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大修
高炉大修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工业经济、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9540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冶金企业文化、鞍钢技术、宝钢技术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3年全国中小高炉炼铁技术交流会、2011年全国炼铁低碳技术研讨会、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等;高炉大修的相关文献由297位作者贡献,包括章锐、孙彦强、张金利等。
高炉大修—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540篇
占比:99.31%
总计:19675篇
高炉大修
-研究学者
- 章锐
- 孙彦强
- 张金利
- 钱国
- 马超宇
- 刘庆涛
- 周江
- 孙东奎
- 孙小青
- 宋义昭
- 师志民
- 张守喜
- 张岳暐
- 张杰
- 晋杰
- 王世友
- 王运国
- 王长波
- 白玮
- 赵建波
- 邹德胜
- 陈克胜
- 陈玉海
- 黄超
- 刘珪泉
- 吴晓光
- 姬光刚
- 孔菊
- 张凌
- 徐国群
- 曹伟
- 王伟
- 王永臻
- 田庆元
- 赵建磊
- 赵新河
- 陈晓斌
- 陈胜
- 陶教祥
- 马健
- 马士浩
- 何小顺
- 余东龙
- 全荣
- 刘兆兴
- 刘冬青
- 周勇
- 周文涛
- 周飞雄
- 孙宝银
-
-
王艺淞
-
-
摘要: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钢,下同)9^(#)高炉(2500 m^(3))大修历时39天,为弥补大修所造成的产量损失,炼铁厂针对此次9^(#)高炉开炉制定了详尽的开炉方案,以期快速达产达标。文中主要介绍了开炉前对烘炉温度的控制、打压试漏、开炉料的计算以及铁口预埋氧枪等工艺;另外,此次开炉在新钢首次实行不堵风口全开风口送风的操作,装料制度采用发展中心与边缘两股气流,控制稳定的压差水平来恢复高炉参数,分步且快速增加焦炭负荷,仅用3天就完成了由铸造铁到炼钢铁的转换,日生产铁量达6500 t以上,实现了高炉快速达产达标的目标。
-
-
杨军昌;
刘海峰;
申伟;
杨涛;
刘林勇;
张宏伟
-
-
摘要:
在长钢8号高炉大修过程中,基于原有基础设施对其进行改造,比较原有炉型与现有炉型的差别。对使用全焦炭填充法开炉和复产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形成符合长钢实际的开炉、复产经验,为今后生产组织及进一步优化冶炼奠定基础。
-
-
刘南南;
杨慧荣
-
-
摘要:
1问题的提出梅钢四号高炉于2009年5月12日开炉投产,实际设计炉容3200m^(3),设计利用系数为2.2 t/(m^(3)·d)。2020年11月29日6:43停炉进行大修,对高炉炉缸进行浇注作业。大修结束后于2021年1月7日11:20点火开炉,共计历时39天。梅钢四号高炉大修结束投产时,正值公司三年产能计划提升目标的提出之际,公司计划用3年时间达到1000万t钢产量,而要达到这个目标,炼铁厂在原有设备能力下需要每年多产150万t左右的铁水。
-
-
李春彬;
周春娟;
李俊楠
-
-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高炉大修过程中应力、变形等参数的各种监测方法,将采集值与报警值进行校核,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有效满足了高炉大修安全施工和信息化施工管理的需要,可为今后相关的工程建设项目提供经验参考。
-
-
-
董建民
-
-
摘要:
马钢1#2500 m3高炉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进行大修改造.本次大修设计为该炉第三代炉役设计,汲取了马钢2500 m3高炉生产及设计经验并进行了设计优化,同时结合当今高炉炼铁发展趋势,采用最新工艺技术.主要改造设施包括:高炉本体更新、出铁场平坦化、炉顶均排压煤气回收系统、热风炉管线及换热器、煤气净化系统改造、循环水系统改造.改造后,高炉运行良好,达到节能、减排、高产的目标.
-
-
-
吴文财
-
-
摘要:
在高炉的长期运行中,为了保证高炉能够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状态,需要开展高炉的大修工作.基于对高炉大修工程斜桥桁架制作、更换项目施工中注意事项的了解和研究,本文以福建三钢5#高炉为研究对象,制定出了斜桥桁架制作、更换项目的施工方案,保证高炉机组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
-
刘晓;
闻一帆
-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金刚石串珠绳锯在莱钢2#1880m3高炉大修工程残铁清理过程中的成功应用.简述了金刚石串珠绳锯切割工艺的工作原理、施工过程和工艺优点,与传统处理残铁的方法相比,金刚石串珠绳锯切割残铁安全、高效、环保,尤其适用于未放出残铁的高炉炉缸清理.
-
-
韩香慧
-
-
摘要:
高炉大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安全工程,做好安全事故管理,可以缩短大修管理,为企业创造收益。加强高炉大修管理,需要紧抓安全技术,优化生产管理,进一步落实层层生产监督和生产管理任务,最终实现和完善高炉大修安全管理和考核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