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蛀性害虫
钻蛀性害虫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5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业、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89335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中国农技推广、中国植保导刊、防护林科技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9年上海-西安声学学会学术交流会等;钻蛀性害虫的相关文献由397位作者贡献,包括骆有庆、宗世祥、贾艳梅等。
钻蛀性害虫—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89335篇
占比:99.97%
总计:489494篇
钻蛀性害虫
-研究学者
- 骆有庆
- 宗世祥
- 贾艳梅
- 张继平
- 曹涤环
- 杨翠萍
- 林成豹
- 林美娟
- 田坤发
- 罗福仲
- 邓则勤
- 郭中华
- 阎伟
- 黄显波
- 于静亚
- 付方平
- 任亚军
- 何康来
- 刘凡值
- 刘超
- 司兆胜
- 周大方
- 周明强
- 周正邦
- 夏建平
- 夏建美
- 孙成
- 孟志远
- 尤飞
- 尹振华
- 张铭瑞
- 张齐凤
- 徐志英
- 曹正全
- 朱丹
- 李继红
- 杨文
- 杨春梅
- 杨益众
- 沈殿晶
- 温俊宝
- 王彦芝
- 王志华
- 王振
- 王振营
- 王迪轩
- 班秀文
- 田菲菲
- 石祖贵
- 窦全虎
-
-
王志华;
毛润萍;
于静亚;
谭淑娟;
董立坤;
赵乐康;
刘超
-
-
摘要:
钻蛀性害虫是园林害虫中最难防治的一类。为探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中的钻蛀性害虫发生与为害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对武汉地区园林钻蛀性害虫种类、分布范围、为害程度展开系统调查。编写了武汉园林钻蛀性害虫名录,分析了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明确了武汉地区钻蛀性害虫共3目11科50种,主要为鞘翅目Coleptera、鳞翅目Lepidoptera和等翅目Isoptera,其中,鞘翅目昆虫种类最多,占比72%。为害最为严重的有天牛类、木蠹蛾类、食心虫类、白蚁类。针对性地提出了植物检疫、生态调控、生物防治、人工物理防治、药剂防治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
-
赵振东;
段桐桐;
秦营营;
段美生
-
-
摘要:
种植鲜食玉米是邯郸市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之一,到2020年邯郸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20万亩左右,种植地主要分布于成安、肥乡、魏县、邱县、曲周等区域。品种以鲜食糯玉米、甜玉米为主,种植模式一般是1年2茬。3月底地膜覆盖种植第1茬,6月底7月初收获,随后种植第2茬,10月初收获。以种植大户或者合作社带动普通农户种植为主,主要销售模式为订单收购或者市场集中销售。在鲜食玉米种植中玉米穗部钻蛀性害虫的为害对玉米品质及外观影响比较大,降低了鲜食玉米的销售价格,对农民增收不利,为此,我们在成安县、魏县、肥乡区的鲜食玉米种植区,分春季茬口和秋季茬口分别进行了鲜食玉米穗部害虫的发生情况调查,明确了蛀穗虫害的种类、为害时期及特点,为开展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
-
舒兴明
-
-
摘要:
本文针对园林植物常见钻蛀性害虫的种类,例如天牛类、小蠢虫类、红棕象甲等,进行合理分析,并简单介绍加强钻蛀性害虫防治的重要意义,提出具体的防治技术,取得较好效果,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帮助.
-
-
-
-
-
杨志
-
-
摘要: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支持下,我国林业发展活力显著提升.主要介绍钻蛀型害虫的危害特点、分析生物防治技术和方法在钻蛀性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优势,并提出应用转基因技术、利用生物链关系、建立生物防治网以及开展综合性防治等防治措施,降低钻蛀型害虫对林木生长产生的不良影响,深度践行可持续发展方针,保护生物多样性.
-
-
王中林(文/图)
-
-
摘要:
cqvip:木蠹蛾,又名蠹木蛾,是鳞翅目木蠹蛾科多种昆虫的总称,也是阔叶树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木蠹蛾以幼虫钻蛀到阔叶树枝干或根部的木质部中心蛀食危害,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期长、防治困难、排泄物细(颗粒度较细、面粉状)等特点。随着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城市绿量不断增加,木蠹蛾危害日趋严重,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已成为广大林(果)农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在综合分析木蠹蛾发生规律、总结多年防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其绿色防控技术,以供参考。
-
-
李金龙
-
-
摘要:
菜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萝卜螟、甘蓝螟、白菜螟等,主要寄主有甘蓝、花椰菜、萝卜、大白菜、青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是十字花科蔬菜上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此虫是一种钻蛀性害虫,其幼虫钻蛀菜苗的心叶及生长点,并有转株为害的习性,一只幼虫一生可危害4~5株菜苗。菜螟每年发生3~4代。受害幼苗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萎蔫死亡,造成缺苗、毁种。甘蓝、白菜幼苗生长点受害后,重者死亡,轻者发出分枝不能结球,且可诱发、传播软腐病,引起严重减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