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气化站
LNG气化站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25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95516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科学与财富、中国新技术新产品、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2011年中国燃气新技术、新设备高端学术推广交流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输配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等;LNG气化站的相关文献由453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升、石磊、张乃恒等。
LNG气化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5516篇
占比:99.83%
总计:95683篇
LNG气化站
-研究学者
- 高升
- 石磊
- 张乃恒
- 范东进
- 陈昭宇
- 黄德玺
- 余业东
- 余委
- 刘波
- 吴厚昌
- 宁香香
- 李余魁
- 李俊达
- 李安
- 杨慧
- 王刚
- 王高利
- 谢西飞
- 丘睿海
- 仇德朋
- 何建刚
- 刘彬
- 刘斌
- 刘芷含
- 刘进
- 司祥国
- 周建琪
- 唐维华
- 宋朋飞
- 崔国彪
- 应援农
- 庞璐
- 张学林
- 张数义
- 张锦宝
- 徐欣
- 徐鸿
- 曲顺利
- 朱军如
- 李斌
- 李景权
- 李梅
- 李红卫
- 杨光
- 杨小丽
- 杨晔伟
- 杨洁
- 杨玉春
- 楚晓艳
- 段常贵
-
-
边頔
-
-
摘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提出,自然气动力汽车的出现,LNG加气站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目前,部分城市已采取LNG加气站、LNG加气站的分离方式,既要占用大量土地,又要加大运输费用,提高运输风险。因此,推进城市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天然气加气站的联合建设,是目前LNG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LNG储气站和LNG储罐联建站的规划和施工,对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
-
章润远
-
-
摘要:
针对潮州北片工业区LNG气化站LNG冷能回收利用的要求,按照LNG气化站的设计规模,确定了LNG冷能利用空分项目实施方案,并分析了工艺流程特点及运行参数,为未来优化工艺路线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
庞美飞
-
-
摘要:
通过对LNG气化站工艺设计中的气化站选址、设备选择、卸车、管道预冷、储罐气化、气化气处理等进行了分析,对生产区和辅助区施工管理、LNG的储存、LNG的潜在危害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LNG气化站工艺设计及施工管理过程较复杂,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工艺设计和施工管理,才能确保LNG气化站的建设质量.
-
-
刘楠
-
-
摘要:
无色烃类中的LNG这一种混合物流体的储存形式为液态,这一种天然气中主要包含甲烷、部分乙烷以及丙烷等物质.由其在清洁性和高效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世界各地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其相比车用的汽柴油燃料的价格更加实惠,由于其在节能减排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人们称其为绿色环保燃料.低碳能源能够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我国在调整能源结构的过程中,作为重要的举措就是开发和利用LNG.然而汽车LNG气化站是LNG最为主要的利用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
井帅
-
-
摘要:
因LNG管道的运行工况与安装工况间存在较大温差,需要采取补偿措施.以典型LNG气化站内低温管道为例,介绍主管、分支管及其支座的设计方法.低温管道的设计方法是先根据工艺流程初步确定管道及其支座,然后利用CAESARⅡV2014软件,对管道应力、位移、作用在支座上的力进行校核计算.为了保证支座不滑落,需综合考虑管道位移与支座选择,先根据管道位移初步选择支座,然后结合选定的支座校核管道位移.根据支座允许的管道位移,结合管道热胀冷缩情况计算出补偿区间.采用L形、Z形和方形补偿的LNG主干管,管道应力和作用在支座上的荷载均较小.管道柔性与自然补偿形式相关,Z形最好,L形居中,方形最差.对LNG分支管,结合应力计算结果,逐步增加弯头数量,直至主管三通和支管三通处的最大应力小于许用应力.设计了一种接气化器的凹形支管形式,应力计算结果合理.
-
-
薛恺
-
-
摘要:
为探讨LNG加气站与LNG气化站的合建模式,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立足二者合建的优缺点,分析了合建常用的模式,并提出合建的要点.分析结果表明,实现LNG加气站与LNG气化站的合建,优点明显大于缺点,既能有效节约土地面积,而且还能防止BOG污染,经济效益也比较高,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
-
-
吴鹏;
张凯
-
-
摘要:
仪表自控系统是LNG气化站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以某LNG气化站自控系统设计为实例,介绍了LNG气化站仪表自控系统的组成与联锁设计,探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合理的设计LNG气化站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不仅有助于确保该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