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45篇,会议文献有2篇,学位文献有30篇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作者有王金福、余栋华、吴玉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机构有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共宁德市委党校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威胁到全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球携手抗疫成为危急时刻的关键选择。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
2.[期刊]
摘要: 在抗击疫情重大决策部署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综合运用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群众路线等方法科学研判疫情形势、精心谋划防控措施、深刻...
3.[期刊]
发现性、绝对存在与意识批判——再论现象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内在关联
摘要: 现象学与马克思哲学都具有发现性的特性.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体的发生建构,揭示了作为元素形式的生产资料如何在资本主义大生产中建构出新的存在,从根本上扬弃了德国古典哲...
4.[期刊]
摘要: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认识论问题的探求和回答构成了近代欧洲哲学的主旋律,而这一主旋律清晰地凸显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分歧和论争.二者之所以产生分歧和论争,根源于...
5.[期刊]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飞跃——关于《伯尔尼笔记》人本主义解读范式的批判
摘要: 西方列宁学立足于人本主义化的黑格尔主义立场认为:列宁在1914年《伯尔尼笔记》中对于庸俗唯物主义的“否定性”评注和关于辩证法的强调,意味着列宁从1908年的唯...
6.[期刊]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飞跃——关于《伯尔尼笔记》人本主义解读范式的批判
摘要: 西方列宁学立足于人本主义化的黑格尔主义立场认为:列宁在1914年《伯尔尼笔记》中对于庸俗唯物主义的“否定性”评注和关于辩证法的强调,意味着列宁从1908年的唯...
7.[期刊]
新解费尔巴哈——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三个功绩"为视角
摘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对此有两种理解。其一,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和当时德国整个哲学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对黑格尔哲...
8.[期刊]
摘要: 马里奥·邦格以数学上的测度论和物理学中马赫的思维经济论为切入点,指出了20世纪理论科学被唯心论和相对主义逐渐侵占的过程。邦格坚持严格的唯物主义立场,对这些诉诸...
9.[期刊]
摘要: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用心学理论对基层社会的治理体现了他的行政思想,其行政管理活动反映了一种历时性的行政哲学.王阳明的心学视阈为探讨行政哲学提供了一种尝试...
10.[期刊]
摘要: 近代自然观发展经历了三个历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形而上学自然观在牛顿那里形成,但遭到康德等人的质疑和反对。随着自然科学不断的发展,恩格斯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1.[期刊]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提出和形成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满了哲学智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总书记的这种哲...
12.[期刊]
摘要: 从古希腊罗马开始,人们围绕着德性与幸福的关系便展开争论,并形成了两条思想路线.一条始于亚里士多德,斯多噶派的德性即幸福的路线,一条始于伊壁鸠鲁的幸福即德性的幸...
13.[期刊]
摘要: 形而上学通常被理解为一种高高在上的超验学说,似乎很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所接壤.然而,不论是最开始对于世界本原的追问,还是后来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亦或马克思对...
14.[期刊]
摘要: 近代自然观发展经历了三个历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形而上学自然观在牛顿那里形成,但遭到康德等人的质疑和反对.随着自然科学不断的发展,恩格斯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5.[期刊]
摘要: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基于唯心主义产生的一种反动性、非科学性的政治思潮,严重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积极探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哲学路径,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维度深...
16.[期刊]
摘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的世情、国情、党情,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出发点,提出了“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四个全...
17.[期刊]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作为人类宗教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它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广泛的理论和思想来源,主要有古希腊的原子论哲学、文艺复兴后日益高涨的宗教批判和德国...
18.[期刊]
摘要: 依据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的定义,超感性世界的关键是依托一种二元化的结构所形成的统治关系,不论是通过理性、信仰亦或道德甚至科学,无论表现为具体与抽象、现象与本质...
19.[期刊]
摘要: 威廉·詹姆斯是美国独具特色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宗教心理学家.他在实用主义和彻底经验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20世纪初美国宗教的特点,建立起崭新的宗教哲学体系.本...
20.[期刊]
摘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观察和分析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规律的结果,是其论述许多重大问题的语境和...
1.[会议]
摘要: 文章介绍了用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存在主义哲学考察华兹华斯关于“自然”的观点,两者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相通之处:主体与客体的联系方式,主体对客体的认知方式和主体...
2.[会议]
摘要:
1.[学位]
摘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
2.[学位]
摘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
3.[学位]
摘要: 日益深刻的全球环境危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重要契机。一方面,环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是否与环保思想相容提出质疑;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所提出的环境经...
4.[学位]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现代技术的本质的阐释来显明当代文明的危机。现代文化和人类实存(existentia)之境况早已陷入一种“文化失控”(尼采语)的状态之中。而这种所...
5.[学位]
摘要: 本文意在从马克思哲学对近代启蒙思想传统的批判、出离与超越的视角,展开一项有关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研究。本文不仅结合近代启蒙的语境对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与转变进行...
6.[学位]
摘要: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新旧交替、社会转型、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各...
7.[学位]
摘要: 利益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之一,利益理论也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部分之一。但是,理论界对此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很系统,因此,需要学者们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8.[学位]
摘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在当今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在合理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理论研究成果的...
9.[学位]
摘要: 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在我国已经开展了20多年了。这一研究为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成为我国理论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闪...
10.[学位]
摘要: 本学位论文以科学发展观之哲学解读为题,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逻辑和历史等思维和研究方法,对发展观的涵义和历史演变的四个递进阶...
11.[学位]
摘要: 普列汉诺夫是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倍受争议的理论家。很多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他评价不高,因其晚年的孟什维克立场而看轻甚至贬低其哲学上的贡献,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12.[学位]
摘要: 本文以发展观的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哲学的方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发展观的历史及发展观的辩证发展过程进行探讨和研究,寻求发展观的规律性。古希腊的...
13.[学位]
破解“双重批判”之谜——“巴黎手稿”经济学批判与黑格尔哲学批判关系探析
摘要: 本文要阐释的问题就是在“巴黎手稿”中作为“异质”的两部分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和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关系问题。从“巴黎手稿”的文本编排来看,马克思是在进行国民经济学批判...
14.[学位]
摘要: 在整个人类劳动的过程中,生产活动一直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来...
15.[学位]
摘要: 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我国社会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主题逐步实现了由“物”向“人”的转向。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简单地...
16.[学位]
摘要: 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很好的解读视角,而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也是一种普适性很强的科学方法。如何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