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向天线
全向天线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1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邮电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25147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测试技术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电子测试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5年全国天线年会、2013年全国天线年会、2012全国第十四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年会等;全向天线的相关文献由188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中林、刘木林、李道铁等。
全向天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5147篇
占比:99.83%
总计:125362篇
全向天线
-研究学者
- 吴中林
- 刘木林
- 李道铁
- 李渠塘
- 徐燕
- 李融林
- 邢红兵
- 宋茂盛
- 王积祥
- 李迎松
- 崔悦慧
- 张桂兴
- 范艺
- 刘若鹏
- 黄绍明
- 于伟
- 张辉
- 漆一宏
- 罗鹏
- 金荣洪
- 伍韬
- 刘东峰
- 刘乘源
- 包磊
- 卓贵清
- 周旭竹
- 梁胜
- 沈平元
- 不公告发明人
- 全旭林
- 杨晓冬
- 耿军平
- 赵戎
- 郭小东
- 王俊
- 肖东山
- 傅光
- 吴成云
- 张伟强
- 张志亚
- 文思超
- 朱向上
- 杨华
- 王文芬
- 王玉峰
- 董元旦
- 赵云
- 陈福利
- 魏瑰
- 冯杰
-
-
冯文文;
高初;
左斌;
秦浩
-
-
摘要:
提出一种工作在L波段的高增益全向天线设计方法,该天线垂直极化,采用多级同轴套筒结构,使用N-K型连接器馈电,可以承受10 kW的射频功率。仿真结果显示,该天线方向图在水平方向全向,最大增益超过5 dB,增益不圆度小于0.3 dB;天线在垂直方向上-10 dB波束覆盖超过75°,天线驻波比小于1.7;制作天线实物并测试,测试结果与设计曲线相符合,满足系统任务要求。
-
-
刘宇峰;
曹源;
张骄;
张文梅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向平面缝隙阵列天线.8对环形缝隙背靠背蚀刻于带状线两侧地板,作为辐射单元,并且通过中心导带串行馈电.通过在环形缝隙内部加载一对Y形缝隙枝节,提升单元辐射性能.为进一步拓宽工作带宽,提高增益,采用遗传算法(GA)对天线进行优化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加工制作了天线样品.测量结果表明,天线的阻抗带宽(|S_(11)|<-10 dB)为5.69%(5.64 GHz~5.97 GHz),峰值增益为9.68 dBi,水平方向最大增益变化小于0.5 dB,在工作频带内具有稳定的全向辐射性能.
-
-
邹祎玮;
张家豪;
郭庆功
-
-
摘要:
本文基于同轴波导结构,设计了一款水平全向天线阵列。通过开双环缝隙的方式,抑制谐波,拓宽了单模传输的带宽。全向辐射由围绕同轴的四条缝隙完成,与相同的四个全向单元沿着同轴按顺序排列,组成全向阵列天线。采用三段不同尺寸的同轴级联实现了大尺寸的辐射部分与标准SMA的连接匹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天线在2.77GHz-3.02GHz内电压驻波比(VSWR)小于2,所在频段内天线的不圆度小于1.3dB。
-
-
景小东;
刘肃正;
王维云
-
-
摘要:
设计了一种具有雷电防护功能的大功率高增益垂直极化全向赋形天线。天线采用印刷偶极子作为辐射单元,通过4个单元俯仰组阵满足天线高增益要求。采用遗传算法优化阵元幅度和相位,实现天线俯仰波束赋形设计。通过功分器对均匀分布的4组赋形子阵列等幅同相馈电,实现天线方向图方位面全向覆盖。避雷针穿过天线印制板安装架安装于天线底座中心起雷电保护作用。根据仿真结果,加工了天线实物并测量了天线性能指标。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实现了俯仰波束赋形功能,在俯仰0°~40°范围内,增益随着俯仰角度增加逐渐平缓降低,可较好地满足系统使用要求。该天线工作频率为1.41~1.46 GHz,可用于地空通信系统。
-
-
郭晨
-
-
摘要:
针对直升机超短波通信需求,分析了超短波天线受装机环境的影响。通过仿真与试飞方向图测试数据的对比,验证天线装机性能仿真的准确性。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可准确评估直升机任意机动角度下,天线装机性能是否满足通信距离要求。该分析方法可应用于直升机超短波天线布局设计。机载平台为了实现与各个方向上、多种协同通信目标的超短波通信,通常选用增益较低的全向天线形式的超短波天线。受直升机平台机身小、机背不平坦、机腹外挂设备多等装机环境的影响,直升机超短波天线装机方向图会产生畸变,天线增益在某些方向上更低,从而限制直升机超短波通信功能的通信距离和通信质量。因此,对超短波天线装机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估显得更为重要。
-
-
赵东贺;
韩国栋;
刘桂凤
-
-
摘要:
针对传统全向圆极化天线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四臂螺旋结构的新型全向圆极化天线设计方法;提出的天线通过螺距为1.2倍中心频率波长的长螺距的四臂螺旋天线结构实现了全向圆极化辐射;设计的微带功分移相一体化网络能够使得四根螺旋臂实现幅度相等,相对相位关系为0°、90°、180°和270°的激励信号;最终提出的天线用简单结构实现了天线全向圆极化辐射特性;通过仿真软件对天线的设计参数进行了计算和优化设计,通过激光直写式3D打印技术加工了天线样机,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提出的天线在2~2.25 GHz频带范围内电压驻波比小于1.6,在工作带宽内增益大于1.7 dBi,轴比小于3 dB,水平面方向图的不圆度小于1.2 dB,具有良好的全向圆极化辐射特性。天线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易于工程实现等特点,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
-
刘港;
李源俊;
叶亮华
-
-
摘要:
针对传统小环形全向天线相对阻抗带宽小、不圆度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低不圆度的宽带水平极化全向天线。此天线包括三个弧形电偶极子、三组引向器和一个宽带馈电网络。三个弧形电偶极子被均匀地印刷在圆筒形的介质板表面并由宽带馈电网络激励,实现水平全向辐射。电偶极子上方加入三组引向器,可扩展天线的带宽和降低天线的不圆度。一分三功分器与宽带巴伦构成了此天线的馈电网络,采用馈电网络与天线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使天线结构小型化。设计并加工了尺寸为0.18λ×0.18λ×0.18λ(λ表示最低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的天线样品。测试结果显示,天线相对阻抗带宽可达到51.6%(2.3~3.9 GHz,VSWR<2),在工作频段内天线不圆度小于1.2 dB。
-
-
赵国栋;
周洪澄;
朱双双;
王豫;
严仲明
-
-
摘要:
针对目前很多C波段全向天线结构复杂、尺寸较大、带宽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完全覆盖C波段的全向垂直极化天线。该天线仅由金属圆盘、金属圆柱套筒、SMA接头三部分组成,金属圆盘的存在相当于在辐射体顶端加载了一个分布电容,等效加大了天线的辐射体长度,因此降低了纵向尺寸,金属圆柱套筒的存在使天线对金属地面的要求降低,因此降低了横向尺寸,最终设计的天线尺寸为12.7 mm×12.7 mm×30.6 mm。通过仿真分析,回波损耗S_(11)≤-10 dB的频带为3.75~8.31 GHz(相对带宽为75.6%),完全覆盖C波段。最终加工实物并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
-
令狐暑暑;
逯暄;
彭甫镕;
张婷
-
-
摘要:
为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了一种具有5.8 GHz WLAN深度抑制特性的超宽带单陷波全向天线.采用“倒箭头”形贴片作为辐射单元,在矩形地面上刻蚀矩形开路槽和直角三角形截断,获得了宽的阻抗带宽;在辐射贴片上刻蚀1个半波长C形槽,并在地面上刻蚀1个半波长RSCSRR槽对,实现了5.8 GHz WLAN信号的深度抑制.仿真结果表明,天线的阻抗带宽为3.10 GHz~10.60 GHz,5.8 GHz陷波处的电压驻波比达7.59.实测的S 11曲线与驻波比曲线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陷波的有效性;4 GHz,6.5 GHz,9 GHz频点的实测方向图表明天线在整个超宽带频段内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和全向性,满足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天线的设计需求.
-
-
向磊;
黄奕;
杨国;
肖如奇;
齐世山
-
-
摘要:
针对无线通信对全向天线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具有全向辐射特性的低剖面宽带滤波偶极子天线.通过在偶极子贴片天线的馈电网络中加载一对槽线枝节,增加了天线带宽,同时分别在上阻带和下阻带各引入一个辐射零点,实现了增益滤波响应.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天线的阻抗带宽为39%(3.1~4.6 GHz),带外辐射抑制大于15 dB,具有低剖面、高频率选择性和尺寸较小的特点.
-
-
WANG Jing;
王晶;
LI Lin-cui;
李林翠;
REN Dong-mei;
任冬梅;
ZHAO Peng;
赵鹏
- 《2016年全国军事微波、太赫兹、电磁兼容技术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在UHF频段的宽带高增益全向天线.单元天线采用柱状天线,在柱状天线的外导体上开环状缝隙,为了增加带宽,在缝隙两端接柱状阵子臂,外导体和阵子臂之间采用碗状结构以实现平滑过渡.该单元天线在500MHz到730MHz的频段内驻波小于2.5,水平全向,水平方向增益大于1dB.为了提高增益,将两个单元天线进行进行组阵,合适选择距离,最终天线阵在500MHz到670MHz的频段内水平方向增益大于3dB,驻波小于2.5.
-
-
-
-
-
-
-
-
WANG Ren;
王忍;
YU Yufeng;
俞钰峰;
LI LuHui;
厉璐慧
- 《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2015年
-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机载复合天线,实现了108~174MHz频段与900~1300MHz频段天线的共口径设计,两个频段集成设计在同一块印制板上,其中108~174MHz频段为全向天线,900~1300MHz频段为宽波束定向天线.针对低频段天线相对电尺寸小,匹配困难的问题,使用了LC匹配网络改善了天线与系统的匹配情况,提高了天线的效率.经实测,在108~174MHz频段电压驻波比小于3,增益大于-4dBi,不圆度小于3dB;在900~1300MHz频段驻波小于2,增益大于4dBi,主瓣宽度大于180°,很好的实现了不同频段不功能天线的共口径设计,扩展了刀形天线的用途,为特殊功能的刀形天线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