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合作
南北合作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0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外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690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江苏警官学院学报、国际问题研究、国际论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等;南北合作的相关文献由78位作者贡献,包括房建、刘彤、杨逢珉等。
南北合作
-研究学者
- 房建
- 刘彤
- 杨逢珉
- 邱毅敏
- 郑先武
- S·S·兰法尔
- 丁金光
- 何首君
- 侯玉山
- 保罗·P·斯特里特恩
- 俞新天
- 兆龙
- 冬青
- 冯胜利
- 刘新田
- 刘长江
- 叶国建
- 吴敏辉
- 吴贿雄
- 唐魏
- 季晓峰
- 张佩贤
- 张梦石
- 张清海
- 张运壮
- 徐文吉
- 戴宗智
- 施光耀
- 曹建增
- 朱杰进
- 朱蓉
- 李亚强
- 李凤朝
- 李明
- 李洪峰
- 杨志敏
- 杨永泉
- 杨洁勉
- 林志强
- 正文
- 江亚平
- 潘永明
- 王建新
- 王春婕
- 王沁
- 王磊
- 王莹
- 田慧芳
- 田道勇
- 童有好
-
-
-
房建
-
-
摘要:
南北合作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发展的重要政策创新,即省内相对发达皖南和相对落后皖北结对合作帮扶,推动皖南的技术、资本、产业和干部等要素"北移"集聚,驱动皖北经济发展.为评估政策体系科学性、政策目标功效性,本课题选取了淮海经济区内的安徽省皖北六市、山东省鲁西南六市和河南省豫东南三市,共计96个市县(区)1999-2018年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双重差分—倾向匹配(DID—PMS)相合运算,比对检验安徽南北合作实施十年政策绩效.研究显示:该政策显著提高皖北经济发展增长,对皖北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形成弱、强、弱的正向作用;但并没能缩小北南之间的经济差距,对皖北主导产业支撑带动力和高新产业规模提升力的作用微弱.因此,要实化差别化援助、工业产业升级和共建产业园等政策体系,创新政策支持机制,拓展政策空间能效.本文为中西部地区实施先发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对口帮扶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和经验借鉴.
-
-
房建
-
-
摘要:
安徽南北合作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发展的政策创新.为评估政策体系合理性、政策目标功效性,课题选取了安徽省皖北、山东省鲁西南和河南省豫东南计96个县(市、区)20年面板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双重差分-倾向匹配相合运算,比对检验安徽南北合作实施十年政策绩效.结果显示,政策显著提高皖北经济发展增速,但政策没能缩小南北间经济差距.为此,应创新政策支持机制,拓展政策发展效能,探构政策协同体系,为新一轮的安徽南北合作提供政策启示和经验借鉴.
-
-
陈积敏
-
-
摘要:
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但是,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甚至存在着误解与曲解。笔者去年对日本进行学术访问时,在与日本著名高校、智库以及研究机构的座谈中发现,日本对于"一带一路"的认知不多,且存在偏差。
-
-
胡勇
-
-
摘要:
习近平主席曾经评价,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搭建了具有南北合作特点的南南合作新平台.然而,中方的这一评价没有得到中东欧国家的积极回应.无论就身份、原则还是实践而言,“16+1合作”总体上彰显了南南合作的属性.与此同时,由于“16+1合作”被定位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因此它也兼具南北合作的特点.随着中东欧国家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国家,“16+1合作”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利用好“一带一路”这一南南合作的新机遇.为了消除中东欧国家对南南合作的误解与疑虑,中国应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沟通,在话语运用与合作实践中更多顾及对方的感受.
-
-
丁金光;
管勇鑫
-
-
摘要:
“基础四国”机制主要致力于进一步促进南南合作、开拓南北合作的可能性,推动国际气候谈判秩序向多极化发展,使得“基础四国”机制成为国际气候谈判中不可或缺的问题解决机制.该机制还面临着许多内部的挑战和外部的阻挠,但是只要机制内各国共同努力,“基础四国”机制必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并为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为全人类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做出贡献.
-
-
杨志敏
-
-
摘要:
地必西半球的美洲地区,不仅有美国和加拿大这样全球最为发达的“北方”国家,还有数量众多的、处于发展中的“南方”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洲地区的区域合作形势(包括北方与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可谓跌宕起伏.期间,经历了四次重要的转折:第一次是全球首个南北型自由贸易区成功建立后形成的“南北”合作型新模式;第二次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开启所导致的南北对峙局面;第三次是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后出现的去“美国化”趋势;第四次是太平洋联盟的建立及其对其他次区域组织所产生的影响.
-
-
-
-
-
摘要:
能源互联网建设惠及全人类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是永续供应、绿色低碳、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的全球能源系统。智能电网是基础,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清洁能源是根本。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利用世界各国的时区差、季节差、电价差,实现能源生产、配置、贸易全球化,保障能源安全清洁供应,解决缺电、消除贫困,增进南南合作、南北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
-
-
- 《2008年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
| 2008年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气候变化技术的国际合作.目前已经存在一些组织,如南方科技促进持续发展委员会(COMSATS)和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ICCES),它们均开展与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合作包括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南南国家有一些共同的发展目标,在技术应用方面的合作是有限的,但发展前景广阔.南北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标是尽量缩小南北技术差异.最后,建立共同的数据库,由专业人士在技术方面、科技方面进行资金投入,在政策的制定方面进行全球共同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