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流量
载流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107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9篇、会议论文88篇、专利文献144439篇;相关期刊312种,包括电工技术、电力建设、电线电缆等;
相关会议60种,包括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线电缆专业委员会2015学术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第九届一次理事会年会等;载流量的相关文献由248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刚、李永江、王晓兵等。
载流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4439篇
占比:99.46%
总计:145226篇
载流量
-研究学者
- 刘刚
- 李永江
- 王晓兵
- 刘毅刚
- 杨帆
- 牛海清
- 赵健康
- 刘松华
- 梁永春
- 樊友兵
- 张磊
- 管新元
- 张学哲
- 张尧
- 彭向阳
- 徐研
- 李志坚
- 王少华
- 许宇翔
- 邓显波
- 乐彦杰
- 张伟
- 李彦明
- 范玉军
- 陈俊
- 于建立
- 刘胜春
- 单鲁平
- 周刚
- 张健
- 朱文卫
- 李忠魁
- 李斌
- 李红发
- 杨仕友
- 王伟
- 王子强
- 王荣鹏
- 王锐
- 石银霞
- 胡凯
- 郑新龙
- 郑雁翎
- 陆云春
- 马国栋
- 余德平
- 刘洋
- 刘焕新
- 刘英
- 刘长青
-
-
李传东
-
-
摘要:
近年来,35 kV单芯电力电缆以其载流量大、弯曲半径小、敷设路径灵活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也给电力电缆的运维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高压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层(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不规范或接地缺陷会使单芯电缆金属护层上感应出较高的电位,烧坏过电压保护器,或者产生较大的环流,导致金属护层持续发热,烧损、引燃电缆外护套,甚至发生电缆起火,接地短路跳闸失电事故,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还危及人身安全。
-
-
崔戎舰;
肖湃;
吴高波;
李健;
杜志叶;
郝兆扬
-
-
摘要:
J型管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海上风电送出系统海底电缆的保护装置,其存在会阻碍海缆对外散热,制约整条风电送出线路的载流量。为了提高J型管段海缆载流量,文中建立了典型J型管段流体—温度耦合数值模型,仿真分析了环境风速、太阳辐射、环境温度对直流±250 kV海底电缆封闭J型管系统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确定J型管载流量瓶颈位置,提出了一种J型管外壁开孔配合平台开孔引入外界风的J型管载流量提升方法,验证了仿真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与全封闭J型管系统相比,J型管外壁开孔配合平台开孔能有效降低海缆温度,环境风速较低为1 m/s时载流量可有效提升13.98%。研究结果为指导J型管设计提升J型管段海缆载流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
李传东
-
-
摘要:
35 kV单芯电力电缆以其载流量大、弯曲半径小、能承受较高电压、敷设路径灵活等优点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有的电缆敷设安装不规范,受现场运行环境和外力侵害、电缆终端老化及系统容量大等多种因素影响,电缆接地、短路故障时有发生。1 电缆现状受场地、环境等条件限制,我公司大部分35 kV单芯电力电缆通过电缆通廊经桥架敷设运行。一些电缆最初敷设安装不规范、通廊内桥架层级多,在电缆拐弯、斜坡、垂直敷设时受力不均,电缆外护套绝缘防护不到位.
-
-
李红发;
程绍兵;
王金城;
董志聪;
王荣鹏;
刘秉军;
曾含;
刘刚
-
-
摘要:
针对排管敷设电缆散热效果差而导致电缆线路载流量瓶颈的问题,以2×3排管敷设2回路110 kV电力电缆为研究对象,通过热路模型和大电流试验分析了管内回填低热阻材料前后电缆载流量的变化情况,并基于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电缆载流量与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2×3排管敷设2回路110 kV630 mm^(2)电缆时,相比于管内无回填的情况,管内回填低热阻材料后电缆载流量可提升25.22%。随着回填材料导热系数的增大,电缆的载流量不断增加,但增加的速度越来越缓慢,电缆载流量最终趋于稳定。当回填材料的导热系数由1 W/(m·K)增至7 W/(m·K)时,电缆载流量的提升率为8.99%;当回填材料的导热系数由7 W/(m·K)增至13 W/(m·K)时,电缆载流量的提升率仅为2.00%。
-
-
刘劲磊
-
-
摘要:
迪拜五期900 MW光伏项目是迪拜2030综合能源战略的一部分,现依托该项目,对影响外送电缆线路的参数进行深入分析,针对IEC 60287标准中未涉及的电缆敷设模型,采用创造性思维,通过Huebscher模型来模拟方形电缆槽的等效直径,在保证电缆载流量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土建开挖及回填、接地电缆等工程量,扩展了目前IEC标准中敷设模型的运用范围,同时也弥补了国内相关应用的空白。
-
-
陈文教;
郑志豪;
徐研;
李俊;
刘国权;
张婧婧;
刘刚
-
-
摘要:
为了解决排管敷设电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高热阻环境造成载流量大幅低于设计标准的问题,本文研发了一种高导热电缆管道材料石墨烯微片与石墨片改性高密度聚乙烯(PG-GNPs-HDPE),并建立仿真模型验证目前城市配网常用的排管敷设工况下电缆采用PG-GNPs-HDPE高导热管道后的载流量提升效果。结果表明:与普通HDPE管道相比,采用PG-GNPs-HDPE高导热管道后,对于2×4排管敷设110 kV 500 mm^(2)电缆群,其载流量提升了9.32%;对于3×4排管敷设10kV 3×400 mm^(2)电缆群,其载流量提升了7.42%。
-
-
-
董琦;
李浩浩;
冯涛;
陈志国
-
-
摘要:
电力电缆长期载流量是指电缆在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下,电缆导体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当电缆通过长期负载电流达到稳态后,电缆各结构部分中产生的损耗热量(包括导体、介质、护层和铠装层的损耗等),继续向周围媒质散发。通过对载流量的计算,从电缆结构、优化敷设环节等方面,提出提高220 kV电力电缆载流量的一些方法。
-
-
李小明
-
-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压环网主要采用35kV电力电缆,电缆截面积决定了电缆载流量,同时电缆运行过程中能承受载流量的大小也影响到电缆选型。结合佛山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仙石区间(仙涌站-石洲站),分析环境温度、电缆敷设方式等因素对载流量的影响。由实际工况下的电流,得出不同因素作用下该区间电缆的载流量。根据该区间段的载流量,又验证电缆截面积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
-
林梓圻;
周贺;
牛林华;
付晓;
刘耀中;
孙秋芹
-
-
摘要:
电缆载流量是电力电缆运行中的重要参数。为给敷设于隧道中的超高压电缆运行提供参考,文中根据实际电缆隧道结构和内部电缆排布方式,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电缆隧道三维几何模型,进行温度场和流体场的耦合仿真计算。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运行方式和环境条件下的温度场和流体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计算隧道敷设超高压电力电缆载流量。研究表明:最高温度出现在电缆导体处,温度沿着电缆径向逐渐降低,出口截面处的温度和风速相对入口截面处有所增大;随着电流负载增加,电缆发热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也随之增加;双回路和4回路敷设时电缆稳态载流量高于8回路敷设时电缆稳态载流量;电缆表面温度随着通风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
-
-
-
彭搏
- 《2017年(第三届)全国电网技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电缆载流量的准确计算是配电网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城市配电网建设中,电缆排管敷设是最常见的敷设方式.配电网工程中通常认为相同大小截面的电缆在排管任一孔中敷设时,其载流量是一样的.实际上,由于散热条件、埋深的不同,电缆敷设在排管的不同孔、排管通道的使用率都对电缆载流量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出上述结论,并用试验证明了该理结论的正确性,为电力工程中的负荷计算、电缆选型等提供了依据.
-
-
吕红星;
刘福禄
- 《2017年(第三届)全国电网技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排管敷设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缆敷设方式,电缆排管敷设保护电缆效果比直埋敷设好,电缆不容易受到外部机械损伤,占用空间小,且运行可靠.当电缆敷设回路数较多、平行敷设于道路的下面、穿越公路、铁路和建筑物时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但电缆排管敷设也存在散热差影响电缆载流量的缺点,往往成为电缆载流量的瓶颈.本文通过改变电缆的布置方式,计算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并寻求出使电缆达到最大载流量的排管布置方式.
-
-
刘建戈;
石旭初
- 《2017年江苏省城市供用电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针对现有的开关柜实心矩形铜母线进行了轻质化优化设计及其载流量分析.在不改变实心矩形铜母线外表面的情况下,设计一种新型轻质化母线结构,以达到节省材料、减弱集肤效应以及载流量降低不大的目的.并应用ANSYS软件对新型轻质化铜母线的集肤效应和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新型轻质化铜母线集肤效应有所减小,温度场仿真结果较同规格实心矩形铜母线略高.同时,将同规格实心矩形铜母线和新型轻质化铜母线通以相同大小的电流进行温升试验,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因此,新型轻质化铜母线在节省了15%的材料的基础上,热性能达标,载流量变化不大,为新型轻质化铜母线替代实心铜母线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
-
陈相至
- 《2016年全国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海缆是海上采油平台间电力传输和数据通信必不可少的纽带,其安全状态对于生产平台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如何确定海缆的载流量,保障其安全而又高效的运行日益重要.本文介绍一种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温度场建模来计算载流量的方法.在温度场建模时由于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导致建模结果存在误差.为了减小建模误差,提出一种根据弦截法原理来修正载流量计算参数的算法.通过与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设备获得的实测数据比对,得出参数修正后的误差小于修正前,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
邱羽中
- 《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结合传热知识对地下直埋电缆温度场进行分析,构造出载流量和热流密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和边界条件,采用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3根直埋单芯电缆的温度场模型,计算区域采用三角形单元剖分.对电缆温度场和载流量进行仿真计算.利用建立的地下直埋电缆群温度场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影响土壤直埋电缆载流量的各个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对载流量的影响规律,为工程实际提供了参考依据.
-
-
徐俊;
陈桐;
张俊利
- 《第二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以35kV,3*300截面三芯绕包交联聚乙烯电缆中间接头实验为例进行了实验,基于内置式电缆测温技术,在正常负荷到满负荷分再到超过30%负荷载流量阶梯增加载流量,得到相应载流量对应的平衡温度和电缆温升曲线,确定电缆载流量增加到满负荷的状态以内运行都是安全可靠的,从而减少电缆的成本投入;在超过30%的负荷工作时,仍有安全温升时间,这段时间电力调控中心就可以为临时的电缆运维抢修时负荷转移取得了宝贵时间.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应用,可提高电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为电力负荷转移平衡提供数据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