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麻
针麻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篇;相关期刊38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会等;针麻的相关文献由15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丽卿、蒋录云、陈德尊等。
针麻
-研究学者
- 李丽卿
- 蒋录云
- 陈德尊
- 秦必光
- 陈永荣
- 陈沛
- 仲勇
- 张少臣
- 张永贤
- 朱美丽
- 李伟民
- 杨潇
- 胡春华
- 马越英
- 严慧昌
- 于卫江
- 何恋
- 何裕丰
- 余秋生
- 侍明宏
- 储维忠
- 关兴昌
- 冯北元
- 冯红坤
- 刘圣灵
- 刘斌
- 刘欣艳
- 刘欣艳1
- 刘淑琪
- 刘玉霖
- 刘秀吟
- 刘迦良
- 包丽
- 卞学华
- 史玉华
- 叶(王厉)君
- 吴勇
- 吴月凤
- 周德华
- 周文军
- 周竞峥
- 周红
- 周继福
- 夏治群
- 夏舒萌
- 姜宗弟
- 孙长华
- 孙频声
- 孟秀文
- 宋维真
-
-
樊艺;
霍锐;
祖建;
周竞峥
-
-
摘要:
目的:观察针麻与药物相结合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评价针麻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在入组治疗前均进行重症监护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和镇静-躁动(SAS)评分。然后试验组予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联合针麻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对照组予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行镇痛镇静治疗。结果:试验组24h、48h、72h内镇静镇痛药物总剂量小于对照组(P0.05),而心率显著降低、躁动发作、谵妄发作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麻联合药物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能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减少并发症。
-
-
吴勇
-
-
摘要:
目的:对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方案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麻醉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颈丛阻滞麻醉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颈丛阻滞麻醉结合针麻方案.对两组患者本次麻醉效果以及镇痛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案后,观察组患者本次麻醉优良率为(38/40)95.0%,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麻醉优良率(32/40)80.0%;在患者术后4h、8h以及12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术后20h以及24h,VAS评分差异不显著.结论: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可联合应用颈丛阻滞麻醉以及针麻方案,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较好,有利于保证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
-
杨潇;
刘欣艳
-
-
摘要:
目的 对平衡针针麻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质量进行探析.方法 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老年科接收的110例肠镜检查患者纳入观察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为5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麻醉术,研究组同时采取中医平衡针针麻,对比分析两组检查效果和质量.结果 研究组插镜时间、腹痛分级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检查效果优良率为98.6%,不良反应率为2.4%,常规组分别为72.7%、18.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肠镜检查中应用平衡针针麻技术,可有效缩短插镜时间,减轻腹痛,提升临床检查效果,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
-
杨潇1;
刘欣艳1
-
-
摘要:
目的对平衡针针麻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质量进行探析。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老年科接收的110例肠镜检查患者纳入观察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为55例;常规组采取常规麻醉术,研究组同时采取中医平衡针针麻,对比分析两组检查效果和质量。结果研究组插镜时间、腹痛分级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检查效果优良率为98.6%,不良反应率为2.4%,常规组分别为72.7%、18.6%,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肠镜检查中应用平衡针针麻技术,可有效缩短插镜时间,减轻腹痛,提升临床检查效果,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
-
齐文健
-
-
摘要: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麻醉联合针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其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A组给予颈丛阻滞麻醉,B组给予针麻,C组给予颈丛阻滞麻醉联合针麻,比较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C组的麻醉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心率加快值、平均动脉压升高值较B组、C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手术,颈丛阻滞麻醉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而针麻可以减少患者生命体征的波动,两者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
-
-
王红;
曲鹏飞;
韩俊泉;
刘斌
-
-
摘要:
目的:评价应用针麻加局麻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价值.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6月应用针麻加局麻下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选择老年具高危易复发性腹股沟疝病人20例.结果:针麻+局麻无张力性疝修补术,纳入标准广,无明显手术禁忌,能明显减少局麻药物剂量,降低牵拉反应.结论:针麻加局麻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是一种更为有效、安全、更经济、适应证广的手术方式,并且具有患者术中、术后牵拉反应轻的特点.
-
-
李红云;
董敏
-
-
摘要:
目的 观察针麻复合颈丛麻醉实施经前路颈椎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60名颈椎间盘突出症(CDH)和脊髓型颈椎病(CSM)分为A、B两组.A组为针麻复合颈丛组,B组为单纯颈丛组.两组颈丛阻滞方法及用药方法相同,术中观测病人血压、脉搏、心电图,是否需加用局麻及改为全麻.结果 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结论 针麻复合颈丛麻醉用于前路颈椎手术麻醉效果肯定,能减少局麻药的用量及降低全麻的几率,方法安全.
-
-
-
王志力;
黄丽萍;
张文军
-
-
摘要: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及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多数患者疼痛持续加重还可伴有恶心、呕吐。早期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阑尾切除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创伤小,麻醉方式的选择具有多样性。目前临床上多选腰麻或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但是这两种方法的费用较高,术后患者对麻醉药物的反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