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形式和方法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73篇,会议文献有26篇,学位文献有78篇等,思维形式和方法的主要作者有倪荫林、周光明、龚启荣,思维形式和方法的主要机构有西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英国加的夫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专家最近证明,几组自动机器仅仅通过相互之间识别、模仿和学习偏见就能表现出偏见这种行...
2.[期刊]
摘要: 德国哲学家克里斯蒂安·托马西乌斯把偏见分为两类,一类是迷信权威而产生的偏见,另一类是过早下结论造成的偏见。因迷信权威而产生的偏见,在托马西乌斯看来是最顽固的偏...
3.[期刊]
摘要: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这是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情况下,农村(社区)基层干部在素质能力方面面临着较高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正确...
4.[期刊]
摘要: 汉语中的"不可得兼"型联结词是一个在表达命题之间逻辑关系上能力完备的逻辑联结词,和析舍的表达能力等价.使用括号表示法,"不可得兼"型联结词只需使用一对括号作为...
5.[期刊]
摘要: 逻辑常项是逻辑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在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中被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阅读障碍,构成了考生的答题难点。我们通过对逻辑常项内涵的揭示,对论述...
6.[期刊]
摘要: 几乎所有国内的论著对孟子的逻辑水平评价都很高,但一些西方学者对孟子的推理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本文对孟子类比的研究表明,他的论证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不能一概而论。...
7.[期刊]
摘要: 几乎所有国内的论著对孟子的逻辑水平评价都很高,但一些西方学者对孟子的推理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本文对孟子类比的研究表明,他的论证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不能一概而论。...
8.[期刊]
摘要: 对众多复杂事物进行划分是人类认识事物最基本的方法,因为数量增多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呈现反向变化关系,借助于划分可以有效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若将大量研究...
9.[期刊]
摘要: 《易经》的神秘之处,源自于它的"设卦观象".通过《易经》的学习,领会《易经》的思维方式,就是为了培养和训练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洞察力,读懂天人之间的语言,然后砥砺...
10.[期刊]
摘要:
11.[期刊]
可被消费的艺术,没有傲慢与偏见 Forestbooks,金鸡湖畔的一抹清新
摘要: “我会说西西弗没有观点,我并不是要去否定它,我只说西西弗是一个很成功的图书公司,很成功的书店。但是如果我去每个城市的书店都一样,那就没有收获,没有惊喜感。”储...
12.[期刊]
摘要: 逻辑学是研究论证结构与规则之学。帛书《黄帝四经》逻辑为"正名—用名"论证类型,"正名"是确立名之所指,反映着道家的名实观;"用名"体现于"君人南面之术"里,为...
13.[期刊]
摘要: 美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6月发布的《均势报告》显示,仅38%的美国民众对中国持正面评价,全部被统计的39个国家对中国持正面评价的中位数为55%,这一统计数据直...
14.[期刊]
摘要: 为什么热播剧《何以笙箫默》这个剧名看起来很有美感,很有意境?知乎(网站)上有网友回答追“这就是生僻词带来的一种疏离又古朴的美感。不信?你换成大白话‘为啥唢呐哑...
15.[期刊]
摘要: 《易经》的神秘之处,源自于它的“设卦观象”。通过《易经》的学习,领会《易经》的思维方式,就是为了培养和训练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洞察力,读懂天人之间的语言,然后砥砺...
16.[期刊]
摘要: 三段论在自然语言信息处理和知识推理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它们在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逻辑中也一直扮演着重要作用。我们用广义量词many对传统三段论推理进行了扩展,利...
17.[期刊]
摘要: 《学术研究》2016年第3期刊发了《概念发生与〈道德经〉‘道’的解读》一文.文中论述:老子的《道德经》关于“道”的集中论述章节有11章,分为四个逻辑层面.该文...
18.[期刊]
摘要: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分别是从一般推到特殊和从特殊推到一般的基本逻辑推理形式,本质上是对集合性质与集合中元素性质之间关系的思考.根据集合性质与集合中元素性质之间的...
19.[期刊]
摘要: 先验逻辑与现代逻辑暗含着“概念/对象”这一共同结构.该逻辑结构在先验逻辑中体现为“知性/直观”,在现代逻辑中体现为“函数/自变量”.康德诉诸“先验统觉”作为知...
20.[期刊]
摘要: 维持社会系统相对稳定的近平衡态是通过有效管理而达到的.当且仅当对社会系统进行自觉的管理时,语言才不只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还是社会管理的对象.社会管理中的语言管理...
1.[会议]
从对一个经典逻辑命题的质疑谈起——兼谈语词、涵义与指称之间的关系
摘要: 长期以来“内涵和外延是概念(或词项)的两个重要特征”这一经典逻辑命题一直贯穿于逻辑体系概念论的始终.这一命题实际上并没有把概念和语词真正区别开来。说概念有内涵...
2.[会议]
摘要: 随着认知科学和计算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理解的逻辑研究变得日益重要。隐喻逻辑本质上是一种内涵逻辑,隐喻推理是一个有待确证的或然性推理。rn 汉语隐喻理解的逻...
3.[会议]
摘要: 与归纳逻辑类似,演绎逻辑也面临着合理性问题。演绎逻辑的辩护问题是逻辑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人们不能用归纳逻辑为演绎做辩护,用演绎逻辑为演绎做辩护也将导致失败。rn...
4.[会议]
摘要: 本文阐述亚里士多德关于直言命题和模态命题的理论,并从现代逻辑的观点进行分析,从而为理解亚里士多德的直言三段论、模态命题逻辑和模态三段论奠定基础。
5.[会议]
摘要: 属加种差定义有其局限性,在此前提下可以创造出超越属加种差定义的上加下差定义,从而使概念定义的科学性和范围大大增强和扩展.形式逻辑是遵循同一律的抽象逻辑,是运用...
6.[会议]
摘要: 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在认知科学背景下,对学习的理解和以往完全不同.学习作为一种认知过程,与语言、心理、逻辑密切相关.推理涉及逻辑的因素,也涉及心理学因素...
7.[会议]
摘要: 组合范畴语法CCG(Combinatory Categorial Grammar)和类型逻辑语法TLG(Type Logical Grammar)都是范畴语法...
8.[会议]
摘要: 个人在指导自己的生活时,会对过去发生的事件有一定的认知,对将来可能的事态有一定的设想.然而在一些有影响的事件发生后,个人对过去与将来的认识可能发生变化.现将这...
9.[会议]
摘要: 在经典判定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一阶逻辑片段的可判定性问题被当代学者广泛地讨论,并且其在计算机科学、逻辑学和哲学方面的价值也正在被日益发掘.其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研...
10.[会议]
摘要: 解决“实质蕴涵怪论”问题,须首先在逻辑语义学视域之中厘清蕴涵关系的层级,进而再从语用学上考察各类条件句“是否”或“如何”表达不同层面的蕴涵关系.运用集合论工更...
11.[会议]
摘要: 亚里士多德逻辑究竟是什么逻辑,这个问题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目前的几种主要看法都是基于数理逻辑的理论得到的,虽然略有不同,但都认为亚里士多德逻辑是一阶逻辑的子...
12.[会议]
摘要: 论辩体现了人们处理冲突的信息、观点、意见等时的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从逻辑角度可被称为非单调推理能力.如何为这种能力建立可计算的模型是当代人工智能领域中...
13.[会议]
摘要: 满足强制外延的抽象论辩系统修正是指对抽象论辩框架进行修正,以使得某一论证集合成为其在某一语义下的外延.本文借助外延的结构特征以及外延与抽象论辩框架的论证集合、...
14.[会议]
摘要: 本文在[1]的基础上,讨论具体的三类概念,类概念、个体概念和性质概念.不在最一般的语义框架讨论它们的结构,而是在满足标准规则的前提下进行讨论.在概念结构的基础...
15.[会议]
摘要: 亚当斯和史东内克从传统的有效性观点之外,对指示条件句的推论提出了合理性这样的概念,并对这样的概念提出了两个不同的准则.本文从可断规性的概念分别来对两者提出准则...
16.[会议]
摘要: 达米特区分了演绎辩护问题的三个层次:一个演绎论证的句法有效性的辩护、一个演绎逻辑系统的正确性的辩护以及演绎推论是如何可能的辩护。第一层次的演绎辩护不存在问题。...
17.[会议]
“中国逻辑”名称困难的辨析——“唯一的逻辑”引发的困惑与质疑
摘要: 上世纪三十年代,金岳霖先生以欧洲传统演绎逻辑既是唯一和普遍的逻辑学观念,对中国逻辑的研究提出了“中国逻辑”的名称能否成立的问题。否认逻辑与文化的联系,坚持逻辑...
18.[会议]
摘要: 一类人思维敏捷,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思维方式多是跳跃而灵活,潜意识与显意识的突然接通,能把握住这转瞬即逝的灵感。另一类人考虑问题严谨、精确,守分安常,有条不...
19.[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在于介绍认知科学中有关条件推理实验研究的概况。rn 条件句在人类语言的理解和推理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又被喻为“逻辑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20.[会议]
摘要: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没有反变关系,因为如果承认种概念的内涵比属概念的内涵多,那么其内涵就必须是:这个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加上它上位概念的特有属性,如此类推,将...
1.[学位]
摘要: 可辩驳推理(defeasible reasoning)是一种非单调性(non-monotonic)的推理,即结论可以被新的额外信息所推翻(Politzer,2...
2.[学位]
摘要: 弗雷格在逻辑上和哲学上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他在对自然语言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之后,发现了自然语言存在的缺陷。这种缺陷的存在无疑会给语句的分析带来一...
3.[学位]
摘要: 物体的运动包括运动速度大小与运动方向两个基本属性,对物体运动速度与方向的准确判断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技能之一,无论是交通安全领域的车辆碰撞监测与预判,还是运动训练...
4.[学位]
摘要: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实践推理问题。但究竟什么是实践推理?至今依旧存在诸多争议。要想解决此问题,就需要阐明推理这个概念以及实践推理与理论推理的区分标...
5.[学位]
摘要: 人们在推理过程中,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对当前推理内容的理解,进而影响推理的全过程,使其反应和结论产生偏差的一种现象叫做信念偏差效应。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国内外...
6.[学位]
摘要: 因果认知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核心和基础,儿童因果认知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外关于儿童因果认知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采用实验法来...
7.[学位]
摘要: 存在预设是传统逻辑学家在评价直言命题推理时通常都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所谓存在预设即是指假定直言命题的主项或谓项所表达的类是一个非空集合,或者说,主项或谓项所指...
8.[学位]
摘要: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一卷“纯粹逻辑学导引”中确立了要构建一门纯粹逻辑学的科学学科,而同时这本书也作为胡塞尔现象学的开始。胡塞尔的现象学开始于对逻辑学的分析,...
9.[学位]
摘要: 长期以来,学界或者把“义”视为某家某派思想的一部分,或者视为一个没有独立意义的铺垫词,“义”作为一个综合性范畴的事实几乎没有得到关注。然而,当我们系统回归文献...
10.[学位]
摘要: 命题是哲学的重要概念,也是逻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自从亚里士多德提出命题概念以来,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就不断地从不同角度对命题进行研究。作为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逻...
11.[学位]
摘要: 图尔敏的论证逻辑理论是在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以及赖尔思想的影响下,通过对形式逻辑局限性的思考以及对法律论证模式的借鉴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图尔敏的论证模式...
12.[学位]
摘要: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言学家丹尼斯(1973)提出后,成为众多研究者的研习热点。主述位结构作为一种文本的分析方法,能够具化语料中不同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分布...
13.[学位]
摘要: 杜威关于科学探究模式的分析可简化为“数据-假设-结论”的过程,从数据到假设中使用的推理模式包括各种归纳推理和溯因推理,从假设到结论的检验过程使用的推理模式是演...
14.[学位]
摘要: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布兰顿的推理论,推理论是布兰顿理论体系的核心。因此,基于推理论重审布兰顿的主体哲学思想,并提炼出内嵌于布兰顿哲学思想中的推理论,这种研究既为深...
15.[学位]
摘要: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
16.[学位]
摘要: 概念的相关讨论是逻辑学学科的基础问题。国内外对概念的研究并不统一。国内较为流行的概念讨论一般都存在于传统的形式逻辑中,注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分,认为二者之间存...
17.[学位]
摘要: 归纳逻辑是人类认识规律、追求真理的方法和工具。古典归纳逻辑将归纳看作是发现规律和证明命题的方法,而现代归纳逻辑则希望能够定量分析前提和结论的或然性关系。随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