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外静脉置管
颈外静脉置管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0年内共计6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4591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现代临床医学、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学术年会、2006年全国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暨心理护理(西安)学术研讨会等;颈外静脉置管的相关文献由134位作者贡献,包括伍桂容、刘玉丽、吴云等。
颈外静脉置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591篇
占比:99.86%
总计:44655篇
颈外静脉置管
-研究学者
- 伍桂容
- 刘玉丽
- 吴云
- 孙文瑞
- 张秋霞
- 李春玲
- 杨爱弟
- 王海治
- 王绿萍
- 田园
- 程丽芬
- 许丽桂
- 邢丽君
- 魏淑华
- 丁佐凤
- 丁新红
- 丁红
- 万艳红
- 任国琴
- 伊芳华
- 何庆梅
- 余清
- 农美英
- 冯素芬
- 冯芳
- 刘世平
- 卢耀振
- 危娜
- 吴丽蓉
- 周璐
- 周璐1
- 周萍
- 唐豫川
- 孙杰
- 孙雪
- 孟桂荣
- 寇淑霞
- 尹龙
- 康桂兰
- 张容宇
- 张晓芬
- 张玉岩
- 张珩
- 张萍
- 张鸿雁
- 张鸿雁1
- 彭惠兰
- 徐志新
- 徐新建
- 徐晔
-
-
-
-
吴云;
程丽芬;
张秋霞
-
-
摘要:
目的分析25例经B超引导下置入PICC导管失败患者改经颈外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536例,其中25例因为护士技术因素或患者行双侧乳腺癌根治术、肥胖、血管变异等因素,在B超引导下置入PICC导管失败,后改经颈外静脉置管至上腔静脉成功,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导管,置管成功率达100%,导管留置时间为28~309天,仅1例患者由于睡眠中出汗较多贴膜松脱导致导管滑脱,其余未出现出血、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通过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可作为PICC置管失败后实施加强护理的补救措施,同样可以发挥PICC的功能,避免因上肢PICC置管失败所致的延误患者治疗及因导管浪费而导致的医患矛盾,是静脉治疗的有效途径,可达到预期置管的目的。结论 PICC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生理痛苦,临床优势明显,例如患者的体位不会对液体流速产生影响,导管严紧不易脱出,可防止相关化疗药物的外渗及技术操作简单等。但同时,PICC技术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对于肥胖患者其静脉表现并不十分明显,静脉较细患者容易形成静脉硬化的症状,而对于具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和上臂手术外伤史的患者,则并不适合进行PICC置管。
-
-
吴云;
程丽芬;
张秋霞
-
-
摘要:
目的 分析25例经B超引导下置入PICC导管失败患者改经颈外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536例,其中25例因为护士技术因素或患者行双侧乳腺癌根治术、肥胖、血管变异等因素,在B超引导下置入PICC导管失败,后改经颈外静脉置管至上腔静脉成功,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患者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导管,置管成功率达100%,导管留置时间为28~309天,仅1例患者由于睡眠中出汗较多贴膜松脱导致导管滑脱,其余未出现出血、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通过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可作为PICC置管失败后实施加强护理的补救措施,同样可以发挥PICC的功能,避免因上肢PICC置管失败所致的延误患者治疗及因导管浪费而导致的医患矛盾,是静脉治疗的有效途径,可达到预期置管的目的.结论 PICC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生理痛苦,临床优势明显,例如患者的体位不会对液体流速产生影响,导管严紧不易脱出,可防止相关化疗药物的外渗及技术操作简单等.但同时,PICC技术也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对于肥胖患者其静脉表现并不十分明显,静脉较细患者容易形成静脉硬化的症状,而对于具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和上臂手术外伤史的患者,则并不适合进行PICC置管.
-
-
魏淑华
-
-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置管护理在小儿普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诊治的小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给予四肢浅静脉留置输液,在输液过程中积极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所有患儿都一次穿刺成功,对照组留置时间为(2.33±1.20)d,观察组为(6.78±1.48)d,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液期间的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32.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外静脉置管护理在小儿普外科的应用能延长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
魏淑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置管护理在小儿普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诊治的小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给予四肢浅静脉留置输液,在输液过程中积极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儿都一次穿刺成功,对照组留置时间为(2.33±1.20)d,观察组为(6.78±1.48)d,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液期间的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32.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置管护理在小儿普外科的应用能延长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
-
张鸿雁;
王仙珍;
周璐
-
-
摘要:
目的:评价颈外静脉行PICC置管过程中通过送管异常及时发现导管异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颈外静脉穿刺行PICC置管中通过送管异常确定异位的患者40例,用超声来检验判断正确与否。结果:通过送管异常能及时发现导管异位占95%。结论:通过送管异常能及时发现并调整PICC导管,取得良好效果。%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xtemal jugular vein of PICC through a process of tube feeding abnormal timely detecti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catheter ectopia.Method 40 cases of ectopic patients were accepted external jugular vein puncture for PICC tube by tube feeding abnormalities,they were identified with ultrasound,to test the justment is correct or not.Results Through tube feeding abnormalies can discover catheter heterotopia accounted for 95%.Conclusion Through tube feeding anomaly can be found in time and adjust the PICC catheter heterotopia,achieve good resul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