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工纯林

人工纯林

人工纯林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86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专利文献64835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科学与财富、福建林业科技、华东森林经理等; 人工纯林的相关文献由22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世荣、刘增文、明乐等。

人工纯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64835 占比:99.88%

总计:64915篇

人工纯林—发文趋势图

人工纯林

-研究学者

  • 刘世荣
  • 刘增文
  • 明乐
  • 明安刚
  • 曾青
  • 李霞
  • 温远光
  • 谢明阳
  • 郝中明
  • 农友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陆江
    • 摘要: 以广西来宾灰木莲阔叶林、杉木针叶林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树冠竞争指数、Hegyi简单竞争指数作为因变量,3 a内胸径增长量作为自变量,研究林分内林木竞争对单木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木胸径增长量与竞争指数均为负相关,表明林木受到的竞争越大,林木的胸径增长量就越小;作为阔叶树种的灰木莲胸径的增长量比针叶树杉木更容易受到林木树冠竞争的影响;相对于Hegyi简单竞争指数,树冠竞争指数更能说明林木胸径增长量与林木竞争程度的关系.
    • 陈海波; 郭丽; 张真; 孔祥波; 张苏芳; 刘福
    • 摘要: [目的]研究杨树人工林种间混交对自身生长性状和对食叶害虫抗性的影响,探索杨树人工林优质、高抗、高效的栽培方式,为丰富和提升人工林经济和生态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在黑龙江选取3年生银中杨、小黑杨-14、小黑杨、迎春5号杨,以每种(品种)单独栽植及4种(品种)混合栽植进行造林,建立5个处理、4个重复区组共2880株、占地18150 m2的样地.2016―2019年连续4年抽样调查不同处理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指标.2017―2019年随机抽取不同栽植方式中各树种(品种)40棵样树,剪取4个方向、长度40 cm的枝条,将受杨树食叶害虫危害的叶片归为4类,按1/4、1/2、3/4、1这4个参数计算受害率.[结果]2016―2019年各处理的树高和胸径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树种(品种)间的差异大于栽植方式影响.其中银中杨在混交林中的胸径生长率比纯林显著增加(P小黑杨>小黑杨-14>迎春5号杨.混交林中叶片受害率介于4个纯林树种(品种)之间,连续3年银中杨纯林与混交林叶片受害率相对稳定;小黑杨-14与小黑杨在2017、2018年的混交林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杨树混交种间(品种)间差异显著大于栽植方式的影响,银中杨是4树种(品种)中的优势树种,迎春5号杨是相对弱势树种.混交林中杨树各树种(品种)间表现出加性效应,种间的生长竞争存在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现象.小黑杨-14与小黑杨在混交林中的抗虫表现有差异.混交林叶片受害率连续3年相对稳定,与优势树种银中杨纯林相似,其他3种(品种)杨树叶片受害率变化较大,迎春5号杨在混交林中叶片受害率最大.除银中杨外,混交林中各树种(品种)的叶片受害率低于纯林,表现出联合抗性的非加性效应.杨树人工林造林要加强树种或品种的多样化配置,最好是在优势树种(品种)间混种,这可以提升联合抗性,降低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率,提升林分质量和产量.
    • 左宗贵; 左松源
    • 摘要: 以马尾松纯林为对象,在浙江省慈溪市林场设置4种不同间伐强度(T0:0%,T1:25%,T2:45%,T3:65%)的实验样地,间伐后套种木荷和格木2种阔叶树,对其存活率进行为期11年的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木荷存活率在中度间伐下最高,格木存活率在生长前期以轻度间伐下最高,成林之后以中度间伐下最高,总体上2个套种树种均以中度间伐下的存活率最高.格木比木荷更适合在不间伐和轻度间伐下生存,木荷比格木更适应重度间伐下的环境,中度间伐更能创造适宜木荷和格木共同生长的条件.2个套种阔叶树种的存活率在不同间伐强度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最早出现在种植后第2年,不同阔叶树种的生存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和自身树种特性存在差异.在纯林混交化改造中,中度间伐(约45%)可以提高林下套种林木的存活率.
    • 石翠玉
    • 摘要: 笔者通过《北京平原地区景观生态林抚育和改造示范工程(朝阳区)实施方案》的编制,逐步认识到北京平原地区生态林具有人工纯林相对较多、杨柳飞絮问题日益突出、密度过大问题逐渐突显、更加注重景观游憩功能等特点,提出应将疏伐、补植等措施作为林分密度调整和林分改造更新的重要手段。本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可为北京平原地区同类型项目提供有益借鉴。
    • 郝中明; 曾青; 明乐; 李霞; 谢明阳
    • 摘要: Six forest stands of 59,34,and 24 years old Pinus massoniana and their mixed forests were selected and 20 m by 20 m plots were set up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soil nutrients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forest stands and forest ages.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0 to 60 cm soil lay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moisture and the bulk density in the mesophytic fores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forests land. The highest soil porosity value was observed in the early forest land. Soil pH value of different forest ranged from 4.45 to 4.75,indicating the variation was small.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mixed forest was more able to increase the soil fertility than the pure forest because that the trends of soil acidity,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total P and K in mixed forests aged 34 and 24 year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ure forests of the same year. However,the content of soil available P and K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and varied in terms of forest ages. From the changes of soil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forest lands,soil nutrients in the 34-year-old P. massoniana forest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other forest stands.%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取59、34和24年生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共6种林分,设立20 m×20 m样地,通过在0~60 cm土层取样,分析同林龄林分、不同林龄林分间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生林的土壤含水率和容重均高于其他林地,早生林土壤孔隙度最高,各林地土壤pH值都在4.45~4.75之间且变化不大.同林龄34、24年生混交林土壤酸性以及有机质、全P、全K含量均高于同年生纯林,但速效P、K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在林龄方面变化不同.尽管土壤指标变化不尽相同,但34年生马尾松林土壤养分含量优于其他林分.
    • 黄桂英
    • 摘要: 采用室内和室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在柏肤小蠹转干期,将受害木锯成段,在室内进行柏肤小蠹虫态变化及干内生活习性观察,在室外进行受害枝条及林木受害过程的同步观察,同时在林中挂置信息化合物诱捕器进行监测.总结出红塔山自然保护区柏肤小蠹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对树木的危害过程.提出了药物喷粉、信息化合物诱杀、打孔注药和人工清理等综合防治措施.针对造成柏肤小蠹暴发成灾的人工纯林比例过高、树种组成单一、生物多样性简化和生物链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在今后造林设计中应重视林分结构的布局,丰富树种、注重林分层次、营造混交林、复合式发展等建议.
    • 葛文华; 姜庆娟; 孙立民
    • 摘要: 在大沙洼林场对已出现生长缓慢的成熟人工黑松林和水杉林进行了间伐 、修枝 、清灌等抚育改良试验,结果为抚育措施可以提高林地林木平均树高 、胸径和材积 、蓄积,降低灌木种类数量及其生长量,增加草本植物种类及其生长量,有效改善林地卫生状况和林木生长条件,延缓林地衰退,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景观质量.该方法可以在本地及环境与林分相似地区推广.
    • 郝中明; 曾青; 明乐; 李霞; 谢明阳
    • 摘要: 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取59年生、34年生以及24年生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共6种林分,设立样地,通过在0~60cm土层取样,分析同林龄林分、不同林龄林分间的土壤N素及其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土壤含水率、容重以及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方面,马尾松混交林土壤明显优于马尾松纯林,不同林龄的马尾松纯林、混交林之间,各土层土壤物理性质各指标规律性较为统一,土壤含水率为34年生马尾松林>59年生马尾松林>24年生马尾松林,土壤容重随着林龄的增加逐渐增加,土壤孔隙度随林龄的增加逐渐减小.2)土壤N素情况,同林龄比较,34年生马尾松与红椎同龄混交林、24年生马尾松与红椎香梓楠异龄混交林各土壤酸性、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同年生马尾松纯林,但是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同林龄纯林、混交林间的有机质变化,表现为34年生马尾松林>24年生马尾松林>59年生马尾松林.全N变化趋势和有机质是基本一致的.总之,同林龄的马尾松混交林N素性质优于马尾松纯林,而且随着林龄的增加,34年生马尾松林土壤养分在整体上优于其他林分.
    • 张彦芳
    • 摘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我国越来越重视自然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在人工纯林的经营中,无论是自然经营还是可持续发展都对我国的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既可以实现对我国人工林的生态保护作用,又可以实现森林景观的经济价值和美观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必要性,然后对如何做好人工落叶松纯林的近自然经营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 聂大光
    • 摘要: 在人工纯林的经营过程中,自然经营和可持续发展都是森林建设的关键,既要考虑人工林的生态和经济要求,又要体现森林景观的美学价值。下面就人工落叶松纯林的近自然经营做简单分析,阐述如何把人工林向自然化森林转化,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森林生态系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