厅举办。吴派古琴大家汪铎先生率众弟子为广大听众用丝弦古琴演奏了诸...
2.[期刊]
摘要: 天琴文化作为流行于中越边境的传统仪式文化,经过政府和民间多年的通力打造,已经成为崇左乃至广西的标识文化之一。天琴作为天琴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乡村振兴战略驱动...
3.[期刊]
摘要: 当前,我国的艺术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养,不仅如此,优秀的历史文化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发扬中保留了下来。中阮艺术...
4.[期刊]
摘要: 十年前,初闻琵琶声,得益于一次简简单单的行走。假期里,随意漫步在家乡的街面上,嘈嘈杂杂的人流显示着这个小县城的生机勃勃,叫嚷声、欢笑声、鸣笛声……各种各样的声...
5.[期刊]
摘要: 谈及苏州的琴家,不得不提叶名珮。她少年时代生活在上海开始学琴,先后师从杨子镛、张子谦、李明德、徐元白,也是张大千的女学生,退休后定居苏州,1986年与吴兆基、...
6.[期刊]
摘要: 古琴曲里,有一首《忆江南》。路青石巷,一世情长,一曲清音,一生浮萍,葳蕤时光的归于安宁,云起时伴着月光皎洁明净,把雪月风花绘成一卷月明风清。古琴与江南,怎么想...
7.[期刊]
摘要: 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孤芳自赏也好,知音难觅也把罢,古琴,自古至今都蒙着一层孤独的色彩。我们的前人很早就意识到,在天地宇宙面前人的无力感和挫折感。...
8.[期刊]
摘要: 如今,在生活节奏快速、暄嚣繁重的现代都市中,越来越多的人都想体会到宁静与和平。弹奏古琴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和个性、发掘自己内心最为原始的东西,还能舒展心灵、...
9.[期刊]
摘要: 从隐居抚琴到园林雅集,到今虞琴社到吴门琴社,且不说江南古琴的悠悠历史,且从近现代的传承来讲,这座古城里就留存了太多故事。而在袅袅琴音中,把一个个传奇串联起来的...
10.[期刊]
摘要: 古琴的制作叫“斫琴”。大抵是其中太需要大量专业技术的精工细作了,选择木材听音选段是学问,每一层上漆是学问,各个部件装在哪里,也根据木材本身的传音质地而论。任何...
11.[期刊]
摘要: 当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之时,全国许多文学刊物纷纷转向,选择各自的生存方式。《黔北文苑》怎么办?这个问题摆放在杂志社每一位工作人员的面前。是趋时媚俗,挤进喧嚣的地摊...
12.[期刊]
摘要: 唐克豪,浙江德清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移居贵卅遵义,从事编辑工作十几年,退休前担任遵义市文学艺术创作室主任、遵义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他因热爱民乐演奏而业余传授琴...
13.[期刊]
摘要: 100年前的怡园会琴是一个奇迹。100年后中国古琴界天南海的琴家,师承几乎都与当年的怡园琴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百年风雨,琴脉在兹,中国的古琴琴脉留在了怡园。
14.[期刊]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国传统民乐传播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民乐的传播积极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采取积极的策略和方式予以...
15.[期刊]
摘要: 【设计意图】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单元的主题分别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因此以"志"、"...
16.[期刊]
摘要: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它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文化气质。对古琴艺术的学习不仅能促进中华传统音乐文...
17.[期刊]
摘要: 灰胎工艺是古琴制作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文章根据古代文献并结合自身制琴实践,按入灰材料、黏接材料、裱褙材料、漆灰调配、灰胎裱褙五个部分对古琴灰胎制作技艺进行较...
18.[期刊]
摘要: 我很少看电影。因自小就崇拜孔子,又喜欢扮演“孔子”的演员周润发,也喜欢扮演“南子”的演员周迅,于是电影《孔子》一上映,就去看了。
19.[期刊]
摘要: 柳琴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柳琴琴弦的张力是民族乐器中最大的,因而在柳琴演奏过程中,大量的扫弦、快速弹奏、拉弦等技巧会导致断弦、跑弦、滑轴的演奏问题层出不...
20.[期刊]
摘要: 据笔者调查总结,现存古籍大多讨论的是古琴的演奏技艺,对古琴的制作和工艺传承方面研究不足。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古代匠人身份低微,且大多为家族、师徒传承制,因此难以形...
1.[会议]
摘要: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彝族先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极具民族特点的精神文化财富.月琴是云南彝族普遍使用的一种乐器,...
1.[学位]
基于表演形式的乐器创新设计与研究──琵琶造型与主动关注的思考
摘要:
在音乐和舞台表现中的感官要求和接受能力,对于每个人都大有不同,需要在人与人之间对音乐的不同要求和理解中,整合出近似的、想通的视听要求和理解方式。
...
2.[学位]
摘要: 东亚筝族乐器主要包括了古筝、伽倻琴(Kayag?m)、日本筝(Koto)、蒙古筝(Yatga)等乐器,这一族群概念还未见于前人的论述,此概念的提出是古筝研究的...
3.[学位]
摘要: 本文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筝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衍变与变革及秦筝制作进行了阐述。主要谈及了筝的形制、弦制及其制作工艺。具体如下: 一、早期的筝筝,是华夏民族创...
4.[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对琴、瑟早期形态的结构剖析,探讨古琴发展演变的历程,并通过对唐代斫琴大师传世作品的分析,来研究大师们的斫琴理念,目的是通过刨根溯源的研究,来探究古琴的...
5.[学位]
摘要: 植物纹样作为手工业时代的产物,在漫长的历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和创造精神,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它都是设计师共同享有的艺术资源。古筝作为民族乐器的典型代表...
6.[学位]
摘要: 目前,中国琵琶制作行业在音板用木材的选择上主要依赖于乐器技师的“观”、“掂”,“听”等方式进行主观的评判。其中,“观”是指制作技师通过肉眼观察待选板材的纹理顺...
7.[学位]
摘要: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本世纪初人们才称作“古琴”。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中国文人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并在中国文人“艺术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