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标准
频率标准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61914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时间频率学报、计量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6国防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2013无线电、电离辐射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2010国防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等;频率标准的相关文献由33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暖让、高连山、林传富等。
频率标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1914篇
占比:99.81%
总计:62030篇
频率标准
-研究学者
- 王暖让
- 高连山
- 林传富
- 杨仁福
- 翟造成
- 年丰
- 王伟波
- 蔡勇
- 陈景标
- 吴琼
- 梁坤
- 等
- 冯子桐
- 张为群
- 张升康
- 张娟
- 张振伟
- 张旭
- 张爱敏
- 张茜
- 李兆荣
- 杨飞
- 桂有珍
- 王义遒
- 王宏博
- 王庆华
- 蔡海文
- 赵环
- 陈星
- A.M.M.默罕默德
- C.朗涅斯
- C.费尔蒂
- G·布斯卡
- H·施韦达
- J.S.斯特拉布利
- K.D.纳尔逊
- K.萨利特
- P·罗沙特
- S.布麦扎
- 习强
- 于双林
- 冯克明
- 刘拥军
- 刘维倩
- 史东湖
- 周烨
- 周铁中
- 唐勇
- 夏青
- 姜雪松
-
-
陶翠;
周威威;
唐超;
陈春芳;
陈铖
-
-
摘要:
针对频率标准受器件老化、电磁干扰或机械振动冲击等影响导致其输出频率产生异常的问题,提出一种抗野值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在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基础上,增加抗野值因子对滤波方程的数据进行加权,根据平均频率误差的协方差变化自适应调整修正权值,增加当前测量值在滤波中的占有比重而不改变原有属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检测概率及较低的虚警概率,同时也能够对测量误差导致的野值进行有效剔除.
-
-
张宇;
刘俏君;
黄徐瑞晗;
王菊凤;
龙波
-
-
摘要:
为实现频率标准的远程实时性能评估,提出利用北斗共视技术搭建远程评估实验系统,以贵州省计量测试院的铯原子频率标准为例,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原子时标国家计量基准对其进行实时评估.实验表明,在简化儒略日59144~59159内铯原子频率标准的平均时间偏差为-12.0ns(U=6.6ns,k=2),平均频率偏差(τ=1d)为-2.8×10-14(U=6.2×10-14,k=2),时间稳定度(τ=1d)为0.87ns(U=5.2×10-2ns,k=2),频率稳定度(τ=1d)为2.2×10-14(U=1.4×10-14,k=2).
-
-
郑喜艳;
赵熙;
郑开放
-
-
摘要:
为了实现对频率标准的自动测量和测量结果的自动存储、生成证书,开发了一套频率标准自动测量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嵌入在时间标准装置与频标自动测量系统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具有占用系统资源少、运行速度快等优点.经过测试,所设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满足频率标准自动校准系统工作的需要.
-
-
杨军;
毛新凯;
卢心竹
-
-
摘要:
时间频率在国家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高稳晶振、铷原子频率标准、守时型氢原子频率标准和铯原子频率标准、微型相干布局囚禁原子钟、低温蓝宝石微波源和超稳激光微波源以及铯原子喷泉钟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技术指标等.铷原子频率标准打破国外垄断,为北斗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基准,守时型氢原子频率标准和铯原子频率标准已实现工程化,但日频率稳定度和日频率漂移率指标有待进一步提高,铯喷泉基准方面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型原子频标发展方兴未艾.
-
-
王勇征;
马红芳;
孙向芳;
田映东
-
-
摘要:
原子钟,又称量子频标,是一种高精度的时间计量仪器,在基础物理、精密测量、定位导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原子钟的种类有很多,对应不同的应用领域,不过只有铯钟能够作为守时频标,同时,如今的秒定义也是由它给出.了解国内外小型铯原子钟的发展,既能明确我国在原子钟领域所处的地位,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将来原子钟的进步指明方向.
-
-
张越;
王玉琢;
张爱敏;
董堃;
王伟波
-
-
摘要:
阐述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升频率标准计量能力的研究,介绍了双混频时差法技术原理、NIM新频率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与原标准频率系统的比对结果.新频率测量系统采用双混频时差法测量,系统测量不确定度优于3×10-13(采样时间1s),实现了频率标准长、短期稳定度计量,是一套高效率的频率标准综合测试系统.
-
-
-
芦二;
迟华山;
张磊;
迟文波;
强成虎
-
-
摘要:
为了实现对原子频率标准的远程校准,利用北斗和GPS相结合的方法,兼顾GPS校准精度高和北斗系统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在分析对比各种校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载波相位方法.试验表明,此方法实验结果与检定结果吻合,能够有效实现对原子频率标准的远程校准.
-
-
杨超;
钟李;
刘云飞;
赵瑞青
-
-
摘要:
在此介绍用于教学的时统频标单元模拟软件开发。软件采用VC++编程方法实现,频标单元人机界面的每一个功能都由相应的控件和相应的事件处理函数完成,使用事件响应函数的形式实现。运行结果表明,设备所有的人机界面和操作与实物一致,完成了时统频标单元的模拟,该软件有助于课堂授课和学生练习设备的操作。文中的软件开发方法可为其他教学模拟软件的开发提供参考。%Timing system,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area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d teaching of the timing system is brought to the forefront gradually. The analog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the timing system frequency standard unit for teaching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software contributes to teaching in class and the students’practice to get the equipment operation skill. The software is realized with VC++ 2008 programming method. Each function of the frequency standard unit man⁃machine interface of the timing system is realized by corresponding control and event handling function,which is implemented in the form of event response function. The system’s running results prove that all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 and operation are in accordant with the actual object,and can fulfill the analog of fre⁃quency standard unit of the timing system.. The software developing method can be taken as a reference for development of other teaching softwares.
-
-
-
-
-
-
-
-
张燕军;
王正明;
张为群;
刘春霞;
蔡勇;
翟造成
- 《200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氢原子钟是一种稳定的频率标准,但是环境温度的变化及微波谐振腔的老化会引起原子钟输出频率的变化,从而导致氢原子钟长期性能变差.为了减小这些影响需借助一种自动调谐器来确保谐振腔的频率始终工作在所需的频率上.上海天文台针对这些年来许多氢钟出现的相关的问题与国外氢钟实验室的经验,为国家授时中心研制了这二台氢原子钟,这篇文章描述了技术改造特点与所达到的性能指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