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过程
作战过程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军事技术、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75729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国防、国防科技、火力与指挥控制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等;作战过程的相关文献由187位作者贡献,包括胡佳恒、任云松、党举红等。
作战过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5729篇
占比:99.87%
总计:75828篇
作战过程
-研究学者
- 胡佳恒
- 任云松
- 党举红
- 周洲
- 孙海军
- 孙盛智
- 宋笔锋
- 尚柏林
- 张宁
- 张洪波
- 施国强
- 李军
- 汤国建
- 祖光然
- 管带
- 罗鹏程
- 艾俊强
- 袁冲
- 裴扬
- 贾跃
- 郑伟
- 郭晓辉
- 金光
- A·D怀特
- Fan Rui
- Huang Jun-qing
- LI Tao
- LI Yinguang
- LIU Lin
- Li Lin
- PI Xuexian
- Sheng Biqi
- Sun Shengzhi
- Tan Ya-xin
- 丁荣贵
- 丛敏
- 任磊
- 伍文峰
- 何俊
- 余明
- 侯妍
- 侯建军
- 冯书兴
- 冯玉军
- 冯磊
- 刘占辰
- 刘哲民
- 刘宇
- 刘志青
- 刘承光
-
-
吴蕾;
伍文峰;
邓海冰
-
-
摘要:
为解决军事专家、导调人员以及参演指挥员对模拟对抗演习作战过程的一致性理解问题,对基于本体的作战过程描述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作战过程层次结构和本体构建流程,提出基于本体的作战过程层次化描述模型,对作战过程、作战任务、作战行动本体属性及相关关系分别进行描述。探索面向导演部讲评的应用模式,为进一步研究作战过程描述辅助生成方法提供重要支撑。
-
-
张笋;
朱昱;
杨明映;
王正元
-
-
摘要:
针对机动作战任务过程中,导弹部队利用有限资源处置多特情出现冲突的问题,从概念逻辑出发,在约束条件下,构建了合理的资源冲突消解数学模型,结合实际,提出了不同的求解策略,并利用实例分析求解,最终找到最优的模型解策略,可为导弹部队实战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
-
龚亮;
王庆权;
罗红吉
-
-
摘要:
为深化探索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方法,以某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为评估对象,基于ADC(availability dependability capacity)效能评估模型,从武器系统的作战流程、人的因素、目标特性、对抗环境4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实战化改进.示例显示,通过将上述4个方面的实战要素融入评估模型,较为全面、合理、准确地评估了某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和任务背景下的作战效能.
-
-
刘翔宇;
姜海洋;
赵洪利;
杨海涛
-
-
摘要:
参照DODAF体系结构中的作战视图内容,将作战过程分为O(观察)、0(判断)、D(决策)、A(行动)4个阶段,分别刻画天基信息支援部门与作战部门在4个阶段的具体行动,完成对天基信息支援空中精确打击作战过程的清晰描述与建模;作战视图较为直观的描述了天基信息支援力量在空中远程精确打击作战过程和指控流程中的具体应用,对于优化天基信息支援空中精确打击作战体系结构、指导作战具有积极作用.
-
-
-
刘宇;
金鑫
-
-
摘要:
针对当前飞机综合航电火控系统设计使用传统文档开发方法的不足,借助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思想,提出了基于Rhapsody的面向对象的图形化系统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步骤.通过某飞机典型作战过程的实例应用,详细研究了Rhapsody图形化系统设计方法中各种图例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并将各设计阶段应用图例通过功能传递进行关联,梳理出一套完整的复杂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系统的迭代优化,减少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可为今后复杂系统的图形化设计提供参考.
-
-
-
-
刘翔宇1;
姜海洋1;
赵洪利1;
杨海涛1
-
-
摘要:
参照DODAF体系结构中的作战视图内容,将作战过程分为O(观察)、O(判断)、D(决策)、A(行动)4个阶段,分别刻画天基信息支援部门与作战部门在4个阶段的具体行动,完成对天基信息支援空中精确打击作战过程的清晰描述与建模;作战视图较为直观的描述了天基信息支援力量在空中远程精确打击作战过程和指控流程中的具体应用,对于优化天基信息支援空中精确打击作战体系结构、指导作战具有积极作用。
-
-
唐彬鑫;
阚飞;
高奉宽
-
-
摘要:
针对现阶段我国复杂的海上威胁环境使得滨海防御面临严峻挑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导弹与高炮"硬结合"及战车集成的新型两栖防御武器系统的方案构想,并简要描述了系统的组成、作战过程.最后,通过作战效能仿真验证了此武器系统具有高作战综合效能和生存能力.本研究对未来两栖防御武器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
-
-
郑伟;
张洪波;
汤国建;
赵玲
- 《全国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学术交流年会》
| 2005年
-
摘要:
天基对地打击武器是一种新的战略威慑力量,与地基发射武器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本文首先通过对天基作战武器作战过程的分析,指出在轨机动是实现天基快速对地打击的关键.而后建立了天基平台的轨道面与相位机动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例仿真分析了轨道机动对打击时间的影响,得出了天基对地打击的一些基本结论.
-
-
Li Lin;
李林;
Sun Shengzhi;
孙盛智;
Sheng Biqi;
盛碧琦
- 《第六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航天遥感信息运用已经成为现代战争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海上维权行动作为维护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航天遥感信息必将成为关键支撑.在深入分析陆地观测、海洋环境、海洋监视、气象和测绘等遥感信息在海上维权行动运用的基础上,从海上维权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两个方面,分别研究在海上维权不同阶段对各类航天遥感信息的需求.从提升海上维权能力的角度出发,以海上维权作战过程和指挥活动两个方面,分别研究航天遥感信息在作战和指挥全过程的具体运用流程,为海上维权行动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
-
-
-
-
Fan Rui;
范锐;
Tan Ya-xin;
谭亚新;
Huang Jun-qing;
黄俊卿
- 《第18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18th CCSSTA 2017)》
| 2017年
-
摘要:
作战中通信网络的重要性和相对脆弱性的典型特征决定了它必将是敌方打击的首选目标,对通信网络抗毁性尤其是对抗条件下的抗毁性研究就成为了军事研究人员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而无论是训练还是实际作战,通信网络通常十分复杂,在进行抗毁性研究时,对网络的测试和数据记录均存在较大难度,因此,为了提供贴近实战的研究环境,作战仿真成为一个较优的解决方法,基于此首先分析战场上的主要毁伤因素,提出了使用作战仿真进行抗毁性研究的基本过程,对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与应当着重注意的方面,提出了采用作战仿真方法进行通信网络抗毁性研究的基本框架.
-
-
Fan Rui;
范锐;
Tan Ya-xin;
谭亚新;
Huang Jun-qing;
黄俊卿
- 《第18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18th CCSSTA 2017)》
| 2017年
-
摘要:
作战中通信网络的重要性和相对脆弱性的典型特征决定了它必将是敌方打击的首选目标,对通信网络抗毁性尤其是对抗条件下的抗毁性研究就成为了军事研究人员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而无论是训练还是实际作战,通信网络通常十分复杂,在进行抗毁性研究时,对网络的测试和数据记录均存在较大难度,因此,为了提供贴近实战的研究环境,作战仿真成为一个较优的解决方法,基于此首先分析战场上的主要毁伤因素,提出了使用作战仿真进行抗毁性研究的基本过程,对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与应当着重注意的方面,提出了采用作战仿真方法进行通信网络抗毁性研究的基本框架.
-
-
Fan Rui;
范锐;
Tan Ya-xin;
谭亚新;
Huang Jun-qing;
黄俊卿
- 《第18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18th CCSSTA 2017)》
| 2017年
-
摘要:
作战中通信网络的重要性和相对脆弱性的典型特征决定了它必将是敌方打击的首选目标,对通信网络抗毁性尤其是对抗条件下的抗毁性研究就成为了军事研究人员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而无论是训练还是实际作战,通信网络通常十分复杂,在进行抗毁性研究时,对网络的测试和数据记录均存在较大难度,因此,为了提供贴近实战的研究环境,作战仿真成为一个较优的解决方法,基于此首先分析战场上的主要毁伤因素,提出了使用作战仿真进行抗毁性研究的基本过程,对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与应当着重注意的方面,提出了采用作战仿真方法进行通信网络抗毁性研究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