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24篇,会议文献有12篇,学位文献有5篇等,榨油的主要作者有林国祥、郑晓、王少梅,榨油的主要机构有武汉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以菜籽、花生、亚麻籽、葵花籽、芝麻5种油料为原料,经焙炒处理后采用螺旋压榨法制油(热榨),与未处理组(冷榨)作对比,研究螺旋压榨制油法对5种植物油感官指标(色...
2.[期刊]
摘要: 为改善紫苏籽油的品质,对紫苏籽在不同条件下焙炒(温度140~180℃,时间10~30 min)预处理后提取紫苏籽油,测定不同焙炒条件下紫苏籽油理化性质(色泽、...
3.[期刊]
摘要: 本文以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三种油菜籽为原料,探究了油菜籽经过膨爆预处理后菜籽油的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膨爆预处理后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
4.[期刊]
摘要: 火麻油中的酚类化合物不仅可以提高油的抗氧化活性,还具有抗癌、抗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热榨、冷榨、水酶、浸出4种提油方式中,水酶法得油兼具高总酚质量分数和...
5.[期刊]
摘要: 为研究不同制油方法对青海亚麻籽油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对青海亚麻籽分别进行焙炒、烘烤、高压高温湿热、脱胶、真空冷冻干燥前处理,再分别采用螺旋压榨法和液态静压法制...
6.[期刊]
摘要: 为提高水酶法提菜籽油的得率,对油菜籽进行挤压预处理,以提油率为考察指标,研究套筒温度、喂料量、螺杆转速、物料加水量对提油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
7.[期刊]
摘要: 对浓香花生油生产技术实践进行了介绍,包括炒籽压榨制油、蒸炒压榨制油工艺及低温水化脱胶、低温无水脱胶工艺,并对浓香花生油调香、黄曲霉毒素的脱除、劣质花生及花生油...
8.[期刊]
摘要: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由紫苏籽制取的紫苏油是目前发现的α-亚麻酸含量最高植物油之一,在食品...
9.[期刊]
摘要: 石榴籽油富含多不饱和共轭脂肪酸,具有极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对石榴籽油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提取方法对石榴籽油提取...
10.[期刊]
摘要: 为生产高端山茶油产品提供数据参考,提升国内山茶油行业加工水平,本实验研究了山茶油冷榨法和热榨法两种制油方式的特点,并对所获得山茶油进行物理指标、营养元素含量和...
11.[期刊]
摘要: 将纤维素酶、果胶酶应用于橄榄油提取工艺,旨在生产具有较高总酚含量及较强抗氧化活性的高质量初榨橄榄油.随着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添加量的提高,橄榄油的过氧化值及K23...
12.[期刊]
摘要: 以双低油菜籽为实验材料,研究微波和烘烤预处理对冷榨双低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等品质,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组冷...
13.[期刊]
摘要: 利用湿热和碱性条件对真菌毒素的破坏作用,以不同质量分数淡碱(NaOH)溶液调节玉米胚达到适宜蒸胚水分质量分数(14%),用115℃过热蒸汽蒸胚30 min,对...
14.[期刊]
摘要: 以双低油菜籽为实验材料,研究微波和烘烤预处理对冷榨双低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生育酚和总酚等脂质伴随物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预处理组冷榨菜籽油中均检测到5种植物...
15.[期刊]
摘要: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具有丰富的大豆资源.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近些年,人们对大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对大豆类制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利...
16.[期刊]
摘要: 以文冠果种仁为原料,采用不同条件进行微波预处理,然后加入文冠果种壳进行压榨制油,探讨微波预处理对文冠果出油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
17.[期刊]
摘要: 为了促进接骨木籽的利用,采用压榨法制取接骨木籽油。以提油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接骨木籽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接骨木籽油的活性成分进行...
18.[期刊]
摘要: 为了降低全自动卧式液压压榨机制备核桃油的生产成本,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原料颗粒度、原料水分和入榨温度对核桃饼残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核桃饼残油率为指标,运用...
19.[期刊]
摘要: 在浓香型油脂的生产中油料烘烤温度是影响产品风味的重要因素,为了对浓香油莎豆油的产品开发和工艺条件优化提供支持,采用不同温度对油莎豆进行烘烤并压榨制取浓香油莎豆...
20.[期刊]
摘要: 为研究不同油茶籽加工处理方式对制取油脂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压榨阶段和处理方式制取的油茶籽油品质的差异性,采用液压中试设备对烘制和炒制的油茶籽,以及粉碎蒸制处理...
1.[会议]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超声波在食用油提取中的研究进展,影响提油率的主要因素有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时间和温度。不同物料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不同,但是原因还不清楚,而且超声波...
2.[会议]
摘要: 研究压榨花生油不同生产条件对花生油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小路阶段烘炒和大路阶段蒸炒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的实验对照,分析其过氧化值的变化,确定最优的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
3.[会议]
摘要: 分别以带皮和脱皮白芝麻为原料,采用液压榨油机进行冷榨,对所得芝麻油和芝麻饼进行品质分析,并与热榨芝麻油、芝麻饼以及芝麻油国家标准进行对比。rn 结果表明...
4.[会议]
摘要: 采用螺旋热榨、螺旋冷榨与液压压榨等方式制备了澳洲坚果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以核桃油为对照,对其色差值、质量指...
5.[会议]
摘要: 介绍了在某油料所菜籽冷榨出油的生产基础上,给出基于PLC的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机构,利用先进的国产软件"亚控组态王"开发了菜籽冷榨监控系统.该系统现场运行稳定,...
6.[会议]
摘要: 本文基于双曲线型应力-应变模型建立了植物油料实际压缩比理论计算模型,模拟计算出的菜籽、菜籽仁、花生、大豆、芝麻和亚麻籽的实际压缩比与实测值吻合,菜籽仁的实际压...
7.[会议]
摘要: 采用异丙醇和环己烷作混合溶剂对冷榨脱皮菜籽饼进行浸提。改变浸出料液比、异丙醇和环己烷的体积比、浸出时间和次数,在620℃条件下进行浸出,对浸出粕中的残油率、浸...
8.[会议]
摘要: 本文对油茶籽脱壳冷榨生产纯天然油的技术从工艺流程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两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建成国内首条生产线,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并提出了原料是生产出...
9.[会议]
摘要: 建立了一种利用强化体改善脱皮油料压榨力学性能进而优化出油效率的压榨制油工艺.在该工艺中,以预制竹片为强化体与脱皮菜籽仁混合压榨制油,所得压榨饼可分离为纯饼和回...
10.[会议]
摘要: 基于双曲线型应力应变模型建立出油料实际压缩比理论计算模型,理论模型模拟计算出的菜籽、菜籽仁、花生、大豆、芝麻和亚麻籽的实际压缩比与实测的实际压缩比吻合.根据实...
11.[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冷榨杏仁油及杏仁蛋白粉的生产工艺及工艺特点,并为我国杏仁深加工以及综合利用提供了方向。
12.[会议]
摘要: 冷榨制油是指油料在入榨前不经蒸炒等高温处理,入榨温度为常温或略高于常温的榨油方法.通过生产实验,研究菜籽冷榨技术,介绍菜籽冷榨制油的几种工艺,主要设备,操作方...
1.[学位]
摘要: 本文针对新疆杏仁深加工水平低、产品品种少、附加值不高等问题,重点研究了甜杏仁油的开发和综合利用。通过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对甜杏仁油的得率进行研究,得到...
2.[学位]
摘要: 本课题采用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98115743.2)的膨化浸油预处理工艺,即:大豆物料只经过清理、粉碎、膨化、浸出等工序,在此工艺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五水平部...
3.[学位]
摘要: 挤压膨化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自60年代中期用于油脂制取工业以来,在浸出设备的生产能力、油脂浸出速度、能耗、溶剂料胚比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溶剂浸出法。在国外,对于...
4.[学位]
摘要: 挤压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植物油脂加工工业,现在国外已把挤压膨化机作为油脂浸出厂中的标准设备。与传统的制油工艺相比,它具有提...
5.[学位]
摘要: 作为一种优良的食用油脂,大豆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大豆油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所必须的能量和必须脂肪酸,并且大豆油也能够提高食物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