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阴虚质

阴虚质

阴虚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65294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吉林中医药、陕西中医、世界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全国流调行业发布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等;阴虚质的相关文献由39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琦、俞若熙、WANG Qi等。

阴虚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5294 占比:99.79%

总计:65434篇

阴虚质—发文趋势图

阴虚质

-研究学者

  • 王琦
  • 俞若熙
  • WANG Qi
  • ZHANG Yan
  • 侯献兵
  • 刘国兴
  • 刘莎莎
  • 史丽萍
  • 周也
  • 孙大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卞棋; 路永超; 刘玲芝
    • 摘要: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归属于中医"脏毒"的范畴。中医体质学的辨证思想在慢性病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每个人的体质决定着其易感性及患病概率。文章基于中医体质学角度,分析肛窦炎的病因,并对肛窦炎的常见体质类型进行论治,以期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目的,为肛窦炎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伍紫炫; 蔡旻捷; 黄培冬; 陈嘉韵; 吕朝晖; 黄栩研
    •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抑郁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为抑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纳入符合要求的抑郁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病例对照文献,提取原始文献资料并评价研究的质量。用Revman 5.3将所纳入的抑郁中医体质类型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并以95%置信区间表达效应值。结果:共纳入20项病例对照研究,抑郁患者总计4612例,非抑郁患者总计7614例。分布频率气郁质(22.87%)>气虚质(22.06%)>阳虚质(17.42%)>阴虚质(13.25%)。其他5种体质在抑郁人群的分布及占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纳入的20项研究中6项中风后抑郁与2项糖尿病后抑郁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相对较高,8项单纯抑郁病与4项其他疾病后抑郁的方法学质量较低,总体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结论:抑郁发生、发展与气郁和气虚体质的关系最为密切,而阳虚与阴虚体质关系程度略小。纳入原始文献数量和质量所限,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陈粮; 冯敏; 李莉
    • 摘要: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自然绝经女性的中医体质与自然绝经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门诊和成人中医门诊的自愿参与调查的已绝经女性共3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一般情况、中医体质与自然绝经年龄的相关性.[结果](1)文化水平、初潮年龄、分娩次数是女性自然绝经年龄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即随着文化水平提高、初潮时间推迟、分娩次数增加,女性的自然绝经时间越迟.(2)中医体质分布:在调研的300例女性中,平和质人数最多,为91例,占30.33%,其余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质(45例,占15.00%)、阳虚质(44例,占14.67%)、气郁质(33例,占11.00%)、气虚质(27例,占9.00%)、痰湿质(22例,占7.33%)、血瘀质(21例,占7.00%)、湿热质(10例,占3.33%)、特禀质(7例,占2.33%).(3)中医体质与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具有相关性(P<0.01),其中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的自然绝经时间较平和质女性提前.[结论]在临床上要注重对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4类体质女性进行调摄,加强围绝经期保健,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李经蕾; 樊柄杰; 周彤; 董广通; 侯炜
    • 摘要: “体病相关”理论是当下中医发病学研究的新视角,辨体-辨病-辨证的“三辨模式”为“体病相关”理论的具体应用之一。体质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将“三辨模式”运用于肺癌患者诊疗与恢复中,进行“体病同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以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肺癌患者的诊疗为引,具体论述三辨模式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并附验案1则。
    • 张春兰; 谢丽媛; 孟驰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诊治的20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为偏头痛组,同时选择200例在本院健康体检、无偏头痛的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体质辨识,偏头痛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体质与偏头痛的相关性。结果:偏头痛组以女性患者为主,偏头痛组患者具有更显著的偏头痛家族史,且体质量指数、尿酸及三酰甘油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郁质、阴虚质、痰湿质及瘀血质与偏头痛具有独立的正向相关性。
    • 陈果; 翟毓红; 宗琳芳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昆明市某社区467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构成比的分析,揭示该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方法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2004版诊断标准,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收集467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构成比描述本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体质构成分布情况.结果 467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为:平和质70例(5.0%);气虚质46例(9.9%);阴虚质76例(16.3%);阳虚质56例(12.0%);痰湿质70例(15.0%);湿热质55例(11.8%);血瘀质46例(9.9%);气郁质37例(7.9%);特禀质11例(2.4%).采用检验比较各构成比的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67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BMI≥24比例最高的3种体质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其中以痰湿质最多.经检验,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9组之间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不同体质之间BMI值不完全相同(P<0.05).结论 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是本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且痰湿质、湿热质与超重肥胖有较强相关性,应根据体质特征制定合理科学的调理保健方案,改善生活方式,预防或延缓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 吴福佳; 杨小英; 李建橡; 马晓聪; 张爱珍; 岳桂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12月—2019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及广西贵港市覃塘区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者292例,记录患者9种中医体质类型占比及血尿酸水平、舌脉象特点,Logistics回归分析中医体质和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比较与血尿酸水平相关的中医体质类型患者间一般资料、肝肾功能及血脂、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 292例高血压前期患者中,体质分布前三的是痰湿质[25.0%(73/292)]、阴虚质[19.5%(57/292)]、阳虚质[18.2%(53/292)],脉象分布前三的是细脉[26.4%(77/292)],滑脉[25.7%(75/292)]、沉脉[25.3%(74/292)],舌色分布前三的是淡红舌[45.5%(133/292)]、淡白舌[30.8%(90/292)]、红舌[13.7%(40/292)],苔质分布前三的是薄苔[36.0%(105/292)]、厚苔[25.3%(74/292)]、厚腻苔[12.0%(35/29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OR=0.242,1.894,2.602,P均0.05).结论 高血压前期人群中以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占比多,痰湿质、湿热质与血尿酸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不同中医体质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间显著相关.
    • 杨帅; 徐莹; 关茜; 郭元成; 李福凤
    • 摘要: 目的:探讨面诊图像特征在阴虚、阳虚体质辨识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阴虚质、阳虚质、平和质人群面诊图像等样本各4000例,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比较其面色、唇色、面部光泽等面诊图像特征参数的差异.结果:阳虚质人群面色L值、唇色L值较平和质和阴虚质明显升高(P<0.05),阴虚质人群面色a值、唇色a值较平和质和阳虚质明显升高(P<0.05);阳虚质与阴虚质人群的面色b值、唇色b值较平和质降低(P<0.05),阴虚质面色b值、唇色b值低于阳虚质(P<0.05);阴虚质与阳虚质人群的有光泽指数均低于平和质(P<0.05);阳虚质人群面色及唇色均偏白,阴虚质人群面色及唇色均偏红,阴虚、阳虚质人群的面部光泽较平和质均较差.结论:面诊图像特征可作为阴虚、阳虚体质人群的判别标准之一,为中医体质辨识提供了重要的面诊量化参数指标.
    • 丁磊; 于恩光; 贺平利; 陆海娟; 熊烈; 李桂兰; 章琼芝; 沈翠珍
    • 摘要: cqvip:本研究选取高血压阴虚质患者,采用耳穴贴压干预,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探讨耳穴贴压对高血压阴虚质患者降压作用的机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嘉兴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的高血压患者74例,其中脱落4例,最终纳入70例(研究组36例,对照组34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 冷迪斯
    • 摘要: 慢性湿疹病因病机相对复杂,中医体质学说认为阴虚体质人群易发此病,发为阴虚质慢性湿疹.可见,阴虚质慢性湿疹在阴虚基础之上,以肝脾失调为本,故治法治则当在滋养肾阴基础上,以疏肝健脾,润燥止痒以祛邪治病,会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阴虚质者阴液亏少,罹患湿疹易现燥湿同病,则应慎用疏风解表之品,利湿之药不可过用,宜注重滋阴除湿.对湿疹这类病因不明、缠绵反复的疾病,从了解和改善体质的偏颇出发,对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