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记者
公民记者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2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活力、新闻世界、东南传播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1年媒体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研讨会、第八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等;公民记者的相关文献由15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发财、杨莹、阿友等。
公民记者
-研究学者
- 王发财
- 杨莹
- 阿友
- 幸小利
- 黄浦林
- 侯逸君
- 刘灼
- 刘辛未
- 张垒
- 曹菁
- 李丹瑶
- 李汶龙
- 李艳婷
- 王添
- 王玉
- 田媛
- 罗幸
- 陈茜
- Sayako.D
- 一惊
- 丁舟洋
- 严颂
- 仇松强
- 任凤云
- 任姝娴1
- 余晓芬
- 余致远
- 佟杰
- 冯建华
- 刘义昆
- 刘奇
- 刘欣琳
- 刘欣琳1
- 刘海明
- 卢鑫
- 叶双舟
- 吴亭静
- 吴鼎铭
- 周毅
- 周渝
- 唐辉吉
- 夏学民
- 姚文森
- 孙莹莹
- 宋艳丽
- 尹妍
- 崔爽
- 康丽洁
- 弓力成
- 张东亮
-
-
张雪莹
-
-
摘要:
自媒体时代公民记者在新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于职业记者从传统媒体中获取新闻,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和社会事实中获取新闻,公民新闻挑战了长期存在的职业专业规范和实践,在新闻内容的形式上及公众获取新闻的方式上影响着整个新闻事业。本文通过对1984-2004年出生群体的调查,来研究公民获取和传播新闻的方式,探索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进一步融合发展。
-
-
-
-
幸小利
-
-
摘要:
本文主要以视频网站的公民记者为样本来源,以新闻伦理为分析框架,从新闻真实与客观性认知、伤害性、责任理念三个维度,通过实证与定量调查的手段,考察了公民记者在报道新闻的内容特征以及与伦理意识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发现,经常报道目击事件以及调查性事件的公民记者其伤害性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
-
幸小利
-
-
摘要:
本文主要以视频网站的拍客记者为样本来源,从新闻真实与客观性认知、伤害性、责任意识三个维度,通过实证与定量调查的手段,考察了公民记者这一草根群体在参与新闻报道时涉及的媒介素养。通过分析发现,公民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对于新闻真实与客观性认知、伤害性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三个方面均表现较强的接受度,说明公民记者在报道新闻时的媒介素养普遍较高。
-
-
高洁
-
-
摘要:
在自媒体时代,新闻采制和传播的门槛降低了,传播权和对信息解读的话语权已分解到了普通个人手中,任何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传递信息或者发表言论。本文认为,利用自媒体发布新闻的“公民记者”的出现,既导致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又催生出了另类视角的“公民新闻”,主流媒体要善于利用这股力量,为优化新闻传播的媒介环境服务。
-
-
-
-
-
赵妍
-
-
摘要:
本文从"公民新闻"产生的西方社会语境出发,探究了其产生的社会基础是言论自由基础上的民主政治,结合我国社会现实,论证得出我国目前缺少这样的社会基础.同时从实务层面分析在我国社交平台上公众进行的新闻生产并未实现以参与公共生活为目的的"公民新闻",而更多的是争取权利和自我表达.目前我国"公民新闻"生存空间狭小且难以抗衡官方话语,一味叫嚣"公民新闻"只能遮蔽我国新闻传播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