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伊朗核危机

伊朗核危机

伊朗核危机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18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工业经济、世界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专利文献169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当代世界、时事报告、瞭望等; 伊朗核危机的相关文献由73位作者贡献,包括唐继赞、吴艳君、张晓娜等。

伊朗核危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30.45%

专利文献>

论文:169 占比:69.55%

总计:243篇

伊朗核危机—发文趋势图

伊朗核危机

-研究学者

  • 唐继赞
  • 吴艳君
  • 张晓娜
  • 林利民
  • 阮宗泽
  • 韩运旗
  • 丁果
  • 东民
  • 乔良
  • 任晶晶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琛; 齐济
    • 摘要: 本文主要选取了《纽约时报》等报作为研究对象,从媒体角度审视了美国精英话语层面如何解读与"2012年伊朗核危机"相关的中美关系分歧及中国能源战略等问题.本文发现,这些报纸多认为中国在海湾地区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不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区域政治势力,更不是为了单纯挑战美国;尽管他们长期对"寄希望于中国去施压"表示不乐观,但他们还是普遍期望中国能"配合美国"并在过程中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 郎平
    • 摘要: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联合国成立70周年,然而,和平对于一些地区而言仍是可望不可及。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看到持续12年的伊朗核危机达成最终政治解决方案、阿富汗战争落下帷幕、缅甸全国全面停火协议签署,同时也看到恐怖主义、教派冲突仍然猖獗肆虐,乌克兰冲突时断时续,叙利亚、也门炮火纷飞,大批民众逃离家园成为难民,甚至在逃亡途中失去了生命。而欧洲也遭遇了数十年来最严峻的难民危机,巴黎恐怖袭击事件更是将欧洲推上了反恐的前沿。
    • 范鸿达
    • 摘要: 2001年“911”袭击发生后,华盛顿认为中东某些国家独裁专制的政治制度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于是高举“反恐”大旗,接连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加大了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扩散的遏制.德黑兰对这两场战争分别做出部分配合支持和强烈反对的不同反应.高举反恐大旗的华盛顿对伊朗的核发展也疑虑重重,认为伊朗此举是对地区安全的挑战,基于此种认识,华盛顿在伊朗核问题上对德黑兰实施了强力遏制政策,这也使得美伊对抗加剧,“伊朗核危机”生成.不管是美国乔治·W·布什总统时期,还是奥巴马任职以来,美国伊朗对抗一直在延续,但是华盛顿已经越来越不倾向于以战争的方式推翻伊朗现政权.
    • 郭宪纲
    • 摘要: 由于伊朗与西方立场相去甚远,伊朗核问题谈判已陷入僵局.伊朗参加谈判的目的是争取时间,发展和完善核技术,而西方则希望通过谈判、经济制裁和武力威胁压伊朗屈服.双方互不让步,问题久拖不决,有可能引发战争或中东地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急剧扩散.为了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国际社会需要下决心从根源上入手,将解决伊朗核问题与中东无核武器化的努力直接挂钩,来彻底化解伊朗核危机.
    • 陈俊华; 马骏壹
    • 摘要: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2011, conflicts and turmoil have swept across the Middle East, and geo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Middle East has appeared new changes. The Middle East geopolitical instability shows "beaded type" and "multi-flowering" situa-tion. Islamic forces gradually emerged as a new growth pole in the Middle East geopolit-ical pattern. The "dual-core" pattern of geopolitical center in the Middle East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Triangle pattern" trend gradually become clear. Although new geopolit-ical situation objectively expanded Iran’s regional influences, Iran still must face many challenges. New change of geo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didn’t become the best breakthrough for U.S. using military force to resolve the Iranian nuclear crisis. Sanc-tions, infiltration and deterrence will be the first choice for U.S. foreign strategy for Iran. It’s most probably that Iranian nuclear crisis once again fallen into the "infinite loop" of"tensions-ease-retensions-reease".%  2011年以来,冲突和动荡席卷整个中东地区。中东地缘动荡呈现“串珠式”和“多点开花”态势,伊斯兰势力逐渐崛起成为中东地缘格局中的新“增长极”,中东的地缘政治重心的“双核”格局逐渐成型,“三角格局”态势渐趋明朗化。中东地缘新形势客观上为伊朗扩大地区影响、推进核计划提供了契机,但其地缘形势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目前,中东地缘政治变局并没成为美国武力解决伊朗核危机的最佳突破口,制裁、渗透和威慑将是美国对伊朗战略的首选。伊朗核危机再次陷入“紧张—缓和—再紧张—再缓和”的“无限死循环”可能性极大。
    • 田文林
    • 摘要: 美国是当今唯一超级大国,伊朗则是中东屈指可数的地区性大国,两国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长期敌对,由此极大影响了中东格局的塑造和结构。近年来不断升温的伊朗核危机,实际就是美伊关系敌对的产物。但2013年6月哈桑·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以来,美国与伊朗频繁互释善意,冻结34年的美伊关系出现了破冰迹象。
    • 岳来群
    • 摘要: 霍尔木兹海峡是中东地区重要的油气运输通道.近期伊朗与西方国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对峙,以及伊朗2011年年底开始的大规模军事演习造成霍尔木兹海峡紧张局势加剧,助推了国际石油市场的动荡.对于霍尔木兹海峡未来局势的走向,文章认为,美国对伊朗直接动武的可能性较低,而伊朗未来立场软化的可能性较大;俄罗斯不会支持美国直接对伊朗动武,但以色列有可能先发制人武力打击伊朗核设施.文章呼吁我国加强本土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快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减缓油气进口逐年攀升的态势.
  • 8. 持续动荡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摘要: 一年来的中东局势,由于出现突发性的反独裁风潮,与人们的预想大相径庭。除了土耳其回归中东的趋势保持不变,伊朗核危机被接连不断的阿拉伯政局动荡所掩盖,各国的中东政策都是应对性的顺势而为,一系列突发事件和新发事件使得中东的地区力量平衡和大国关系进入了新的调整期,这些调整尚待深化。
    • 丁果
    • 摘要: 2月24日,温哥华的上班族驱车到加油站,突然发展油价飙升了10%以上,叫苦连天的同时,他们发现这次的飙升是全球性的,而肇因就是伊朗核危机的升极。
    • 吴少宇
    • 摘要: 2012开年以来,全球加速动荡不安,伊朗核危机加剧,动武之声不绝于耳;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内战走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可以说政局动荡,叠加上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给投资大环境带来了深远的不良影响,市场的在一个个利空轮番轰炸之下,今年投资获利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