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勘
踏勘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5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社会、风景名胜、当代经济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区域遥感应用国际论坛、浙江省公路学会2006年年会等;踏勘的相关文献由292位作者贡献,包括徐美荣、江鸿宾、王占海等。
踏勘
-研究学者
- 徐美荣
- 江鸿宾
- 王占海
- 王春霞
- 聂惠军
- 赵钺
- 郝艳
- 陈晨
- 高晓波
- 张守杰
- 张文君
- 李俊峰
- 李洋
- 王凯
- 邓华东
- 靳韦欣
- 黄星
- Dunn.CE
- 丛小飞
- 么伟强
- 于烨
- 于红祥2
- 井国栋
- 付先霜
- 任广波
- 伍川生
- 何永明
- 何立新
- 何继权
- 余新
- 余萃卓
- 佟明
- 依岩
- 侯龙
- 俞志强
- 倪清桥
- 倪章培
- 关森
- 冯文奇
- 刘东燕
- 刘修恒
- 刘兵
- 刘善伟
- 刘天羽
- 刘威风
- 刘宇
- 刘宪华
- 刘帅
- 刘斌
- 刘晶晶
-
-
张建忠;
李黎龙;
罗良
-
-
摘要:
高速公路在修建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将改变局部地形地貌,对原有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产生影响。沿江高速沿金沙江展布,处于干热河谷地带,地形地貌为V型谷。受区域构造运动及梯级电站蓄水影响,泥石流、滑坡及崩塌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对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造成极大威胁。经研究发现,利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可对地质灾害有效监控,并且可通过引进现代化监测设备的方式,强化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管理,减轻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
-
蒋朗峰
-
-
摘要:
为了达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工期双赢的目标,项目前期规划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规划既要结合当地政府针对农村工作的大政策,又要与政府各部门做好协调沟通,同时还要满足农民和农业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
-
张培兴;
曹聪慧;
刘帅;
徐铁生;
吕晓峰
-
-
摘要:
山岭隧址区传统勘察存在局限性,相关隧道设计考虑并不充分,致使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发生地质灾害风险性增大.以齐岳山隧址区工程为例,在前期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开源的航测影像优化实地踏勘路线,提高捕获地质信息的有效性,提出积极构建基于地质结构面识别的灾害判识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度结构面为研究区汇水控水的有利通道,小尺度结构面交切加之岩层与坡面共同作用致使洞口围岩失稳的可能性增加.
-
-
杨波
-
-
摘要:
建设开发方案变更经常会影响项目水保措施.结合鲁能靖边风电场项目概况及区域水土流失防治情况,采用实地踏勘和现场调查的方法,对鲁能靖边风电场项目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水保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和水保投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项目建设水保方案虽然有变化,但各项目水保措施实施效果良好.结论可为项目验收提供科学支撑.
-
-
张文卓
-
-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加强现场踏勘、收集前期或邻近场地工程资料,合理布置勘察方案;对野外勘探中存在的土层划分不合理,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取土质量不高,原位测试成果不够准确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对目前土工试验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作了简单的剖析,提出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能编制出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深入现场,增强对地基岩土感性认识的建议.
-
-
黄若琳1;
朱明华1;
张卫1;
朱京梅1
-
-
摘要:
地坑过滤器是核安审的重要审查专题,为评估其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需对核电厂安全壳内部进行踏勘以确定其潜在碎渣源项。本文结合NEI 02-01导则的要求与具体工程实践经验,介绍了针对国内新建核电厂安全壳地坑过滤器上游碎渣源项的踏勘方法,说明了准备踏勘前期工作的要求,阐述了各项碎渣源项与流道踏勘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踏勘结果的评估及处理方法。
-
-
张建军
-
-
摘要:
新时代的工程建设中,很多地方的发展速度都在不断的加快,整体上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非常理想的.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必须坚持在工程结算评审方面,按照科学、合理的模式来进行,这样才能不断的创造出较高的价值.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现场踏勘的开展,是必要性的手段,其能够在工程结算评审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对评审结果的合理合法性、公正性和准确性提供依据.文章针对现场踏勘在工程结算评审中的意义与作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
-
-
-
黄甫东
-
-
摘要:
土地整治工程是对利用效率不同、利用不合理及没有利用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外业踏勘是土地整治规划设计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踏勘模式由于工作效率不高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地理信息、GPS等技术优势,将奥维互动地图作为辅助工具,在位置查找、信息记录、距离量测等方面为踏勘工作提供了便利,实现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节约了项目设计的成本.
-
-
任广波;
刘善伟;
孙伟富;
马毅;
张杰
- 《第三届区域遥感应用国际论坛》
| 2008年
-
摘要:
2007年10月16日-17日,开展了对烟台南部海域千里岩岛的外业踏勘,踏勘获取了遥感影像精确定位所需的海岛地面控制点、遥感解译所需的解译标志,并拍摄了大量的千里岩岛实地照片和录像资料;利用实地勘测取得控制点,对覆盖海岛的影像进行了精确校正、建立了解译标志库。本次踏勘获取了千里岩岛翔实、丰富的现场资料,对千里岩岛以及其他相似底质、环境状况海岛的遥感解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本次踏勘,整理并形成了一套可行的面向遥感应用的海岛实地踏勘流程。
-
-
胡睦秀;
李甫霸;
胡桂香
- 《浙江省公路学会2006年年会》
| 2006年
-
摘要:
山区公路大多数属翻山越岭线,线路里程长度往往由控制点的海拔高差所决定。当前,我国已进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阶段,公路外业测量也都用上了全站仪、GPS接收器、笔记本电脑等先进仪器设备。rn 参考资料方面也有精度较高的电子地图或军用地图可供使用。但是,由于山区地形地貌千变万化,又有林木、岩石等物体的遮蔽,电子地图或军用地图所提供的资料对照实地情况有时也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山区公路外业测量时认真做好"踏勘、放坡"这两道工序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从一些山区公路选线和布线实例中发现,如果忽视了上述两道工序,就会发生降低公路技术等级、增加工程造价、不利建后养护和环境保护等问题。所以,在此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