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设计
供暖设计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工业经济、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23967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大陆桥视野、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经济技术协作信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全国建筑环境与设备第3届技术交流大会、2009湖北省暖通空调制冷及热能动力学术年会、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等;供暖设计的相关文献由15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洋、张姣、张遵宇等。
供暖设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3967篇
占比:99.93%
总计:124055篇
供暖设计
-研究学者
- 刘洋
- 张姣
- 张遵宇
- 李孔清
- 李波
- 等
- 陈涛
- 龚光彩
- ZHANG Fangqiu
- 万蓉
- 乔延庆
- 于赫
- 于赫1
- 任晓辉
- 任莉华
- 何森
- 何海亮
- 俞晟
- 刘凤军
- 刘凯月
- 刘刚
- 刘加平
- 刘培琪
- 刘振
- 刘振2
- 刘有香
- 刘梦真
- 刘立芳
- 刘蓓
- 刘飞
- 包明德
- 卢志海
- 卢智慧
- 卢筝
- 吴同双
- 周彩文
- 唐娟娟
- 唐宏伟1
- 唐强
- 姜玉龙
- 孙彦兵
- 孙扬
- 孙振宇
- 孙晓丽2
- 崔莹
- 康洪波
- 张东亮
- 张亚歌
- 张俊英
- 张先权
-
-
毛栋
-
-
摘要:
供暖系统是建筑设计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供暖设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本身的御寒保暖效果,同时还能将建筑的室内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随着我国供暖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质量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供暖问题,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审视建筑供暖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逐一予以改进。
-
-
刘洋
-
-
摘要:
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供热效率高、节能效益好的设备,在供热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常用的空气源热泵型式多样,其中CO_2空气源热泵具有环境适应性更强、经济性价比更高、运行相对稳定等诸多应用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CO_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供暖设计方案和主要组成设备,随后通过运行监测,基于监测数据对影响送风温度的因素进行了综述,最后基于供暖系统的能耗分析,提出了降低系统运行能耗的相关建议。
-
-
孙振宇;
刘凯月
-
-
摘要:
目前,我国的供暖系统设计主要参照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的供暖模式及设计理念,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用户热计量需求的提出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供暖设计日渐趋向于侧重控制与调节的欧洲供暖设计理念.本文结合哈尔滨地区供暖设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结合俄罗斯及欧洲供暖设计理念的"末端系统设计先天平衡,辅以末端阀门控制"的供暖系统设计思路.
-
-
刘洋
-
-
摘要:
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供热效率高、节能效益好的设备,在供热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常用的空气源热泵型式多样,其中CO2空气源热泵具有环境适应性更强、经济性价比更高、运行相对稳定等诸多应用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CO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供暖设计方案和主要组成设备,随后通过运行监测,基于监测数据对影响送风温度的因素进行了综述,最后基于供暖系统的能耗分析,提出了降低系统运行能耗的相关建议.
-
-
张奇
-
-
摘要:
本文针对矿井进风立井冬季供暖进行改造,将燃煤热风炉通过对供暖系统进行设计、科学配置热泵、空压机等设备,制定科学的运行方式,充分对乏风余热进行利用,从而实现矿井进风立井的清洁能源供暖改造.
-
-
唐娟娟;
张淇鑫;
施正礼
-
-
摘要:
以某运输坞的典型舱室保温供热设计为例,阐述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并采用流体仿真软件STAR-CCM+对传热的过程进行模拟,验证保温隔热结构和供暖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解决可能出现的船舶舱室保温和供暖配置冗余或不足问题,为合理地确定舱室保温结构和供暖设备提供依据.
-
-
-
-
李鑫
-
-
摘要:
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工作作为民用建筑整体设计质量的重中之重,受到了相关部门以及广大从业人员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以提高高层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水平.
-
-
-
-
刘立芳;
唐强
- 《2016年第二十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超高层住宅因其建筑高度的原因,受到热压和风压的综合影响,故其供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不同于普通高层及多层建筑.各楼层以及各房间之间的供暖负荷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变化幅度在40%左右,而大幅度则达到了58%以上.冷风渗透耗热量在超高层建筑供暖负荷中受建筑高度影响最大.对于58层的建筑,29层可作为受冷风渗透影响的分界线,也就是楼层的1/2以下受冷风渗透较大,而1/2以上楼层基本不受影响.因此要特别注意1/2层数以下楼层中,同一位置不同楼层的房间散热器的设置.由于房间面积和可开启外窗面积的不同,冷风渗透对起居室影响最大,卫生间次之,厨房以及卧室影响相对较小.
-
-
-
-
-
-
-
-
-
崔莹;
燕达
- 《2016年第二十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随着暖通空调行业的快速发展,实际工程需要对冬季热负荷进行逐时计算,而现有规范中提供的固定的冬季室外计算参数无法进行逐时计算,因此需要在现有冬季室外计算温度外,为设计者提供冬季典型日室外逐时计算温度值作为参考,设计者可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自由选择合理的计算参数值.本研究以原有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为依据,提出了三种冬季室外逐时计算温度的生成方法,通过收集原始气象数据资料,在30年逐时气象数据的基础上,生成得到了全国270个台站的供暖室外逐时计算温度,本文以长春、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昆明六个典型城市为例,介绍并比较了三种统计方法的计算结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已应用在《蓄能空调系统设计规程》中.现有冬季热负荷依据室内外平均温差计算稳态计算,而随着暖通空调行业的发展,实际工程需要对建筑热负荷进行逐时计算,因此需要逐时的冬季供暖室外计算逐时温度来进行建筑热负荷的逐时计算。设计人员在进行冬季热负荷的计算时,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选取冬季供暖室外计算逐时温度进行逐时负荷的计算,以此实现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精细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