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研究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45篇,会议文献有8篇,学位文献有155篇等,儿童语言研究的主要作者有彭小红、宋刚、祁文慧,儿童语言研究的主要机构有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儿童口语与阅读能力发展人类语言大约在10万年前形成。人类直立后,喉头逐步下降了几厘米,形成了咽腔,与口腔大致垂直。相比于猩猩和古人类,我们的舌头增加了许多活动...
2.[期刊]
基于正面管教的亲子冲突话语模式及软着陆策略研究——以热播电视剧《虎妈猫爸》为例
摘要: 以正面管教理念为参照,探究2015年热播电视剧《虎妈猫爸》中亲子冲突话语模式及软着陆策略,发现:严厉型话语模式和娇纵型话语模式容易造成子女不良行为后果,而正面...
3.[期刊]
摘要: 文章基于17个生活案例,以多元思维能力培养和教学相长为导向,以提升子女解决问题能力为归宿,提出家庭教育话语的五种互动滋养模式:(1)优先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聚...
4.[期刊]
摘要: 随着全球化深入,第二语言学习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任务。在我国,英语学习受到家长的巨大关注,也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关于英语学习和汉语学习的关系,长...
5.[期刊]
摘要: 为探究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意识、正字法加工技能和阅读流畅性缺陷及其与识字量的关系,对31名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33名对照组儿童进行识字量、阅读流畅性、...
6.[期刊]
摘要: 文章基于幼儿自然会话语料,通过对2—3岁段幼儿"嗯"在话语交际中音韵特征、出现位置、互动功能的分析,探寻"嗯"在幼儿话语交际过程中的话语功能。研究发现,幼儿频...
7.[期刊]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英语教师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抱怨学生没有取得更好的成绩等等。例如,一些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做得很好,但他们不喜欢在课堂上举手。...
8.[期刊]
摘要: 本研究搜集了5岁儿童与9岁小学生在幼儿园、在学校期间与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请求协商言语事件,对比分析儿童的语用能力特征,探究儿童语用能力正常发展的标志。研究发现...
9.[期刊]
摘要: 采用句图指认任务,考察了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典型发展儿童匹配组的句子理解策略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宾语无修饰语句中,两组儿童理解SVO句的正确率均显著大于...
10.[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与特定语言障碍(SLI)患儿在语言发育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353例患儿,分为ASD临床诊断组、ASD确诊组和SLI组...
11.[期刊]
摘要: 学前教育在当下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具备与幼儿沟通和互动的能力,观察、了解和评价幼儿的能...
12.[期刊]
普通话儿童言语心理情绪与态度研究——以含有句末语气词“吧”的话语片段为例
摘要: 使用个案儿童一整年(每周一次不间断,共50个小时)的儿童家长话语交流语料,提取句末含有''''吧''''的489个话语片段进行整理,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体现儿...
13.[期刊]
摘要: 婴幼儿时期语言的习得是生存所需也影响到人们对知识的获取.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杰肯道夫和韩礼德分别从行为主义、心理语言学、认知神经学和功能主义角度探究...
14.[期刊]
摘要: 为考察转换功能在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障碍中的损伤情况,利用相关实验对汉族、基诺族及佤族的被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正常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在无转换和转换条件...
15.[期刊]
汉语儿童言语情感表达的个案研究——以含有句末语气词"吧"的片段为例
摘要: 儿童的情感表达是儿童个体对世界进行态度体验和心理反应的一种方式,而语言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话语片段来分析儿童言语情感表达.以"汉语儿童多模态口语...
16.[期刊]
摘要: 儿童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儿童对于语言学习的快速掌握能力引发了众多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关注.探知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不仅适用于母语习得的研究,更有利...
17.[期刊]
摘要: 近年来,对把字句的回避问题有一些新的观点和讨论.研究这些问题,首先应该区分回避的不同含义,即对偏误现象分类意义上的回避和学习策略意义上的回避.其次应明确判定回...
18.[期刊]
摘要: This paper discusses two issues in the study of ba (把)-construction:the avoidan...
19.[期刊]
摘要: 采用给词造句任务,考察了汉语自闭症儿童和相匹配的典型发展儿童的句法能力与动词语义的关系.结果发现,汉语自闭症儿童句法生成能力存在损伤,而动词语义掌握完好,词汇...
20.[期刊]
摘要: 儿童时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早期语言发展对个体的长期发展,包括社会心理健康、学业和职业成就具有很高的预测度。本文简要介绍了0~8岁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里程...
1.[会议]
摘要: 婴儿壮壮六个月便能识字二千(见于2006年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栏目的多次介绍),这究竟是个别孩子的超常现象还是一般幼儿普遍具有的能力?一般孩子什么时候就能识...
2.[会议]
摘要: 本文联系儿童的心理机制从语气和言语意图两个方面对汉族一至五岁儿童语言中“了”字句语用功能的发展作了具体的考察。考察发现,儿童“了”字句的语气类型最早出现的是陈...
3.[会议]
摘要: 目的:关注引起儿童语言发展问题的家庭因素;方法:通过对1例儿童语言实际交流不良进行个案分析,并针对个案特点。对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阐述;结果:家庭关系不良和家庭...
4.[会议]
摘要: 变调习得研究是汉语儿童声调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界关于母语为汉语的儿童对于变调习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习得变调规则的年龄(Li and Thompson,19...
5.[会议]
摘要: 本文研讨了阅读输入的质与量是如何影响华裔儿童词素意识的发展的.词素意识主要指对于确认、分析和运用文本中词素信息的能力.该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学习者确认词...
6.[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普通话儿童语音库——CASS Mandarin Child Speech Corpus
摘要: 对儿童语言发展每个阶段语言产出特点的客观描述是探索母语获得本质和机制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建立大规模语料库的必要性。文章最后重点介绍...
7.[会议]
摘要:
8.[会议]
摘要: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教"是手段,是途径,"不需要教"是目的.教师应转变教育观...
1.[学位]
摘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国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汉语成为国际热潮。汉语学习者的年龄也随之不断地向两极突破。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特殊群体——外国少儿来说,如何...
2.[学位]
摘要: 单词识读是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基本技能之一。许多以二语儿童为对象的研究表明,元语言意识,如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字形意识与儿童早期语言习得密切相关。本文以英语...
3.[学位]
摘要: 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被公认为是普遍语法的一部分(Thornton&Wexler,1999)。约束理论中的约束B原则(Principle B...
4.[学位]
摘要: 不满言语行为是学龄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为达到某种目的或期望的,易造成交际关系破裂的,带有面子威胁的言语行为。目前国内关于汉语不满言语行为的研究...
5.[学位]
摘要: 词汇理解,尤其是动词的理解是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句法启动理论框架下的语言习得研究表明了句法结构在儿童动词理解中有很...
6.[学位]
摘要: 以关系化(relativization)为典型代表的递归是人类语言的独有特征(Hauser etal.2002),因而也成为儿童语言习得的重要标记,是儿童语言...
7.[学位]
摘要: 本论文旨在考察汉语普通话儿童对“驴句”的理解,目的有三个:(1)儿童和成人是否区分有“如果”和没“如果”的条件“驴句”;(2)英语“驴句”有全称和存在解读,汉...
8.[学位]
摘要: 疑问词原位现象在伊拉克阿拉伯语,法语,印地文,马来文,黎巴嫩阿拉伯语,日语,韩语和汉语等不同语言中是有所不同的。对于普通话来说,疑问词原位可以有以下几种解读:...
9.[学位]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探究普通话儿童对单一和多重特殊疑问句中所涉及的穷尽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回答特殊疑问句时,疑问词所涉及的集合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提到。例如,图片...
10.[学位]
摘要: 句法引导是解释儿童动词习得的理论,即儿童可以利用出现在新词汇附近的已知信息(包括词性或者句法结构等)来习得这个词的意思和词性,尤其是动词。目前已有的大量研究,...
11.[学位]
摘要: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持续了两千多年。在西方修辞学界,隐喻起初被认为是人类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法。随后,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相继提出了许多隐喻理论。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
12.[学位]
摘要: “递归”不仅仅被认为是人类语言进化史上的重要一步,而且是人类具有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使人类语言具有生成性的特质(Fitch,Hauser和Chomsky,200...
13.[学位]
摘要: 语言递归在很久之前就被一些学者所认识到,不过直到霍瑟,乔姆斯基和芬奇(2002)的一篇著名文章《语言官能:它是什么,谁拥有它,它怎么演化?》的发表,这个概念才...
14.[学位]
摘要: “递归”不仅仅被认为是人类语言进化史上的重要一步,而且是人类具有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使人类语言具有生成性的特质(Fitch,Hauser和Chomsky,200...
15.[学位]
摘要: 本研究旨在全面考察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三类标量词上的标量推理能力,探讨其在不同标量词上可能存在的困难,并从强弱标量词语义联系角度剖析其标量推理困难的深层原因...
16.[学位]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语特异性语言损伤儿童(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简称SLI)是否在词语学习上存在困难,是否能够有效加工词语中的...
17.[学位]
摘要: 双重否定是指包含两个否定成分,通过否定之否定,表示肯定意义的一种语言现象。有学者把双重否定分为语义双重否定和语用双重否定范畴,并依据“语境关联度”认为,语用双...
18.[学位]
摘要: 量词习得是儿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已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应厚昌(1983)通过儿童量词的习得与产出的研究发现儿童对个体量词、临时...
19.[学位]
摘要: 范畴性是语言感知的显著特点之一,范畴感知发展在儿童语言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语音范畴感知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针对英语国家的儿童,且大多只考察了发音部位、发音方...
20.[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的幼儿英语学习得到广泛的普及,人们对幼儿语言表达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产生了种种疑虑。语码转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指的是一个人在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