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体功能

黄体功能

黄体功能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28750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科学大观园、婚育与健康、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北京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等;黄体功能的相关文献由20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信锁、吴银秋、周惠芳等。

黄体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28750 占比:99.99%

总计:1028836篇

黄体功能—发文趋势图

黄体功能

-研究学者

  • 王信锁
  • 吴银秋
  • 周惠芳
  • 顾泳川
  • 王玲
  • 刘志辉
  • 刘艳霞
  • 刘贝
  • 刘音吟
  • 周维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伟峰
    • 摘要: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软胶囊在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120例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软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肾育胎丸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激素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束时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LH及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软胶囊利于改善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激素水平,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
    • 张慧芳; 张迎春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平顶山市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2例排卵小不孕症患者,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继续给予中药方剂排卵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卵巢功能和黄体功能的差异,评价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卵巢功能指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睾酮、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雌二醇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睾酮、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0%)低于对照组(3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同时调节机体的卵巢功能和黄体功能,临床治疗优势显著。
    • 琚文娟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西药促排卵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联合西药)30例;对照组(单纯西药)30例.通过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卵后第7天的孕酮水平、妊娠率等方面的比较,以观察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刺激周期中中药改善患者黄体功能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结果显示,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组妊娠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可通过调节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促黄体形成,改善内分泌环境,改善内膜容受性,提高了妊娠率.
    • 李正花; 周建虹; 陈土艳
    • 摘要: 目的探讨八珍汤加味治疗气滞血瘀证月经不调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深圳市光明区妇幼保健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就诊的105例气滞血瘀证月经不调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于B超检测卵泡排出以及基础体温升高后开始服用黄体酮胶囊,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服用八珍汤加味,两组患者均治疗30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以及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泌乳素(prolactin,PRL)、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孕酮(progesterone,P)含量,评价两组治疗安全性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加味治疗气滞血瘀证月经不调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孕激素含量以及维持黄体功能有关。
    • 沈瑞扬
    • 摘要: 习惯性流产是生殖专科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病种,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如果曾有过2次自然流产病史,下一次怀孕的流产概率高达30%,并且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再次流产的概率会越来越高。对于习惯性流产的治疗,我们一贯是主张防患于未然,采用“育种疗法”“犁田疗法”“沃土疗法”等中医综合疗法,目的是在怀孕前就把卵泡质量、黄体功能、子宫内膜容受性等调理至适合怀孕的状态。但是,如果没有预先调理,中医是不是就对习惯性流产束手无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笔者曾经下乡帮扶,到贵州毕节金沙中医院协助不孕不育专科开展工作,期间就碰到了不少因为习惯性流产求治中医的病例,既有孕前调理的,也有孕后安胎的,下面分享一个非典型的孕后安胎案例。
    • 马晓梅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补肾疏肝法用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不孕不育的具体疗效及妊娠率.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就诊的100例黄体功能不全致不孕不育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补肾疏肝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随访妊娠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半年后的随访妊娠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疏肝法用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不孕不育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 严业君
    • 摘要: 目的:对临床黄体不健不育症患者进行温肾助阳汤配合西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76例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其中单纯治疗组患者接受本院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本院温肾助阳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治疗,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73%,单纯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8.94%,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对临床黄体功能不健不孕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改善患者黄体功能,具有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行推广使用.
    • 刘艳春
    • 摘要: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实验组29例,观察组采取保胎灵医治,实验组采取黄体酮医治.结果:实验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对比,其β-HCG水平与保胎成功率更高,P<0.06.结论:黄体酮治疗对改善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取得较好疗效,可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 夏瑞婷1
    • 摘要: [目的]探讨两地调冲汤加减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91例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6例加用两地调冲汤,对比两组疗效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P、E2、FSH、LH水平及月经周期时间均高于或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地调冲汤加减可提高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患者激素水平,延长月经周期,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夏瑞婷
    • 摘要: [目的]探讨两地调冲汤加减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患者的疗效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91例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6例加用两地调冲汤,对比两组疗效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P、E2、FSH、LH水平及月经周期时间均高于或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两地调冲汤加减可提高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患者激素水平,延长月经周期,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