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闻伦理

新闻伦理

新闻伦理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31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伦理学(道德哲学)、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931篇;相关期刊252种,包括新闻世界、东南传播、今传媒(学术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安徽省第五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第八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2007年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坛等;新闻伦理的相关文献由777位作者贡献,包括苏婧、陈力丹、南长森等。

新闻伦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6 占比:19.8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2931 占比:80.04%

总计:3662篇

新闻伦理—发文趋势图

新闻伦理

-研究学者

  • 苏婧
  • 陈力丹
  • 南长森
  • 李立广
  • 王卉
  • 陈海波
  • 刘海明
  • 姜德锋
  • 庹继光
  • 徐新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冀榕; 陈维超
    • 摘要: 算法技术反向价值负荷带来诸多伦理失范现象,如算法技术越位造成的“信息偏食”、算法对数据的获取侵犯用户隐私、主体边界模糊性带来的责任缺失等。对此,可以基于透明、追责、尊重的伦理原则,探索算法新闻伦理主体重建的具体路径。
    • 摘要: 回顾:灾难报道中,媒体和从业人员有必要准确把握灾难报道的根本目的,强化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突发新闻的报道最为考验新闻人的职业素养,而灾难报道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新闻伦理问题。2022年3月23日,人民网人民快评发文:灾难报道要守住道德底线、遵循新闻伦理
    • 黄子鸣; 阮玥莹
    • 摘要: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相关新闻报道多次引发社会争议。文章对此次事故的新闻报道情况进行解构,找到实现避免对遇难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保留人文情怀的路径。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在归纳以公众号“每日人物”为代表的新闻媒体报道内容的基础上,纳入受众群体中不同立场和评论,从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视域出发,探究如何把握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度”,为未来相关新闻报道保持专业与伦理色彩提供借鉴。在对前人文献和事件梳理的过程中,发现灾难新闻报道引发群体偏差的根源在于新闻专业主义和伦理道德之间的平衡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规范新闻记者秩序外,还需统筹新闻媒体与新闻行业等因素。
    • 邵威仪
    • 摘要: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有关罹难者人物报道涉及的新闻伦理问题曾一度引发社会热议,主要体现在记者在灾后对家属采访产生的“侵扰悲痛”、罹难者生前隐私信息与自媒体账号曝光等现象。空难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因发生概率低、跟踪报道周期长等特点,增强了受众对信息不确定性的紧张,提高了受众对媒体报道的依赖性和关注度。基于此,文章研究认为,从业者应该反思如何调整采访的方式、控制报道的节奏,既满足公众合理的信息需求,又维护罹难者及其家属的应有权益。报道争议可以归纳为新闻实践中的边界与尺度问题,据此媒体的努力方向可以表现在设立灾后的“伤情缓冲区”与“心理安全区”,平衡报道的发表速度与内容限度,在伦理红线内满足合理化的公众信息需要,同时维护个体利益。
    • 丁苏怡
    • 摘要: 灾难发生过后,新闻媒体的报道模式可以充分体现出媒体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感。部分媒体的报道出现了“营销灾难”、侵扰当事人家属、私自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等伦理失范的现象,文章分析对比这部分媒体和权威媒体对于灾难的报道模式、伦理规范和人文素养。通过理论探索、新闻语篇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等角度出发,从案例中分析权威媒体对于灾难报道的人民立场、前沿的呈现、叙事的斟酌和群像的描绘。认为灾难报道呼唤规范的报道模式,应当秉持法治观念下的人民立场、生命神圣思想下的理性克制和边界意识下的真相保护。文章结合新闻工作实际对灾难报道的伦理规范和人文素养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灾难报道的实践提供参考。
    • 张林林
    • 摘要: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哪个行业,从业者们都会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和普遍性的伦理原则,其中自然也包括新闻行业的从业人员。无论是传统的广播电视台报社,还是网站或新媒体平台,在新闻采访、写作、制作、刊播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让新闻伦理缺席。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电视新闻记者的从业经历以及业务实践思考,谈谈在采访报道中新闻伦理尺度的把握问题。
    • 毛凯妮
    • 摘要: 2022年3月21日,东航一架波音737客机从昆明飞往广州,在梧州坠毁。机上共有132人。在官方尚未正式公布失联人员名单时,有媒体第一时间采访到多位失联人员的亲属好友,并迅速推送了报道。引起热议。媒体在新闻报道时坚守真实、客观、及时、公正、全面报道,还应考虑到受众的心理,守住道德伦理,特别是要注意人文关怀,不对他人造成二次伤害。
    • 李春习; 张锡杰
    • 摘要: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规范新闻采编行为、提升新闻工作者业务素养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流程发生了重要变化,大型新媒体平台和自媒体进入互联网舆论场,面对全新的舆论环境,我们需要思考和研究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如何才能真正落实到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实践当中去。
    • 陀艳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变得深远,其在新闻传播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给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便利和改变,契合了新闻传播在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生产和分发等流程模式的创新,也冲击着新闻传播领域原有的流程和原则,带来了一些新闻伦理上的问题,如:侵犯用户信息安全、个性化推送加剧“信息茧房”、削弱新闻专业主义等。本文将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探讨存在的新闻伦理问题,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 韦眼
    • 摘要: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媒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传媒业的应用衍生虚假新闻、技术偏见等新闻传播伦理现象,严重影响网络空间的清朗。区块链技术的时间戳功能、数据不可篡改等技术在传媒业应用、信源审核及保护版权方面,也存在新技术的问题和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