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琴的制作与传承
【6h】

古琴的制作与传承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古琴的研究现状

2. 古琴的概念

2.1 “瑟”字解读

2.2 “琴”字解读

2.3 琴瑟的造字研究

3. 琴体结构的演化

3.1 琴的起源

3.2 战国早期的琴、瑟结构

3.2.1 曾侯乙墓十弦琴

3.2.2 曾侯乙墓的瑟

3.2.3 曾侯乙十弦琴与唐代成熟的琴体比较

3.3 战国中期考古实物——荆门郭店七弦琴

3.4 战国晚期考古实物——长沙五里牌九弦琴

3.5 汉代的考古实物

3.5.1 西汉马王堆汉墓七弦琴

3.5.2 西汉马王堆汉墓的瑟

3.6 一些被忽略的考古实物

3.7 古琴革新的活跃时期

4. 古琴的型制及美学特征

4.1 古琴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4.2 历代古琴的外观设计

4.3 唐代成熟期的古琴构造分析

4.3.1 九霄环佩的形态及构造

4.3.2 大圣遗音

4.3.3 飞泉

4.4 三琴形态与构造的比较

5. 古琴制作的研究

5.1 关于声学

5.2 关于木材的知识

5.3 历代文献对古琴音色的描述

5.4 古琴制作研究的几个核心课题

5.4.1 琴体的发音机制研究

5.4.2 内腔大小与琴体的比例研究

5.4.3 面板主振区域的面积与重心位置的研究

5.4.4 底面板材料的纹理构造与琴体按音的均衡性研究

5.4.5 琴体时效性与音色的相互关系研究

5.4.6 髹漆工艺与琴体共振的关系研究

5.4.7 琴体外观形态的时代性研究

5.4.8 古琴声学表现的评价系统研究

6. 结语

图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琴、瑟早期形态的结构剖析,探讨古琴发展演变的历程,并通过对唐代斫琴大师传世作品的分析,来研究大师们的斫琴理念,目的是通过刨根溯源的研究,来探究古琴的制作原理。斫琴的过程是一个高度系统化、艺术化的创作过程,需要斫琴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工艺水平,结合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双重能力,融会贯通“材美工巧”的设计思想,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来进行斫琴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完美的好琴。本文旨在探讨古琴制作的科学性、系统性与艺术性,希望能够对当下的斫琴爱好者和生产者有所启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