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
参苓白术散加减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专利文献19042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等;
参苓白术散加减的相关文献由163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小华、岳巍、董政等。
参苓白术散加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042篇
占比:99.52%
总计:19133篇
参苓白术散加减
-研究学者
- 姚小华
- 岳巍
- 董政
- 郑卫霞
- 闫爱珍
- 魏继童
- 严卫
- 乐海霞
- 于培
- 付建华
- 何中平
- 何志生
- 冯艳珍
- 冯雯
- 冼小燕
- 刘丽梅
- 刘亚杰
- 刘俊静
- 刘凤香
- 刘芳
- 刘莹
- 刘金华
- 古芝荣
- 周兴燕
- 周巧云
- 周毛生
- 唐凯锐
- 唐海波
- 喻金琼
- 孙瑞雪
- 崔相楠
- 左晓辉
- 帅宏艳
- 张丽霞
- 张全辉
- 张勤修
- 张国庆
- 张国艳
- 张增建
- 张慧敏
- 张斌
- 张新玲
- 张玉佩
- 张琴超
- 张碧海
- 张荣英
- 张黎
- 彭植强
- 徐恩歧
- 徐新毅
-
-
项三妹;
李明
-
-
摘要: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IL-10、PLT、Fi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的72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得分、改良Mayo评分、IL-10、PLT、Fib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得分、改良Mayo评分及IL-10、PLT、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10、PLT、Fib,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应用有效性。
-
-
陈清妹;
高元生
-
-
摘要: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慢性腹泻采取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小儿慢性腹泻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免疫学指标。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泻患儿IgA和IgG均高于对照组,IL-6、CRP、IL-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慢性腹泻患儿采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改善患儿症状。
-
-
张全辉;
邓永文;
周毛生;
肖亮;
贾明艳
-
-
摘要: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UC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脾虚湿热型UC 6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干预组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检测指标为IL-6、TNF-α和IL-10。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90.00%,且Mayo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第5周,干预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降低;对照组除腹胀、纳差和乏力外,其余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结束1月后(第8周)与第5周相比,干预组改善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积分程度不明显,但腹胀、纳差和乏力症状积分有明显降低;对照组第8周症状积分较第5周无明显降低。分析第5周患者血清中的IL-6、IL-10和TNF-α,发现IL-6和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并且干预组改变幅度更大。第8周与第5周相比,两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无明显降低,血清IL-10无明显升高。结论:在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可有效增加脾虚湿热型UC患者的疗效,其可能机制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远期疗效及复发率仍需进一步探索。
-
-
黄满
-
-
摘要:
目的:评价对鼻内镜鼻窦术后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9例Ⅱ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的嗅觉恢复时间、鼻黏膜修复时间、黏膜上皮化时间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嗅觉恢复时间、鼻黏膜修复时间、黏膜上皮化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不良反应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对鼻内镜鼻窦术后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嗅觉恢复时间、鼻黏膜修复时间、黏膜上皮化时间,治疗作用显著,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
-
钟晓锋
-
-
摘要: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防治结肠息肉术后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息肉实施肠镜下电凝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平均分配方式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0例.常规组应用益生菌进行干预,试验组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加以干预,比对不同治疗方案对结肠息肉术后再发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复发率为12个月0.00%、24个月3.33%(1/30)、36个月6.67%(2/30),低于常规组复发率12个月10.00%(3/30)、24个月20.00%(6/30)、36个月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结肠息肉术后再发有一定防治作用,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
李劲芽
-
-
摘要:
目的:分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中药联合组(n=39)与西药组(n=38).对中药联合组患者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法进行治疗,对西药组患者使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Mayo评分、Rachmilewitz内镜指数的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后,与西药组患者相比,中药联合组患者的Mayo评分、Rachmilewitz内镜指数的评分均更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白头翁汤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病情,提高其临床疗效.
-
-
曹静;
金燕
-
-
摘要:
目的:探究应用龙骨牡蛎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脾气亏虚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龙骨牡蛎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与对照组(60例,常规西药治疗),分析两组在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68.52%,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及积分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龙骨牡蛎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脾气亏虚性慢性腹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常规西药相比具有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
-
-
龚琦胜;
张勤修
-
-
摘要:
变应性鼻炎可归属于中医的"鼻鼽",认为其更多地与小儿禀质有关,可由时令节气、外邪导致,也可由脏腑虚损导致.临床上,小儿脏腑娇嫩易患此病,此处介绍张勤修教授运用培土生金的理论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来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
-
-
董政
-
-
摘要:
目的 分析在为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参苓白术散加减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随机在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接受参苓白术散治疗的A组与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B组,每组各有患者4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与83.7%,统计学分析后发现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食欲不振、神疲懒言以及脘腹痞满等症状评分与B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剂为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实施治疗可以减少其大便的次数,促进其大便性状恢复至正常状态,减轻腹痛程度,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食欲,调节其神疲懒言以及脘腹痞满,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
-
董政
-
-
摘要:
目的分析在为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参苓白术散加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随机在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接受参苓白术散治疗的A组与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B组,每组各有患者4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与83.7%,统计学分析后发现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食欲不振、神疲懒言以及脘腹痞满等症状评分与B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剂为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实施治疗可以减少其大便的次数,促进其大便性状恢复至正常状态,减轻腹痛程度,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食欲,调节其神疲懒言以及脘腹痞满,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