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贫困减缓

贫困减缓

贫困减缓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农业经济、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专利文献1875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青年时代、经济与管理研究、旅游学刊等; 贫困减缓的相关文献由182位作者贡献,包括单德朋、王英、郑长德等。

贫困减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6.16%

专利文献>

论文:1875 占比:93.84%

总计:1998篇

贫困减缓—发文趋势图

贫困减缓

-研究学者

  • 单德朋
  • 王英
  • 郑长德
  • 任碧云
  • 崔艳娟
  • 庄天慧
  • 曾之明
  • 王丹
  • 王刚贞
  • 舒怡翔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艳艳; 张东玲; 焦宇新
    • 摘要: 采用2011—2018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社会保险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体系,利用系统耦合模型测算二者的协调配合程度,并基于核密度函数观测二者协调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进一步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二者减缓贫困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保险与数字普惠金融整体协调程度由中度失调提升至勉强协调阶段,且增长势头明显。从区域层面来看,以“胡焕庸线”为界的东西两侧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社会保险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调配合对减缓贫困有显著的正效应,与“胡焕庸线”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两系统协调配合的减贫作用更明显。
    • 梁榜
    • 摘要: 基于2005—2017年的中国县域和地区面板数据,考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推广对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贫困减缓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地区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收入分配的改善效应,但该缩小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欠发达地区收入分配的改善效应更明显,体现出普惠性特征。从作用机制来看,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县域农村居民贫困减缓,进一步地,中介效应分析结果也显示,促进农村地区贫困减缓是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传导机制,且相比而言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村贫困减缓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
    • 王金安; 何茹婷
    • 摘要: 为了能为“后扶贫”时代的减贫工作提供方向,本文基于我国31省市2011—2020年相关数据探究普惠金融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并对减贫过程中的门槛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与农村贫困之间存在先抑后扬的关系。普惠金融受经济限制对农村减贫表现出单重门槛特征。
    • 邢培学; 窦荣荣; 卢耀辉
    • 摘要: 中国目前已经开始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运行机制,将工作重心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稳步向共同富裕发展的新阶段推进。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依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贫困减缓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贫困减缓的机制进行创新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有效缓解地区贫困;(2)数字金融不仅能够直接实现贫困减缓,通过中介机制分析发现,保障收入稳定、推动金融发展、改善收入分配是间接实现贫困减缓的重要作用路径;(3)数字普惠金融的贫困减缓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和西部地区减贫效益显著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同时城市群对数字金融贫困减缓的效果要优于非城市群;(4)数字普惠金融指标降维发现账户覆盖率、支付服务、信贷服务能够有效缓解非省级市地区贫困。据此提出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重视效率、包容性的增长实现金融赋权贫困,对于推进经济持续发展、消除相对贫穷、实现共同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 胡杨; 赵培标
    • 摘要: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金融部门要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把更多的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在穷根上,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研究并能够给出合理有效的精准扶贫的数理特性描述或评价机制,对于精准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精准扶贫实效的考量与界定等,都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本文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人口与资金两方面因素来量化精准扶贫变量,进而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基于精准扶贫因子的贫困减缓效应.运用python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达到0.97,表明基于精准扶贫变量的贫困减缓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真实的宏观经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王镒浩; 丁胜
    • 摘要: 基于1990-2018年的各项数据,通过VAR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的储蓄率与贫困减缓、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贫困减缓对农村居民的储蓄率的影响较大,收入差距对储蓄率的影响逐渐上升并保持平稳,此外,储蓄率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会反作用于贫困减缓,而贫困减缓也会对收入差距产生较大的影响.最后,针对研究成果给出一定的建议.
    • 徐政; 黄柳君
    • 摘要: 旅游发展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更是"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重点.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中国旅游发展的异质性减贫效应.1996—2017年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贫困减缓具有积极作用,而产业结构不合理会对贫困减缓有抑制作用.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提升,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呈现"U"型特征;随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化程度的加剧,旅游减贫效应显著减弱.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提升,东部地区旅游减贫效应不断增强,中部地区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存在"U"型关系,而西部地区则呈现"V"型特征;随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提升,旅游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
    • 孙妍
    • 摘要: 基于2013—201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产生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样本分析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减贫效果,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每提高1个单位,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约提升0.42~0.47个单位;从地区异质性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各地区都有明显的减贫效应,且对东部地区的贫困减缓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强化金融工具宣传,加快金融科技和金融服务创新,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孙妍
    • 摘要: 基于2013-201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产生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样本分析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减贫效果,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每提高1个单位,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约提升0.42~0.47个单位;从地区异质性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各地区都有明显的减贫效应,且对东部地区的贫困减缓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强化金融工具宣传,加快金融科技和金融服务创新,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张弘
    • 摘要: 本文基于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各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并在纳入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及门槛面板模型分析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对减缓贫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在促进本地区贫困减缓的基础上,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减贫;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包容性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存在着双重门槛的非线性影响,一味追求包容性金融规模扩张反而会削弱对贫困减缓的促进效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