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8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77599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现代医药卫生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七届江西省肿瘤学术会议、第九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研讨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文献由500位作者贡献,包括黄逸纯、严明华、余春华等。
化疗药物外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7599篇
占比:99.85%
总计:177863篇
化疗药物外渗
-研究学者
- 黄逸纯
- 严明华
- 余春华
- 冯莉霞
- 刘丽娟
- 刘娟
- 刘琼
- 刘秀梅
- 刘艳
- 刚海菊
- 史丽民
- 吕娅
- 吴惠蝶
- 夏雅芬
- 姚劲松
- 岳签
- 庞艳
- 张丽
- 张燕玲
- 张立宏
- 戚小青
- 方映娜
- 李俊英
- 李卫华
- 李晓玲
- 李玉英
- 李秀凤
- 李苹
- 李长艳
- 杜红
- 杨俏兰
- 段婷婷
- 洪蝶玟
- 潘蕊
- 王华庆
- 王晓丽
- 王芳
- 王莉
- 秦为玲
- 程苏晶
- 罗秋艳
- 贺瑾
- 赵文琪
- 郑小华
- 郑玲
- 郭柔妹
- 陈焱
- 陈立芳
- 黄建成
- 丁建成
-
-
廖海燕;
何米雪;
吴新慧
-
-
摘要:
在肿瘤科,“PICC”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沟通时的一个高频词汇,因病情需要,很多肿瘤患者都需要接受PICC置管并通过导管进行化疗药物输注,以此来避免化疗药物外渗为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保护了患者的血管。这种置管的优势在于避免了长期、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是肿瘤患者独特的生命线,能够在患者体内留置大约7天到一年。
-
-
彭菲;
冯永萍
-
-
摘要:
目的:研究在化疗患者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对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效果,降低发生几率.方法: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化疗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筛选共有128名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每组患者各64名,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几率为6.25%,对照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几率为21.875%,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关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应用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化疗患者的静脉炎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
徐鸟飞;
聂莹;
庞佳坭;
杜瑞婵;
王革;
廖明燕
-
-
摘要:
目的 探讨FOCUS-PDCA循环在降低血液肿瘤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该科实施FOCUS-PDCA循环前2351例接受静脉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实施FOCUS-PDCA循环后2416例接受静脉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有效配合化疗情况、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率、静脉炎发生率、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及化疗药物外渗后愈合时间,同时对58名护士相关业务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有效配合率、使用PICC化疗率高于对照组,而静脉炎发生率、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后愈合时间中位数为9(6.5,13.75)d,短于对照组的22(18,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9,P=0.003).FOCUS-PDCA循环实施后,护士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化疗药物外渗标准处理流程知晓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PDCA循环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提升化疗药物使用管理水平.
-
-
周代蓉;
张连波;
鲁林艳;
张哲;
张莹
-
-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小组在防治化疗药物外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无静脉输液小组参与,观察组由静脉输液小组进行管理.对比静脉输液小组成立前后化疗药物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5.2%,化疗药物外渗率为6.9%,显著高于观察组(分别为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82.9±2.7)分,观察组(97.7±1.5)分,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化疗药物输液过程中,应用静脉输液小组管理模式,能够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静脉输液安全.
-
-
-
-
魏淑霞;
杜鹃
-
-
摘要:
目的:探讨通筋活血膏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实施诊治处理的静脉化疗药物外渗患者44例,将全部入选患者通过数字随机表划分为两组.参照组(n=22例)予以50%硫酸镁局部湿敷处理,观察组(n=22例)采取通筋活血膏外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3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筋活血膏在化疗药物外渗所致的皮肤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理想治疗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
袁守菊
-
-
摘要:
目的 分析 干预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应用过程中的意义,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肿瘤化疗的患者92例,根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实行规范化护理流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度、安全感、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两种护理模式效果的优劣.结果 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比较,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高于研究组;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SDS、SAS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干预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应用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临床作用,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
-
王其芳;
王阳蓉;
顾连弟
-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肿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法对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肿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法进行护理.治护后,对比两组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及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治护,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及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采用肿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法对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化疗药物外渗及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
-
-
-
-
季健秋
- 《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03年
-
摘要:
静脉给药是肿瘤病人化疗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多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一定的影响,在静脉给药中,对注射部位血管的刺激也非常强如何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并合理处理,减轻病人的痛苦,是化疗护理主要的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