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朗读行为研究
【6h】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朗读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以学生为本”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课堂“上出语文味”、“还原课堂本真”等问题日益引起语文教育教学研究者的关注。朗读兼具“传统·现代”、“语感·技能”、“文学·审美”三大特色,在将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在发挥沟通文本、学生、教师与教科书编者之间桥梁作用的同时,也使实现这一理念成为可能。
  本文以“师生课堂朗读行为”为切入点,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建构。基于此,自编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朗读行为观察量表和访谈提纲。通过对师生朗读行为进行课堂观察,发现:总体上,学生朗读运用不足,教师指导未能与学生朗读保持同步,朗读指导“跟不上”;具体来看,表现为以下几点:
  1.朗读时机上,学生朗读能兼顾各环节,但运用比例失衡;教师指导倚重理解,朗读指导目标不明确。
  2.朗读内容上,学生过多朗读“句段”,朗读内容比例失调;教师主要指导朗读情感,朗读技巧指导弱化,二者具有一致性。
  3.朗读方式上,学生朗读以齐读、指名读为主,朗读方式单调;教师朗读指导方式以讲为主,读为辅,朗读示范不够。
  4.朗读评价上,师生朗读评价缺失,尤其缺乏自我认识与评价。
  5.不同背景下师生的朗读行为存在差异。
  通过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影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学校、教材编写者四个方面。为了改变当前课堂朗读现状,教师应转变朗读认识观,提升自身朗读能力,做好朗读教学设计,使朗读教学有序进行;学生应正确认识朗读,提升朗读积极性,充分发挥朗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校应将朗读纳入评价体系,规范朗读培训,为朗读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教材编写者应细化《课标》与课本的朗读要求,使朗读教学有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