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眼手术
内眼手术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46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53618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中国临床护理、临床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消毒管理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等;内眼手术的相关文献由510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冬兰、乔一平、王家香等。
内眼手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53618篇
占比:99.97%
总计:853856篇
内眼手术
-研究学者
- 周冬兰
- 乔一平
- 王家香
- 王海林
- 王芳
- 等
- 陈惠媛
- 任春阳
- 何静娜
- 刘同慧
- 刘红
- 卢应海
- 卢素芬
- 唐梅宗
- 姚方方
- 孙晶
- 孙立平
- 宁小之
- 宋芳
- 岑红
- 席淑新
- 廖光荣
- 张丽
- 张建成
- 张绍丹
- 敖琼
- 曹咏
- 曹晋
- 朱小珠
- 朱庆尧
- 李妍
- 李明跃
- 李桂荣
- 李红
- 李若溪
- 李静
- 柳姗姗
- 毕婧玮
- 沈志兵
- 潘伟华
- 王万辉
- 王岩春
- 王峥嵘
- 王晓晖
- 王珏
- 王琳
- 王靖
- 罗国新
- 罗汉萍
- 肖惠明
-
-
余诗军;
梁真;
张夏薇;
杨震;
苗岚;
杨树忠
-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应用于眼科内眼手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内眼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遵循伦理学及患者知情权的基础上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43)和对照组(n=37);两组治疗方法一致,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24.32%),护理服务满意率(97.67%)高于对照组(86.4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眼科内眼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
-
牛丽娟
-
-
摘要:
目的:探讨感染管理对医院眼外伤内眼手术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眼外伤内眼手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感染管理.结果:观察组的科学用药率(100.00%)、自我清洁率(97.22%)、合理饮食率(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率(2.78%)明显更低(P<0.05).结论:感染管理能有效预防医院眼外伤内眼手术感染.
-
-
杨兰娜;
于建国;
刘艳丽
-
-
摘要:
目的 分析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引流型眼科手术孔巾在内眼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眼科2018年7月—2019年7月57例在表面麻醉下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引流型眼科手术孔巾,对照组采用常规孔巾.比较两组在术中的眼压变化、孔巾移位、污染面积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手术过程中观察组眼压为(18.37±1.37)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22.64±2.25)mmHg(P<0.05);观察组移位量为(1.67±0.89)mm,少于对照组的(12.32±4.66)mm(P<0.05);观察组的污染面积为(2.12±1.73)cm2,少于对照组的(362.45±30.45)cm2(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为(4.52±0.53)分,高于对照组的(2.57±0.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引流型眼科手术孔巾使用过程中操作简便,避免了集液袋牵拉导致的眼压升高、移位过大,减少了手术污染面积,患者满意度高,可以在临床眼科手术中推广应用.
-
-
李远见
-
-
摘要:
目的:研究内眼手术后复杂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内眼术后白内障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超声乳化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干预后,患者眼部压力降低,临床症状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虹膜误吸、粘连和角膜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眼手术后,对复杂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患者眼部压力增加的情况得到缓解,不良反应如虹膜误吸、粘连、水肿发生率降低,对提高患者视力起到积极作用.
-
-
周德安
-
-
摘要:
目的:分析内眼手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并发症.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到2021年2月期间的内眼手术(白内障手术)术后干眼症患者,选取100例,以抽签法分为两组(甲组,综合护理,50例;乙组,常规护理,50例),分析干眼症症状、体征、并发症.结果:甲组干眼症症状评分、角膜荧光色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优于乙组,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后,可显著改善内眼手术术后干眼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且可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
-
-
杨伯钊;
伍冀湘;
魏文斌
-
-
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内眼手术病组患者的绩效数据,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统计并分析医院内眼手术病组出院病例的数据,比较日间手术病例和非日间病例在产能指标和效率指标方面的差异,并对内眼手术的分组规律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 4个内眼手术病组的日间手术病例在次均费用和平均住院日上均低于非日间病例和全市平均水平,并且在效率指标上优势明显.内眼手术病例按照不同手术类别入组,分组结果具有优先级规律.结论 内眼手术病组中的日间病例在效率维度上具有极大优势,且在明显降低次均费用的同时并不减少产能.不同专业组应根据各自实际临床情况优化手术方案和临床路径,内眼联合手术方案的选择更需策略性,避免意外权重损失.
-
-
-
陈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眼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阶段在我院行内眼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7例,以上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组,包括观察组 (n=45)和对照组 (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灼热感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与之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降低程度明显,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内眼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
-
-
魏振花
-
-
摘要:
目的探讨睡眠管理在内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60例眼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睡眠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PSQI评分及不同病种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青光眼、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睡眠管理应用于内眼手术患者可有效缓解焦虑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
-
-
-
-
黄祥珍;
龙克琴;
梁甜
- 《全国第九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前后抗生素眼药水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眼内炎的发生。方法:观察内眼手术前后抗生素眼药水的应用,同时制定完善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各种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术前术眼行结膜囊的消毒,护理管理者加强督导检查术眼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结果:经过2年的实践,1251例(1625只眼)内眼手术患者无一例眼内炎发生。结论:内眼手术前后抗生素眼药水的应用,能够避免眼内炎的发生。
-
-
-
王明玉
- 《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旨在制备萘普生滴眼液治疗结膜炎及眼外伤、内眼手术后用药,以非甾体类药物萘普生为主药,以β一环糊精(β-CD)为助溶剂,制备萘普生滴眼液;考查制剂的稳定性与刺激作用;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并作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用药安全、有效,在由PG引起的炎症中可以取代或弥补激素类药物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