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连续谱
超连续谱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482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49466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激光与红外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2006年强场激光物理研讨会等;超连续谱的相关文献由1025位作者贡献,包括侯静、陈胜平、张斌等。
超连续谱—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9466篇
占比:99.92%
总计:249664篇
超连续谱
-研究学者
- 侯静
- 陈胜平
- 张斌
- 阮双琛
- 殷科
- 万雄
- 刘鹏希
- 章婷婷
- 李志鸿
- 宋锐
- 朱启华
- 闫培光
- 靳爱军
- 姚金妹
- 杨林永
- 葛廷武
- 郭春雨
- 高静
- 刘广琛
- 廖梅松
- 王智勇
- 陈子伦
- 姜宗福
- 戴世勋
- 张明江
- 张昊宇
- 曾小明
- 毕婉君
- 王天行
- 王训四
- 陆启生
- 张建忠
- 张晓程
- 徐文成
- 杨未强
- 王建军
- 王晓东
- 王涛
- 王逍
- 聂秋华
- 赵卫
- 赵磊
- 韦会峰
- 乔丽君
- 吴星亮
- 李健
- 李夏
- 李梦文
- 李荧
- 林怀钦
-
-
赵羽西;
王骥;
张文玺;
陈大勇;
杨瑞强;
代虎
-
-
摘要:
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星载光学频率梳的自锁定全光纤飞秒激光器。该激光器采用非线性偏振旋转(NPR)方式,利用电控偏振控制器(EPC)实现自动锁模。当泵浦功率为420 mW时,通过电控偏振控制器的自动调节来改变腔内偏振态,从而达到稳定的锁模状态。在稳定锁模状态下,激光器输出脉冲的中心波长为1 560 nm,输出功率为30 mW,光谱半高全宽为20 nm,脉宽为90 fs。利用非线性放大技术,获得了峰值功率23 kW的高功率光脉冲,并通过7 cm零色散斜率的高非线性光纤激发出覆盖1 100~2 200 nm的倍频程超连续谱,能够满足后续载波包络相位偏移频率探测的需要。
-
-
田卓承
-
-
摘要:
超连续谱激光器具有光谱范围大、亮度高、空间相干性好等优异特性,近些年来不断发展,在生物医学成像、高光谱激光雷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输出功率提升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介绍超连续谱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总结。
-
-
余海湖;
吴建文;
马悦;
杨小涛;
郑羽
-
-
摘要: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设计,制备了零色散点位于880 nm、泵浦波长处非线性系数为33.67 km^(-1)·W^(-1)的实芯光子晶体光纤。使用1030 nm,150 fs的超快光源,研究了在不同泵浦功率和不同光纤长度下,从可见光至近红外区的超连续谱的产生过程。在1320 mW的平均泵浦功率下,使用1.5 m长的光子晶体光纤,实现了从450 nm到1900 nm的宽带超连续谱输出。光谱具有较好的平坦度和相干性。这类宽带超连续光源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光谱学、通信、早期癌症检测和食品质量监测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
-
费金磊;
林剑
-
-
摘要:
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是一种受激拉曼现象,在显微成像时,存在非共振背景,会导致光谱产生峰位偏移和谱线变形。本文利用飞秒激光作为光源,通过光栅滤波系统产生窄带泵浦光,飞秒激光激发光子晶体光纤产生超连续谱作为斯托克斯光,两束光被调制为圆偏振光后同时激发样品产生CARS光谱。通过模拟计算说明圆偏振光可以有效去除各向异性材料CARS光谱中的非共振背景,从而使CARS光谱具有和自发拉曼相似的谱线形状。聚苯乙烯微球和液晶样品的CARS光谱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基本相符,说明圆偏振是一种有效去除CARS光谱非共振背景的方法。
-
-
董航舟;
葛廷武;
刘伟;
范瑜;
田卓承
-
-
摘要:
为了获得高平坦度近红外超连续谱输出,防止非线性放大过程中后向光增强影响激光器系统稳定性,满足光电对抗、高光谱激光雷达、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等应用需求,本文采用含有非线性频率成分皮秒脉冲激光种子源,搭建了利用光纤非线性放大器直接产生超连续谱输出的激光器,并有效解决了返回光问题。利用非线性光纤放大器直接产生超连续谱是实现高功率超连续谱光源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将激光增益放大过程与超连续谱非线性展宽过程结合在一起,使得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实验采用SESAM被动锁模皮秒脉冲,通过两级放大实现了一级Stokes频率展宽,最后通过第三级非线性光纤放大器,实现了波长范围为950~1650 nm,平坦度为10 dB(泵浦光除外),输出功率为56 W的近红外超连续谱输出,光-光转换效率达到48%。
-
-
佘琳;
许念念;
杨佩龙;
张培晴;
李真睿;
王鹏飞;
孙伟民
-
-
摘要:
为了探索硫系玻璃光纤器件在中红外波段超连续光源的潜在应用,自主制备了一种硫系玻璃光子晶体光纤,该光纤由组分为As_(2)S_(3)的纤芯和呈六边形排列的空气孔的包层所组成。利用波长为2.87μm,重复频率为42 MHz,脉冲宽度为173 fs的中红外光纤激光器为泵源,利用拉锥硫系玻璃光子晶体光纤研制了中红外超连续谱。经过优化As_(2)S_(3)光子晶体光纤的拉锥直径后,其腰身直径为55μm,长度为3 cm。在该拉锥光纤中实现了-20 dB水平的光谱覆盖范围为2 000~5 500 nm的超连续光谱,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
-
-
田康振;
胡永胜;
任和;
祁思胜;
杨安平;
冯宪;
杨志勇
-
-
摘要:
测量了Ge-As-S系列硫系玻璃在中红外波段的飞秒激光损伤阈值,研究了它与玻璃化学组成的关系.基于优化的玻璃组成,采用棒管法制备了芯径为15μm的阶跃折射率非线性光纤.采用飞秒脉冲抽运光纤,研究了光纤中超连续谱(supercontinuum,SC)的产生特性.在研究的Ge-As-S硫系玻璃中,具有化学计量配比的Ge0.25As0.1S0.65玻璃显示出最高的激光损伤阈值.以该玻璃作为纤芯材料、以与其相匹配的Ge0.26As0.08S0.66玻璃作为包层材料制备的光纤的数值孔径约为0.24,背景损耗<2 dB/m.采用4.8μm的飞秒激光抽运长度为10 cm的光纤,获得了覆盖2.5—7.5μm的SC.这些结果表明,Ge-As-S硫系玻璃光纤是一种有潜力的中红外高亮度宽带SC产生的非线性介质.
-
-
纪海莹;
王天枢;
熊浩;
马万卓;
袁泉;
孙梦茹;
林鹏
-
-
摘要:
报道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采用980 nm分布式反馈激光器作为泵浦源,0.5 m长的高掺杂掺铒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实现了脉冲宽度为822 fs的传统孤子锁模脉冲,输出脉冲的平均功率为2.8 mW,信噪比为55.8 dB.通过微调腔内的偏振控制器,实现了传统孤子脉冲和孤子分子脉冲间的切换,孤子分子的脉冲宽度为312 fs,信噪比为53.86 dB.孤子分子脉冲经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后泵浦一段57 m长的高非线性光纤,产生了位于第三近红外窗口(1 600 nm~1 870 nm)的超连续谱,其20 dB谱宽为355.8 nm.
-
-
方依明;
杨振;
徐培鹏;
严昆仑;
盛燕;
王荣平
-
-
摘要:
研究了基于色散调制硒化锌脊形波导中红外超连续谱的产生,仿真表明通过调整波导中波导芯层和包层之间的折射率差距和结构参数,零色散波长可以转移到更短的波长.用2μm厚的Ge5As10S85玻璃作为包层,可以将光场限制在4和8μm宽的波导中.为了解泵浦波长和结构参数对超连续谱产生的影响,模拟5 cm长波导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超连续谱.我们的结果表明,泵浦波长和功率以及波导参数是影响超连续谱展宽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4μm宽硒化锌波导在4.5μm波长20千瓦峰值功率下可以产生3.0~12.2μm(大于2倍频程)超连续谱,这有利于片上超连续光源应用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红外环境和工业传感上.
-
-
杜海龙;
郑义;
庞学民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兼具低损耗、宽带近零色散和高非线性的光子晶体光纤结构,该结构光纤包层空气孔直径从纤芯向外层方向渐进增加;应用多极法,通过改变包层空气孔间距Λ、各层空气孔直径和空气孔层数Nr,对光子晶体光纤色散、损耗和非线性特性进行分析,获得了各特性随包层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并最终设计出最佳结构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光纤存在3个零色散点,在1.25~1.55μm较宽的波长范围内,色散值波动小于0.27 ps·nm?1·km?1,色散斜率小于0.008 ps·km?1·nm?2,1.55μm波长处损耗为0.021 dB/km,在常用的飞秒激光泵浦波长0.8,1.06,1.55μm处非线性系数分别达到78.6,60.4,38.2 W?1·km?1.
-
-
Song Xiaozhong;
宋啸中
- 《陕西省物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色散可控性是光子晶体光纤的重要特性,理论分析了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及长度对产生的超连续谱的色散及时域延迟影响,并对零色散波长为800nm的光子晶体光纤产生的超连续谱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其色散曲线及各光谱分量的时域分布,通过合理设计光纤结构和选择光纤长度,就可以实现对产生超连续谱的色散控制和各光谱分量的时域分布控制.
-
-
-
-
-
-
曾小明;
朱启华;
魏晓峰;
黄小军;
王逍;
王晓东;
周凯南
- 《第八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很有特色的提出一种了基于超连续谱注入的飞秒光参量放大技术,该种技术方法不仅克服了常规1053nm脉冲在前端小能量放大时的增益窄化现象,而且可实现800nm激光和1053nm激光的零时间同步.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大于4mJ的1053nm宽带信号光能量和接近15﹪的能量转换效率,这也是目前报道国际上直接利用飞秒光参量放大获得的最大能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