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颈椎功能

颈椎功能

颈椎功能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37542篇;相关期刊127种,包括家庭保健、医疗装备、东方药膳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中医药研究与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第二届华夏黄河骨科大会 等;颈椎功能的相关文献由573位作者贡献,包括叶宝飞、丁琛、严璐等。

颈椎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6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37542 占比:99.98%

总计:1037770篇

颈椎功能—发文趋势图

颈椎功能

-研究学者

  • 叶宝飞
  • 丁琛
  • 严璐
  • 乔桂圆
  • 于宪贵
  • 付金利
  • 付阳阳
  • 何洪淳
  • 冯永洪
  • 刘正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曹胜; 孔令伟; 徐昆; 孙志杰
    • 摘要: 背景:脊髓型颈椎病是由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而诱发,而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可直接反映其退变情况,或可为临床评估病情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目的:探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变化与疼痛程度、颈椎功能的相关性,并分析上述参数对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试验组,按照1∶1原则选取同期80例无症状成人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包括C_(2-7)Cobb’s角、T_(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C_(2-7)Cobb’s角与T_(1)倾斜角比值(C_(2-7)/T_(1)),分析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生的关系。试验组随访6个月,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分为优良组(评分改善率≥50%)与非优良组(评分改善率<50%),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变化情况,分析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与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疗效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参数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与结论:(1)试验组C_(2-7) Cobb’s角、C_(2-7)/T_(1)小于对照组,T_(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大于对照组(P <0.05);C_(2-7) Cobb’s角、T_(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C_(2-7)/T_(1)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生显著相关(P <0.05);(2)疗效优良组与非优良组患者的压迫节段、手术方式、术前、术后1,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疗效优良组患者术前、术后1,6个月C_(2-7) Cobb’s角、C_(2-7)/T_(1)大于非优良组,T_(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小于非优良组(P <0.05);(4)目测类比评分与术前、术后1,6个月T_(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呈正相关,与C_(2-7) Cobb’s角、C_(2-7)/T_(1)呈负相关;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与术前、术后1,6个月C_(2-7) Cobb’s角、C_(2-7)/T_(1)呈正相关,与T_(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呈负相关(P <0.05);(5)将压迫节段、手术方式等其他因素控制后,术前、术后1,6个月C_(2-7) Cobb’s角、T_(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C_(2-7)/T_(1)仍与疗效显著相关(P <0.05);(6)术后6个月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联合预测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872,大于任一参数单独检查;(7)提示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关系密切,是影响此类患者手术效果的独立因素,联合检查可为临床早期评价修复效果、完善修复方案提供参考。
    • 曹胜; 孔令伟; 徐昆; 孙志杰
    • 摘要: 背景:脊髓型颈椎病是由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而诱发,而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可直接反映其退变情况,或可为临床评估病情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目的:探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变化与疼痛程度、颈椎功能的相关性,并分析上述参数对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试验组,按照1:1原则选取同期80例无症状成人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包括C2-7 Cobb's角、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C2-7 Cobb's角与T1倾斜角比值(C2-7/T1),分析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生的关系.试验组随访6个月,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分为优良组(评分改善率≥50%)与非优良组(评分改善率<50%),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变化情况,分析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与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疗效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参数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结论:①试验组C2-7 Cobb's角、C2-7/T1小于对照组,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C2-7 Cobb's角、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C2-7/T1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生显著相关(P<0.05);②疗效优良组与非优良组患者的压迫节段、手术方式、术前、术后1,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疗效优良组患者术前、术后1,6个月C2-7 Cobb's角、C2-7/T1大于非优良组,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小于非优良组(P<0.05);④目测类比评分与术前、术后1,6个月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呈正相关,与C2-7 Cobb's角、C2-7/T1呈负相关;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与术前、术后1,6个月C2-7 Cobb's角、C2-7/T1呈正相关,与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呈负相关(P<0.05);⑤将压迫节段、手术方式等其他因素控制后,术前、术后1,6个月C2-7 Cobb's角、T1倾斜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C2-7/T1仍与疗效显著相关(P<0.05);⑥术后6个月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联合预测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872,大于任一参数单独检查;⑦提示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关系密切,是影响此类患者手术效果的独立因素,联合检查可为临床早期评价修复效果、完善修复方案提供参考.
    • 曾秀君; 何海龙; 陈锋
    • 摘要: 目的探究枢经推拿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颈椎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针刺组、推拿组及联合组,每组43例。针刺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推拿组患者采用枢经推拿疗法,联合组患者采用枢经推拿联合针刺疗法,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McGill疼痛询问量表(SF-MPQ)及平均肌电值(AEMG)、中位频率(MF)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与推拿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DI评分、PRI评分、PP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及AEMG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针刺组与推拿组,推拿组患者PRI、PPI、DI、VAS评分均显著低于针刺组;MF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针刺组与推拿组,推拿组显著高于针刺组(均P<0.05)。结论枢经推拿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颈椎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并解除颈部肌肉紧张,提高颈椎功能,疗效确切。
    • 代水莹
    • 摘要: 目的:探讨电脑中频电疗仪联合八段锦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电脑中频电疗仪联合八段锦锻炼,对比两组疼痛与颈椎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4周后疼痛评估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颈椎功能残障指数表(NDI)评分低于对照组,椎前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脑中频电疗仪联合八段锦锻炼能够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扩大颈椎活动范围,从而改善颈椎功能
    • 袁浩; 叶飞; 周庆忠; 冯晓兰; 冯大雄
    • 摘要: 目的探究颈椎矢状面序列与椎间盘退变以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同期无症状成人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颈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C_(2~7) Cobb's角、T1倾斜角(T1S)、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cSVA)、T1S与C_(2~7) Cobb's角的差值(T1S-CL)],找出与CSM发病最相关的指标;对比研究组不同该参数患者椎间盘退变发生率,评定T1S-CL与椎间盘退变评分的相关性。研究组均行手术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定治疗前后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与JOA、VAS评分、NDI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C_(2~7) Cobb's角、cSVA、T1S均低于对照组,T1S-C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_(2~7) Cobb's角、cSVA、T1S、T1S-CL均为CSM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其中T1S-CL为CSM发病最相关的指标。研究组中T1S-CL高参数患者椎间盘退变发生率(60.87%)高于中参数患者(41.67%)、低参数患者(19.05%),中参数患者高于低参数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S-CL与椎间盘退变患者的椎间盘退变评分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治疗后C_(2~7) Cobb's角、cSVA、T1S、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T1S-CL、VAS评分、ND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C_(2~7) Cobb's角、cSVA、T1S与JOA评分呈负相关,与VAS评分、NDI呈正相关(P<0.05),T1S-CL与JOA评分呈正相关,与VAS评分、NDI呈负相关(P<0.05)。结论颈椎矢状面序列参数T1S-CL与CSM发病及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CSM患者病情及疗效的新指标。
    • 钟艾
    • 摘要: 目的研究牵引状态下针刺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非同步牵引状态下针刺相应的夹脊穴治疗,观察组给予牵引状态下同时针刺相应的夹脊穴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椎功能及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2.5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PRI、NDI、VAS分值及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牵引状态下针刺夹脊穴可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同时降低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加快病情恢复。
    • 刘娟; 申薇; 李瑞娟
    • 摘要: 目的:探讨颈部静力性运动训练对颈椎融合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04例颈椎融合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干预的基础上增加颈部静力性运动训练,干预前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部屈曲和颈部主动活动范围(AROM)指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估两组病人轴性症状改善效果及应用人体压痛测试仪检测病人颈椎功能改善效果(斜方肌、提肩胛肌、枕骨下肌的肌肉压痛阈值),并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颈部屈曲角度、主动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斜方肌、提肩胛肌、枕骨下肌的肌肉压痛阈值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颈椎融合术后病人实施颈部静力性运动训练后可改善病人颈部轴性症状,促进病人颈椎功能恢复进程,提高预后效果。
    • 刘珊珊
    • 摘要: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臭氧(O_(3))注射与RFA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07—2021-02郑州金水郑荣医院外科收治的CSR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RFA联合O_(3)注射组(RFA+O_(3)组)和RFA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评价治疗后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统计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NDI评分。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每组38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RFA+O_(3)组的总有效率高于R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2组患者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RFA+O_(3)组患者的NDI评分低于RF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采用RFA比较,RFA联合O_(3)注射方法,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且能显著改善CSR患者的颈椎功能。由于本次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不长,其确切疗效有待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 任厚相; 谢大伟; 熊飞龙; 李江龙; 刘继波
    • 摘要: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上颈椎手术患者20例,根据是否运用3D打印技术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直接采用上颈椎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3D打印技术建模后行上颈椎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在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
    • 朱萍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萍乡市湘东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颈椎功能[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两组VAS、ND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