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不同输注途径对荧光素酶基因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分布的影响

不同输注途径对荧光素酶基因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分布的影响

         

摘要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多经静脉途径输注且归巢至骨髓的比例极低,而经股骨途径输注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经不同途径输注的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红荧光蛋白转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生物发光法观察不同数量级的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106,1×106,1×105,1×104)在体外孔板及游离股骨内的荧光成像情况,筛选出最佳浓度。分别经小鼠股骨和尾静脉途径输注最佳浓度的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生物发光、病理切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定量PCR法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小鼠体内荧光分布及细胞数量有无差异。结果与结论:(1)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荧光强度:在体外,荧光素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荧光强度与细胞浓度成正相关关系;在体内,细胞输注后股骨组荧光细胞首先出现在股骨,后迅速扩散至肺,尾静脉组荧光细胞输注后迅速扩散至肺,24 h后两组荧光细胞均在脾脏、肝脏等处可见;(2)细胞分布和迁移情况:生物发光法能够实现细胞在小鼠体内分布和迁移的活体观察,细胞输注后5 min,在两组小鼠的肺脏处开始出现荧光,15 min后双肺荧光强度达到高峰,24 h后可扩散至肝、脾等组织。经股骨途径与尾静脉途径输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结果证实,经骨髓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均不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至骨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