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143篇,会议文献有11篇,学位文献有130篇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要作者有严书翰、何花、姜万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主要机构有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赤峰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中国道路作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较之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特性:对资本采取双重维度驾驭之法体现出其独特性;在目标...
2.[期刊]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基本内涵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内容。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需要科学理解和准确...
3.[期刊]
摘要: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步形...
4.[期刊]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论断。分别从历史、理论、现实、实践和价值五个方面探寻这一新...
5.[期刊]
摘要: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现代政治的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现代政治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现代政治,人民民主根源于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历史...
6.[期刊]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 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情牵挂内蒙古各族人民,高度重视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内蒙古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探索新路子的关键节...
7.[期刊]
摘要: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它是党史上首个关于历史问题的政治决议.《决议》在检视问题、澄清是非、深入分析错...
8.[期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的三大逻辑——"第二个历史决议"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
摘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即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40周年.一个百年大党,从弱...
9.[期刊]
摘要: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
10.[期刊]
摘要: 建国初期是新中国现代化的启动阶段.此时,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新中国的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政治保障方面,建立强大国家政权,保证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在...
11.[期刊]
摘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经过坚持不懈的接力探索,中国特...
12.[期刊]
民族认同与启蒙精神的耦合——"建国三部曲"系列电影中的历史叙事
摘要: 作为新世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扛鼎之作,《建国大业》(2009)、《建党伟业》(2011)、《建军大业》(2017)从党政军三个维度全景式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新...
13.[期刊]
摘要: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和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要保持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也要遵循人类社会...
14.[期刊]
摘要: 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开放精神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中国传...
15.[期刊]
在"闯、创、干"中奋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兼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涵、条件、要求
摘要: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涵、条件、要求同过去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进入新发展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面对即将...
16.[期刊]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多维内涵——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需要的三次表述看
摘要: 一部新中国发展史就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不断被满足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表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论断中均突出了"人的需要":"经济文化迅...
17.[期刊]
摘要: 反思历史,是为了理解现实、昭示未来。以苏为鉴,是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弊端的反应,但这只是其直接动因,根本动因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时空转换。毛泽东虽然提出了...
18.[期刊]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又是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走向未来的内在要求。正是...
19.[期刊]
摘要: 每当世界时局发生重大转折之际,中国共产党总能客观冷静地研判时局变化,科学把握时局变化特点、规律和趋势,从而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策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持续不断...
1.[会议]
摘要: 文章主要论述了吉林地方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毛泽东理论指导的失误、照搬苏联模式的结果、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盲目政治热情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2.[会议]
摘要: 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指导,从学理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价值特征、价值生成与价值实现等重要的价值属性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这对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
3.[会议]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集全党之智慧,凝聚各方共识,反映全国人民心声,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站在改革开放...
4.[会议]
摘要: 现行"毛泽东思想"概念的界定具有历史局限性,有必要在坚持《决议》界定"毛泽东思想"概念的基本精神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加以完善.用"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
5.[会议]
摘要: 技术专家治国论滥觞欧陆而兴于北美,经由上世纪30年代美国技术专家治国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影响深刻.尽管温和的技术专家治国论已为世界各国政治在不同程度上所...
6.[会议]
摘要: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本文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7.[会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估计与中国工作重点的转移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和中国工作重点转移有关论述的考察,探讨中国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历史背景;并认为,这一考察对当今中国把握战略机...
8.[会议]
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远意义
摘要: 文章重点介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为党工作的指导思想,系统地解决了...
9.[会议]
摘要: 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主线的中国社会改革是继前30年经济改革之后,由执政党所发起的最大规模改革,具有显著的全局性、渐进性和复杂性。随着社会治理创新探索日益丰富、改革...
10.[会议]
重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禀赋保障——科学发展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点
摘要: 在经济社会的全局发展中,在国民经济运行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实践中,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化"经济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相互关系"认识,重视自然资源生...
11.[会议]
摘要: 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既包括系统的民族殖民地学说,又包括被压迫民族和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应当遵循的总策略.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民族殖民地学说,并将这一总策...
1.[学位]
摘要: 在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尤其是在法治建设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论文...
2.[学位]
摘要: 建国后十七年中共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着力解决的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如何建设的问题,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着力解决的是经济...
3.[学位]
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考——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考察时限
摘要: 1954年,由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出版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苏联重要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是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重要教材和范本,...
4.[学位]
摘要: 自20世纪初,早期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先进分子诉求“吃饭要紧”的生存权,到21世纪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所透露出的民生价值持...
5.[学位]
摘要: 创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6.[学位]
摘要: 贫困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绕不开的现实存在。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已走过68年峥嵘岁月,这段岁月即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史,也是党反贫困的斗争史。历史总是深受政...
7.[学位]
摘要: 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借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使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得到长足发展。党的七大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逐步演变,并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取代,这一方面与毛泽东认识...
8.[学位]
摘要: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各个层面,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社会构成的不...
9.[学位]
摘要: 在当今各种文化价值观交错纵横的时代,在国内价值理念纷繁复杂,国外思想价值对我国价值理念产生冲击的情况下,通过借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优良品质以...
10.[学位]
摘要: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追求和向往的一种终极理想从其诞生开始就伴随着各种各样思潮的兴起,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其中之一,它主要论证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有市场的社会...
11.[学位]
摘要: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总结出一系列有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组织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为了推动苏维...
12.[学位]
摘要: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根据苏俄特有的国情,适时提出和实施了“战略退却”的策略。这些“战略退却”...
13.[学位]
摘要: 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发展观作为内涵不同的两种发展观,虽然在起源、特征、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二者又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科学发展观在根本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
14.[学位]
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是执政党在新时期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实践性问题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目标,这有利于切实解决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的和谐社会发展...
15.[学位]
摘要: 苏东坍塌与中国崛起,成败关键在于能否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正确道路。作为现阶段中国最大实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找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方...
16.[学位]
摘要: 伴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强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日益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梦的提出向世界表明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所具有的家国情怀和世界情谊,让世界更加真实...
17.[学位]
摘要: 大数据是一个具有十分丰富内涵的概念。从本质上看,它不仅指超大规模的巨量数据,还包括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是数据对象、数据处理技术与数据应用的有机统一。大数据不仅改...
18.[学位]
摘要: 当代中国飞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际等方面频频面临着复杂的形式和艰难的挑战,社会道德水平滑坡,人们生活浮躁、精神焦虑、信仰缺失。党的十八大首次凝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