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回弹综合法
超声回弹综合法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2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7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20237篇;相关期刊178种,包括城市建设、工程质量、混凝土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专委会2015年会暨大坝安全检测技术与新仪器应用学术交流会、第十二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交流会、第一届“井冈山论坛”——现代混凝土生产施工技术交流研讨会等;超声回弹综合法的相关文献由588位作者贡献,包括邱平、张亦飞、张荣成等。
超声回弹综合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20237篇
占比:99.85%
总计:220559篇
超声回弹综合法
-研究学者
- 邱平
- 张亦飞
- 张荣成
- 盛海洋
- 刘康和
- 周明华
- 杨林德
- 邓涛
- 周启国
- 商怀帅
- 夏才初
- 张晓燕
- 李友彬
- 李杰成
- 林维正
- 王大勇
- 罗海亮
- 薛大海
- 袁益镛
- 贾清柱
- 陈伟
- 陈治平
- 严捍东
- 何信生
- 何辉
- 佟晓君
- 兰雯雯
- 刘义东
- 刘京红
- 刘倩
- 刘凯
- 刘婷
- 吴弦谦
- 周俊浩
- 周建平
- 唐晓玲
- 国天逵
- 夏晓梅
- 宋建学
- 张仕桦
- 张央
- 张平
- 张锦
- 彭慧
- 徐建光
- 李云龙
- 李佰寿
- 李建球
- 杨林
- 林建兴
-
-
赵勇;
夏跃挺;
刘正勇;
王远传
-
-
摘要: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实际工程中常用的抗压强度无损检测方法。按照CECS 02∶2005《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应建立专用或地方测强曲线。云南省现有DBJ 53/T-53-2013《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DBJ 53/T-102-2020《云南省公路工程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两部超声回弹测强地标,为比较上述两个地方标准的差异,论文结合云南某实际工程现场主体结构构件无损测强结果比较了3个标准对应的推定强度与实体钻芯芯样强度等,结果表明超声声速在DBJ 53/T-53-2013推定的抗压强度所占的权重较低,DBJ 53/T-102-2020推定的抗压强度更为接近芯样/试块抗压强度。
-
-
申小琼
-
-
摘要:
文章对超声回弹综合法进行了概述,说明了对墙体材料进行强度检测的必要性,阐述了超声回弹综合法在墙体材料强度检测中应用的作用,探究了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原理,分析了超声回弹综合法在墙体材料强度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及超声回弹综合法在墙体材料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
-
江辉
-
-
摘要: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成投入运营前,须对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投入使用。但现场混凝土浇筑时质量难以保证,内部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仅利用回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偏差较大,需使用超声波法来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传播速度,修正回弹法测得混凝土强度。以福建某4层新建酒店建筑为例,先采用了回弹法测得待检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并利用超声波法测得的结构内部传播速度对其结果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仅采用回弹法测得结构构件强度明显大于结合超声波法修正后的结构构件强度,易造成检测结果误判。超声回弹综合法能综合考虑影响混凝土强度的诸多因素,能更加真实反映混凝土强度,且该法对构件无损伤,在类似工程项目中可推广使用。
-
-
姜国新;
易蓉;
罗茂盛
-
-
摘要:
胶凝砂砾石抗压强度较低,常规技术无法对现场实体强度进行有效的快速检测。文章基于超声回弹综合测强法和碳化深度检测对砂岩破碎料与天然砂砾石混掺的胶凝砂砾石实体抗压强度进行检测,并与标准试块实际抗压强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全国统一测强曲线对胶凝砂砾石抗压强度存在拟合偏差,超声回弹综合法中引入碳化深度更接近于胶凝砂砾石实际抗压强度。
-
-
梁凯轩;
王睿;
邓祥辉;
毛宝地
-
-
摘要:
为了快捷预测高寒地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保证高寒地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文中通过引入外加剂和调整水灰比,制备2种配合比的C50立方体混凝土试块,对其进行超声-回弹及抗压强度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多种函数形式的拟合、相关性分析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高寒地区2种配合比的混凝土最佳强度预测模型均为幂函数形式;高寒减水混凝土、高寒引气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远小于《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中的要求,为高寒混凝土强度预测提供新途径。
-
-
刘辛;
李友彬;
刘磊;
廖仕信;
刘涛
-
-
摘要:
文章对某水库高填充自密实混凝土砌石坝力学性能等进行研究,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取与项目施工同样的材料,按照同样工艺条件成型、养护,在水库同样环境下浇筑高填充自密实混凝土砌石坝试验仓,切割加工成型大试件进行试验检测,获得对高填充自密实混凝土砌石坝强度、匀质性、密实度等性能规律,推导综合法测强曲线。研究结果确立了高填充自密实混凝砌石坝超声回弹值范围。
-
-
董佳昕;
王正君;
时廷俊;
刘中坤
-
-
摘要:
由于国家统一测强曲线的建立,为应用普通混凝土工程后续质量检测提供了许多理论支撑和实际应用便利,但是对轻骨料混凝土测强曲线的建立还研究尚少。建立测强曲线可以得到混凝土在役或者退役时的抗压强度,对后续混凝土质量进行检验。基于国内外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方法,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测强曲线方程,以此作为开展研究轻骨料混凝土测强曲线的发展背景。对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成果所得到的测强曲线进行集中梳理,同时,也为将来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推定曲线的建立奠定了研究基础。
-
-
杨林;
唐晓玲;
李友彬;
吴弦谦;
包瑞恩
-
-
摘要:
堆石混凝土因骨料粒径大而无法通过常规力学试验得到其抗压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具有无损、迅速、准确方便等特点,但堆石混凝土中大粒径块石与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界限分明,会影响超声的传播及回弹值的代表性,研究了用超声回弹综合法进行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可行性.利用超声波检测仪和混凝土回弹仪,对堆石混凝土大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值、回弹值与实测抗压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对而言,回弹值的相关性更好;普通混凝土全国统一测强曲线不适用于检测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堆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可行的.
-
-
-
-
童寿兴
- 《第十二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基于混凝土强度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的检测标准,指出了目前国内现行CECS与JGJ标准中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公式因其声速权重只占2%左右,显而易见在这二种标准中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技术的优势没能体现,其测试精度并不一定会比回弹法高.因受石子因素迁制,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只适合建立地方标准.
-
-
张英莲;
李翀
- 《第十二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回弹法及超声回弹综合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的北京地区《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01-78-2003已不再较好地适应于目前北京地区的混凝土实际情况,为此急需对测强曲线进行修订.将就本次修订工作的技术路线、修订方案、回归分析、修订结果及验证工作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
-
-
王传星;
谢剑
- 《全国工程结构诊治与安全控制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碳化深度问题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中得到考虑,而在超声回弹综合法中却没有提到,碳化深度影响回弹值,也必然影响混凝土推定强度.据此提出对规范中数据处理方式的疑问,并通过对比的方法阐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建议的数据处理方法,使推定结果更加准确.
-
-
-
-
赵一鹏;
李广场;
陈传辉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专委会2015年会暨大坝安全检测技术与新仪器应用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和电磁感应法工作原理和方法,以某引水工程引水隧洞混凝土衬砌质量为例,分析了检测结果,说明进行综合检测的必要性.探地雷达、超声回弹综合法和电磁感应法进行隧洞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具有高效快捷、无损伤等优点,辅以钻芯法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修正,提高了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准确性。混凝土衬砌质量的每种检测方法均有其侧重,因此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应尽量选择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检测,使检测结果和评价更全面、可靠。
-
-
-
王朝进;
李建友;
王刚;
林凤仙
- 《云南省地球物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 2012年
-
摘要:
介绍了采用无损检测综合技术,依据相关规范、规程,从在建公路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两个施工阶段,对隧道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与控制的方法。首先,依据工程实例,浅析了地质雷达技术在衬砌结构中的不同类型缺陷的图像和组成结构的图像识别,如空洞、钢支撑、衬砌厚度等雷达图像特征.其次,简述了衬砌强度检测技术.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运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衬砌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地质雷达法确认隧道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好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
李杰成;
何辉
- 《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了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的桩身强度检测的两种无损检测方法的误差差异,分别比较了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两种方法的推定强度及误差情况.根据比较结果,提出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桩身抗压强度无损检测评定的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